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成为崇祯以后-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现在我已经兵权在握,以洗脑教材为纲领,招募身强力壮的农民为士兵,利用封建宗法和皇帝的号召力为链条,形成了一支如臂使指的铁拳。
    我的处境已经这样了,左右都是放手一搏,所以要玩就要玩的痛快,不能临死的时候后悔,谁想阻碍我的脚步,我就会用这铁拳将其粉碎。
第三十二章 虽千万人 吾往矣
    静,朝堂之上,钱龙锡发言过后,静的落根针都听的见。倒不是群臣不想接着发言,或者附和钱龙锡的言论,而是崇祯皇帝铁青的脸色,让官员们看出了苗头风向都不太对劲,这个当口,谁也不想让自己成为出头鸟。
    朝廷之中大部分都是东林党人,而东林党最拿手的就是风骨,听了崇祯皇帝这么说,包括刘鸿训在内,一下子站出来了十几个身居要位的官员,力挺钱龙锡,希望迫使崇祯皇帝收回成命。当然了,畏惧皇权的还是大多数,看到崇祯皇帝脸色不佳,为了脑袋上的乌纱,不得不原地立定。
    我没有给刘鸿训等人说话的机会,当即宣布退朝。坐在书案后,我发现王承恩几次张口想说话,却都没有说出来,问道:“有什么话想说吗?”
    王承恩激灵了一下,犹豫片刻才说道:“老奴……有些话想说,但又怕惹陛下不高兴,所以不知道该不该说。”
    “想说什么就说吧!朕不会怪罪你的。”我知道王承恩对自己绝无贰心,他想说的话应该也是为我着想。
    王承恩咳嗽了一声告罪后,才道:“陛下,刚才早朝的时候,老奴一直都在,陛下的话,大臣们的话,都听到了,老奴以为陛下太过心急,此举只会激化矛盾……。”王承恩凭直觉把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
    听着王承恩的话,我突然觉得像是在被老师训斥,越想越觉得自己太过鲁莽,以为手握兵权,就可以依为屏障,以此来展开心中的梦想和抱负,殊不知梦想固然重要,达成梦想的手腕更加重要。看来我还是太年轻了,毛嫩啊!不知道真正的崇祯皇帝是不是也犯这个毛病,所以才会落得凄惨下场。
    王承恩说完,见崇祯皇帝脸色不佳,以为崇祯皇帝生气了,“老奴深知陛下一力想要中兴大明,可积重难返,正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一味的下猛药,只怕……。”
    “你不会明白的。”
    我摆摆手让王承恩出去,王承恩的话扰乱了我一直以来的思维,这点要不得。不错,我不懂的东西很多,做一个国家的领袖对我来说困难重重,但是这个位置选择了我,我只能选择要么做一个真正崇祯那样的人,一门心思的为帝国的中兴努力,要么做一个贪图享乐的昏君,什么发昏干什么,一定要赛过隋炀帝,不让陈后主。但是我是一个正常人,一个从二十一世纪跑到明末的正常人,重新有过一次生命总想干点与众不同的事情的人。
    “启禀陛下,卢象升卢大人求见。”宫女进来看到崇祯皇帝望天发呆,愣了一下才通报。
    我哦了一声,“让他进来吧!”
    卢象升本来应该退朝之后就来见崇祯皇帝,可惜他被众多的官员给拦住了,众人都知道他是崇祯皇帝眼前的红人,因此都希望他能规劝一下崇祯皇帝,不要施行那不伦不类的改革。
    卢象升好言安抚众人后,自己的内心也陷入矛盾之中,他得到崇祯皇帝的赏识,平步青云,对崇祯皇帝的忠诚毫无瑕疵,但是今天早朝,他也有点不理解崇祯皇帝的那些话。
    作为一个进士出身的武官,卢象升的性子比较直,看事物也有独到的见解,崇祯皇帝颁布新政,裁撤内阁大学士,重组内阁,减免赋税,这些都是一个明君英主的决策,可他总觉得崇祯皇帝此举像是在跟天下官员作对,因为遭受最大损失的肯定是官员的利益,而官员则代表了一个很强大的利益集团,这些既得利益者会老实的实行崇祯皇帝的政策吗?答案是否定的。
    “建斗,过来坐。”我招呼走进来的卢象升,“不必多礼了,坐吧!”
