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最漫长的五年-第2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272章 文攻武斗(下)
         上回到鬼子河边参谋长出上联,他张口道:
    “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并肩居头上,单戈独战。”
    这个上联一出,大家才知道要对上不是那么容易的:
    这是一个汉字的拆字联,而且河边把日本好战侵略的气焰十分骄狂嚣张的心态表露无遗。我大日本皇军兵强马壮,驾驭的是奇马,使用的是强弓,文也不简单,无论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光是大王级别的就有八个,那是盖世无双,节外之意,大日本皇军单戈独战即可踏平中国
    周大少团长的身边哥子弟兄们一下子全盯着周大少团长,几个西方战地记者也紧张起来了,知道日本人给周大少团长出了个很难的题目。
    听完日本人出的上联,周大少团长一脸如有所知的表情,
    “咦,好熟老子在哪里见过这幅上联的?”
    脑袋里飞速转动了起来。一步,二步,三步,周大少团长一边在脑袋里飞速思考着,努力回忆着,脚下不禁踱起步子来。
    看着他的样子,李航瑞政委等十几个人不禁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别对不上来了哈。这个可不像刚才写书法时还可以玩个“李代桃僵”,这个对对子可糊弄不了人的,对的上就对的上,对不上那就一个字都不出来。
    就在周大少团长踱到十来步的时候,周大少团长突然拍了自己的脑袋瓜子一下子,终于是想起来了,在《清史裨记》里就有这幅拆字联嘛的是中日甲午海战之前,为避免日本与清朝在朝鲜发生冲突,大清派出了一个使节出使日本谋求和平解决朝鲜问题。这个拆字上联正是当时日本人专门精心准备的,用来奚落嘲笑汉字起源地的堂堂中国,到了满清现在竟然沦落到向日本乞求和平的境地。
    只见周大少团长停下踱步,朗声道:
    “听好了哈,我的下联是:
    倭委人,袭龙衣,魑魅魍魉,四鬼,屈膝跪身旁,合手擒拿”
    “好好”
    中国人全部应声脱口叫起好来了。
    周大少团长的下联也是拆字联,不仅对仗非常工整,而且与鬼子出得上联正好形成了针锋相对之势:
    们鬼子骑奇马,张长弓,其实就是一伙来偷窃咱堂堂中华龙衣的倭寇强盗;琴瑟琵琶所谓的八大王,正如魑魅魍魉四个鬼;并肩居头上,想得美,那是屈膝跪身旁;鬼子敢有胆子单戈独战侵略中华,老子我就合手擒拿消灭(其实,这就是现在中国人一般称日本人为鬼子的起源哟。明清四百多年,日本海盗就一直祸害中国,那在中国沿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因为其矮丑陋,中国人当时都称呼日本人为倭寇。而从这以后,就称呼日本人为鬼子、日本鬼子。特别是在抗战期间,日本侵略者那对中**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更是激起了中国人的愤怒和仇恨,从此,日本鬼子、鬼子的称呼传遍中华大地)
    随着中国人一片欢呼叫好,日本人也不甘地蠢蠢欲动,场内一时间有些乱。空气骤然紧张起来,双方如临大敌颇有一触即发的情形。
