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铁骨-第20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殖民地军队是无法享受到飞机、大炮、轻重机枪的,唯一的支援火力就是掷弹筒和手榴弹。毕竟,日军需要的是炮灰,而不是影响自己统治的战争怪兽,书迷们还喜欢看:。
    由于长达两年的和平期,大多数日军及马来军都失去了警觉,他们没有依照条例,住进阴暗潮湿的防炮洞,而是驻在没有任何防御力的木制营房中,呼呼大睡。
    安家军这一轮炮火打击下来,几乎瞬间就把日军独立步兵第三旅团和马来军第九师、第十师报销了近半人马。
    而同样笼罩在炮火中的日军防御阵地也不好受,大团大团的火球,从堑壕、碉堡、掩体上蒸腾而起,大多数防御工事在剧烈的爆炸声中,轰然坍塌,躲避在这些工事里的鬼子及马来人,几乎来不及思考,便化为血雨肉末。
    火箭弹就像落冰雹般,尾随着各种口径的加农炮弹、榴弹、迫击炮弹等落下,“轰隆隆”的如同晴天霹雳的巨大响声,几乎要震破人的耳膜。
    日军阵地上血肉横飞,尚未燃尽的燃料,被炸药激荡开来,四处抛洒,往往一枚130mm口径的火箭弹落地,周围就烧成了一片火圈,真正的大面积杀伤!沸腾的气浪,在爆炸中若池塘中扔入的石块一样,立即以炸点为中心,呈圆形一**袭向四周,日军的阵地、士兵、武器和工事,在冲天而起的火焰中,迅速被吞噬。
    ***人和马来人,鬼哭狼嚎,四处狼奔豕突。
    可是,在如此密集的弹雨打击下,如何能够逃得一命?从军官到士兵,遭到灼热的死亡钢雨覆盖,一个个被撕裂成了碎片,残肢断臂夹杂着内脏器官,整个日军的防线成为了一片炼狱。
    日军的独立步兵旅团编制,没有配备炮兵,因此也就无法对安家军的炮击进行反击。当然,即便是现在日军主力师团在得到装备强化的情况下,集中直属炮兵联队以及下面旅团、联队、大队的直属炮兵,所有大炮加起来也不会超过两百门,要想对这么多的大炮进行反击,纯属痴人说梦。
    炮击持续着,一排排若同蝗虫过境般密集的火箭弹,呼啸而来,从界河边一直蔓延到后方五公里开外用钢筋混凝土筑成的坚固防御工事,所有的东西都好像被狂风吹起来一样,在爆炸声中纷纷飞出去。
    整个大地,就像月球表面,坑坑洼洼,几乎看不到一块完整的平地。
    仅仅半个小时,炮击中心区域长达十余公里的防线,土崩瓦解,偶尔有一些残存的防御工事,就那么突兀地矗立在那儿,大多数***人心里都很清楚,这些失去蔽翼的堡垒,很难经受武装到牙齿的安家军官兵的摧残。
    东方的天空中,露出了一丝曙光,地面上有了一丝亮色,可以较为清晰地看清楚事物。
    这时,炮火开始渐渐向后方延伸,被炸得晕头晕脑的鬼子兵和马来人,一个个相互搀扶,满怀恐惧地从残破不堪的战壕、暗堡、防炮洞等防御设施里爬出来,站在千疮百孔的阵地上,欲哭无泪。
    原本严密的防御体系,已经被摧残得不像话,到处都是被开了天窗的碉堡,大多数工事已经垮塌,成片的战壕及交通沟,已经被夷为平地,被炸得松软的土地上,到处都是残破的枪支零件。
