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八六一-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国在对美国内战所处的中立态度,这也是他招开这次酒会的原因之一。
    不过,对于英法各国人而言,目前上海的局势才是他们更为关心的话题,是以曾纪泽的到场,立刻成为了众人争相提问的对象。
    相比与洋人打交道已久的吴煦,曾纪泽显得更为从容得体,他以一口流利的英语,向在场的各国官商名流们表示了淮军有能力守住上海的决心,并声明他会严厉约束淮军的纪律,使他们不会给租界带来新的治安问题,保障各国在华商业和侨民的安全。
    注重实际的洋人当然不会因为曾纪泽的一番慷慨陈词就对他信心百倍,但英国人充当了曾纪泽的支持者,显然,他们在武汉的领事馆将曾纪泽常胜军的战绩提供给了他们上海的同僚,而英国人又将曾纪泽的传奇讲给了其他人。
    事实上,早在曾纪泽来沪之前,这些外国人就对这位头一位使用西方武器打败太平军的清国年轻将军充满了期待,而曾纪泽充满漏*点的演讲和绅士般的迷人风度让这些洋人对更加重了信任。
    “曾大人,我们美国人完全相信,你和你领导下的淮军能为上海提供充分的安全,如果有需要的话,我国政府会尽可能在条件充许的情况下为你的淮军提供帮助。”克拉克是一位直率的人,他在曾纪泽演讲之后,私下表示了对他的信任。
    “我当然希望能得到贵国的支持,但考虑到贵国目前的内战局势,我只怕会加重贵国政府的负担。”曾纪泽并没有从弱者的角度来向克拉克提出请求,而是把两国拉到同样的困境之中。
    “曾大人多虑了,我国政府军不久之前在西线刚刚取得一连串重大胜利,南方叛军遭到了严重的打击,我相信叛乱会很快被镇压。”克拉克竭力的为政府军打气,但政府军的表现并不如他的表现一样争气。
    曾纪泽的口气平和:“我当然想信贵国联邦政府的平叛决心,但有决心并不意味着就有实力,贵国政府军虽然在西线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在东线却输得相当惨,比如马纳萨斯州的失败,相信对贵国政府军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曾纪泽侃侃而谈,仿佛对美国内战的局势发展了如指掌,克拉克颇感吃惊。他担当美国驻上海领事也有数年之久,这期间认识的清国官员,皆是保守闭塞之辈、井地之蛙,多不知美利坚位于地球哪个位置,不晓世界之势。
    然而,眼前这个年轻的中国官场新星,竟能如此准确的说出美国内战的局势,甚至深入到某些细节,克拉克很难相信这是出自于一名清国官员之口。
    克拉克越来越对这位说着一口流利英语的清国人感兴趣,进一步问道:“看来曾大人对我国的内战很感兴趣呀,那么,你有什么看法呢?”
    曾纪直言不讳:“贵国北方工业州有两千多万人口,南方只有九百多万,其中还有近四百万黑奴,这是贵国联邦优势之一。北方工业发达,粮食丰富,铁路网四通八达,而南方几乎没有工业和铁路,这是贵国联邦优势之二。在这样的优势之下,贵国却在平叛之战中屡遭败绩,不知领事阁下认为是什么原因呢?”
