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随身空间之重生过去来种田-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曲终人须散,看着渐渐西下的日头,李清源知道到了该道别的时候了,老伴今天一天的笑声比往年几年的笑声都多。看着怀里仍揽着小芽儿不舍得松开的老伴,又想起这几天每次提起小芽儿的时候,老伴发自内心的笑意,李清源知道这话虽然很难开口,而且有些强人所难,但他还是说了出来。

    “小杜,小赵,李叔这里有个不情之请。如果你们不愿意,就当李叔我没有说过这句话”,李清源艰难的开了口。杜爹、杜妈听李清源这么说,也不由的坐直了身体。

    “我们老两口的情况你们也知道,你们王姨和我都很喜欢孩子,我就是想着能不能让小芽儿认我们做干爷爷、干奶奶,有空的时候能让她在我们这里住两天。我们知道男孩子能传宗接代继承香火,家里的老人肯定也注重这些。所以,所以能不能就让小芽儿认我们做干爷爷、干奶奶。小芽儿乖巧又听话,咱们两家能够认这门亲,也是芽儿跟我们的缘分。我也知道这个请求有些强人所难,你们要是觉得为难的话,就当李叔没有说过这句话,我们心里肯定也不怪你们”,心里的话终于说了出来,李清源也不由的松了一口气,结果如何,只能看杜家夫妇的反应了。

    听了李清源的话,杜爹、杜妈不由的一愣,但是也能明白两位老人的心思。但是让杜爹、杜妈哭笑不得的是,虽然儿子能继承香火、传宗接代,但是在自己家里,芽儿可要要比两个皮小子重要的多,芽儿才是家里最珍贵的宝。要是换做这两个小子的话,自己肯定立马就能答应,可是是芽儿,自己要是答应了的话,回家后,自家老爹会不会拿鞋底抽自己啊,自己可是多少年没有挨过老爹的鞋底了。

    杜爹、杜妈交换了一下眼神,罢了,多两个疼芽儿的老人也不错,挨骂就挨骂吧。意见达成一致的杜家夫妇开了口,“行,能多几个人疼芽儿,俺们也巴不得呢。芽儿,赶紧的过来给爷爷奶奶们磕头”。

    一直在考虑那个茅台酒瓶到底有没有收藏价值的芽儿,这时才反应过来,自己一下子多了两位爷爷奶奶。赶紧的从王奶奶怀里出来,就要跪下磕头。这时,“不行,爹,娘,不能把芽儿送人”,浩宇、皓轩哥俩的带着哭腔的反对声突兀的响了起来。

    “爹,娘,芽儿这么乖,咱们不能把芽儿送人。虽然李爷爷、王奶奶今天给俺们做了好多好吃的,也不能把芽儿送给他们。大不了,大不了俺俩以后都少吃一些,省下来的给芽儿吃。再说了咱们家虽然吃的没有王奶奶家里的好,但是也饿不着肚子啊”,浩宇带着鼻音的话语,说的众人一愣,啥时候说把芽儿送人了。

    等听明白哥俩的意思,四个大人也不由的松了一口气,这哥俩还以为是要把芽儿送人了呢。其实在这个缺吃少穿的年代,不少人家生了孩子养不起,就把孩子送给那些没有孩子的人家,这样的事情可是常见的很,所以小哥俩才误解了刚才说的话了。

    “你们这两个傻小子,不是把芽儿送人,是芽儿多了李爷爷和王奶奶疼她。芽儿还住在咱们家,就是有时候来这里走亲戚住上几天,就像大小海、大小江住咱们家里一样。。。”,杜爹不得不再给两个愣小子解释一番。

    听了杜爹的解释,哥俩才放下心来又开始傻乐,只要芽儿还是自己家里的就行,而且小芽儿到时候来这里走亲戚的话,肯定能给他们带好吃的回去。

    小插曲之后,芽儿重新磕头跪拜。没等芽儿跪下去,就被王奶奶一把给揽到怀里,宝贝孙女,小芽儿的一阵喊,老两口竟然高兴的哭了。尤其是当芽儿用软乎乎的小手抹去他们眼角的泪水的时候,眼泪更是不由自主的流了出来。

