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最漫长的五年-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旅两个月的全旅的经费用度了。罗光辉就知道跟着这个老弟大老板的不得吃亏的,心中暗暗得意自己攀上了一个在大西南首屈一指的(听上回到重庆一趟的参谋长介绍自己这个结拜老弟周大少团长的工厂、企业都近百家了,各行各业都涵盖有,连啥子海外的下一位都有个家电大工厂的!真是一个大大老板。罗光辉把夏威夷听成下一位,一直没搞懂这是海外哪处地方,反正不是中国地就行了)大老板,据他这次的队伍上的所有军械军备军需全是他自己手下的兵工企业集团自产的。看看老弟的北上纵队的精良装备,自己的德械化的250旅简直有些寒酸了。
    布置完架设黄河浮桥的事情,周大少团长亲自选了一些自己的新鲜玩意儿(不是新式装备,这些落到250旅手上,是祸不是福)像各类肉、水果罐头,仿照瑞士军刀造的多用途刀具等等,倒也把罗旅长等250旅一行人高兴得,忙不迭收下,走了。
    处理完过河这个棘手的问题后。在大卡车上的北上纵队指挥部,十余个团营级干部又讨论了最新的敌我态势。果如周大少团长的判断,华北日军乘晋绥军第61军弃守天镇、阳高,于9月13日便越过了聚乐堡(而这地方正是阎老西大同会战计划中的预伏主战场)攻陷了晋北重镇大同。当时中央军的刘茂恩的第15军尚未赶到大同布防。大同城内兵力薄弱,防守空虚,哪能挡得住数万精锐的日军机械化部队的冲击。
    与此同时,板垣征四郎的第五师团果然从察哈尔省南边的蔚县、洗马店地区直扑在此驻防的73师。一个晋绥军的几千人的步兵师哪是第五机械化师团的对手,没用多少时间,73师就被板垣征四郎的第五师团主力击溃。现在局势明朗了:下一步,第五师团的兵锋直指广灵、灵丘、平型关。如果平型关一旦失陷的话,日军越过平型关,将抄到雁门关后路,那晋北雁门关一线的尚未从大同会战计划中调整过来的晋绥军主力将受到南北两面的夹击,处于极端被动的局面。
    而在广灵、灵丘、平型关这一路上,晋绥军竟然只有溃退下来的73师部队。面对板垣征四郎的第五师团。马上加强平型关一线的防御已是燃眉之急。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在这高山峡谷地带,阎老西及时调整部署,争取到一个主动权还是可以的。
    周大少团长指点着地图,给众人分析阎老西可能采取的调整部署:这个在平型关西面山下的大莹的晋绥军第六集团军的高桂兹第17军和孙楚的33军的**第三旅章拯宇部,**第八旅孟宪吉部,可能已经奉命进入平型关一线的既设阵地,接应溃退的73师,阻击西进之日军。
    唐东团长认为:华北日军主力仍在大同一线。平型关这一路山高峡谷,交通不便,是一条险路。正如总指挥所是板垣征四郎这个老鬼子出的一支奇兵。出其不意拿下平型关,威胁雁门关后路,做到了固然最好。如果我军及时调整平型关防御部署,那这股日军最多骚扰一下我军侧翼,影响我军下一步行动的安排。如果应对失误,则还有麻烦。
    周大少周团长赞许地看了一眼唐东团长,判断分析的不错。后来的事实证明,狡诈多端的板垣征四郎老鬼子正是虚虚实实的,阎老西尽管在两关(雁门关,平型关)摆下重兵,部署啥子口袋阵。老鬼子板垣征四郎却最终虚晃了一枪暗度陈仓,从中央军刘恩茂的15军与晋绥军的结合部---防御空虚的雁门山与恒山的两山交合处的茹越口,急行军一昼夜,偷袭占领了茹越口,并顺利占领繁峙县城,形成了对雁门关主阵地的侧后方的威胁。这是后话,现在不提。
    “哟,阎老西把失守天镇、阳高的第61军军长李服膺这个自己最宠信的大将,手下十三太保的大哥给军法了!”汤立勇看着手上的情况简报惊奇地道。
    “替罪羔羊罢了!”周大少团长不置与否,“李服膺是保定军校毕业的。对了,跟李政委还是校友哈。大好多届,是师哥嘛。这个人还是有些本事的。当初也是阎老西一手从排长提拔起来的,与阎老西的关系可不一般。这次他的61军首当其冲,却在天镇、阳高被日军一触即溃,乱不成军,败下阵来。全国舆论大哗,强烈要求整饬军纪,刹住溃败的局势。这号称坚固阵地的天镇、阳高几日内即告失守,难道他阎老西作为第二战区的司令长官就他妈的莫求责任?最少也是识人不明啥。偏偏老滑头不敢担当,面对群情汹涌的责难,却找了这么一个替罪羔羊---好一个整饬军纪,以儆效尤,杀而立威的绝佳对象。恐怕李大军长死了也不得服气的:格老子的,那个撤退令明明是他阎老西个人自己下的嘛!”众人也替李服膺报不值,死得真是冤!
