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刑徒-第3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叔先生说的果然没有错!
    王离这个人,爱惜颜面,素以王翦和王贲为目标,甚至一言一行,都要模仿那二人地举措。(*)
    只可惜,形似而已,却不得其神髓。
    蒯彻在一旁坐下,王离说:“先生此来,有何见教?”
    “无他,为上将军求千古美名耳!”
    王离不由一怔,身子向前倾了一下,瞪着蒯彻说:“但不知,先生所说的这千古美名,又是何意?”
    苏角呼地站起来,“上将军莫要听这狗货胡言乱语,他如今自身难保,他那主子连个落脚之地都没有,能有个甚美名与上将军?倒不如一剑砍了,也省得这酸
    。苏角愿请一支将令,只上将军一声令下,角定取来与将军下酒,何必再和这酸货纠缠不休?”
    蒯彻眼皮子一翻,“说话的可是那假阴山下地‘马蹄’先锋?”
    说起‘马蹄先锋’,确有一个小故事。
    数年前,始皇帝尚未驾崩,蒙恬仍镇守河南地时,曾与东胡匈奴阿利在假阴山下,有一次交锋。
    结果是秦军大获全胜,可不成想临了被阿利设了一计。
    当时的先锋大将,正是苏角,竟不敢追击,错失了全歼东胡匈奴地良机。
    后来扶苏询问起时,苏角竟以马失前蹄为借口,说是无法追击……这笑话传开,就有了马蹄先锋的说法。
    其实,是讽刺苏角胆小怕事。
    蒯彻一语,把个苏角说的面红耳赤,暴跳如雷。
    王离勃然大怒,拍案而起,“苏角,给我滚出去,否则无我命令,再开口必斩你那狗头!”
    有道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苏角也是个性如烈火地主儿,谁都不服气,当年甚至和蒙恬瞪过眼,顶过嘴。
    可偏偏对王离忠心耿耿,闻听王离发火了,苏角咧开嘴一笑,“我不说话,我不说话好吧。”
    王离拱手道:“先生勿怪,苏角就是这狗脾气,莫要理他。”
    说着话,他一挥手,让人奉上了美酒,“也不瞒先生,离与广武君并无冤仇,相反对他非常敬佩。
    算起来,我和他还是同乡,都是频阳东陵人,哪有什么仇恨?
    只不过呢……造化弄人,各为其主罢了。我相信,广武君与我老秦还是忠心耿耿……但不知,先生所说的千秋美名,又是何指?”
    大丈夫生在世上,当名留青史。
    王离地祖父王,父亲王贲,一个灭楚,一个灭齐,可谓是留有美名。(*)偏偏到了王离这一代,连一点机会都没有留下。好不容易等到了对匈奴开战,却平白的成就了蒙恬的美名。
    王离当然不舒服,当然希望,能超越蒙恬,留下名号。
    蒯彻淡定一笑,“想必上将军也知道,我家君侯准备北上。”
    “我猜得出来!”
    “那上将军可知道,我家君侯,准备去何方?”
    王离眼睛一眯,看着蒯彻,半晌后说:“无非是趁我大军南下,占领九原郡,还能去何方?”
    蒯彻忍不住放声大笑,“上将军,你也太小看我家君侯了!”
    “愿闻其详!”
    “我家君侯实不想参与这中原之战,六国不容,老秦不纳,留在山东,图增添尴尬而已。
    故而广武君决定,渡河北上,攻伐月氏,消灭东胡,剪除匈奴。为我大秦,再扩土万里,以振奋我大秦之威风。广武君曾言:胡虏亡我中原之心不死,必与之你死我活,好让胡虏知晓,犯我强秦者,虽远必诛!”
    犯我强秦者,虽远必诛……
    王离身子不由得一颤,下意识的握紧了拳头,目光有些迷离。
    好一句令人热血***的‘犯我强秦者虽远必诛’!在王离的心中,何尝就没有这样一个梦想?
