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我是曹操-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年时间而已,还不足以让李膺在他身边多留五年,以逃过五年后的第一次‘党锢’之祸。不过好在这时候,一直对小瞒儿期待有加的夏侯博老爷子有了动作,因为年满五岁的小瞒儿终于到了练武的年纪。  于是原本一天三个时辰的念书时间缩减到了一个时辰,为此李膺还和老爷子争论了一番,只不过和武人出身的夏侯博辩论,还真应了那句名言,‘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任李膺好说歹说,把口水都讲干了;夏侯博就是闭着眼,头一歪,一副水泼不进,油盐不吃的架势,让李膺是无计可施。更让李膺郁闷的是,小瞒儿竟然是口口声声的师父教的‘百善孝为先,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震天介地喊,名正言顺地让夏侯博找到了反驳他的理由。最后敌不过这祖孙俩儿的李膺只能无奈地答应了夏侯博。  要说为了小瞒儿练武,将来成为天下有数的猛将,先不提曹腾‘散气’替小瞒儿打好根骨,此后夏侯博更是没少费心,为了这个名义上不算自己孙子的孙子,老人更是直接住了下来,每天晚上替小瞒儿按摩筋骨,用各种药材煎出来的药汁为小瞒儿强化身体,打下练武的好根基。五年来,煮掉的药材都可以堆成一座小山了!  有了如此根基的小瞒儿练起武来虽然是进度飞快,但深知武道一途惟有勤奋二字的小瞒儿也是不肯松懈半刻,夏侯博所教的那套简单长拳他便每日勤练不缀,两年时间里翻来覆去练的便是这天下尽知的长拳。  有了练武的借口,小瞒儿自是将与李膺学习的进度给大大拉了下来,两年时间里,就只是学习兵法而已,虽然身为儒者,但是曾任护乌桓校尉的李膺在边境上与鲜卑人曾经干过不少仗,声振边庭,鲜卑人对其是又畏又惧。如此儒将,志在今后征战天下的小瞒儿又怎会放过,两年时间,师徒两人只是就着这兵学探求而已。  小瞒儿原本以为比师父多知晓千多年的战事策略,自可以在平时的纸上谈兵占得上风;但事实上在每次的兵学探讨上他并占不了上风。虽然他提出的一些后世兵学理论得到了李膺的肯定,但是在李膺这个经历过实际战争的人看来,小瞒儿对于兵学的认识还是太简单,因为小瞒儿过于重视战略而忽视了战术,其实李膺是对小瞒儿的要求太高,就小瞒儿所表现出来的水准,便算称之为天生的帅才也无不可,因为小瞒儿在探讨兵学的时候,总是从整个大局出发,力图在战略上完全打倒敌方,在这一方面,李膺也是有所不及,但是相对的,关于实际战争中的战场层面上,小瞒儿就是完全显得漠不关心,也就是这一点,让李膺感到了小瞒儿不足的地方。  “瞒儿,你知不知道,虽然战略上的优势可以让你完全占据上风,但是战术层面上的一次失败就足以让你的优势完全化为乌有!”李膺很认真的看着对面的小瞒儿慢慢道。“可是我不会让那种情况发生的!”小瞒儿笑着回答道。  “胡说!”李膺的表情忽地变得很严厉,眼神中一股杀气直直地看向了小瞒儿。从未见过李膺如此肃杀面容的小瞒儿一时间呆住了,但是很快他就感受到了那充满杀气眼神中的愤怒之意,虽然练武已有两年,但是从未有过实战和战阵经历的小瞒儿又如何是曾经声震边塞的李膺的敌手,不多时,小瞒儿的额头上已经满是汗水,不过生性倔强的他亦是一动不动,双眼迎着那刀锋一样的眼神,毫不退缩。  看着小瞒儿那坚毅的小脸,李膺突地叹了口气,眼神软了下来,然后淡淡道,“瞒儿,你知不知道,你错在哪里?”