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最漫长的五年-第3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享誉海内外。
    与早已成名的万金油大王吴文虎一般,何江南医生及家族后来不仅富甲一方,更是靠着这盒子的百花油,成为了全国声誉鹊起的百花油大王。
    周大少团长是很会赚钱,毕竟还得有些本钱啥。可是到如今的重庆城里有些人赚钱,那更凶:属于坐地起价,做的就是个无本的生意。
    这话起来就长了:随着鬼子的飞机对重庆进行了几次空中轰炸以后,人们发现防空洞对于重庆人,特别是渝中半岛朝天门这一片地区的市民来,就是关键时候救命的栖身处和避难所。
    由于周大少团长连续两年多的常挖不懈的努力,至38年中,为容纳城市市民防空开掘的几条大隧道都先后完工:在渝中半岛重庆城最繁华的这一带,即周大少团长自36年刚起家就开始进行的所谓“O”号工程的重点区域内,周大少团长已经基本上把上、下城的山都挖空了:钱用了好几百万,大隧道挖掘长度达十余公里。可以容纳十几万常驻渝中半岛的重庆市民的防空需要。
    周大少团长的这些大隧道,一共有十余处出入口,分别是位于嘉陵江边的千厮门、临江门;长江边的十八梯、较场口,朝天门附近的公园路、半边街(即今天的新华路)一带。周大少团长专门组织了专门机构,有专人负责管理使用这些大隧道。
    由于重庆实行了比较严格的身份证管理制度(这个还是周大少团长的“功劳”,也是日后他娃惹人争议最多的一个地方),对于这些防空大隧道的使用,经过周大少团长与重庆警备区司令李根固中将和重庆市长李广坤的商议,采取了重庆市防空委员会给这些防空大隧道附近的重庆市民免费发放“入洞证”的作法。
    也就是,只要有重庆防空委员会发的一纸“入洞证”,任何人就能进到周大少团长修筑的这些坚固、安全、通风良好的防空大隧道里。
    这样一来,周大少团长出于有序管理的目的,通过重庆防空委员会发出的凭着身份证免费领取的“入洞证”,竟然变成了重庆城一种“有价证劵”,在黑市上非法流通起来。
    有些“神通广大”人的有办法获取多张“入洞证”,那就可以用来换取钱财。随之出现的,竟然在渝中半岛的公园路一带自发形成了一个倒买倒卖这种“有价证劵”的非常兴旺的黄牛市场。
    以至于一些普通的重庆渝中半岛市民,也眼红这种暴利:一张凭自己身份证免费领取的“入洞证”在这里竟然能够换到十几二十几元钱于是纷纷把自己的“入洞证”卖了,不知道下次鬼子的飞机轰炸时他们往何处去?
    在笔者所知的人类历史上,大概也只有咱中国,才会有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典型的要钱不要命
    起来那些听闻此事的驻重庆的外国人都不敢相信,但却是活生生的事实。在看过这个兴旺异常的倒买倒卖”入洞证“牟利的黄牛市场以后,这些外国人只有一个劲摇头。
    听取了军情处赵辉处长的汇报以后,周大少团长气得破口大骂,
    “日他仙人板板的哟,还有这种事情,老子真是长见识了
    那些把自己‘入洞证’卖给了黄牛党的重庆人,下次鬼子轰炸,坚决给老子堵在防空洞外不准进不要以为我就生怕他们遭炸死了,自作孽不可活。
    老赵,带军情处行动队的弟兄们把那些情况都掌握了的黄牛党给老子全抓了,推到江边边上去打靶杀鸡骇猴,看谁以后还敢干这种要钱不要命的事情。”
    “老队长,可能不得行哟据我们调查,这里面,重庆警备区司令,蒋光头派到重庆来的李根固中将,就有好几个手下悄悄在指示人做这个无本生意。
    莫得重庆警备区的纵容,花园路黄牛市场莫得这么兴旺的。也就是在他们的操纵下,现在一张渝中半岛地区的‘入洞证’,炒到几十元、上百元一张了足当普通人三个月工钱了
    不过,俗话打狗还得看主人,动这些喽啰容易,得罪了后面的大神,特别是掌握了重庆城生杀大权的李根固中将,他是不得善罢甘休的。对不好”
    “嗯,老赵得有道理。我也是有些气到了。这个事情还要想出一个稳妥的办法才行。
    其实黄牛市场的存在,主要还是因为供需关系严重失衡所致。随着西迁工作接近尾声,重庆城一下子就涌进来五六十万的人。我当初只考虑到给他们修住处,却把这些人也是需要防空的给疏忽了,怪我怪我
    我们的防空洞建设是根据原先的城市规模修建的,在现在这种情形下明显滞后了。这五六十万人,鬼子的飞机来轰炸,不可能把他们拒之防空洞外啥,真在坝坝上等着挨鬼子的狂轰滥炸?
