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最漫长的五年-第3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知道这些底细的周大少团长一见到陈辞修后面笑眯眯地相安无事的郭汝瑰、刘斐两个人,啷个不哑然失笑嘛,而且是一想到日后这俩人那个针尖对麦芒的相互攻轩的戏剧场景,周大少团长就止不住笑。
    “啷个,老乡,俗话: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可如今这个四川重庆人见到了我这个四川铜梁人(现属重庆管辖,郭汝瑰与周大少团长那是真资格的重庆老乡),却一直笑得不停是为了啥子呢?未必老子长得很喜剧嘛?”
    郭汝瑰少将被笑黄了,也有些火了,重庆人的脾气上来了终于不客气地问道。
    其实是年30岁的郭汝瑰少将(1907年生人,于1997年车祸过世,享年90岁)。除了因为个子矮,被人称为郭鬼外,那是相貌堂堂、器宇轩昂的,那个一脸正气按到我们大家熟悉的某品上,那就是我军打入敌人内部的
    郭汝瑰少将身高比一米六八的周大少团长还矮两分,他于1926年考进黄埔军校第五期,1931年进入最高领袖当校长的中央陆军大学第十期,随即又进了老蒋搞得庐山军官团首期。
    国民党军队常俗称的加官晋爵的保证的三件法宝之中:“浙、黄、陆”
    除了不是最高领袖的浙江同乡,他就占了两样。而且在抗战中郭汝瑰少将那是以真才实学、优异的表现深得最高领袖赏识。(武汉会战中,及以后几年的鄂东、鄂西保卫战都是郭汝瑰协助第六战区的陈诚最终守住了这个川东门户,为抗战最后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否则老蒋真会被鬼子赶到印度去当流亡政府了)
    郭汝瑰少将却是很早就加入**,起来算是**历史上最大的红色间谍。他起家,就是被自己的黄埔教官陈诚赏识,进来18军,几年之间,就由一个上尉,升任18军的军参谋长,坐火箭般的升至少将。那个升官进阶的速度比起周大少团长来不遑多让,可见陈诚对其的赏识。
    后来陈诚知道郭汝瑰是**间谍后,对人:
    “我就是真抓住了郭汝瑰,也会把他释放的,这样正直富有才华的人都加入了**,可见是我党自身出了问题”
    对郭汝瑰的痛惜溢于言表。
    “哎呀,哎呀,抱歉哈,对不住哈,弟见到陈长官和重庆老乡大哥,我是抑制不住心喜若狂,失态了,失态了哟”
    周大少团长言不由衷地忙顺坡下驴子道。
    “的川军**旅残部被军委会下令撤并编散到我之前统率的第15集团军了,见我这个仇人还心喜个鬼?”
    刚好40岁,被称为国民党军队里的少壮派领头人的陈诚却不客气地道。
    见三人一见面就打了嘴巴仗,刘斐少将这个湖南莽子因为唐生智上将的关系,倒不至于兜头泼这个他在淞沪会战时就认识了的他也很欣赏的老弟一盆凉水,只是在一边微笑着看三个矮矬子打嘴巴仗(陈诚、周家欣、郭汝瑰三人都只有一米六十几,周大少团长瘦看起来稍高一些,陈诚其次,敦敦实实的郭汝瑰最矮)。
    俗话有三不惹:“秃子不惹,矮子不惹,疯子不惹”这下子是三个人精似的只长心眼不长个子的矮矬子走一起了,刘斐这个湖南莽子再混嘛,也是哪个都不敢惹啥。
    陈上将是来找周大少团长这个抢劫犯讨要赔偿的嘛?那倒不至于,陈诚是老蒋的心腹红人,手上还不缺那点军火物质的。他看上的是周大少团长的那支在中华民国规模水平都算得上一流的“百花艺术团”。
    原来,一开年,陈辞修不仅被老蒋弄成了武汉卫戍区的警备司令,还担任了民国政府最高军事委员会新成立的政治部主任。