    “各位哥子弟兄们,今晚我的那个250旅的旅长大哥把黄河浮桥连夜架设好了,我们北上纵队即刻出发。时间不能再耽搁了,察南的蔚县、洗马店的73师挡不住板垣征四郎老鬼子的第五师团,这广灵、灵丘更是抵挡不住的。失陷就是在这几天的事情。届时,板垣征四郎面对阎老西有所加强的平型关一线的防御,势必有一场激战。而那一带尽是高山峡谷,正是容易打击板垣征四郎老鬼子的好地方。我们北上纵队一定要在平型关附近会会这个鲤师团!日他鬼子祖宗,害得老子吃黄河鲤鱼的时间都莫求的了,老子就拿板垣征四郎老鬼子的这个鲤师团(日军第五师团的通称)下嘴,争取好好地吃条大鲤鱼!”众弟兄闻言大笑。
    13日深夜,初秋的黄河岸边,天黑蒙蒙一片,在洛阳北面的这个孟津古渡口却是一片火把通明,泛着光的黄河水,像一条酣睡的巨龙悄无声息地流淌着。黄河从黄土高原流过后,带来大量的泥沙,由于进入平原地区,水流流速缓慢,于是泥沙沉积下来,日积月累,终成了一条高出两岸平原数米的悬河。孟津这一段黄河河面,有三百来米,水深最深处却只有几米。黄河虽然号称这个中国第二大河流,但支流少,河水年径流量只有五百多亿立方米,比起珠江的水量都要好多。比起长江来,连条长江上的支流都比不上。后世由于黄河上游的特别是黄土高原的植被的破坏,黄河水年径流量更少,通常一年里下游能有一百多天的断流。我们自豪的母亲河黄河已经渐渐失却着养育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乳汁。
    周大少团长忙完了事情,还是放心不下正在渡口架设浮桥的工地。于是只带了几个随从警卫到了热火朝天的架桥现场。洛阳250旅的弟兄们白天已经认识了眼前这个瘦弱的后生,就是他们罗旅长的结拜老弟。那个来帮忙的营长和工兵连连长都跑上来立正敬礼报告。周大少团长客气地向他们及众弟兄道辛苦了,“为了抗战军机计,众位弟兄们熬更守夜地架设浮桥,辛苦了哈!等一会儿,我喊人给弟兄们一人再发包巧克力,哦,就是一种外国人爱吃的糖果,吃了就有劲了。陈营长、张连长,架桥还算顺利吧?”