    泥土散发着奇怪的腥臭气息,看上去殷红一片,有些马来人好奇地掬起一抔泥土,发现里面掺着血肉碎块,许多内脏中包含的粪便也赫然在其中,难怪气味如此难闻。有些倒霉的家伙,双手鲜血狂流,原来泥土中到处都是破碎的炸弹碎片,锋利异常,轻轻一触,肌肤的表皮就被划破,血一下子飚了出来。
    而在河对岸,安家军的大型工兵车辆,已经开到了界河边,随着车屁股的车厢高高翘起,一块块预制钢铁构件落入波涛汹涌的河面上,无数穿着迷彩气垫衣的工兵跳上浮在水面上的预制构件,驱动发动机,向着边境这边驶来。
    鬼子一见这还了得?迅速在基层军曹、尉官的指挥下,日军及马来军的残余,开始在泥土里寻找没有损坏的枪支,试图阻止安家军发起的渡河行动。
    可惜,当大多数敌人还在寻找武器的时候,天空中传来密密麻麻的“嗡嗡”声,一百多架战机,从北方天空呼啸而来,把死亡与恐怖迅速带到了日军及马来军中间,其他书友正常看:。
    此次空袭,是标准的安家军空军战法。
    顶在最前面的,是担任护航任务的两个中队的a28战斗机,他们从低空中掠过,八挺12。7mm口径的航空机枪,泼洒出恐怖的弹幕,将所有暴露身体的鬼子和兰印兵打得瞬间变成一坨坨血肉。
    紧跟在a28战斗机后面的,是两个中队的q2强击机,远远地就向地面倾泻火箭弹,紧接着就是炸弹,随后机头的两门37毫米航炮、两侧机翼各一挺12。7毫米机枪发出密集的弹雨,将所有目标内的火力点迅速予以拔除。
    两个q2强击机中队后面,是b1轰炸机。
    这种蚊式轰炸机,对于消灭地面上杂堆的人群,极具威力,随着机群从日军阵地上水平飞过,弹仓打开,一枚枚航弹如同鱼儿在水中产卵一般,一大片地向地面猛砸而去,人群稍微密集的地方,一通航弹下去,整个地面除了烟火蹿起,看不到其他任何东西,等到烟雾飘散,除了密密麻麻的弹坑,什么也没有。
    再后面的是仿斯图卡ju…87的b2…d轰炸机。
    由于频繁更换发动机,以及对机身等进行加固,现在的b2已经进化到***,航程、航速、携弹量大幅度增加。b2…d轰炸机群呼啸着,发出凄厉的尖锐声音,从高空中俯冲而下,战机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几乎突破音障,一枚枚高达一吨以上的重磅航弹在高速中离开挂架,向地面上那些孤独的、未被先前的炮火摧毁的坚固要塞落下。
    这样的航弹,可以轻松摧毁战列舰厚实的钢板,更不要说用钢筋混凝土铸就的水泥要塞了,在宛若魔鬼的尖啸声中,一座座最坚固的碉堡,在b2…d轰炸机的俯冲攻击下,宛若步兵打靶一般,轻轻松松地被摧毁,书迷们还喜欢看:。
    这些普遍厚度达到半米甚至一米的堡垒,纷纷被开了天窗,侥幸躲避过大炮及火箭炮攻击的鬼子及马来人,随着上千公斤重的航弹爆炸,纷纷变成了肉馅。哪怕因为爆炸角度问题,没有将碉堡摧毁,巨大爆炸发出的冲击波,也会瞬间将碉堡里的人内脏震碎,口鼻冒血而亡。
    经过这一轮打击,地面上的鬼子再次大幅度减员。
    但是,永远也不要高估武器的作用,如果通过连续炮火、航弹的打击,就可以让一支军队溃败,如何解释后世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时期那支军队创造的许多著名的阻击战的成功案例?