    这一番事情之后,时间可是真的不早了,再不走天黑之前就赶不到家了。李爷爷、王奶奶拉着刚认的小孙女舍不得放开,满脸的不舍。杜爹、杜妈见状,罢了,反正亲也认了,“王姨,要不就先让芽儿在这里住几天,等晚几天俺再来接她”。

    王奶奶一听这话,立马高兴起来,“哎,你们就放心吧,我们肯定照顾好小芽儿”。接着又高高兴兴的去卧室拿准备的回礼去了。听见杜爹就这么放心的把自己留在这里,芽儿想亏得这个年代的人都淳朴的很,不用担心是骗子。要是二十一世纪的话,杜爹这么容易相信人的性子,还真让人不放心呢。

    等从卧室里出来的时候,王奶奶手里拿满了东西。拿起其中的两个翡翠观音挂件,“这两个玉观音是给两个男娃子带的,玉养人呢”,又从那堆东西里面找出一副珍珠耳坠,“小赵啊,这是我年轻时候带过的,现在年纪大了带不了了,你也别嫌弃,就送你做个念想”。一只手表递给了杜爹,“小杜,这是你李叔以前在国外买的手表,现在他也用不着,就送给你了”。接着又把一叠的票据递给了杜妈,“这是一些全国通用的布票,油票,是我们当时在首都兑换的。我们老两口也用不完,你们家里人多,你都带回去。这几瓶呢是今天中午吃的水果罐头,你们也带回去让家里的老人尝尝”。

    杜爹、杜妈这时已经被王奶奶塞过来的一堆东西给惊呆了,这些东西也太贵重了吧。半天才回过神来的杜爹、杜妈连忙推辞,这些东西实在是太贵重了,可不敢收。

    “你们就收下吧,这些都是以前的老物件了,你们就当个念想留着。不过这些东西你们要注意收好了,不要随便拿出来,要不然就成了享受的资本主义了。布票什么的都是在首都的时候换的,我们也用不了这么多,放着也浪费”,王奶奶连忙劝道。

    听王奶奶这么说,杜爹、杜妈只好接受了两位老人的一番好意。不过,杜妈还是从那叠票据里面把里面的油票和粮票专门挑了出来又递给王奶奶,“王姨,那些东西和布票俺们就收下了,这些油票和粮票你再拿回去吧,家里不缺油米吃呢”。

    接着又是一番告别,一家四口又都抱了抱芽儿,杜爹又说晚两天就来接芽儿,这才赶着牛车回了家。芽儿一边牵着王奶奶的手,一边牵着李爷爷的手,三人看着牛车离开,直到看不到影子这才回了家。

43县城见闻() 
  李清源和王雅芝一人一边牵着芽儿软乎乎的小手;慢悠悠的闲逛着;心里那叫一个美。以前儿子们还小的时候,他们都是一心扑到工作上;没有时间去体会这种别样的温馨。等他们回过神来;却再也没有机会了。本以为一辈子就这么过下去了,谁都没有想到一句玩笑话;竟然给他们古井无波的生活带来了意外之喜。渐渐西下的斜阳把三人的身影拉的很长,沐浴着斜阳,漫步在街头;也是一种别样的温馨。

    王雅芝看了看日头,现在还不到做晚饭的时候;而且中午都吃多了;现在也不饿。心里就想着去百货商店给芽儿买些好吃的;小孩子都爱吃不是吗?如果芽儿知道王奶奶把她也当成了小馋猫,不知是否会哭笑不得。

    由于不像前两次来县城的时候那么赶时间,芽儿也有兴趣好好观察一下这个小县城。如果忽视铺天盖地的革命标语、宣传画、大字报,芽儿突然发现自己好像成了众多行人当中的“万绿从中一点红”了。路上行人虽然称不上熙熙攘攘,但也不少,但好像只有芽儿穿的是大红色的衣服,在一律的灰、蓝、绿色中,显得格外显眼。

