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八六一-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869年初,继京沪铁路之后,沪广线动工,2月,京海线动工,大明铁路建设的大幕正式拉开。(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二百八十章 升级
    ~年的2月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月份,这一个月将是大明的一个分水岭。
    2月9日这天,曾纪泽在长江舰队的护送下,前往湖北大冶矿务局考察。
    八年之前,在曾纪泽的组织下,中国第一座近代化的金属矿山在大冶投入生产,经过八年时间的发展,这座最早的矿业公司,已经发展成为集采矿、选矿、冶炼于一身的全中国,乃至全亚洲最大的有色金属企业。
    矿务局下设一座大冶有色冶炼厂、铜录山露天矿两个主要企业,年产铜2000~:左右,占大明现在的铜生产能力的三分之一左右。
    当天下午,曾纪泽的御船抵达大冶码头,接着便乘坐专为运输铜产品而修建的短程铁路抵达铜录山矿,在对企业的主管们进行了短暂的慰问之后,便直接前往了露天矿坑。
    在那里,将要进一次不同寻常的现场试验,这也是曾纪泽专此番前来视察的主要目的。
    露天坑的东面边坡上,十个工人正在一名外国人的指挥下,紧张而麻利的装填炮孔,二十分钟之后,装填结束,工人撤离。
    “走吧,过去看。”
    曾纪泽在企主管和亲兵们的陪同保护下,前往了最近的避炮点,在那里,曾纪泽又一次见到了那名外国主持实验的外国人。
    “诺贝尔先生,我们又见了。”曾纪泽微笑着说道。
    眼前地这个外国人是大名鼎鼎地炸药之王阿尔费雷德恩哈德诺贝尔。
    采矿业所用地药。本世纪初还一直是采用传统地黑色火药。这种火药虽然稳定。但缺陷却是爆炸力较弱。生产效率低。
    随着工业革命地完成。西方国家对矿石地需求量剧增。采矿业急需一种新型地高爆力炸药来代替黑火药。
    而这小子在1862年之时。发明了传说中地硝化甘油。这是一种极烈性液体炸药。轻微震动即会发生剧烈爆炸。
    历史上经过一系列地试验与改进。诺贝尔才会发明出安全地硝化炸药。并凭借他地发明专利。迅速形成他地炸药帝国。聚敛无数地财富。
    这样一位有钱地科学家。本来是不好请来中国地在1864年地一次事故中。诺贝尔家地弟弟和另外被炸死。由于危险性太大。瑞典政府禁止诺贝尔在陆地上再建这种工厂。
    而曾纪泽就是在诺贝尔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及时的派人远赴瑞典向他伸出了橄榄枝,这对他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痴迷于炸药研究的诺贝尔,想也没想就来到了愿意为他提供任何研究条件的中国。
    由于炸药在军事上的极端重要性,曾纪泽当时非常低调的为诺贝尔建立了一座与爱迪生类似的“纪泽-诺贝尔化学实验室”,并长期处于保密状态多年以来,鲜有人知道有这座实验室的存在,而西方的媒体也以为诺贝尔这个“疯子科学家”失踪了,把他给渐渐遗忘。
    近5年的辛苦研究,再加上曾纪泽的某些“灵感”提醒,诺贝尔已经在炸药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性发明,某些发明甚至在诺贝尔也不知道的情况下,已经被大明投入生产当中。
    诺贝尔见到曾纪泽既意外又很高兴,当然,他身为外国人没有中国人见到本国皇帝时的那种激动与紧张的情绪,他只是略显兴奋。
    “皇帝陛下你好,几年不见,你更加精神了。”
    曾纪泽笑了笑,指着对面的边坡道:“要是今天的试爆成功才是真正的精神。”