    由于他们的临时身份证登记管理又是一个短时间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没有临时身份证,这些人又领不到‘入洞证’。他们多经历过鬼子的飞机的狂轰滥炸,晓得防空的重要性。所以他们只有在黄牛市场上买‘入洞证’,以备不时之需。
    现在看来,只有一方面继续加大防空洞的建设,可以采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原则,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让这几十万的人尽快稳妥安置下来。
    另外,在现在这种供需严重失衡的情况之下,也要着力打击这些猖狂的倒买倒卖‘入洞证’的黄牛党。咱明的不行,就来暗的,不妨制造些失踪啥子的……”
    周大少团长道。
    赵辉处长连连点头:这少幺爸狠、毒,个李根固,等着哭吧
    起来,不仅是一张防空洞的“入洞证”这么简单的,重庆城此时的社会面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当然不可能是内迁来的民国政府和少数达官贵人,也不是各国的外交使团和新闻记者,而是五六十万的从全国各地蜂拥而至的外地人。
    这些人大多数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溯江而上来到了大西南山城---重庆。重庆本地人给了他们一个形象的称呼“下江人”(这里没有丝毫贬义或轻蔑哈,各位看官别拍砖)。
    下江人中有军人、公务员,也有商人、业主,更多的却是沦陷区的普通市民和工人、学生等。这五六十万的人几个月内全涌进了重庆城,不仅是繁华的渝中半岛地区,整个重庆市区范围迅速向北、向西,向长江以南,嘉陵江以北地区扩展。
    随着重庆城区的扩大,又有大量的四川各地的人们涌入这个战时陪都寻找机会。现在的重庆城仿佛一夜间就像吹胀了的气球,简直让人不敢相认。
    累得心力交瘁的李广坤市长,终于是撂挑子不干了。不干,有人干。却四川省新任省主席蒋中正巴心不得重庆城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上。马上就把扔在成都行辕里打瞌睡的成都行辕主任贺国光调到重庆城,做了一个有名有实的重庆市长。
    这下子,老蒋踏实了:重庆城,一文一武全是自己的心腹爱将。这些重庆的地头蛇也掀不起什么大浪了。
    新晋重庆市长贺国光一上任,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就直接冲重庆城像卢作孚、林汤圆、周大少团长等这些颇有影响的工商贸知名人士来了:开一个重庆新一届市府跟重庆工商贸知名人士的恳谈会
    周大少团长一听就明白了:拉赞助的来了
   )
334章 天下没有白吃的宴席
         334章天下没有白吃的宴席
    起被最高领袖从成都行辕那个冷场合弄到重庆这个火炉当了新一任重庆市市长的贺国光这个人,周大少团长还是了解一点的:
    贺国光,字元璋,湖北莆圻人幼年即入川求学,因为其堂叔是四川兵部道,贺国光进入四川讲武堂学习,恰好与刘湘、杨森等后来四川大大的军阀是同学。
    后贺国光又考进陆军大学第一期。他离开四川回鄂参加了武昌起义,最终成为了直系吴佩孚手下的一员大将。直到投靠老蒋,为老蒋宠信,引为中枢智囊。
