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随身空间之重生过去来种田-第10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天早上,杜家大姑又笑脸给老太太拿了一身前些天刚给她买的暗紫色棉袄,既厚实暖和又鲜亮。常言道,拿人手短,王家老太太到底不好立马就翻脸不认人啊!

    可惜,本来这股子火气消的差不多了,但一瞥见杜家大姑下意识的抬腿朝娘家走时,心里就跟浇了滚烫的汽油似的,火气噌的一下子蹿了老高!这是新仇旧恨啊……

    孙子和外孙子一视同仁,杜家老头平时不是常把这话挂嘴边嘛,杜老头不是素来最爱大包大揽,不是经常念叨,老王家的孙子和老郭家的孙子都是他帮衬着养大的嘛,昨天不是明里暗里挑理儿看不起自己这亲家嘛,大江他们兄弟不是有心偏着杜家嘛……

    王家老太太虽然性子不咋地,但人情礼往的这些哪会不懂!明天老王家俩孙子结婚,于情于理,今天王家人都得露个面搭把手,至少也得过问一番。但本机孤拐的王家老太太,这不是执拗脾气突然上来了吗!

    得,既然你们杜家有能耐,既然你们老杜家看不上王家人,既然老王家的孙子明天从老杜家出发接亲,那老王家也不碍你们老杜家的眼,还真就干脆撒手不管了!

    “……咱们乡下人,粗手笨脚的,今天就不过去给你丈人他们添乱了,就等着明天喝喜酒了!”

    不知道是有点心虚理亏还是故意挑衅,王家老太太一边斜眼瞥杜家大姑,一边抻了抻身上那件簇新的暗紫色绣纹棉袄!

    “娘!”杜家大姑父,王大友落后了半步,正笑呵呵的跟自家兄弟和侄子外甥们说话,哪成想自家老娘突然立场分明的说在附近逛逛,一点也不操心明天大江他们兄弟结婚的事!偏偏王大友从小就老实巴交的,不善言辞,最后,皱着眉忍不住高声喊了一声!

    倒是杜家大姑似笑非笑的挑了挑眉,冷不丁的插嘴,答应的更是十分干脆痛快,“行啊!反正四合院那边也没啥要紧的事儿,他们大舅娘早都准备好了!就是有点零头巴脑的小活,也有大江他们兄弟呢!今天天儿也好,我跟大友就带着娘和大家在附近转转!”

    就跟王家老太太摸准了杜家大姑的脾气似的,杜家大姑哪会不清楚自家婆婆啥秉性!;王家老太太翻翻眼皮,杜家大姑就知道这老太太再琢磨啥小算盘!

    见老太太还摆上架子了,故意看自己笑话,杜家大姑心里是挺疙瘩的,但生气归生气,但心里何尝不也暗自松了一口气,不去就不去呗,自己还怕这老老少少过去添乱呢!

    刚才之所以迟疑,杜家大姑怕的就是这老太太阴晴不定的性子,当然也更担心杜爷爷的火爆脾气!

    杜家大姑嘎嘣脆的一口应下,看的王家老太太一愣,眼睛一眯布满皱纹的眼角耷拉的更厉害了,浑浊的眼神晦涩莫辩,偶尔闪过一簇火苗。很明显,杜家大姑的反应压根就不在王家老太太的预料之内。

    王家老太太耷拉着脸,在心里暗骂杜家大姑这个跟自己不对付的儿媳妇,半饷才勉强挤出了一抹苦笑,语气凄凉道,“既然你们两口子不忙,咱们干脆就转转!也趁着我老胳膊老腿的还能动弹,看看京城到底是啥样!这次沾了大江他们兄弟结婚喝喜酒的光,也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这福气再过来……”

    王老太太其实是故意拿话敲打杜家大姑呢,但站在比起早上的热闹喧嚣一下子安静了不少的马路边上,王家老太太越说越凄凉。

    马路干净又平整,丝毫不用担心走路时不小心踩到牛粪、鸡屎!这会儿马上少了叮叮铃铃骑着自行车赶着上班、上学的急匆匆的行人,三三两两的大都是气色红润、衣着体面,挎着菜篮子买菜的老太太,拎着鸟笼子遛弯的老头,那惬意闲适劲儿,让王家老太太突然就想起来小日子过得滋滋润润、穿金戴银的杜爷爷他们,心里无端生出一股怨气……

    既怨杜爷爷和杜奶奶牢牢扒着几个外孙子让他们孝顺,又怨大儿子家就知道巴结外家,一点不惦记自己这个在老家吃糠咽菜的亲娘老子!