“弟子不知!”忽然间,李膺的压力撤去,小瞒儿身子一几乎就要倒下去,不过好在挺住了,总算是没有丢丑。  “瞒儿,你对战争的态度太过儿戏了啊!”李膺慨然道,“孙子兵法开卷就曰: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战争,能避免则避免,兵家奉不战而屈人之兵为最高境界,你知道为什么吗?”“弟子不知,还请师父指教。”知道李膺必然是想告诉自己一些东西的小瞒儿并没有回答,而是执礼道。  “打仗,苦的是天下的百姓,死的是厮杀的士兵,而决定这一切的便是手握兵权的‘你’!”李膺忽然看向了小瞒儿。“我!”小瞒儿不解地看向了注视着自己的师父。“瞒儿,以你的才华,将来必定是进则入相,出则拜将!以为师看,你将来的志向恐怕是为将要多一些吧!”李膺淡淡道。小瞒儿点了点头,不错将来他必定以武事为重,在今后的乱世中,惟有兵权才是保障一切的基础。  “你有没有想过,你如果为将之后,手中所握的是什么,兵权吗?”李膺问向了小瞒儿。“难道不是吗!”“不是,你握着的不是兵权,而是那兵权所带表的将士性命啊!”李膺的声音略微激动了起来。“你的每一个决定,计谋,策略,战场上的指挥,都决定了那些将士的性命,不错,瞒儿你在战略上有着无人可以比拟的天分,但是你能保证你的战略能够完美无缺地完成吗,你所设定的战斗在战场上真的能够完成吗?”“你和我现在是就着虚无的战场而在讨论,尽可以将一切视做棋子,全力搏弈,但是实际呢?”李膺的一连串问话让小瞒儿的心中是越来越沉,长久以来的纸上谈兵让他对自己的谋略战论太自信了,他始终是不曾上过真正的战场啊!  “瞒儿,你不喜欢练兵以及行军布阵,战场指挥之学,但你可知道,这些东西却恰恰是完成你完美战略的基石啊!”李膺长叹道,“战争不是游戏,你更不可能直接便做将军,若是做了,你只怕会后悔你此时对于战阵之学的忽略,甚至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啊!”  ‘战争不是游戏!’李膺的这句话让小瞒儿心中剧震,是啊!在他心底里,不是正将历史上将要发生的那些战争当成了游戏来对待吗,自以为知道一切,自以为能够安然得到那些名将猛士为自己效命,自己只要规划大致的方向便已足够,一直以来自己心中存着的就是这样的想法吗!猛然惊觉心内最深处的小瞒儿一时间脸色变得惨白无比,心里不停地骂着自己,“阿瞒啊阿瞒,你真是太浅薄,太无知了,你真地将天下英雄视做无物了吗!你不是原来那个叱咤风云,虎吞万里的曹丞相,你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子而已,从你到来的那一刻起,这个天下,就已经无时不处在变动中了啊!”  见到小瞒儿自责的神情,李膺有了一丝不忍,他站起了身子摸着小瞒儿的头,缓缓道,“瞒儿,这些都是师父能给你最宝贵的东西,师父不希望你将来走师父的老路,错过了才知道改正啊!”李膺的话让自责的小瞒儿抬起了头,看向了这个对他谆谆教诲的师父,却赫然发现李膺已自褪去了上衣,消瘦的身体上竟是满布着如毒虫一般的刀痕。“师父,你!”小瞒儿捂住了嘴,他想不到以学识闻名天下的师父,身上竟然有着如此之多的疤痕。  “这些都是师父当年在任乌桓校尉时留下的,你知道这些伤痕是怎么来的吗?”李膺将衣服拉上以后轻轻问道。小瞒儿沉默地摇了摇头,他知道这些疤痕一定有着某些故事。“当年我初任乌桓校尉,一心想着如何替朝廷解除边患,还百姓一个平安,所以上任伊始,便忙着制定战略,想着如何将鲜卑人打跨,仅仅是一月不到的时间,我便完成了我的战略构思,并且将其付诸实施,当时在我看来我所设想的一切都完美无缺,但是结果你知道吗?”