    卢象升谢座后坐到了崇祯皇帝面前,“皇上,微臣……微臣来的时候,刘大人……。”受托来劝崇祯皇帝,可他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刘鸿训这个人,性子刚直,他认准的道理别人很难改变,这是个短处啊!为人不懂变通,做事会很难的,尤其是做大事。”想起刘鸿训在历史上的遭遇,我不禁有些感叹。
    “建斗,这件事本来事先应该跟你和徐光启商量一下,这一点是朕疏忽了,如果建斗是来劝朕收回那些话,那建斗就不用说了,开弓没有回头箭,这个道理建斗不会不明白。”
    卢象升点点头,“微臣倒不是想要劝皇上改变主意,相信皇上既然决定这么做,一定有过深思熟虑,微臣只想说,皇上剑锋所指,微臣必定义无反顾。”心中虽然不理解崇祯皇帝的决策,但是他无条件的支持崇祯皇帝,这是一个臣子最起码的原则。
    我听了卢象升的话,深受感动,这就是所谓的心腹跟嫡系吧!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建斗之言,深暖朕心啊!不错,朕是有过思虑,而且已经做好了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心。成与败,朕都心甘情愿的去接受,但是朕相信,只要有决心,就一定能干的好,即便最后失败了,也不会留下什么遗憾。”
    从这一刻起,我不再是总想着跑路的后来人,而是真正的融入到了崇祯这副身体当中,承继他的志愿,中兴大明。道路不同,但是殊途同归,相信我会做的比他更好。
第三十三章 男二号闪亮登场
    1629年八月的沈阳,英气勃勃的皇太极登上福陵眺望着远方,大玉儿在他身后随行,登上一百多级的台阶使这位美女的脸色已经微红,略带娇喘。
    皇太极长出了一口气,并没有回答,他挽起大玉儿的手慢慢朝前走去,来到父亲努尔哈赤的陵前,默默的回想着父亲的一生。
    从福陵下来,皇太极握着大玉儿的手,柔润温软,但是却感觉不到某些女人矫揉造作时的那种慵懒,他很喜欢这个来自蒙古部落的女人,她那双颊的红晕使人联想起天边燃烧的红霞,秀眉亮眸之间,又隐隐的透露出刚毅之气。
    皇太极使劲的握了一下大玉儿的手,然后松开,急促的马蹄声让他眉头微皱。一匹战马夹带着一声长嘶,沿着大道飞驰而来,马蹄犹如鼓点,眼看就要冲到了皇太极站立的地方。
    随侍在皇太极身边的侍卫一个个惊惶失措,大玉儿更是惊呼起来,一名侍卫拔出腰刀奋力朝马匹掷去,可惜战马速度飞快,一掷落空。
    相对于旁人的惊惶,皇太极仍然站在原地不动,脸色丝毫不变,冷冷的眼神盯着那匹狂奔的烈马,以及马上的人。
    侍卫们飞跑到皇太极身前,试图用身体保护皇太极,大玉儿更是将手扬起,想要去阻拦战马。
    说来奇怪,那马似乎被皇太极的目光所慑,在离皇太极只有三步远的地方骤然停住,高声嘶叫,前蹄飞扬。
    呛人的尘土随风向前涌去,像是一团云雾包裹住了皇太极,侍卫们慌忙扑住战马,皇太极则冷眼看着摔倒在地的人。
    那人的身上和脸上满是尘土污垢,双手却紧紧的抱着前胸,张开干裂的嘴唇大声道:“急报……!”
    在大明帝国遭受自然灾害侵袭的时候,不仅新近依附后金的蒙古诸部遭受了严重灾荒,后金本身也遭受重灾,日子过的极为艰难。
    回到崇政殿的皇太极把急报放到桌子上,急报的内容是他一直担心的,蒙古诸部因为自然灾害,已经显露出跟后金离心的苗头,这是他所不能容忍的。
    “岳托参见大汗。”作为皇太极极为信任的人,岳托被皇太极第一时间找来商量对策。
    皇太极把急报递给岳托,“先看看吧!”