    王大友性子是木讷老实了些,但不傻。相反,这么些年,一直夹在婆媳之间,王大友这个实巴交的中年汉子极其细心,更善于察言观色。见老太太神色凄凉直勾勾的盯着自己,哪会不清楚老太太拿话逼自己,让自己开口答应以后接她到京城享清福呢!

第1023章 城() 
自古以来,婆媳关系就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不仅婆婆和儿媳妇需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摸索和经营这门注定无解的学问,夹在婆媳之间的那位身为儿子和丈夫的更需要精通此道。毕竟,一旦婆媳大战爆发,整个家庭关系估计都岌岌可危,水深火热!

    常言道,一山不容二虎。很多时候,婆媳之间就好比两只划地盘的母老虎!一个不慎,男人就成了那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王家老太太性情执拗,人又偏心,偏偏杜家大姑从小就是吃软不吃硬的主,犟的很,婆媳俩相处就好比那针尖对麦芒!夹在婆媳俩中间,王大友受了大半辈子夹板气。磕磕绊绊的几十年来下,至今,婆媳关系这门学问的成绩王大友也顶多算是勉强合格!

    自家老太太不错眼的盯着自己,眼神直勾勾的看的王大友脑袋发懵,搓着手神色尴尬的偷偷瞥了一眼杜家大姑,就怕杜家大姑听老太太话里有话,气极掉头就走!

    自己寻常庄稼汉一位,没啥大本事,但架不住媳妇勤快能干,又有主见,最关键的是给自己生了仨争气的儿子。尤其是那俩大的,大学毕业了有出息了,平时没少孝敬零花钱。芽儿这当侄女的更展样,人也细心,家里吃用穿戴这些都不大用买,这丫头隔三差五就直接从京城寄过去了!这些年,家里一直没啥大花销,如今也算小有家底,有那条件让老娘安享几年清福。而且,为人子女,按说这也理所当然!

    况且,亲老娘一把年纪,这番又怜又叹的就差没直接把话点透了,王大友这人孝顺,人又老实,还真做不到装聋作哑,断然拒绝!但是受了几十年的夹板气,王大友更怕了自家老娘的臭脾气,更清楚针尖对麦芒的婆媳俩压根处不到一块去。

    媳妇这人脾气急,跟老娘相处不来,但这些年该尽的孝道一点不比别人家的媳妇少。王大友虽然有心孝顺老娘,但更不舍得委屈媳妇。况且,媳妇手里捏着的那份赡养协议估计字迹都没干透呢!

    这才多久的事儿,那次也不知道是兄弟媳妇还是自己亲妹子又在老娘跟前吹耳旁风,素来偏心的老娘再次故意鸡蛋缝里挑骨头,一而再再而三的,媳妇哪是受气的主,最后婆媳又大闹了一场!媳妇也是真怕了老太太出尔反尔,专门找村里干部和五服以内的长辈做见证,签了一份那什么赡养协议!

    就知道签什么协议也没用,老太太倚老卖老自己当小辈的有啥法子!想到那纸协议,王大友心里不由一阵苦笑,又有两分心虚,压根不敢直视杜家大姑!

    除了跟婆婆相处不来,别的事儿上杜家大姑素来精明,哪会听不懂老太太话里有话!杜家大姑不是不上火,但看到自己男人偷偷打量的小动作和神色间的为难犹豫时,杜家大姑肚子里的火气噗地一声撒没了,想气也气不起来,似笑非笑的睨了男人一眼,没吭声。

    当然,杜家大姑绝对不承认这是爱屋及乌,反倒得归功于最近这些天杜奶奶填鸭式的婆媳相处之道!马上也要做婆婆了,将心比心,杜家大姑不愿看自己男人为难罢了!再说了,这是在大马路上,丢人也不能丢到外面去啊!

