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风流唐帝国-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为了提高战斗力,上位者也只好对军队的军纪败坏视而不见。只要不闹出什么大事。些许奸淫掳掠,都算不得什么。甚至有人还认为,适当地掳掠,可以提高士气,可以增强战斗力,于是乎面对士兵的这些举措,他们睁只眼闭只眼的由他们去了。
    对于这样的心态。李俨大大的不以为然。
    他并不以为军纪和战斗力就能够成反比。毕竟,在现代。共和国起家的红军、八路军、解放军,不但有战斗力,更有良好的军纪。而即使在古代,岳家军也同样是既有战斗力又有军纪地军队。
    古代的军队之所以往往会出现这样地情况,有两个原因。
    其中一个就是在冷兵器时代,个人的勇武在战场上相当重要。一个还有人性的人面对疯狂的、没有人性的禽兽,自然在战斗力上无法相比。这一点。李俨一方面加强对自己士兵的素质和战斗力训练,另外一方面就是大力提高军事科技的水平。
    面对刀剑,一个禽兽可以所向披靡。但要是面对大炮机枪,再多地禽兽上来,也不过是送死。李俨虽然还搞不出来后世的火炮和机枪,但是古代的简陋黑火药大炮,其从未出现过的声势,从未出现过的杀伤力——即使这杀伤力远远不如后世的火炮——也能够把禽兽军队与有人性的军队之间的差距缩小。除此之外。远程攻击地床弩、投石机等等,也都不是血肉之躯能够抗衡的。
    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精神方面的了。
    古代的军队,其士兵的来源往往并非自愿,而是通过徭役的方式强行那入军队地。像后世那样老百姓争相加入解放军的情况,不能说绝对没有。但肯定为数极少。通过这样的方式凑起来的军队,其精神面貌可想而知。
    他们是不知道应该为谁而战的。一只没有自己精神支柱、没有自己战斗目标的军队,如何想象他们会主动的提升自己的战斗力?所以上位者只能通过允许劫掠的方式,让贪欲激起士兵们的主动性,提升他们地战斗力。
    事实上,即使在古代这样地冷兵器时代,仓促成立的民军面对来势汹汹,军力占有绝对优势地入侵者,仍然能够与敌与重创,甚至还有取得胜利的例子。同样以岳家军为例。正是出于对保卫家园强烈的信念。他们才能够拥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才能够面对凶悍的金兵。甚至出现过八百兵挡十万军的战例。
    而在后世,装备简陋的志愿军之所以能将装备先进气势汹汹的高傲美军以及联合打得不得不坐上谈判桌,也正是依靠这样的信念。
    李俨手下的士兵,也正是如此。他们明白,他们是为自己的家人、自己的父老乡亲、自己的国家而战。他们忠于自己的使命,忠于自己的国家民族,而不仅仅是忠于朝廷,不管这个朝廷多么,也不仅仅是忠于皇帝,而不管这个皇帝有多么昏庸。这比起那些只知道忠于皇帝,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忠于皇帝的军队,能够获得的战斗力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当然,除了李俨这样的皇帝,其他的皇帝并不敢采用这样的方式。他们需要的只是盲目终于自己的军队。不需要军队有其他的想法。否则的话,他们担心自己会失去对军队的控制。但李俨不一样。李俨有信心,他的利益能够与所有士兵的利益,与整个华夏民族的利益统一,只要他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在他手下建立的军队就永远不可能背叛他。也永远不可能有人能够从他手中夺走对军队的控制权。
    也只有他这样来自后世的人才会有这样的自信,这就注定他的这种建军方式将是没有人能够模仿的。其他藩镇的军队战斗力,将永远无法与他的军队相比。此消彼涨下,胜负之分也就不言可知了。
    巡行长安的大军惹来了许多老百姓的围观。看着这支威武之师,他们不由得发出一阵阵欢呼。
    夹在人群里,姜老汉望着队伍中的那个年轻人,禁不住乐开了怀。
