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八六一-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卡尔,快发出第二波进攻的信号。”刘奉公选择了恰当的时机,边说着,边举起一个瓦罐,这一次他并没有选择用绳子放下去,而是直接从空中扔了下去。
    呼!
    当瓦罐落入火焰之中时,那烈火瞬间增强了数倍,仿佛有无数条火龙从中腾出,所过之处,遇物皆着。原来,那罐子中装的油。
    “漂亮,好玩啊,我也来一个。”卡尔兴致大起,也搬起一个瓦罐丢了下去,骤然变强的大火眨眼间将邻近的两个粮仓点燃。
    四艘飞艇上不断的有油罐丢下,本就不小的火势如火借东风一般,片刻之间便将绝大多数粮仓点着,整个杨家庄已是一片火海。大火扩散到这个地步,已经是人力所不能扑灭的了。
    不单单的粮食,那些冲进去灭火的太平军士兵们也无法逃出这大自然的愤怒,近有五百多人被困在了火海之中,他们无处可逃,很快被大火烧着,经历过短暂的痛苦之后,化成一团焦炭。
    即使是身在一百米的高空,刘奉公仍能听到下方凄厉无比的痛苦嚎叫,他可以想象的到那种被活活烧死的惨烈之状,那是比任何一场常规的战斗都惊心动魄的可怕场面。
    刘奉公陡然间把目光投向了那巨大的气囊上,心里突然涌起一种说不出来的惶恐与兴奋,而这种情绪所投射到脑海里的,只有一个念头:这种不可思议的飞行器,必将彻底改变战争的方式!
    “仁慈的上帝呀,请宽恕我所犯下的罪吧。”卡尔也不敢再看下面可怕的场面,蹲在舱里做起了祈祷。
    砰!那是子弹的声音。地上的太平军终于发现了他们的敌人不可思议的来自天空,尽管他们仍然无法看到敌人的真身,但愤怒的他们却举起枪,朝天空中乱射起来。
    “卡尔,别念念碎了,赶紧升空撤退,要不然你就真得被你们的上帝召去当小弟了。”刘奉公从恍惚中惊醒。
    四艘飞艇迅速的上升,蒸汽机重新发动,在螺旋翼的推动下,飞离了杨家庄上空,绕了一个圈,又从来时之路回了去。
    这是一次成功,却又惊险的空险,刘奉公知道,他们今晚的这一战,必将被载入史册。
    当次日天明的时候,他们从太平军的阵地上空飞过,刘奉公不失时机的观察敌情,望远下,太平军营垒里已是乱成了一团,不时可见成批的士兵从中跑出,望开封方向而去。
    显然杨家庄被袭,粮草全部被烧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前线,或许昨夜他们也目睹了那一场滔天大火。聪明一点的士兵们都清楚,这场战争他们已经败了,还傻傻的呆在这里,不被明军所杀也要活活饿死。
    于是,一夜之间太平军的士气便跌落到了谷底,不战自溃已是必然之势。(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第二百三十七章 宿命
    艇徐徐经过明军阵地上空,刘奉公难以抑制漏*点的心准备好的一面大明九龙旗悬挂出舱外。
    红底黄纹,旗帜飘飘,九条金龙张牙舞爪,呼之欲出。
    阵地上的明军士兵们很快发现了天空中的“飞来神物”,起先他们惊讶茫然,因为那样古怪的东西,他们从未曾见过,乍一见时,还以为是天上的神仙在御宝飞行。而当他们看到那东西上还飘悬着大明九龙旗时,顿时欢声雷动,他们挥舞着手中的刀枪,向那四艘飞艇欢叫着,高呼着“大明万岁”的号子。