    就连一些年轻的媳妇们也大都穿的是灰色、蓝色的服装,年轻的女孩子大多穿的是草绿色军便服。芽儿又仔细想了想,好像杜妈,村子里的姐姐、婶婶、大娘们也都是穿的这样颜色的衣服。平时村里的那些叔叔大爷们都穿的是灰色或者黑色的衣服,连半大小子也不例外,好像偶尔只有很小的小娃子才穿过红色的。

    看看墙壁上的革命标语和大字报,其实也很容易理解,这几年轰轰烈烈的政治斗争已经渐渐抹杀了大众服饰的个性,使的服装文化也成为政治风云变幻下的牺牲品。在极左思潮的统治下,“老三色”——蓝、黑、灰,“老三服(装)”——绿军服、干部服、工作服已经占领了服装阵地,一统天下了。而这种现象估计要等到80年代才能得到缓解,五颜六色、款式各异的服饰才会重新回到大众生活中。

    其实不同的服饰也间接反映了历史的变迁。汉朝飘逸的汉服,唐朝开始流行的胡服,清朝的旗袍和马褂,民国时期的中山装,还有现在的“老三色”,每一种服饰都间接反映了社会的发展。

    芽儿自得其乐的思索着服饰发展与时代变迁的关系,但很快接下来看到的一切,明显破坏了芽儿研究这个时代服饰的好心情,也再一次提醒她这里不是自由开放的二十一世纪,而是到处都是政治斗争的特殊年代。而且对这一切无能为力,只有忍耐和等待,小心再小心的保护好家人。

    三人正手牵着手晃悠悠的准备去百货商店买些东西,王奶奶衣兜里的购物本昨天装进去还没有拿出来呢,正好不用再往家里跑一趟了。刚走到一个交叉路口,发现路被人给堵得严严的,路口一家小院里传出来的哭闹声,喊叫声,东西的碎落声,红卫兵小将慷慨激昂的声音,无一不表明前面正在发生什么事情。

    周围的人实在是太多,压根过不去,三人也只好加入围观的行列。而且这个时候三个人要是真的就若无其事的就这么过去了,说不定还会被周围的人检举毫无革命热情,接着很可能就会被上纲上线,然后就成为阶级立场问题了。

    周围的人越来越多,三人又是非老即幼身单体薄的,很快就被挤到了人群的最前面。让芽儿第一次真正见识到了这个年代所谓的抄家,而这一幕也就深深的刻在在她的记忆里,再也无法忘却。

    就在眼前的这个小院里,二十多位红卫兵小将正在执行着所谓的抄家。其中几个在翻箱倒柜,地上到处是花瓶碎片、撕烂的书籍字画和被乱扔的衣物。另外有几个竟然拿着铁锹在院子里到处挖着什么,据说是□□分子最爱往地底下藏反动物品了。

    被抄家的是一家四口,夫妇二人,还有一位十来岁的小男孩和一位七八岁的小女孩。那夫妇二人紧紧的搂着两个孩子,小男孩紧紧地抿着嘴,吓的脸色都有些苍白。而小女孩紧紧的所在母亲怀里,不停地抽泣着,看着眼前的“凶神恶煞”们,又不敢哭出声来。

    同时一位穿着绿军装、戴着绿军帽、腰扎皮带高挽袖口的小将站在男主人跟前,不停的大声呵骂,“伟大的领袖*教导我们,。。。,你这个臭老九,黑五类,□□,。。。”。尖锐的呵斥和谩骂声,吓得那个小女孩不停的哆嗦着,而夫妇两人的表情也愈加麻木。

    这边抄家的那些小将已经把成堆书籍字画、那些被砸烂的家具、撕破了衣服都堆到院子里,然后点着火柴,竟然准备要焚烧掉。本来面无表情、一脸麻木的男主人见状,竟然死命的冲上前要去夺红卫兵手里的火柴。呵斥、谩骂、甚至是侮辱他都可以忍受,但是绝不能看着这些珍贵的书籍字画就这么毁在自己手里,这比要他的命还难受。见男主人竟然敢阻扰,立马就有几个红卫兵小将上前架住男主人,接着就是一阵拳打脚踢。可男主人不顾身上的疼痛死命的挣扎着,他想上前去扑灭那些火。看着被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