    姜老汉是在长安城土生土长的一户小康家庭的家长,老伴早已亡故。有一个漂亮地女儿和一个憨厚老师的上门女婿。黄巢之乱的时候,他们家也受到了冲击。不过总算在小心再加小心的防备下,没有遭到太大的灾难。然而当官兵攻破长安城的时候,他们家却也几乎遭到了灭顶之灾。
    首先在溃散的黄巢兵闯入家中,抢走了他们唯一地一点财产和粮食。幸好这时候他们全家都躲入地窖,而黄巢溃兵又忙于逃命,没有发现他们。然而就在黄巢溃兵离开之后。他们以为已经安全了的时候,那些失去了纪律约束地官兵却有闯了进来。
    黄巢溃兵为了逃命。要得只是财产和粮食,然而那些失去了纪律约束的官兵,在搜寻财宝不得之后,不甘心的继续搜索,把他们一家三口搜了出来。
    姜老汉的漂亮女儿激发了这些人的兽性。他们没有找到财宝,却被姜老汉女儿的姿色所迷,竟然想这个美人儿。
    姜老汉的女婿在搏斗中被官兵杀害。姜老汉自己也急怒交加地晕了过去。没想到等他没多久醒来之后,却发现他以为的已经遭到不测的女儿仍然或得好好的,正在和一个年轻英俊的军官照顾着自己。一问他才知道,自己的女儿就在即将被官兵淫辱的时候,这个隶属于皇帝陛下亲兵的将领带着维护秩序地宪兵们及时赶到,杀了那些丧尽天良的兵痞,救了他女儿和他自己。
    姜老汉热情的招待了这个恩人,从他口中知道了很多东西。也知道了,当今英明神武的天子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天子的士兵,也不再是祸害老百姓的兵痞,而是保卫老百姓地子弟兵。
    随后,千千万万的士兵,走入了那些普通老百姓的家中。帮他们跳水劈柴,帮他们做家务,还带着朝廷的救济钱粮帮助他们渡过因为被黄巢肆虐和兵痞官兵夺走财产粮食而带来的生活困难。这些士兵和蔼可亲,他们从来不占用老百姓的一草一木。为了帮助老百姓恢复生产,他们无法回到城外的营房居住,于是他们宁可在冰冷的街道上睡觉,也绝不占用老百姓的一寸空间。哪怕是大雨大雪,他们也决不会因为躲避雨雪而违反这一戒律。
    从那以后,和千千万万普通的老百姓一样,姜老汉就再也不惧怕这些士兵了。因为他知道。这些士兵都是保卫自己地子弟兵。他们跟老百姓心贴着心。
    在士兵们地耐心帮助下恢复了正常生活的老百姓们,自发地组织起来前往劳军。姜老汉也带着自己的女儿一同前往。正好接待他的就是那个救了他的军官。或许这个军官做了太多类似的事情。他已经记不清姜老汉了。但是他对姜老汉的女儿却似曾相识。而姜老汉的女儿在失去丈夫的悲痛逐渐过去之后,也对这个自己的恩人记忆犹新,并且情愫暗生。
    于是乎,在向年轻军官谢了恩之后,一对年轻的男女开始了来往。到最后,军官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姜老汉的未来女婿,就等着成亲的那一天了。
    类似姜老汉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不少士兵和军官都因为类似的经历,得到了自己救下来的女子的垂青,从而成功的解决了终身大事。
    对于这样的情况,李俨自然乐见其成,甚至还集体的对这一类的新人发出圣旨,加以封赏和祝福。
    此时,站在城楼之上的李俨看到底下老百姓自发的欢呼和对他高呼万岁,看到望向那些士兵们的老百姓眼中那亲人般的目光,心中的成就感着实难以言宣。
    这就是我的军队,这就是我的百姓!有了这样的军队,有了这样支持自己军队的百姓,自己的军队,何愁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为自己的努力取得成果而大感愉快的李俨大大的夸奖了一番郑畋。然而很快,他的愉快心情就消失了。
    那是献俘过后,被献上来的数百名美女。
    她们都是被俘获的黄巢姬妾嫔妃和黄巢军中高官的妻妾。
    这些人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于长安城,来自于没来得及逃离长安的长安高官显贵地子女妻妾。
    在历史上,在成都的大玄楼同样的献俘仪式上。那个昏庸的僖宗观见下面跪着数百绝色美女,责问道:“汝曹皆勋贵子女,世受国恩,为何从贼!”