    这时天色已明,飞艇已不需要地面导航,它们穿越了两军阵地上空,在后方五里的一个小山凹里降下。在那里,空军地面人员专为此次空袭抢建了一个简易的基地。
    四艘飞艇在地面人员欢呼喝彩声中徐徐降落在木制的停机坪台,当刘奉公第一个从舱篮中跳下来时,几十号人一涌而上将他包围起来。兴奋的人们仿佛通过他们,亲身经历的那场惊心动魄却又畅快淋漓的战斗,喜悦与激动的喧叫声如春雷般响彻不止。
    人们高兴之极时,更七手八脚的将一干凯旋的战士们抬起,欢呼着抛上天空,接住了再抛起。而刘奉公在那一上一下的惊险激刺中,整个人也飘然起来,这个时候,一种英雄凯旋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曾纪泽就站在不远之外的基地指挥部门口,面带微笑的目睹了这振奋人心的一幕,笑呵呵的对着身边的空军第一师师长宋振东道:“看来本王来的巧啊,正好能看到你这些勇敢的战士们凯旋归来。”
    “王爷来的还不够巧啊,要是早来一步,昨晚就能在前线地看一场痛快的烟花表演啦。”宋振东掩盖不住内心的喜悦,他说的每一个字都抑扬顿挫,充满了一种年轻人的朝气。
    这位美国西点军校留学归来的高材生,几个月前被曾纪泽委任为了空军师长,他的治军之方颇具美国色彩,平时训练要求十分严格,但却不搞冷酷做作的官僚主义,这使得他地士兵们和他一样,浑身上下就弥散着一种加州海滩式的阳光气质。
    这一次地空袭之策,虽然是由曾纪泽提出最初的构想,但当时全军上下都觉得不太“靠谱”,唯有宋振东等少数几名“激进派”军官全力支持。而本次空袭的所有作战计划,人员部署等,也都是宋振东一力完成。
    可以说。这是一次宋振东地胜利。他和他地空军从今天起。便以一场传奇式地胜利。宣告了他们登上历史舞台。
    而这一场胜利。更证明了曾纪泽发展空军地理念是正确地。就在不久之前。曾纪泽已致信南京。将此捷报送往朝廷。同时宣布再拨款二十万两。全力支持飞行器研究公司地研发工作。以及空军地扩建。
    眼前众将士欢庆地场面尚未结束。一路飞尘便从坡上奔下。是骑兵师长李潜龙风急火燎而来。
    “王爷。好消息。好消息呀。”李潜龙滚鞍下马。兴奋地竟是忘了上下之礼。晃着手中地马鞭叫道:“匪军地囤粮之所昨夜遭袭。数十万担粮草付之一炬。匪军上下现在是人心惶惶。阵地上已经开始有逃兵了。这真是天助我也呀。”
    为保密起见。此次空袭地计划曾纪泽并未透露给李潜龙。从他那一脸惊喜地表情来看。这位骑兵师长还尚未得到事情地前因后果。
    “潜龙啊。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新任地空军师长宋振东。这一次。你非得好感谢一下他才是。”
    “原来是宋大人,久仰久仰啊。”李潜龙以官场上特有的神情语态打了招呼,但心里边却十分纳闷,他一是不知何为“空军”,二是不明为何要感谢这姓宋地。
    “久仰李大人之名,今日一见,果然是将风之骨。”
    宋振东同样客气,他很快注意到了李潜龙神色间的那股子困惑,便是指着视野中的那几艘飞艇,笑着说道:“李大人请看,我师的几位勇士,就是乘坐那四艘飞艇,深夜潜入敌后,空投火药,烧了匪军的粮草。”
    先时李潜龙兴冲冲而来,也没注意到山凹中停放着几个古怪的巨物,这时听到宋振东之言才回头看到,不由大为惊骇。
    “宋,宋大人,我没听错吧!你那四个大玩竟能飞到敌后,还从天下投火药?”
