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新三国策-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望着远处隐隐约约的湖岸,我知道番阳就在眼前了,这时,孙贲大概做梦也想不到我军会这么快出现吧,我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兵行险着,孙贲决不会料到我军会如此快的从西线战场抽身起来,并且不救上缭,而攻番阳,所谓奇者,出其不意,攻敌无备,要解东线的危局,就在番阳一战。到达番阳城外的时候,正是酉时,孙贲军的营中炊烟袅袅,那是孙贲军士卒在准备晚饭,看来孙贲没有料到我军的到来。
  我转头看了看身后的将士,他们的脸被雨水淋湿了看不到神色,此战我以四百对四千,敌十倍于我, 要想取胜,当有必胜的信心才行。
  我凝视了一会,侧身对甘宁道:“甘将军,可有兴致再与我比试一场?”
  甘宁一听来了精神,大声道:“怎无兴致,前番你我未分胜负,我正心有不甘,正想寻机再较量一番,只不知是如何比法?”
  我道:“这样如何,你我各引二百军卒,从左右两门杀入,哪一路能最先到达敌军主帐杀得了孙贲,即为胜者如何?”
  甘宁大笑道:“如此比法,我赢定了。”
  我道:“将军莫要大言不惭,胜负尚未可知呢?”
  甘宁象是没听到我的话,自信满满的问道:“我胜了,有何奖励?”
  我笑道:“将军若是胜了,这豫章水军归悉数由将军掌管,另外,追随的将士皆有封赏,如何?”
  甘宁大声答道:“一言为定,儿郎们,可都听清楚了,随我杀敌去!”说罢,一催战马,不等我答话,当先向孙贲军中杀去,在他身后,二百名锦衣亲卫如黄色的旋风一般紧紧跟随。
  我知道甘宁在黄祖处不受重用,郁闷的很,这次是甘宁投效后的第一战,我以实际的官职相许,甘宁比较之下,心中必有所动。
  我见甘宁率先杀出,不再怠慢,手中矟擒起,矟尖指天,大喝道:“杀!”
  围住番阳城已经十多天了,郑浑由于兵少,只能死守于城内,孙贲军士卒见我军不敢出战,又无援兵到来的迹象,思想上便放松了警觉,加上这一天,雨珠倾盘,孙贲军营帐内到处是积水,除了守门的巡哨外,士卒们都躲到帐蓬中避雨去了。
  我军借着雨雾的掩护,很顺利的从左营门杀进,直到前行百米之后,才被巡逻的守兵发现,喊将起来,孙贲军士卒听到喊声,纷纷提着刀枪从帐中奔出。
  孙贲军虽众,但仓促间相互缺乏呼应和掩护,散兵又哪里是锐气正盛的我军的对手,营中被甘宁与我两路军杀入,顿时一片大乱。
    第一卷 豫章行 第二十三章 擒贼擒王
     更新时间:2008…11…6 15:59:58 本章字数:4121
  我正催马引兵向中军杀去,忽听身后有人喝道:“敌将休走,吃我一戟!”
  我转头看去,却见一员敌将挺戟刺来,我挥矟荡开,大喝道:“高宠矟下不杀无名之辈,来将通名!”。
  那将奋力抓住荡起老高的牙戟,愣了一下,显得料不到我有如此大的力气,道:“我乃汝南邓当是也。”
  邓当的名字没听说过,想来不会是厉害人物,我大喝道:“邓当授死!”
  说罢,矟疾如电,急刺邓当,邓当方才吃了暗亏,此时哪敢再与我硬碰,只能圈马闪躲,战不五合,邓当力怯,虚晃一戟,正要想法逃走,我杀得性起,哪里敢放,等两马错蹬之时,一个反手将邓当腰间绫带抓住,顺手一提,邓当便被我擒下马背,我使劲往地上一扔,大喝一声:“绑!”
  早有士卒冲上前来,将邓当绑了个结实。
  经这一耽误,周围的孙贲军越聚越多,我率二百军卒左冲右突,纵横驰骤,逢着便杀,孙贲军各营鼓噪,举火如星,一时杀声震震。
  待我奋力杀到离中军不远处,只见前方喊杀声四起,却是甘宁率军如破浪般杀来,周围孙贲军未及交手即已四散。再看甘宁月牙戟高挑,戟尖挂着一颗血淋淋的敌将人头。
  甘宁见我,大声道:“孙贲首级在此,此番比试校尉大人可服膺否?”