    况且,老太太性情再怎么刁钻,也占了一个长字,如果非留在京城养老,自己这个当儿媳妇的还能拿扫帚把老太太赶出去不成!老太太真要是打定了主意,自己也只能忍着点,就看最后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了!

    杜家大姑“笑意盈盈”,让一个劲不经意扫杜家大姑两眼的王家老太太心里蓦地不舒服,形容不出的滋味!

    但满心忐忑的王大友见媳妇竟然没当场翻脸,看表情也不像在生气的模样,心里一松,紧接着一软,愣是顶住了老太太的眼神压力,没有一口应下,嘴上含糊应道,“娘,您要真喜欢京城,改天我和桃花带您在附近好好转转。这趟您多住一段时间,等明年开春天暖和了,再回去!”

    要知道,王大友出了名的老实木讷,比之以前,王大友这番话听起来圆滑通透多了,话音未落已经听得众人脸上神色各异!

    杜家大姑扯了扯嘴角,笑容比刚才的似笑非笑真诚多了,心里也莫名的舒坦了不少,还以为这憨男人肯定又是傻笑着一口就应下了呢,谁知道竟然学会“绵中带针”了!当然,杜家大姑心里更多的是嘘唏感慨……

    刚才,要是自己撂脸子或者直接呛呛起来,以王大友那牛性脾气,说不准就大包大揽直接张嘴就让老太太留京城养老了!

    活了大半辈子,如今马上就当婆婆的人了,杜家大姑这会儿才勉强体会出夫妻相处时“以柔克刚”的三味境来!杜奶奶跟着操了几十年的心,又是言传身教,又是填鸭式指点,今天杜家大姑才总算彻底开窍了!

    所谓一窍通百窍通,杜家大姑心里不装事儿,思绪早跑偏了,这不冷不丁的就想到了性格果决强势偏偏任由芽儿“捏圆搓扁”的翟耀辉,还有他那张表情清冷、棱角分明的脸!所谓一物降一物,难道芽儿用的也是这招……

    相比之下,王家人可没杜家大姑这份悠闲,内心也不像表现出来的这么平静!

    其实,刚才就在王家老太太耷拉着脸话里话外故意试探的时候,除了几个还不懂事的孩子外,其他人脸上虽然不显,眼神总忍不住不经意似的朝自家大哥(大伯、大舅)身上瞄,耳朵也竖着,心里捏着那把汗呢!

    有道是,不患寡而患不均。见自家大哥一家日子过得滋润,王家老二和王家小妹他们心里当然不平衡!在来京城之前,为这事儿,王家兄妹可没少跟王家老太太咬耳朵!

    常言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村里谁不说自家俩大侄子如今有能耐的很,捧的国家粮的铁饭碗,事业有成,娶的还是城里人的媳妇,年纪轻轻可谓有家有业了!血肉亲血肉亲,打断骨头连着筋,俩侄子可不能忘本啊!

    当然,这几年,俩侄子确实时常贴补老家,但是做小买卖顶多也就挣那仨瓜俩枣的,再说了,青山县才多大点地方,在老家再怎么扑腾也翻不出浪花来,哪比得在京城发展体面。王家兄妹的这点子小算盘,在昨天见识了杜家的“煊煊赫赫”之后,愈发坚定了!

    俩侄子又不是没那本事帮自个堂表兄弟、姊妹一把,随便安排一份工作,也不求那份坐办公室的体面,工作稳定就成。要是安排工作对俩侄子来说着实牵强为难,不还有翟家嘛,对翟家来说,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甚至再退而求其次,俩侄子随便从指头缝里漏出点来,给他们兄弟资助点本钱在京城做个小买卖也行!

    不得不说,王家兄妹如意算盘打的啪啪响!但是话又说回来,算盘打的再响,架不住尽管身为长辈,他们却谁也不敢跟俩侄子张这个嘴!没办法,俩侄子确实姓王,但打小就跟老王家不甚亲近,再加上这些年在社会上的历练,俩侄子年纪轻轻周身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