说到这里,李膺的面色变得惨白无比,他几乎是颤抖地说道,“你知道吗,最后的结果竟是惨败,而原因就是我不懂在平原作战,我所设下的军阵对于那些来去如飞的鲜卑骑兵根本毫无作用,那一战,我亲手葬送了整整三千大好男儿的性命啊!”“瞒儿,我不希望你将来也像师父一样,经历过了才去追悔。”李膺闭上了眼。  “谢谢你,师父!”小瞒儿忽然跪了下来,朝着李膺道,他的师父今天教给了他最宝贵的一课,那就是人力本就有穷,若是持才自傲,将来必定追悔莫及!而这一切,都是他的师父用血与泪换来的。    
第一第五章 ‘瘟神’李膺
寒来暑往,春去冬来,自从曹腾回京以后,已是三年时间过去,这三年时间里小瞒儿除了仍常常微笑之外,并未再表现出任何特别之处来,只是略微比普通的孩子优秀点罢了而已,这三年里,小瞒儿一直坚持着使用当初曹腾所教授的呼吸吐纳之法来代替正常的呼吸之法,如此勤练不堕,终于在三月前,小瞒儿终于将这吐纳之法化做了自身的本能,再也不必刻意去引导自身的呼吸,不过这吐纳之法似乎没有传说中那么强的效用,只是让小瞒而的气脉极其悠长而已罢了。  这三年中,曹嵩和刘氏对曹操是关怀辈至,让前世本是孤儿的小瞒儿感怀不已,不知不觉间,原本应当算是成*人的心理竟然变得越来越像一个孩子,而小瞒儿对于亲人的依恋也是有了一种近乎偏执的执着。  “瞒儿,笑一个,娘今天给你做了好吃的小点心哦!”每天早上,刘氏都会亲自下厨给小瞒儿做精美的小点心吃,而小瞒儿也会很开心的笑着把点心一点不拉的吃下去,尽管那点心不怎么好吃。  “娘,好吃!”小瞒儿嘴里塞着点心,含糊地道。“是吗,那瞒儿要多吃点啊!”刘氏高兴的又塞了一块小点心到了小瞒儿的嘴里。“呜,呜,呜!”于是小瞒儿的嘴里发出了这样的声音。看着儿子可爱的表情,刘氏不禁开心地笑了起来。  “夫人,你笑什么!”这时候曹嵩却是走了进来,见妻子笑得如此高兴,不由问道。“夫君,你看!”刘氏的手指向了小瞒儿。“哈哈哈哈哈哈!”见到儿子那满嘴的点心,曹嵩亦是忍俊不禁,大笑了起来。见到双亲如此高兴,小瞒儿自己亦是笑了起来,赶忙一顿狼吞虎咽,把嘴里的点心吃了下去,然后甜甜地叫了一声,“爹爹好!”  “乖!”曹嵩已是一把抱起了曹操,欣慰道,然后转头看向了刘氏,“夫人,瞒儿自幼便比其他孩子懂事聪明,我想瞒儿可以念书了!”“一切但凭夫君做主!”刘氏拿手指逗弄着小瞒儿道。  “那好,我明日便替瞒儿找位博学的先生!”曹嵩兴奋地道,但是他怀里的小瞒儿却是有点不干了,想起成天要背什么孔子,孟子什么的,一张小脸就变得愁眉苦脸了,不过两个想着如何为曹操找一个合格的老师而谈得兴高采烈的大人却一点也没有注意到。  于是从第二日起,小瞒儿除了照常的逍遥日子外,还得抽出个两个时辰去跟父亲请回来的博学先生念书。和小瞒儿想象中所不同的是,这位先生并不是个七老八十的老头,而是一个长相颇为清浚的中年文士。  每日早上,吃完早点,小瞒儿就开始了他的早读生涯,很显然,那位文士将小瞒儿当成了一般心智早开的孩子,只是先教些简单的文字而已,谁料到,有心给他一个下马威的小瞒儿竟是一口气学了五百多字,识字,虽然古时汉字与后来大不相同,但还是一脉相承,对于有着成*人智商的小瞒儿来讲自不是什么难事,是以就这么将那文士给惊得呆了。而小瞒儿则是骄傲地哼着不成曲的小调儿,笑着看那文士吃惊的脸孔,心内得意极了,他可是早就想好了,要好好地镇一镇这位博学先生,最好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