    这个时候,朝香宫鸠彦王中将见势不对,急忙开口(再不开口,双方下面互不服气的军官们忍不住火气动起手来,那双方暗地准备的虎视眈眈瞄着这片会晤地的数百支枪炮,不把在场的这几十个中日双方的军官们全部都打成筛筛?)再次强调了中日不应该因为一些误会就兵戈相见,还是应该亲善友好,共同谋求东亚的和平发展,造福于双方人民。并提议,我们都是军人,不比这些文绉绉的东西了,我们就来比比军人的真本事。
    好,奉陪到底周大少团长可不怵,老子打架打枪可比拿笔强多了。
    朝香宫鸠彦王中将身边的一个大队长松岛桃太郎少佐先跳了出来,拔出佐官刀要给人们展示日本的刀术,就在场子中间舞起刀来了。
    舞就舞呗,但极没有教养,其劈、刺的动作总是指着对面坐着的周大少团长和川军**旅的中**官们,显得挑衅劲十足,典型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可是把周大少团长身边的这一帮子哥子弟兄们给气坏了,血往上涌,个个义愤填膺,气氛又有些紧张起来。
    “大爷的,鬼子欺负老子中华无人哈?”周大少团长的结拜的十七个哥子之一:大学生军训团的刀术教官西北军29路军的参加过33年长城抗战的董远志营长立马跳进场子。
    一把拔出背上时刻不离的鬼头厚背大刀,沾过鬼子血的鬼头厚背大刀那是雪亮渗人,一股杀气油然而生。
    董远志一个北方大汉,一舞起大刀那是呼呼作响,刀花翻飞,好一个人是龙、刀带风,舞得虎虎生威
    这一幕顿时使在座的不少鬼子军官们勾起了33年长城抗战中中**队的那恐怖的大刀阵的可怕回忆,背脊上涌上冷汗
    句老实话哈,源远流长的咱中国武术、刀术等,岂是晓得些皮毛的鬼子所能比及的。(非常可惜很多中华武术瑰宝失传了,真是令人扼腕叹息不已)气焰嚣张的松岛桃太郎少佐也被镇住了:就他那几个“嘿,哈”高声叫喊的劈、刺动作,那要是遇到眼前这个整整比他高出两个头的能够把几十斤重的鬼头厚背大刀都舞得呼呼作响、刀花密得水都泼不进去的中**官,只有一个下场,死而且是死得很难看。
    董远志这套西北刀法,既精又猛,毫不费力,不但把在座的鬼子军官们都看求傻了,周大少团长也是第一次看见真正的中国武术的精妙刀法,那是赞叹不已,叫好连连。
    见这招不行了,日本人又提议到:双方各出三人,拼刺。
    这个鬼子们总算是有点底气了,因为在之前的与中**队的白刃战中,日本军队的拼刺与中**队相比,占了很大的优势。中日双方的白刃战伤亡比例几乎是一比四的样子,即鬼子伤亡一人,中**队那得赔上三、四人了。(其实照周大少团长所,中**队拼刺不如鬼子,不仅是拼刺技术差一些,主要是鬼子的三八大盖太他的长了,比中**队的几种制式步枪都要长十几厘米,可不要瞧这长出来的十几厘米,俗话,一寸短一寸险,一寸长一寸强)
    周大少团长这时候突然涌起一阵感伤,
    “唉,可惜老子的原先的警卫队长沈老2了哟,被鬼子的特务把支胳膊给废了(参见前面的公众章节《血樱》),如果这个大力士出场,一人就挑翻这三个鬼子,那是丁点问题没有”
    日本鬼子这边出了井田少尉三个,周大少团长的这边汤立勇等三人站了出来。
    日本人对于拼刺确实是有研究的,非常实用有效。见中国的三个军官们都是牛高马大,比日本的三个矮人那是优势明显,于是井田少尉三人背靠背凑成了一个圈子。
    要咱东北人也真是直,也竟然分成三处,分别瞄到各自面前的一个鬼子军官,双方就兵对兵将对将拼刺起来。一时谁还没占到便宜,但井田少尉等三个鬼子军官明显体力耗费多了。而仗着身高马大的对着各自面前的鬼子猛刺了一阵的汤立勇三人有些气力不济了,不但没有打破鬼子军官围成的这个刺猬圈,鬼子军官还不时发起反击了。
    周大少团长在一边那个气哟:
    汤立勇,些个猪脑子是哪个规定三人对三人,就是一个找准一个嘛。个汤猪娃不晓得三人突然全找准鬼子刺猬圈里的一个使劲捅?三打一嘛,哪个防得过?