    想当年,始皇帝会横扫六国,虎视天下,何等气魄。
    而如今……
    王离闭上了眼睛,许久之后轻声道:“可这与我,又有何干系?”
    “广武君说,若上将军肯放一条路出来,他愿奉上将军之命,征伐河北,剿杀胡虏。到日后,旁人问起来,也少不得上将军这一场千古美名……只是不知道,上将军是否愿意呢?”
    以我的名义出兵河北吗?
    不需我一兵一卒,名留青史,扩土开疆……
    王离不由得踌躇。当年被蒙恬夺了那开疆扩土地功劳,如果刘所言是真,倒也补偿了遗憾。
    “可是,我怎知广武君会不会学那假途灭,在九原郡一留就不走了呢?”
    蒯彻冷笑一声,“莫不是上将军以为,手握三十万精卒,连一群山东的乌合之众,也斗不过吗?”
    王离一听这话,脸色顿时就变了。
    是啊,我怕他个甚呢?
    他要是敢强占河南地,老子麾下地兵马,也不是吃素的啊。
    王离静静的观察着蒯彻,而蒯彻则神色自若,一点也没有惊慌之色。
    “先生所言极是!”
    王离咬了咬牙,站起来道:“既然如此,我也不为难广武君。他可以假道九原郡,只是不能在九原郡停留太久。(*)这样吧,我允许他在临河停留休整三十……不,十五日。若十五日后不过河,我定然会下令攻击。”
    蒯彻摇摇头,“十五日却有些短了……毕竟广武君长途跋涉,至九原已人困马乏。
    二十日,但必须在:衍得到足够的补充。不过上将军放心,我们可以出钱购买,决不让上将军受损。”
    二十日,:衍?
    王离断然否认,“临河,三十天……至于辎重补充,我可以让人给予供应,但需高出市价。”
    “若是在临河的话,只怕三十天不行,五十日,广武君定然可安排妥当,渡过黄河。”
    “四十日,绝不能再多!”
    临河是个小城,补给相对困难一些。而且是在新筑的长城之外,王离倒是能理解刘难处。
    两人讨价还价,最后还是确定在四十天。
    蒯彻心满意足的起身,准备告辞。
    却不想,王离突然说:“先生,您有如此大才,何必北上,过那颠簸流离地生活。离愿为先生担保,何不留在我军中呢?待六国之乱平定,王离保证,先生地爵位,定不会低于广武君。”
    王离,对蒯彻有了兴趣。
    蒯彻一怔,沉吟了片刻后,“此事,我还需要和广武君商议。”
    “哈,那很简单……我相信广武君,是不会薄了我这个面子的吧。”
    语气中,带着一丝丝威胁。你如果不同意留下来,我就不让刘有好果子吃,你自己看着办。
    蒯彻苦笑一声,“上将军,此事容我三思。”
    “这是
    ”
    王离沉声道:“先生可持我将令前往界休,通知那涉间,令他放行……到时候,先生可以和广武君当面直言,我相信广武君,一定会同意。”
    那言语中,带着不可抗拒之意。
    蒯彻面颊抽搐了两下,“既然如此,彻愿效犬马之劳。”
    ——————————————————
    刘伸了一个懒腰,走出铜府衙大门。
    到了铜之后,他麾下流民的数量,已增加到了十万之多。
    河北战事,虽不如山东南部的战事那样频繁,可同样也是很激烈。赵国强征百姓,许多人都逃离了家园。上党郡的情况好一些,但也是非常混乱。混乱到刘+火烧壶关之后,上党郡郡守竟不敢派兵追剿,只是接手了壶关的防务以后,放任刘一行人,平平安安地北上。
    李颍,去了界休,到现在还没回来。
    无奈何,刘只好命季布和钟离昧两人,在少水(时黄河支流)之源,安营扎寨,等待消息。(**)
    若非情况特别紧急,刘可不愿意和秦军正面冲突。
    他可以在山东南部,在一路杀过来,但那些终究比不得在北疆作战的秦军精锐。
    更何况,就算动了界休,那就等于惊动了王离。
    以他目前地状态,勉勉强强抵达九原郡,已经是非常难得。如果和秦军正面交锋,那可就是九死一生。不过,界休的涉间,也没有任何动作,任由刘+地兵马,在少水站住了脚跟。
    “君侯,公叔先生有请!”