    岳托看过急报,很能理解皇太极此时的心情,不光后金此时处境艰难,身为天聪汗的皇太极本人,处境也艰难的很,此时一个疏忽就会造成汗位不保。
    岳托是大贝勒代善的儿子,但是跟皇太极的关系极为密切,当年努尔哈赤死后,岳托并没有支持父亲继承汗位,而是支持皇太极,二人的关系可见一斑。
    “蒙古喀尔喀扎鲁特部人心不稳,但是实力已经不如从前,大汗大可放心,谅其也不敢造次。”岳托此时只能就事论事。
    皇太极叹了口气,“其实蒙古诸部人心不稳也怨不得他们,听说上个月,扎鲁特部的存粮不够十天,生活物资更是匮乏,汉人有句话说的好,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他们都快活不下去了,岂能不疏远我们啊!”
    岳托听了皇太极的话,霍然站起道:“都怪该死的袁蛮子,跟我们议和,却不卖给我们粮草军需,真恨不得一箭射穿他的头。”
    皇太极苦笑道:“议和?汉人向来以人上人自居,从来不会诚心诚意的跟我们议和,在他们看来,那是极为有损颜面的事情,本汗倒要看看,他们的颜面重要,还是小命重要。”
    岳托听出皇太极话里有话,问道:“大汗是否已经有了计策?”
    皇太极点点头,“不光蒙古诸部的日子不好过,咱们的日子也清苦的很啊!是到了打猎的时候了,否则如何过冬?”
    “大汗是想主动出击?”岳托犹豫道:“这……是不是太冒险了?”
    “不冒险也不行啊!如果不掳掠奴隶和牲畜,这个冬天很难度过去,另外不说你也明白,本汗今日汗位虽然还算稳固,但是那几个人的内心仍然蠢蠢欲动,此次开战不但能解决吃饭问题,对巩固本汗的汗位也很有帮助。”皇太极说话没有避开岳托,他极为了解岳托,知道这么说更能让岳托的心靠向自己。
    岳托理解的点头称是,自己的阿玛代善铁定不会有谋取汗位之心,但是阿敏素有野心,莽古尔泰桀骜不驯,阿济格刚强好斗,多尔衮年纪虽小但是野心不小,而且还有天命汗努尔哈赤定下的八和硕贝勒共同治国的体制,几个人想要夺下皇太极的汗位,不是没有可能,此时最好的策略当然是把矛盾转移,而主动出击攻打明朝或者蒙古察哈尔部,则是最佳的转移方向。再有就是朝鲜已经被八旗大军给打怕了,不用再担心来自朝鲜方面的威胁。
    皇太极把地图拿出来,指着地图说:“袁崇焕是一个人才,手上又有红衣大炮,他驻守的辽东一带我们根本占不到便宜,但是我们也不是没有胜算,你看,蒙古诸部已经投靠我们了,而明朝山海关以西的防守不像袁崇焕把守的那么难以攻破,我们可以挑选明军防守薄弱的地方作为突破口,一举撕破明军的防线,打明军一个措手不及。”
    岳托点头道:“大汗说的对,科尔沁的布尔葛图对西线长城的地理极为熟悉,我们可以用他做向导。”
    皇太极大笑道:“看来我们是不谋而合啊!本汗的进军路线早就谋划好了,先攻龙井关,然后分兵两路,一攻洪山口,一攻大安口,然后会攻遵化。”
第三十四章 伦理思考
    皇太极同心腹商议了大致的用兵策略后,马上付诸安排,利用蒙古诸部,绕过山海关从长城各口突入明朝内地。同时宣布了三条善策,一是进军不能独往,要联合蒙古合力而进;二是为了保障供应必须先伐木造舟;三是不论满汉蒙古,只要有好的建议都可以提出来,选择最佳方案施行。
    从皇太极决定出兵以来,代善就不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