    “那皇帝陛下你就要精神百倍了,这次的改进型炸药是根据你提供的灵感,将硝化甘油和火棉炸胶以及少量的樟脑混和在一起前的小规模试验都很成功,这次的用量比较大我相信一定也会成功。”诺贝尔很有信心的说道。
    曾纪泽微点了点头:“成功不成功,还要看结果如何,开始爆破试验吧。”
    下达命令之后,诺贝尔指挥助手点燃了导火索,几秒钟之后,随着一声巨响,碎石冲天而起,那道长达二十米的边坡,生生的被爆下了一米多厚。
    在场的工人们无不欢呼雀跃,他们在露天矿工作了多年,一直使用黑色火药进行爆破,他们还是头一次见到威力如此巨大的炸药,兴奋之余,无不感到惊奇。
    技术人员们也纷纷的向诺贝尔表示祝贺,曾纪泽虽不懂得炸药知识,但从这些专业人士激动的神情可以看出,诺贝尔的发明是成功的。
    “皇帝陛下,你看到了吗?我的新型炸药是多么的成功,不但安全、爆炸力强,烟雾还非常少,完全可以称之为无烟炸药。”诺贝尔得意的向曾纪泽夸
    的成果。
    “无烟炸药,嗯确实名符其实。不过,如果只用于矿山开采的话,你发明的胶质炸药就应该够了,这无烟炸药,似乎在军事上更有实用性。”
    诺贝尔所发明的胶质炸药,其实就是硝化甘油与爆胶的混合物,爆胶又是由活性吸附剂硝化棉制,其中并掺入了一定量的硝酸~等添加剂,这种胶质炸药拥有容易起爆、传爆稳定和爆炸威力等特点。
    尽管胶质炸药并不是后世主流的矿用炸药,但在现在这个时代,这种新型的炸药,对于采矿业来说,却绝对是一种革命性的发明。
    当然,曾纪泽让诺贝尔开发硝化炸药,而没有走硝~炸药的方向,却是因为根据硝化炸药所衍生出来的无烟火药,是可以利用于军事用途的一种极佳炸药。
    “皇帝陛下,我苦研制炸药,为的是促进人类发展,消除战争,我可不愿意看到我发明的东西出现在战场上,我希望仁慈的皇帝你和我,也是抱有同样想法的。”
    诺贝尔装起了仁慈,曾纪才不信他这一套,他要是真的仁慈,就不会在当初的历史中,将他生产出来的炸药,大批大批的卖给世界各国的军方。
    不过,为了安这位对大明十分重要的发明家,曾纪泽还是有必要说点瞎话的。
    “诺贝尔先生愿望也是朕之本意,我大明是世界上最期望和平的国家,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保卫自己的祖国不受外敌侵略。你的发明,朕是绝不会用于侵略战争的。”
    曾纪泽这话还是留有地的,诺贝尔只是个发明家,并不是政客,当然也听不出说话的技巧。
    在结束了冶有色之行回京之后,曾纪泽旋即下旨,由军方出资,建立若干家新的炸药工厂,大批量的生产雷管、胶质炸药等爆破器材。
    曾纪泽有理由当,当硝化炸药广泛的应用于大明的采矿业时,将使各矿山的年产量有一个质的飞跃,尽管在机械方面的技术还落后于西方,但凭着爆破方面的领先,必可以使大明的矿产资源年产量迅速的追赶上西方。
    “安庆军工厂的新生产车间运行的怎么样了?”曾纪泽对工商总长丁日昌问道。
    “第一条新车间已经投入运营,大约能年产TNTT一千斤左右,第二和第三条生产线也在建设之中。”
    TNT,汉名又叫梯恩梯,这也是在曾纪泽的引导下,由诺贝尔发明的另一种型号的炸药,这种炸药的化学成份为三硝基甲苯,这是一种威力很强而又相当安全的炸药。
    这种炸药即使是被子弹击穿一般也不会燃烧和超爆,历史上,它将于20纪初开始广泛的用于装填各种弹药和进行爆炸,因其综合性能最好,故被称为“炸药之王”。
    曾纪泽在这个时候启动了TNT的量产,自然是准备为大明军队中的克虏伯钢炮进行升级,使其所用之炮弹,逐渐改为TNT装填,从而使其爆炸力更上一个台阶,再次拉开大明炮兵与西方的差距。
    同样,这种TNT炸药还可以应用于飞艇炸弹、水雷等多种军用武器的装药,而在大冶时曾纪泽提到的无烟火药,则可用于步枪的发射烟装填。
    雄心勃勃的他,在这个时候秘密的对大明的武器弹药系统进行更新换代,其目的自然是不言而喻。
    曾纪泽点头表示满意:“那保密工作做如何?”
