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后锋-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侮蔑他?”楚钟南冷然一笑,又突然反问了回去:“我真的侮蔑他了吗?”
    “你……”
    “你是聪明人。洪承畴!”楚钟南又叹了一口气:“我为什么来劝你投降?因为你是大才,同时又是一个肯做事,敢于做事儿的大才。在这个时候,像你这种人,太少太少了。所以,我很看重你。包括还在关内地卢象升、孙传庭,也都很让我看重并且佩服。而且,我现在最缺的就是像你这样能够帮我执掌中枢地大才。虽然我在小北荒的时候就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但人才总不会嫌少。三个臭皮匠也永无不可能真的能抵一个诸葛亮,因为大家看事儿的高度不同,眼界不同,角度也不同。尤其是小北荒是我带着大家在一穷二白,几乎白纸一样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小北荒,乃至如今地东北六省的制度根本就不可能毫无阻碍的放到关内。传统不一样,也就决定了行事的方法不一样。所以,我需要你的才能。可是,我希望你能明白,我并不一定缺了你就不行。因为,北京城里的那一群人,那一群官员,几乎都在等着我……那些人或许做事儿不行,但出主意却不一定差。就像钱谦益,他现在就做地不错。”
    “大言不惭!”孙元化刚刚被楚钟南气得不轻,但也被呛得说不出话来,好不容易缓过一口气,听到这话,想都不想便又讥讽了过去。
    “老孙,你真的是一个老顽固。”楚钟南看着这个来到小北荒十几年却依然嘴硬不服地老家伙,突然苦笑了一下,“我不明白你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你应该知道,我楚钟南从来不喜欢拿假话蒙人,尤其是在这种国家大事儿上。……大明朝廷已经烂到了根子上。要是没有当初我向孔有德把你要回来,你也肯定难逃一死。就像当初地熊廷弼,袁樂焕一样!因为,北京朝廷上那些只会争权夺利,陷害他人的蠢货不许你活。他们要推卸责任!……你那位祟祯皇帝我不想评价,也不愿意评价。他是个苦命人,一个没有选择地苦命人,另兼王八蛋。可他手下的那些大臣呢?他们不在乎。因为这些人觉得,就算大明完蛋了,这天下不过就是换了个皇帝,换了个姓氏。他们不伺候现在的祟祯,也可以去伺候其他人。所以,他们根本就不在意天下的兴亡,他们只在意自己的利益。……我敢说,如果有一天我带大军进了北京城,祟祯肯下会自尽身亡,因为这人是个硬脾气的家伙,虽然他同样也很无能。可他手下的那些大臣,我敢保证,绝对不会有谁去殉国。相反,他们会躲在各自的府邸里,等着我的召见,然后,再等着我分封他们官职。因为,历朝历代几乎都是这么做的。他们认为自己也会受到同样的待遇。说不定,他们那些人中间还会有几个做着捧对了马屁,然后骤然高升的美梦呢。”
    “你,你胡说八道。”孙元化并不像是生气,但他的嘴唇却在不住的哆嗦。
    “你们都是当过官的,北京那些官员是什么德性,你们应该比我清楚。不要否认,也不要嘴硬,那很没有意思,也很无聊!”
    楚钟南笑笑,又拿起筷子往嘴里扒起回锅肉来。很快,一盘蒜苗炒的回锅肉被他吃了个干净。洪承畴和孙元化两人都在一边看着,却都保持了沉默。直到他抹干净嘴巴抬起头来,洪承畴才微微地叹了一口气:
    “阁下说的不错。
    否认,嘴硬,都很没有意思。大明此时此刻也确实是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孔有德从山东往东北运送人口,也确实可以称得上是‘赎罪’之举!”