    跪于前排的一个青年女子辞色不挠,回答说:“狂贼凶逆,国家以百万之众,失守宗庙。播迁巴蜀。今陛下以不能拒贼责吾辈女子,置公卿将帅于何地乎!”
    寥寥数语。噎得唐僖宗一句话也说不出,马上下命把这些人全部送刑场杀掉。与皇帝顶嘴的绝色女子“不悲不泣,至于就刑,神色肃然。”
    说起来也真是莫大的讽刺。多少将军、节度使降贼反复,多少贼将叛降多端,朝廷皆高官原职厚俸奉养,反倒对这些无辜柔弱地女子深究从逆之罪。这样的朝廷,实在昏庸无能到了极点。
    然而这一个时空地鹊巢鸠占的李俨,却不会这么做了。
    这的的确确是朝廷的不是,如何可以苛责这些女子呢?她们不得已而委身从贼,已经是够悲惨的遭遇了,又如何能够忍心将她们杀掉来维护所谓的“尊严”呢?
    于是李俨长叹一声:“汝等本良家之女,护卫汝等,朝廷之责也。之所以而从贼者。实朝廷之过,朕之过也。今贼兵已破,汝可各自还家,一律人等,不得有因于贼而歧视之。各赐财帛若干,除此之外。汝等若有所求,可当场提出,朕与朝廷尽量满足。”
    一番话说地那些原本以为会因为“从贼”而被杀的女子终于压抑不住自己的悲伤,一时间哭声一片。
    郑畋连忙道:“陛下有此恩典,汝等哭泣做甚?还不谢过陛下恩典?若有何要求,赶紧提出。”
    为首一个女子却压根没有哭泣,一脸坚毅之色,抬起头来大声道:“吾等女子,遭遇若此,但求青灯古佛。了此余生。还能有什么要求呢?陛下若早能如此,朝廷若早能如此。又何至于有今天?”
    郑畋脸色一变,呵斥道:“大胆!尽管如此无礼,非议陛下!”。
    李俨叹息一声,制止了他的呵斥:“是朕和朝廷有负于她们,朕不怪她们。”又对众女善加抚慰:“尔等正风华正茂,前程似锦,何至于青灯古佛呢?就将从前的一切当成一场噩梦,把一切都忘了吧!”
    女子惨然一笑:“此等遭遇,皆刻骨铭心,若是世间真有所谓孟婆汤,或许能忘。可惜以陛下之能,在这天下间只怕也找不到一碗孟婆汤吧!”
    李俨心中叹息,他也知道这些女子在暴虐的黄巢军中的经历,要想忘记只不过是自己一相情愿的想法罢了。于是道:“既然如此,那你们就去感业寺暂居吧。也不许剃发,带发修行便是。如果有一天又想起来了外面地世界,随时可以离开。”
    感业寺乃是大唐的皇家寺庙之一。在后世相当著名。因为武则天在唐太宗死后出家的所在就是感业寺。武则天在的时候,似乎因为看到感业寺就想起自己出家时感业寺的时候艰难的生活,可以泯灭其存在。但在武则天之后,感业寺也再度成为皇家女子出家地所在。不过为了避免武则天之事重演,一般来说,进入感业寺的女子终生是没有出来的希望了。尤其是那些皇帝的妃嫔。李俨让她们进入感业寺,却又让她们随时可以离开,可以说对她们十分恩遇了。
    身边的郑畋倒也没有反对。他知道这位皇帝陛下,不会做出那种让武则天一类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