    因此,大量鬼子及马来人,即便是在航弹洗礼下,依旧相互搀扶着从已经残破不堪的战壕及工事中爬起来,顶着来自天空中的打击,向河面上进行射击。
    这时,最后一波机群杀到。
    这是由ab26改装的另一种双发轰炸机,爬升高、航程远、航速快、装甲厚、弹容量大,可以兼顾俯冲及水平轰炸轰炸的b…3c轰炸机。
    轰炸机群在一千米的高空中掠过,扔下一枚枚航弹,由于没有加速度,航弹速度普遍不快,但可怕的是,在距离地面五六米的地方,这些密集的航弹,突然炸开,把整个日军阵地全部笼罩在弹片中。
    许多连续躲避了炮击及空袭的鬼子,终于没有逃过这一轮打击,全身迅速被飞溅的弹片,划得支离破碎,死无全尸。
    不过,依然还是有鬼子和马来人利用战壕及工事的角度,逃过了这一轮打击,但这个时候,几座简易浮桥已经搭建完毕,第一师的步兵们,已经开始过河,他们以排为单位,形成一个个突破小组,小组配备有单兵电台、通用机枪、自动步枪、冲锋枪、轻型迫击炮、火箭筒、榴弹发射器和火焰喷射器,向日军的阵地席卷而去。
    第一集团军本来就是主力中的主力,下面三个师的官兵,更是绝对的精锐,他们的攻击阵型虽然分散,但火力却极为集中,尽管残存的鬼子及马来兵,操起各种武器进行射击,但是官兵们矫若惊龙,用迫击炮和榴弹发射器射出烟雾弹,然后利用烟幕笼罩日军的机会,若离弦之箭一般,高速逼近敌人,书迷们还喜欢看:。
    整个冲锋过程,毫无凝滞之感,完全是一气呵成,短短的几分钟内便逼近了日军的阵地,各个攻击小组的狙击手和炮手们,纷纷寻找诸如弹坑之类的最合适的攻击地点,一柄柄7。6mm、12。7mm口径的狙击步枪,把那些依旧在阵地上射击的日军及马来军士兵,不是爆头,就是把脖子打断,鲜血狂喷,死状极为凄惨。
    还有i式通用机枪,高速地把弹链上的子弹发射出去,在一条条若死神镰刀般的火舌关照下,不少露头射击的鬼子及马来人,迅速被击毙。子弹如同幕布般笼罩在日军阵地上,即便深受武士道熏陶的鬼子,也不敢轻易抬头射击。
    眨眼间,安家军突击步兵已经冲到了日军阵地前,榴弹发射器和火焰喷射器,威风毕露,鬼子阵地上瞬间被火海笼罩。那些顽强生存下来的暗堡,在火箭筒手的攻击下,一座座被掀翻,里面的鬼子与炸飞的暗堡一起,飞上了天空。
    在精确的配合下,安家军将士在零损失的情况下,已经突进了日军的阵地里。
    完全不给日军拼菜刀的机会,自动步枪和冲锋枪,把一切敢于靠近的鬼子,当做茅草一般割倒在地。
    神勇的安家军官兵,就连拼命的机会也没有留给鬼子,在冲锋枪和自动步枪的后面,还有随时策应保护的驳壳枪手,以确保换弹匣间隙的队员的安全。
    鬼子也极为悍勇,他们命令马来人脱去上衣,绑上炸弹,组成自杀敢死队,扑向安家军将士,但是,已经把阵位前移的通用机枪,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将“马来肉弹”变成“自杀肉弹”,在距离安家军官兵上百米外,就被打成了筛子。偶尔有悲剧人物,引爆了炸弹,尸骨无存,书迷们还喜欢看:。
    现在的安家军,在火力配置上已经远远超过了同期的美军。美国陆军一般只装备m1半自动步枪,没有自动步枪,也没有通用机枪,只有勃朗宁轻机枪,因此,在与日军的接战中,往往无法彻底压制日军的攻击,在近战中又被日军拼刺刀的气势所迫,溃不成军。
    在澳大利亚的数场大战,皆是美军占有火力上的绝对优势。但是,日军往往不与美军正面决战,而是通过绕击两翼,深入美军后背,前后夹击,趁着美军阵脚大乱发起突击,于是气势严重衰弱的美国佬不可避免地就溃败了。
    现在麦克阿瑟,已经被***人亲切地称为“运输大队大队长”,通过连续与美军作战,深入澳洲大陆的日军二十五个师团,近半的部队换装了美式装备,重火力及运输车辆得到大幅度加强。***国内正在考虑在澳洲西部地区建设几个美械军工厂,就地利用澳洲丰富的煤铁资源,满足前线战事所需。
    短短的四个小时内,日军精心构筑的宽度达到五公里的边境防线,即被全线突破,早上八点一刻,官兵们开始打扫战场,才发现五千名日军仅仅有一百二十人活下来,他们和六百多名残存的马来军一起,被关进了战俘营,接受三七年及三八年分别在华北、淞沪与西伯利亚战场上俘虏并选择加入安家军组织的“日裔别动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