  原来甘宁从右营门杀入,未遇敌将阻挡,一路直杀到孙贲的中军帐前,孙贲听得士卒报告敌兵杀来,忙披挂上马出战,正遇甘宁迎面杀来,两人方一交手,甘宁一声大喝,如炸雷一般,道:“孙贲何在?”
  孙贲此时见营中大乱,正不知敌兵多少,再看甘宁如战神一般,心中便有些发慌,但身为主将,也容不得他退缩,便答道:“本将军便是孙贲,汝是何人?”
  甘宁闻言大喜,大吼道:“众儿郎,看我取孙贲首级悬于戟尖之上!”
  未等话完,甘宁策马一戟直刺孙贲,这一戟快似流星,迅急异常,孙贲被甘宁气势所慑,心中大乱,闪躲不及,顿时被甘宁一戟刺于马下,后面早有儿郎提刀割下孙贲首级,甘宁用戟挑起孙贲头颅上发髻,大笑道:“孙贲首级在此,哪个还敢上来一战!”
  孙贲军士卒见主将只一合便被刺于马下,顿时军心大乱,哪还敢上前接战,纷纷四散奔逃,我与甘宁尾随截杀,率军往来敌营,若无人之境,惊慌中孙贲军自相践踏者不计其数。
  这一战胜得着实痛快淋漓,我与甘宁只率四百人劫营,大获全胜,甘宁更是一合击杀孙贲,孙军大憾之余,闻甘宁兵到皆大怖,不战就已自溃。
  败兵四散,我与甘宁兵少,也不相追,引兵到了番阳城下,郑浑早在城中听闻敌营大乱,知是援兵来到,忙接出城外,我见郑浑四十岁上下,中等身材,双目布满血丝、神色极是疲惫,知是连日来守城所累,连忙出言安慰,此番东线战场能支撑迄今,郑浑功劳甚大。
  待入得城内,我即见番阳城空处堆放有大小粮垛数堆,忙问其故,郑浑答道:“此皆敌兵来犯前抢收之稻谷,因怕放在城外为敌军所取,故移入城中安置。”
  番阳城小,守军也不过是军屯兵七百人,能坚守数日不屈,皆因郑浑调度得力,存储粮草充足,城中百姓方以死效命,我大喜过望,原以为番阳稻谷恐已不保,不想郑浑竟能设法保全,这郑浑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全军入城,我即令郑浑从官库中取出酒二百瓮,羊肉三百五十斤,赏赐军士。
  此战以甘宁功劳最大,我由衷敬道:“甘兄英武盖世,击杀孙贲,当为首功,且百人劫营,不伤一兵一卒,宠心甚服。”
  甘宁斟酒自吃两碗,大声道:“上将者,当不惜命,奋勇向前,效死力以报知遇之恩,不足道也。”
  郑浑谏道:“今孙贲兵败,周瑜势单力孤,且为我两面围困,必思退兵,我军可夹击之。”
  甘宁驳道:“敌军士气虽然低落,然吾闻周瑜所部士卒勇武,乃敌之精锐,实不可轻视,且周瑜善谋,计谋甚多,不可不防。今番阳兵少,若倾全力夹攻,我恐周瑜趁机分兵袭取番阳,焚我粮草,那时即便胜了周瑜,也是得不偿失。”
  我赞许的点点头,甘宁不仅悍勇无匹,更兼能揣度敌情,当是一员不可多得的战将。
  郑浑道:“既如此,难道任那周瑜退兵不成?”
  我思虑再三,说道:“番阳之东二十里,有山临水高百丈,七穿骈罗,穿中色黄赤相续,因世人谓之石印山,此山素为来往泾县与番阳之间的要冲,周瑜若是退兵必走此处,甘将军与我可引兵伏于山中,待周瑜到时杀出,必能大获全胜!”