    曾纪泽对美国的熟悉越来越令克拉克感到震惊,在曾纪泽面前,他也不得不承认政府军处于不利的地位,“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南方早就有叛乱的企图,在此之前做了很充分的军事准备,他们任何更先进的装备和训练精良的军队,很多西点军校的名将也在叛乱时投靠了南方。还有,叛乱前夕,同情南方的前总统布坎南把大量的武器和金钱送到了南方。这些都为叛军的前期胜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但我认为他们的优势是短暂的,北方拥有着绝对的经济和人口优势,平定叛乱只是时间的问题。”
    曾纪泽笑而不语,这个美国人的嘴巴也真够硬的,到了这个时候还要死撑。克拉克见曾纪泽突然不说话了,反倒有点不安,忙问:“曾大人难道不认为是这样嘛,就如同贵国的内乱,太平军在前期的战事中屡败贵国政府军,但现在,贵国的军队不正是在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下,渐渐取得了战略上的优势吗。”
第四十四章 辛酉
    曾纪泽反问:“那么,贵国政府也想象我国一样,打一场旷日持久的平叛战争吗?如果是的话,恐怕就算最后联邦政府得胜,贵国的经济也将受到空前的破坏,介时贵国还如何能与英法在世界争雄。。”
    克拉克不得不承认,曾纪泽的分析句句切中要害,这是他所担心的,也是美国政府所担心的。依照目前的战况,这场叛乱很可能发展成太平天国这样的长期性战乱,而美国政府是否能像清政府这样撑下去还值得怀疑。“那么,阁下有什么高见呢,我很愿意听取。”克拉克的嘴终于软了下来。
    “在经济上以海军封锁南部沿海,切断南方叛军与欧洲支援国的联系。在军事上,沿密西西比河南下,占领并控制沿河重镇,将南部叛州分为东西两部分,然后围困和封锁南部主体东南诸州,最终迫使南部屈服。最后,也是决定性的一点,在政治上,立刻颁布《解放黑奴宣言》,武装黑人、实行征兵制、严惩分子。”
    “与此同时,颁布《宅地法》加速西部开发,促进农业发展美国式道路的胜利。我以为,如果贵政府能贯彻我提出的这三点建议,平叛之战将在三年内就可以结束。”曾纪泽把教科书上的内容照搬了下来,对他而言,只不过是一些简单的概念性记忆而已,但对克拉克来说,却仿佛天赐良策一般。
    “阁下的提议实在是,实在是……”克拉克找不出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他对曾纪泽的震惊,“总之阁下的提议对我国政府将是极为有益的,我代表美利坚合众国感谢阁下,我一定会将你的提议尽快提交总统阁下。”
    曾纪泽道:“贵我两国都在经受同样困难,正是因为如此,我们这两个相隔大洋的大国,更加应该互相支持。我知道贵国政府目前在战争资金比较紧张,所以我想能够为贵国尽一点微薄之力。”
    曾纪泽随即提出,他将以大清国的名义,进口美国的武器。
    曾纪泽的提议对于美国人来说其实是一个双赢的方案,克拉克本人倒觉得可以实施,当场表示会立刻将他的提议上报美国政府,并催促政府尽快给予答复。
    就在曾纪泽想方设法发展他的淮军之时,在遥远的北方,那场决定中国命运的政变终于发生。
    1861年11月2日,恭亲王奕&;#59460;手捧盖有玉玺和咸丰帝两人枚印章的圣旨,宣布解除肃顺等八大臣的职务,并当场逮捕了载垣、端华;又令将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等撤职查办,严加看管。并派醇郡王在京郊密云逮捕了护送梓宫回京的肃顺。
    8日,叶赫那拉&;#8226;慈禧发布上谕,宣布否认咸丰帝遗诏,下令将肃顺斩首,赐载垣、端华自尽,另外五大臣革职充军。八大臣第一条罪状便是“不能尽心和议,以致失信于各国”,视之为慈禧变相的向英法两国以示其议和之心。
    11日,废除八大臣原拟祥褀年号,改明年为同治元年,东、西二太后垂帘听政。加封恭亲王为议政王大臣,军机大臣领班。
    辛酉政变如曾纪泽所料如期发生,看来他的存在对历史走向的影响仍然有效,蝴蝶效应的作用还并未明显显现。
    消息传到南方,最为震惊的便是湘军一系。众所周知肃顺掌权时,对曾国藩、左宗棠多有提携之恩。想当年左宗棠得罪了湖广总督官文,官文向朝廷弹劾左宗棠为“劣幕”,咸丰皇帝即令官文“一经查实,就地正法”,而肃顺早听说左宗棠有大才,闻之此事,联合曾国藩、胡林翼等上书极力保全了左宗棠。后肃顺又在咸丰帝面前力荐左宗棠,给予重用,左宗棠才得以官运享通,一路直升。
    而湘军的兴起,肃顺在背后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曾国藩虽然平日为避嫌,极少与肃顺有过密来往,但湘军内外却都知道,湘军与肃顺之间有着不同寻常的联系。
    肃顺的倒台,立刻使湘军高层们感到了某种危机。同治皇帝年幼,朝廷的权力掌握在恭亲王与两宫太后手中,他们对湘军的态度如何,目前还不明朗。若然他们疑心忽起,硬要强行裁撤湘军也说不定,到那时,他们这些因湘军而崛起于宦海的人仕途又将何去何存呢?