    急了,周大少团长干脆用一口四川话喊起来了,
    “汤立勇,一缺三打麻将?下定决心、集中精神,众人协力、找准找准”
    汤立勇等东北人跟到起周大少团长那也是两年多了,他那一口四川腔早就熟悉的不能再熟(就算现场有鬼子懂中国话,那也完全被这四川话整到云山雾罩之中了),一下子醒悟过来,“众人协力、找准找准”不是喊我几个协力对付一个鬼子嘛
    大爷的,魔障了对付鬼子还讲什么江湖侠义,吃错了药?三个东北弟兄交换了一下眼色,心领神会,立刻携起手来,同时对鬼子刺猬圈的一个鬼子军官的上、中、下盘一齐刺去。
    饶是这个鬼子军官的刺杀技术再不错,这个就难防备了:
    鬼子军官一人是单头双臂,汤立勇等三人是三头六臂结果这个鬼子军官是顾上就顾不到下,防左就防不了右,顿时被三把刺刀中的两把同时刺中。只得认输退出了比赛。
    这剩下的两名鬼子军官,也就没有费汤立勇他们三人多大的劲很快也败下阵来。
    武斗,鬼子连败两阵,甚为得意的拼刺还以0比3输得干干净净的
    (下午还有一更,OO谢谢书友大大支持)
273章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元旦正午的中日双方一场文攻武斗的“文明”较量下来,不但没有使宣城前线的战局稍有缓和下来,反而隐隐有加剧了紧张状态的样子。
    回川军**旅的旅团指挥部的路上,李航瑞政委就声地在周大少团长的耳边嘀咕:
    “晓舟,鬼子就不是善罢甘休之辈,这回子吃了一个哑巴亏,那是非找回来不可的。今晚上就必须加强戒备,防止鬼子气急败坏的予以报复。”
    周大少团长道:
    “老李,得对不过大概鬼子前半夜还不至于动,后半夜可能有所动作。因为日军一般不采取夜间军事行动,朝香宫鸠彦王这个老鬼子反其道而行之,打我们一个意料之外也是不一定的。走,回旅团部部署一下。”
    周大少团长和他的哥子弟兄们自己也没有想到,时钟刚刚滑过元旦这天的24时,也就是元旦刚过,日军蓄谋已久的猛烈炮击就倾泻到了宣城外的川军**旅防御阵地东南的双塔一线:
    鬼子的150mm加农炮、榴弹炮,105mm的榴弹炮,75mm的山、野炮……数种型号多种口径的大炮弹,密如骤雨,砸向了这片1000多米长的,五百来米宽的川军**旅第第一战斗营“山豹子营”的不足0。5平方公里的防御阵地上。
    要,这双塔一线的川军**旅第一营的防御阵地也算是修筑得相当牢固了:大量的土木、甚至是废钢破铁铸成的铁甲构成了坚固的三道防御纵深工事,防炮洞也按周大少团长要求,深挖三米。
    但由于鬼子一下子集中了所有的大火炮,不仅是轰击密度大,而且主要是炮击的时间太长了。在三个多时的持续不断的密集炮击中,日军向这片双塔防御阵地上一共倾泻了二万余发大炮弹。
    大家就可以算算,在单位时间里在不足0。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的炮击强度,都快能赶上后世的那场以残酷异常出名的上甘岭主峰防御阵地战斗的炮击强度和密度了。
    当鬼子的炮击终于在凌晨…多钟结束的时候,双塔一线的川军**旅的第一营“山豹子营”的防御阵地上就找不到一处没被炮击的地方,全炸翻了、炸泡了
    不少三米深处的防炮洞也被重型加农炮、榴弹炮的大炮弹炸塌,厚厚的被浮土掩埋、盖住,是活活憋死了不少的“山豹子营”的川军弟兄们。还有一些弟兄们则被直接命中的鬼子的150mm重炮弹给落到防炮洞上生生震死了一个四、五百人的“山豹子营”,阵亡即达二百多人,伤二百余人,基本上算是报销了。
    鬼子疯狂的炮击一结束,负责救援的川军**旅预备队紧急上到双塔一线防御阵地上,战士们不顾日军仍有零星炮的炮击,就亡了命地开挖那些被厚厚的浮土掩埋住的炸塌了的防炮洞,想把“山豹子营”的被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