    “报告周旅长(周大少周团长名义上是川军23集团军21军直属**旅的少将旅长。西南王刘湘这回算是想通了:人家一个十八岁才满的年轻人又出钱又出人还亲身报国,还压着周大少当少校团长干嘛,于是少校团长直接升任少将旅长,半年连升三级,周大少周团长终于有颗将星了!那些曾经跟罗光辉瞎扯淡的话有幸成了箴言。以至于他在随后的平型关、繁峙连番大捷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最高领袖一时拿这个十八岁的年轻少将的奖升问题大伤脑筋:按周大少团长堪称辉煌的功绩,就是连升两级都丁点问题没有,可这就成了上将了?!而且这个上将还只有十八岁?!就是那个辛亥革命中号称革命军中马前卒的二十几岁就英年早逝的邹容大将军,也是死后追授的中将啥,再也比周大少团长大了六七岁嘛。娘希匹,18岁就成了上将,是有些骇人听闻,又还是个大资本家的,算了算了,继续当少将领中将衔。最后又成了刘湘当年对待周大少团长一样子了。气得周大少团长直骂娘!),幸有的大卡车等机械帮忙,可通卡车的坚固黄河浮桥可与今晨架设完毕。周旅长,就放心吧!”
    (跃马太行,平型关、繁峙单挑板垣征四郎的钢军第五师团就要开始书友大大支持周大少团长!)
190章 拜见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
         9月14日晨,经过洛阳驻军250旅一营又一工兵连数百人的近二十个时的努力,可通大卡车等重载交通工具的坚固黄河浮桥出现在了洛阳黄河孟津古渡口这一段的河面上。周大少团长十分高兴,给这数百劳累辛苦了一整夜的弟兄们又每人犒赏了十元钱。这些250旅的弟兄们也很是高兴,累了一夜,挣了相当于大半年的军饷,值了。
    天堑变通途,周大少团长的浩浩荡荡的北上纵队随即跨过黄河,终于进入了三晋大地。为了抓紧时间,周大少团长前几天派出的联络人员已提前找到了运城的那支周大少团长留人搞起来的将来对付运城日军机场的队伍。现在这支挂靠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的名字叫做山川抗日义勇军的民间武装人数已经有三百来人了。当时周大少团长留下的两个袍哥弟兄申、刘两参谋分别当了山川抗日义勇军的司令和参谋长。当申司令、刘参谋长率领山川抗日义勇军弟兄们,见到了自己的少幺爸周大少团长的时候,三个人都不禁流下了热泪。
    军情紧急,也顾不得多叙情感。申、刘两人向周大少团长报告,已经按他的要求,这几天在晋城等地组织了数百挂骡马大车,可保证北上纵队步行的两千余人全数以车代步,这样整个北上纵队就能够以每时20---30公里的速度行进了。这有力地保障了整个部队的机动力,为随后的灵活的战役机动和战斗部署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周大少团长为此非常高兴,对于申、刘两个留在山西发展队伍的袍哥弟兄表示了由衷的感激。
    9月15日,周大少团长的北上纵队到达了山西省长治,就是那个很著名的脚盆:位于太行山、太岳山的古上党郡。长治是一个台原地形,由西向东倾斜。此地物产丰富,特别是贡米---沁州黄米闻名天下。煤炭产量也很大(后世探测贮藏量高达千亿吨级)。长治的军事战略地位也非常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其间发生的战事数不胜数。
    在长治,周大少团长的北上纵队只停留了两个钟头。周大少团长让弟兄们都下车喝两碗沁州黄米熬制的红枣米粥,暖和暖和身体。因为长治位于太行山、太岳山的台原上,海拔有两千多米高,所以气候凉爽,号称“无扇之城”,年平均温度只有二十几度。这个时候时近9月中旬,台原上的长治的天气已然有些凉了。此时,能够喝上一碗沁州黄米熬制的红枣米粥。既暖身又养胃,非常安逸。
    勤务兵万朵花一边喝着红枣米粥一边嘀嘀咕咕的,周大少团长烦了瞪他一眼道:
    “啥子?”
    “团长,这红枣米粥嘛味道还可以,就是满口钻!莫得咱四川大米稀饭喝起安逸。”万朵花牙齿生得稀,专吃好东西,被米粥弄得塞牙齿。
    “格老子的,山猪儿吃不来细汤,万朵花,晓不晓得这沁州黄米以前可是只供老佛爷吃的贡米,龟儿想吃还吃求不到,还嫌东嫌西的,快把嘴巴闭到起喝粥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