    这个还真是日出西山,老蒋转了性?客观上来,老蒋在眼下这个内困外交的艰难时局下,真采取了一些他过去想都不想的举措。既然他的百万大军无法替他撑住战局,那老蒋无奈也只能接受一切有利于他的别的力量的支援与建议,甚至包括他一贯的死敌**和宿怨苏联。眼下别的先不,只要能顶住、渡过难关,其它以后再。一向深谋远虑的最高领袖情急之间,也就暂时抛弃了一直念念不忘的党派之争、信仰之异。
    在武汉召开的中华民国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最高领袖提出了抗战建国的纲领。这个时候的老蒋,既摆出了一幅抗战到底的姿态(恰逢日本内阁宣布对华四项新政策,高调向世界宣布,无论在何种情况之下,日均不予老蒋的国民政府交涉。这下把首鼠两端的性格多变的最高领袖给彻彻底底堵到死胡同去了:要不抗战胜,要不抗战死,又破天荒地一改过去专横、的法西斯作法,放出来一点有限的民主。
    就这点,虽然远不能满足民心、民意,可是在被皇命党规束缚了千百年的中国,这一举动仍然赢得了连连赞扬。
    一时间,国际舆论、民主人士、**和各界民众都是一片赞和。最高领袖的目的达到了,他虽然在军事上不甚高明,起来玩政治那是相当的老练。老蒋不但是个创造政治环境的能人,也是个能迅速适应政治生存环境的高手(其在国民党那种纷纷繁繁的争权夺利的环境中能多次反复,直至取得如今权势,就很能明这一点的)。
    半年多来,抗战打到今天这个份上,那是失地千里、损兵百万,连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城也丢了,中国成了半壁河山。如果老蒋再不采取些非常措施来稳定军心、民心,争取国际援助。那等着他的就会是随时可能袭来的铺天盖地的反对浪潮。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啥。
    内忧外患的艰难时刻,是老蒋暂时停止了亲者痛仇者快的自相践踏。民主之风徐徐在半壁中国大地上吹拂开来。作为这时的中国的军事大本营所在---武汉,中国两大政党国共之间的合作也进入了黄金期。
    正是在这种情形下,老蒋主持军委会新成立了政治部,而新任的政治部主任就是老蒋心腹,喜欢标新立异、且风头十足的少壮派将军陈辞修上将。
    陈诚那是最会盯委员长的风头的,要不然怎么会有“委员长”之称嘛。想当年,保定军校第八期炮科毕业的陈诚由恩师邓演达、严重援引,介绍到黄埔军校时,也就是个特补教官。
    机缘巧合的是,一日陈诚访友夜归时已黎明,干脆不睡了捧着本《三民主义》做书状,却被很少早巡的蒋校长看见,还以为他一夜无眠苦《三民主义》。大喜赞叹:“风雨如晦,鸡鸣不止。陈正是如此。”
    这下子陈辞修发达了:这人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那是非常重要的。从此后,矮子陈辞修就在蒋校长心目中留下来很是正面很是高大的形象了。至于后来平步青云、官运亨通,自是可想而知的。
    陈辞修上将奉蒋之命担任了政治部主任,摆出一副开明姿态,先是把**要人周恩来请来就任了政治部副部长(嗬,周公一下子成了拿国民政府薪水最高的**党员,一月好几百元)。
    又把武汉文化艺术界的名流,也曾是**党员的国立武汉大学的创办人、校董郭沫若请出来,担任了政治部主管宣传等的第三厅厅长。害得郭沫若只好抛下日本老婆安娜,独留武汉,出任该职务。
    于是乎,一大批**员和左派人士也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和情形下,迈进了多年以来戒备森严的国民党政治部门,从隐秘的地下昂首步入了政治前台大展拳脚。