    李潜龙也算是有着黄浦系血统的进步军官了,但毕竟飞艇空投这种作战方式颇为超前,纵然是欧美之间的战争也鲜有使用,如此开先河之战法,怎能不叫李潜龙这样的人惊诧莫名呢。
    “没错,就是那四个大家
    烧了敌人的粮草。”曾纪泽接过了话头,时间紧迫浪费口水,“宋师长已经帮你打垮了太平军的士气,现在你所面对的敌人,不过是一帮饥肠辘辘,人心涣散的乌合之众罢了,你可别跟我说你还没有把握冲破敌人的防线呀。”
    曾纪泽的语气有点激将的意思,李潜龙顿时有点热血沸腾,想他骑兵师万余之众,装备精良,还有骑兵之机动性,打了一个多月却撼不动敌人阵脚,而人家宋振东就搞了四根会飞的“箩卜”就轻轻松松立了奇功一件,这让他多少感到有点没面子。
    “王爷放心吧,七日之内击不溃匪军,我李潜龙提头来见!”李潜龙拍着胸脯立下了军令状。
    攻击开始。
    宋振东的成功并未激刺得李潜龙头脑发热,白天,他将后方刚刚运抵的克虏伯后装钢炮搬上前沿阵地,毫不吝啬炮弹,对太平军阵地采取不间断的炮轰。夜晚,他刚派出两千轻骑,组成几十个骚扰小队,对太平军的防线薄弱处进行突击。
    最初三天,太平军还能勉强应对,但粮食被毁的影响旋即扩展,七万多张口很快将仅剩的口粮吃尽,然后便只能宰杀为数不多的战马,到第六日时则彻底断了粮。
    饥难耐的士兵们还要面对的是明军不分白昼夜的袭击,不但要挨饿,连睡眠也无法保证。军心士气,跌至谷底,于是更大规模的逃散开始,起先是每天几百,到第六天之时,竟是一夜之间少了一千逃兵。
    蔡元隆苦心经营的这一条防线,已几成土崩瓦解之势,而李潜龙则选择了在这个时候,对他的敌人发起致命的一击。
    1866年1月3日,李潜龙部以两个团兵力,向太平军西线黄河附近的薄弱点发起了强攻,以一个团的兵力,牵制蔡元隆中央阵地。
    李潜龙策马狂奔,在强大的火力掩护下,率领着他的虎狼之师踏过敌人阵地,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有力的抵抗,他的铁骑洪流势不可挡的淹没了不足三千人的残兵。
    在斩杀无数之后,李潜龙充分的发挥了骑兵的速度优势,迅速的绕到蔡元隆老营的背后,与佯攻的那一个团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
    蔡元隆七万大军死伤无数,王爷以下被斩杀三十余人,蔡元隆仅在五百余骑的保护下狼狈不堪的逃回了开封府。
    曾纪泽率趁得胜之势,令李潜龙部掩杀,长驱直如数百里,直杀到开封城下。
    城中官民骤闻前线大败,望见南方烟尘大起,无不惊慌失措,举家外逃者不计其数。李秀成情急之下,令四门封闭,不准平民出城外逃。
    随即,李秀成又调城中最后的两万御林军进入城南阵地,而李潜龙因后续部队未能跟长,补给线过长,不敢强行攻城,遂在开封之南安营扎寨,挖掘战壕,为下一步进攻开封做准备。
    李秀成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辛辛苦苦重聚的数万精锐,就这样被蔡元隆葬送,眼下开封府被明军南北夹击,形势岌岌可危,李秀成已是方寸大乱,一夜之间往山西发出七道勤王之旨,召东王赖文光火速率北伐大军回援京城。
    北伐的九万太平军已据整个山西,赖文光为防明军从北部进攻山西,遂将一半的兵力驻防于大同府。当初明军渡过黄河,李秀成召之回援之时,赖文光抗命不遵,只率三万多人驻扎于平阳府,威胁明军侧翼。
    而今开封被南北夹击,李秀成召其勤王的措词极其严厉,赖文光也知京城形势可危,不能不救,便星夜赶回了开封。
    “东王,你总算回来了,朕现在可以安心了。”当赖文光走入大殿之时,李秀成大喜过望,当着群臣的面下了龙座,亲手携其入内,这算是给足了东王面子。
    而立在一边的蔡元隆表情却没那么好看,西东两王各为天国顶梁之柱,而今他西王损兵失地,颜而尽失,使社稷陷于危境。人家东王北伐开疆拓土,功不可末,而今又携大军回援,安定了京城的军士民气,这是何等的威风。
    蔡元隆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