    薄女从后面一路小跑的追上来,禀报道。
    公叔缭一般不会主动去找刘,都是刘自己前去求教。
    他执掌黑衣卫,但大多数地时候,是通过秦同与刘进行联系。这一次主动找刘,却让刘心里一咯噔。
    莫非,是出了什么乱子?
    刘免惶恐,快步向公叔缭的住处走去。
    公叔缭也住在铜府衙中,有一个很清静地小院子。
    见到刘+进来,他摆手示意刘坐下,然后对在他身边看书的刘秦道:“秦,去把那书卷拿来。”
    刘秦应了一声,站起来走进了内室。
    不一会儿,他捧着一摞纸张回来,在公叔缭地示意下,放在刘面前。
    虽然一路奔波,刘秦的功课却没有停止。在没有找到合适的老师之前,公叔缭仍旧担任刘秦地老师。公叔缭有规矩,上课的时候,刘秦首先是公叔缭地学生,其次才是刘的儿子。
    所以,没有公叔缭同意,刘秦不得擅自开口。
    刘+拿起来看了一眼,见上面密密麻麻尽是小篆。
    公叔缭说:“我观君侯治兵,颇有当年铁鹰锐士之法。铁鹰锐士自司马错大将军创立以来,已渐趋完善。我回大梁之后,又寻来了当年吴起将军训练武卒之法,加以改编,结合了技击骑士的一些训练之法,才有了这一卷《公叔治兵》。今献于君侯,待他日可以用于军中。”
    刘连忙道:“如此,多谢先生。”
    公叔缭微微一笑,拍了拍刘秦的脑袋,“好了,莫要再装了。你爹爹一来,我就知道你这心思早就跑了……且去玩耍吧,我与你爹爹商量些事情。今日的功课,就到这里,明日继续。”
    刘秦脸一红,放下手中地书卷。
    刘朝他笑了笑,让刘秦自己出去玩耍。
    待刘秦出去后,他才看着公叔缭说:“公叔先生,不知有何见教?”
    “君侯以为,王离必败?”
    刘一怔,点点头。
    “何故?”
    “这个嘛……”
    刘+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难不成对公叔缭说,他是穿越来得,看过史记,所以知道王离输了?
    公叔缭倒没有追问,只是笑了笑说:“君侯若觉得不好说,那就罢了。
    不过,既然君侯认为王离必败,河南地必为君侯所得……那么君侯抵达河南地之后,有何打算?”
    打算?
    刘大了眼睛,心里不由得奇道:有什么打算,难道你还不知道?
    到九原之后的打算,早就和公叔缭说过。只是公叔缭突然提起这件事,必然有他地想法。
    “君侯立足九原,将以何名?”
    刘一怔,这倒是从未考虑过。
    “君侯若以老秦之,难免遭人攻掠;若王离战败,那么君侯必然将面临群狼围攻,则危矣,
    但不以老秦之名,又将以和名目?”
    “这个嘛……”刘想了想,正色道:“还请先生教我。”
    公叔缭说:“我曾听叔孙说过,君侯乃商周时,刘氏唐国之后人,不知对也不对?”
    刘点点头,心道:我哪里知道?反正大家都这么说了,我不承认也不可能,就算是吧。
    “既是刘氏唐国后裔,当立国为唐。
    君侯需早作准备,王离败时,即为君侯复国之日。到时候,君侯可昭告天下,就说愿为老秦北方屏障。
    如此,君侯以秦人之身,复立唐国,不但不会让关中百姓反感,还能够让六国诸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