    而开明姿态做足了的陈辞修上将还不是光虚的,有老蒋在他后面撑腰,他出手也极大方:郭沫若任厅长,**员居多的政治部第三厅陈辞修一火色一次就拨给了80万元的经费乖乖,能顶的上中央军精锐嫡系一个军的用度了而这第三厅也才数百来人的编制。
    **掌握的军队被人讥讽为土八路,可是**在宣传、鼓动、群众工作方面那是不得了的,一时间,大武汉的春天,充满了火热、生机,变得万花齐放、生意盎然。
    数十个抗日救亡团体,如雨后春笋般的在武汉冒了出来:“中国青年救亡协会”,“中华全国文艺界救亡协会”,“中国青年记者协会”等。而且**特别注重青年及学生运动。
    于是由**为主的政治部第三厅隔三差五就弄一些抗日救亡团体、大批青年学生等,浩浩荡荡上街游行。黄鹤楼下,长江两岸,人潮如海,彩旗似林,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就像那奔腾的长江水,在大武汉奔涌。**,周恩来、郭沫若等声名大噪。
    如此这般,可把政治部部长陈诚都眼馋的不行,偏偏自己手少又没有啥子硬扎货,这时有人提到了在上下川东、大西南、甚至华中乃至全国都声名显赫的周大少团长的“百花艺术团”,那个水平和规模在全国都是屈指可数的。陈诚大喜,这要抓到手上,可是把**比下去了。
    周大少团长听了这些情况,表示了自己的意见:
    “为抗战摇旗呐喊,为抗战大力宣传,是每一个文艺界人士应该尽得责任与义务。百花艺术团愿意听从军委会政治部陈长官的安排,投入到这场轰轰烈烈的宣传鼓动运动之中。
    不拿枪的文艺战士那也是战士甚至是更有价值的战士。通过他们,能使咱中国老百姓了解眼下国家民族正面临的险境,也弄清楚每一个中国人在这个危难时刻应该担负起的民族使命。
    俗话,人心齐,泰山移大家都把劲头使到一处,疯狂的鬼子终究会被中国人民打败的……”
    “周老弟,虽然年轻心中自有丘壑,以大局为重,以国家民族为重,使我等非常感佩。我仅代表政治部向的支持标致感谢。
    周老弟,放心,我也会尽力为在委座面前多做解释。这个令鬼子胆战心寒的支那恶魔将军,是不会如此许久的。”
    陈诚一口浙江丽水话,倒得铿锵有力。
    想达到的目的达到了,气氛也就轻松愉快起来。在兴致勃勃品尝了周大少团长的沙湾鲜米粉以后。几个人扯上了闲篇。
    周大少团长不了。这陈辞修是保定军校毕业、黄埔教官。郭汝瑰黄埔五期,又在陆军大学渡过金。刘斐也是日本陆军大学毕业。那都是很有军事才华的人才。
    后来郭汝瑰当了国民党国防部作战厅厅长,陆军总参谋长;而刘斐当了11年之久的参谋次长,人称民国只有三个半军事家,那半个就是指的刘斐。所以,这几个人都是国民党中不可多得的懂军事的人才。自然乱开黄腔、滥竽充数,玩虚场合那是上不得台面的。周大少团长本着少话多听的态度,与三人谈起眼下的局势。
    陈诚感慨的对几人:
    “武汉的价值,今日才真正体会到。
    汉口、武昌、汉阳三镇隔江鼎立,长江穿城而过。
    江北汉口,商业繁华,是华中大商埠,其规模仅在大上海之下。
    而龟山脚下的汉阳,那更不得了,是我民国最大的军火城,汇聚着我民**火工业的精华(汉阳造,就是个提起来大家都不陌生的词,事实上,当时老蒋手下上百万部队手中的枪炮弹药,除了进口的,在武汉没有沦陷前绝大部分都是从汉阳兵工厂这里运上前线去的。可见对于中**队的重要性)。
    我们处的武昌,也是民国政府战时的政治文化中心。
    这里地处长江、汉水交汇处,平汉线、粤汉线经过此处,是一个中国中部地区的水、陆交通的枢纽,‘九省通衢’名不虚传。
    在军事地理位置上,向南它连接华南地区,国际援助经香港、广州可以运到这里;向东,直插苏浙皖,日后是我收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