    “哼!”瞪了洪承畴一眼,孙元化又轻轻地冷哼了一声,但接着,他却只是失望地低下了头去,什么话也没说。其实,就像楚钟南所说的,被软禁在小北荒十几年的他,也就只是嘴硬罢了。对于大明此时此刻的情景,虽然远在小北荒,但他却并非一无所知。事实上,身为兵工厂的高官,他了解的反倒比一般人还要多。只是,他的心里还有那么一股信念,让他他依然坚持认为大明王朝并非没有救。但是,随着从小北荒迁移到东北,从渡海城迁移到沈阳,他的这股信念已经越来越弱,越来越撑不住了。
    “那洪先生你可愿意加入我东北执政府?只要你点头,我军委四部之一的参谋部就交由你来执掌,如何?”楚钟南没理会孙元化,只是急切地盯着洪承畴的脸,一眨不眨地看着。
    “洪承畴深受君恩,不敢有负!”洪承畴略略的拱了拱手,淡淡说道。
    “洪先生,你知不知道我军委四部是什么,又知不知道什么是参谋部?”楚钟南皱了皱眉,又开口问道。
    “当然知道。洪某对阁下创立的制度也确实是深感佩服。”洪承畴答道。
    “那你还不答应?”楚钟南问道。
    “洪某不敢有负君恩,有负朝廷!”
    ……
    “这个‘汉奸’怎么就那么嘴硬?”
    楚钟南离开了软禁洪承畴的院子。但他依然有点儿不太理解。因为,他其实已经来了好几次了。只是,在记忆里,皇太极收服洪承畴好像也没有废多少功夫,换了自己怎么就那么难?难不成,还真得找一个孝庄过来?可那小娘们儿……谁知道到底是哪个儿呀?楚钟南突然很苦恼地抓了抓头皮。虽说科尔沁部已经被第二军打败,从贝勒斋桑到随便的一个博尔济吉特氏的族人,也不是被俘便是被杀,当地的牧民也大多依附到了东北执政府这边儿,可是,那么一大家子,他哪知道谁是孝庄?
    “要不,随便给这老家伙找几个漂亮的蒙古妞儿?”楚钟南暗暗想道。他现在手上真的是缺少洪承畴这样的统帅型人才。(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两百零九章 确立与病逝
     更新时间:2009…11…4 21:20:11 本章字数:4203
    说楚钟南占领东北之后,一面派遣军队对一盘散沙的进行打压进攻,削弱蒙古王公的权利,减轻来自西面的压力;一面休养生息,大量的从关内招揽人口,积蓄实力。单说大明王朝,在洪承畴率军北伐清朝开始,整个国家便已经陷入了更加深度的“末年”状态。
    崇祯十四年正月,李自成攻克汝州,之后,二月初三日,李自成挥军攻打开封。开封城池坚固,李自成军以洞车掩护士兵挖掘城墙,周王朱恭拿出库金百万两,招募壮士杀敌,并做米饭以犒赏全军。开封副将陈永福背城而战,杀农民军二千,巡抚李仙风命令游击高谦驰救,又杀农民军七百余人。李自成见开封城防严密,遂退走密县。但是,这只是一次小挫。从开封败退之后,休养数月,李自成率军进攻南阳,斩杀总兵“猛如虎”,和参议艾毓初’知县姚运熙等人。之后,乘南阳之胜,李自成再攻开封,并连续攻陷开封所属许州、禹州、陈留、通许、尉氏、川、陵、临颍、长葛、新郑、水等十余城。面对李自成的强大攻势,巡抚李仙风、总兵陈永福竭力抵抗,激战中,陈永福箭射李自成,李自成受伤,同时,卢象升于京畿一带纠集兵马来援,迫于压力,李自成再次撤退。
    而除去在河南大闹的李自成,张献忠也在开县大败左良玉,并于二月二十日攻陷光州。之后,张献忠与罗汝才合兵一处,进入河南,攻破商城。知县盛以恒被杀。三月,张献忠再破随州。