    在最高领袖意欲一统四川的考量中,与四川大军阀刘湘、杨森等熟识的也算是半个四川人的贺国光自然也就成为老蒋控制四川的当然人选。
    其实是湖北人,因为自就在四川,贺国光一口的地道的四川话,又因为重庆当地人,追根溯源绝大多数人的先祖都是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而来的。与湖北、湖南渊源颇深,也算得同文同种。所以,贺国光当这个重庆市市长,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首先语言上半点隔阂都莫得。亲不亲,故乡音嘛
    贺国光这个陆军中将,在贪污腐化成风的国民党中也算是一个异类,他不贪图钱财,笃信佛教,且乐善好施,官声很好。
    一件事情哈,贺国光就任重庆市市长后,对于其家乡在四川游学的青年学子,他每人每月自掏腰包补助生活费4元,半年给付一次。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后他被老蒋弄到西昌为止,这个负担可是不轻,为此贺国光甚至把自己在两路口的房子都卖了,一直住在市府的租房里。
    这次由贺国光主持召开的重庆市府与重庆工商贸知名人士的恳谈会上,贺国光市长一番热情洋溢的开场白以后,话题一转,就提到重庆现在面临的困局,而抗战大后方、国府陪都的诸多方面,都得依靠在座各位重庆工商贸知名人士的理解和支持,
    “重庆归根结底是重庆人自己的,重庆面临的暂时困难和今后的发展还要依仗各位重庆乡亲和重庆市府共同努力”
    贺国光市长义正词严地最后道。
    “啪、啪、啪”
    坐在前排的周大少团长的巴巴掌一待贺国光市长的话音刚落就拍响了,搞得在场的重庆市工商贸各界知名人士一愣,随即也就附和着鼓起掌来,也是蛮热烈的嘛,没有让中央派来的市长大员冷场难堪。
    贺国光早就知道周大少团长与最高领袖之间的神秘关系的一些传闻,他一直在老蒋身边虽然不知道细节,但两人之间有一些味道深长的默契倒也一清二楚。
    贺国光市长微笑着向坐在前排的周大少团长颔首示意,心里感叹:老蒋这着预伏的棋子看来还是有些作用的。
    “诸位,也请大家谈谈对于目前重庆的困局和重庆今后的发展的一些看法嘛。”
    贺国光市长让大家表个态。
    众人目光一下子全集中到了前排的卢作孚、林汤圆、周大少团长等几个渝帮的代表人物身上了,这回倒是出乎大家的意料,抢着拍巴巴掌的周大少团长没有抢,林汤圆第一个发了言,在表达了一番支持、理解,尽量、尽力的冠冕话以后,最后林汤圆提出愿意解决三千名西迁重庆的工人、技师的就业安置问题。
    开了这头,在座的诸位重庆城工商贸各界知名人士纷纷表示了类似的态度。贺国光市长心情还是不错的,看来这个重庆市市长当起来比起那个成都行辕主任还是好多了,最少莫得成都人那样弯酸(川渝方言冷淡不买账的意思)。
    见众人也还懂得起,虽然涉及的大部分都是民生问题,对于市府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涉及不多。知道重庆人多性格耿直,贺国光市长也就实话实,指出由于短时间大量人口涌入重庆城,现在市府对于粮食、油料、煤炭等物资需求缺口很大,希望各位出钱出力,帮助市府解决这些燃眉之急。
    这贺国光市长到急需的一样物资,奇怪的是在座的众人目光就要朝周大少团长扫一眼。搞得贺国光市长还以为众人怀疑他是不是跟这个年轻人有些啥子瓜葛。
    其实这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