    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不过,担心的只是曾国藩等人,曾纪泽洞晓天机,自然是稳坐钓鱼台,肃顺的倒台对于国家来说未必是好事,但对于他而言,却可能是一个再度升迁的好机会。
    咸丰帝生前设计的以两宫和八辅臣相制衡的政治蓝图,已在一片哭声中烟消云散。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代行君权,而曾国藩以侍郎在籍募湘军,两人都不在常例之内,但正是这样,使两者间的相遇更容易达成一种默契。
    此刻,对刚刚窃得权力的慈禧来说,当务之急是稳定。在朝堂上,她要理顺肃顺遗留势力和议政王奕&;#59460;的派系势力,这必须要她亲自料理。而在地方上要平定太平天国的叛乱,在目前的局势下,只能依靠曾国藩和他的湘军。所以对于曾国藩,慈禧太后只能给予比咸丰帝更多的荣宠。
    果不其然,十一月下旬,朝廷授曾国藩太子少保衔,令其统辖江苏、江西、安徽、浙江四省军务,自巡抚提督以下悉归节制。任命左宗棠为浙江巡抚,继续率领楚军对抗太平军。任命曾纪泽署理江苏巡抚,待考察合格,便即实授。
    曾纪泽以二十二岁的年龄,便登上巡抚之位,这在大清历史上是绝无仅有之事,这其中除了清廷要利用他的淮军保住上海这块财税主要来源地之外,更表明了北京方面对曾氏一族的恩宠与笼络。
第四十五章 戈登
    十二月初,克拉克终于带来了曾纪泽美国政府的答复。。美联邦政府批准首批为淮军订制的三千条享利1860式来复步枪将在中旬运抵上海,其余部分将分批运抵。
    美国方面的答复基本满足曾纪泽的设想,今时不比往昔,如今他身居江苏巡抚之职,更有上海这个不可多得的银饷来源,拥有了权力和金钱的支持,他就有了更大的自主发展能力。
    不过,眼前曾纪泽首要面对,则是正在向上海方向挺进的李秀成兵团。这位醉心于经营东南的太平天国忠王,在连下宁波、杭州等重要城市后,一心想要将江浙这两个东南富省完全纳入他的控制之下,故在攻克杭州不久,便开始准备向上海发动第二次进攻。
    上海被人称为“陆上孤岛”,并无雄关险隘可守,要想确保上海城的安全,必须守住外围要地。曾纪泽在与威利、刘铭传等人商议之后,确定了坚守外线,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方针。
    曾纪泽命张树声的二团布防于上海西面的青浦,刘铭传的三团布防于南面奉贤县,胡雪参的一团布防于南汇镇,此三处皆为上海外围重镇,只要守得住,太平军就休想踏入上海半步。
    淮军这三团战士全部武装了刚刚运抵上海的美制享利式来复步枪,这些淮勇早先就经过了一段西式的军事训练,对于西式武器必不算陌生,在经过短暂的培训之后,很快就熟悉了新式步枪的使用方法及性能。三团人马陆续开出上海城,赶往预设地点布防。
    另外,曾纪泽根据战术需要,将炮营的三个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