    面对李自成和张献忠的猖狂攻势,樂祯急命侍郎丁启睿为兵部尚书、督师,节制陕西、河南、四川、湖广、江北诸军。丁启睿根本就不知道如何用兵,身受重任却不知所为。而且,其麾下军队军纪奇差,各路官府也都不敢与之接触。本来,他受命出潼关,将取道承天赶赴荆州,可是,湖广巡按汪承诏却把船藏了起来,丁启睿率军而至,足足等了五天也没能过江,只得转而取道邓州。结果,邓州城门紧固,闭而不纳。再过内乡,同样不得入城。无奈之下,丁启睿只得带领大军走荒山野岭,吃马肉。好不容易进入河南,丁启睿听闻李自成军围困开封,军队足有七十余万,又顿足不前。后来,听说张献忠在光州、固始等地,兵力较少,便与手下诸将相互谋划,传令左良玉为先锋,率军前往麻城一带进攻张献忠。开封告急,他却说:“我军正欲进攻张献忠,顾不得开封。”
    丁启睿虽然胆小,但其率大军进攻张献忠却还是立了一些功劳。当时,张献忠因屡战屡胜,过份得意,结果,被丁启睿的前锋左良玉抓到机会击败,数万大军溃散。张献忠自己也受伤而逃,左良玉虽然在后急追,却因为天降大雨而未能奏功。张献忠最后只剩下数十骑跟随,无奈之下,前往投靠李自成。李自成打算收服张献忠为自己部属,张献忠不从,在罗汝才的帮助下逃走。
    李自成和张献忠相断都受到了挫败,但这这两场微弱的“胜利”也只是大明王朝最后地一点余辉了。
    十四年六月,南北直隶、山东、河南、浙江、湖广一带,大旱,蝗虫四起。当时山东等省连年告灾,给事中左等督催漕运,上疏奏言:“臣自静海抵临清,见人民饥死者三,疫死者三,为盗者四。”但是,面对这些奏言,樂祯却无能为力。不久,山东李青山率领民众起义,阻断漕运,明廷大震。米价随之飚升到每石四两纹银,流丐满道,饿遍野。民间以糟粮腐渣为珍馐美味,或者啃食树屑榆皮。各处偶有设厂施粥的,每天前往乞食者以千万计。
    之后,祟祯十五年。
    三月,李自成率农民军在河南东部连克城邑十余座,于四月二十四复围河南开封。
    祟祯起用侯为兵部侍郎,负责山东、河南、湖北军务;令陕西总督孙传庭迅速出关增援河南;又令督师卢象升,丁启睿、总督杨文岳及总兵左良玉等率师约二十万、炮车万辆驰援开封。六月下旬,卢象升等率领的明军到达开封西南四十五里的朱仙镇。李自成留小部兵力继续攻城,钳制城内明军;自率主力占领朱仙镇西面地有利地形,打击明援军。双方激战数日,候惧战,率军留于外围,不敢前来支援;丁启睿、杨文岳,以及左良玉等人农民军势盛,渐渐胆怯,左良玉更是率部乘夜逃遁,使得明军防线出现漏洞。李自成抓到机会,对明军展开猛攻,卢象升虽极力奋战,但面对近百万的李自成主力,终究是独木难支,在各路明军也相继溃退之后,力尽战死。
    在战败了卢象升部之后。李自成不顾麾下将士疲敝。抓住机会派精锐部队绕道截击左良玉。左部刚退走八十里。李自成即挥军前堵后追。继而发起猛攻。左良玉本就怯阵。受到攻击。立时阵势大乱。相互践踏。死伤惨重。农民军获降卒数万。
    此战。李自成临机应变。围城打援。不仅击败了明军最后地主力。还使得樂祯最倚重地大将卢象升战死。可说是为夺取中原奠定了基础。此战之后。左良玉逃到了襄阳。只是因为麾下依然有着不弱地兵力才被祟祯免于追究。而除去左良玉。导致官军大败地其他几人。总督杨文岳被免职。督师丁启睿被捕下狱。
    官军战败。李自成继续围困开封。九月二十四日。开封城被围已经超过半年。城内粮尽。巡抚高名衡等人议决在朱家寨口决开黄河。水淹李自成大军。可惜。事机不密。被李自成知晓。农民军移营
    同时。李自成先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