    丁日昌道:“请皇上放心,这几条新的生产线,技术人员和工人全都是咱们自己人,没有一个洋人。内务部也参与到了工厂保密工作中来,完全可以杜绝配方的泄露。”
    “很好,这几个厂子你多用点心吧,还有其他几个军工厂正在上马的新项目,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将来咱们与洋人叫板,就靠这几个绝招了。”
    大明现在的武器开发项目,已与先前的单纯仿制大为不同,虽然军工企业的规模还有待扩大,但在武器研制与开发上,已经悄悄的走在了世界前列。
    武器这玩意儿,只要在战场上一露面,除非你是跨越了几个世纪的装备,否则,凭借西方的工业和人才储备水平,很容易就仿制出来,所以曾纪泽更要加强对武器开发的保密。
    而在保密这方面,西方国家显然还没有加强这方面的意识。
    三天之后,外交总长容闳给曾纪泽带来了另一个好消息。
    “皇上,臣已与毛瑟兄弟达成了协议,他们已经答应在我大明建立一家步枪工厂,批量生产他们刚刚发明不久的新式步枪。”(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二百八十一章 烽烟再起
    第二百八十一章 烽烟再起
    1867年,德国毛瑟兄弟在美国雷明顿公司驻比利时诺里斯兵工厂工作期间,设计了一种旋转式闭锁枪机的后装单发步枪,并申请了美国专利。
    然而,这款在后来威名赫赫的步枪,并没有引起美国人的注意,不久之后,诺里斯兵工厂即中断了对毛瑟兄弟的财政资助。
    像毛瑟兄弟这样的奇才,本来曾纪泽是应当及早的将他们聘至麾下的,但这一时代的外国英才实在太多,再加上曾纪泽前几年一直忙于应付国内的战争,竟然将大名鼎鼎的毛瑟步枪发明者给不小心遗忘了。
    幸运的是,他及时的想了起来,而美国人的“大度”,正好给了曾纪泽“可趁之机”,于是,在丰厚的利润与广阔的发展前景的诱惑下,大明很顺利的就将毛瑟兄弟二人请来了中国。
    如果早点将这两个人才请来的话,曾纪泽自然就会采取与爱迪生等人一样的合作方式,即发明专利归于大明,发明者享受生产销售利润的部分分成。
    但是现在毛瑟枪的专利已。经在毛瑟兄弟手上,这两人又狡滑的很,死不肯出售专利,于是工商部只好退而求其次,决定与毛瑟兄弟组成合资工厂,中方占百分之五十一股份,毛瑟兄弟点四十九,专利权仍然掌握在毛瑟兄弟手中。
    但曾纪泽并不担心,依大明现在。的工业技术能力,不消数年,本土的人材便可把毛瑟枪的技术消化干净,然后再加以改进,便能仿制出更先进的型号,到时这种枪的专利权自然就掌握在了大明手中。
    于是在曾纪泽的授意下,合资。的兵工厂在汉阳成立,取名为“汉阳兵工厂”。
    上海苏州方面已经建了不少兵工厂,但这些长江。下游城市,列强的势力影响比较大,出于国防安全的考虑,所以新的兵工厂建在了汉阳。同时,也有利于就地取材,利用大冶矿务局的铜铁资源。
    三个月后,汉阳兵工厂正式落成,并投入生产,经过。协商,新生产出来的步枪被命名为“明德1869式步枪”寓意为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