  甘宁、郑浑闻言大喜,郑浑道:“浑居番阳三载,竟不知石印山之名何来,大人博识,胸藏玄机,浑不如也。”
  甘宁听郑浑纠缠个山名不休,早按耐不住,倏地立身站起,道:“甘宁请令往石印山设伏,周瑜若是敢来,我必生擒之。”
  我急摆手叫甘宁坐下,道:“将军勿急,待我修书一封,差人送往上缭报知太史慈、刘晔番阳胜讯,按行军的时间推算,此刻华歆援兵已到上缭,周瑜见敌众势寡必思退兵,若到时太史慈、刘晔能乘周瑜军退兵随后掩杀,周瑜纵再有谋略,也计无安出。”
  甘宁、郑浑点头称是,皆以为然。
  宴罢,我与甘宁各引一军往石印山而去,分左右伏于道旁,郑浑仍留守番阳,以防周瑜偷袭,次日临晨,周瑜果然率部赶来,我见周瑜军军容齐整,队列肃然,井然有序,不觉纳闷,按常理推算,周瑜从接到败讯,组织退兵需有一段时间,太史慈、刘晔应该已接到我的书信,只不知何以让周瑜从容退兵?
  不及多想,待周瑜军行至山脚之下,我见时机成熟,一声令下,乘势杀出,正杀得性起时,忽见前面一将挡路,待看去只见那人生得剑眉朗目,姿容俊秀,端是位风流倜傥的美男子,我瞅得两眼发呆,想不到这世上竟还有如此人物。
  正愣神间,忽听那人喝道:“庐江周瑜在此,来将可是高宠?”
  我大声道:“正是。”原来此人便是周瑜周公谨,怪不得有如此姿容,我可不能让他小瞧了。
  周瑜一惊,显然没料到我会如此年轻,昔日在神亭岭时,我并未与周瑜交战,此前皆是闻其名未见其人,不想今日倒在石印山前碰上了。
  正在此时,甘宁引兵杀到,周瑜阵中那些孙贲败兵见是甘宁,顿时斗志全无,阵脚大乱,我和甘宁趁势麾军杀入,在周瑜军中搅做一团厮杀,周瑜抵挡不住,被我和甘宁两枝军困在核心,脱身不得。
  两军混战撕杀尤烈,忽然我军后阵大乱,一枝军冲破层层拦阻,杀至阵前,我定睛一看旗号,原来是孙策的援兵赶到,为首二将,正是陈武、朱然。周瑜见援兵赶来,精神大振,高声断喝道:“事急矣,吾等还不死战,要待何时!”
  众军卒闻言,士气复涨,纷纷反身死战,为求生计,周瑜又命军卒点火焚毁粮草辎重,轻装突围,火起之处,一时浓烟滚滚,遮天敝日,敌我皆不得见。
  陈武、朱然来援之兵有千人众,加之周瑜军总数不下三四千人,以我和甘宁这一点兵力,困敌之事难成,若是再耽误下去,恐周瑜看破我军兵力不足的破绽,思及此处,我遂与甘宁引兵退往番阳暂歇。
  行至半路,却见前方尘头大起,原是太史慈、刘晔引大军赶来,我大怒,若太史慈、刘晔早一刻赶来,周瑜又如何能逃脱。
  太史慈未等我细问迟来缘由,抢先禀道:“太史慈驰援来迟,请校尉大人按军律惩处!”
  我见太史慈神情恳切,言语间唤我“校尉大人”,想是他也知道贻误战机的罪责难逃,只是这一声却叫得我心里一阵发酸,昔日神亭岭时太史慈唤我贤弟,到了豫章呼我少冲,现在又改称官名,这称呼上的变化,似是在昭示我与他之间的距离正在一步步的疏远。
  其中的原因在我,还是在他?
  是我的身份地位的变化,使他生分了,还是我在不自觉间疏远了和他的关系,无论是哪一种原因,结果都是我极不愿意看到的。若是能让时间倒转的话,在我的心中,更喜欢那个在神亭岭上畅快淋漓、邀友冲杀的太史慈。
  刘晔见我许久不答,忙在一旁道:“此非全为子义将军之错,连败之后上缭守兵仅剩三千众,且多为劳卒,不堪大用,前些时周瑜作势备战攻城,上缭急矣,所以,我等心思皆放在守城之上,哪料到昨晚周瑜于营中缚牛悬鼓,倒提牛后腿于鼓上,牛吃痛后击鼓不休,整夜鼓声大作,我等以为周瑜欲伺机攻城,忙紧备城防,却不曾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