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八六一-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王赖文光一马当先,穿过冻结的护城河,踏过无人看守的吊桥,一举攻入尚在沉睡中的
    。
    震天的喊杀惊动了城中守军,他们不得不从被窝中爬出,惊慌万分的仓促应战。然而,太平军在城中探子的指引下,迅速的攻入城内清军大营,将那些衣着未整,兵器还没有拿稳的清军斩于马下。
    三千守军,大半毙命于军营之中。
    巡抚卓默凡持剑立于衙门正堂之中,这里已是空无一人,能逃的人都已经逃走,除了他身后十几个惶恐不已的妻小。
    “奴才无能,使省府失陷,奴才这就自行了断,去向列祖列宗谢罪了!”卓默凡举剑便欲自刎。
    “老爷,不要啊——”身后的夫人哭叫着劝阻。
    卓默凡停了下来,那剑缓缓的放下,就在他的妻小们了一口气时,卓默凡手中的剑再一次举起,他布满血丝的双眼直瞪着他的亲人,厉吼道:“是了,我绝不能把你们留给发匪,任他们蹂躏我们的妻儿。
    你们应当和我一样,生是大清人,死是大清鬼!”
    话音未落,长剑奋然落下,一剑斩落了他妻子的头。接着,在一片哭喊声中,他如一头疯了的恶狼,沾血的剑锋毫无犹豫的向他的亲人们砍去。
    “生是大清人,死是大清鬼!生是大清人,死是大清鬼!”他最后一次仰天哭啸,已为血浸染的长剑挥自己的脖子。然后,那一个血淋淋的躯体倒在了遍地尸首之中。鲜血淌入堂下,渐渐将那晶莹之雪浸染。
    在大雪过后的第一个晴天,太平天国攻陷了河南省会开封,李秀成在此草创宫殿,改开封为天都。而后,以骑兵四处,迅速攻陷黄河以南州县,并亲率大军南下围歼清廷兵部尚书胜保所率五万大军。
    面对太平天国的咄咄攻势,胜保没有选择由河南西部撤退,而是率大军北上,欲与太平军主力决战。
    他没有选择,清廷给他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守住河南,而如今河南府县已丢失殆尽,就算撤出险地,清廷也必会治他的死罪。唯有与太平军决一死战,也许还有一丝生机。
    然而他却失败了,李秀成率领下的太平军,比之当年江南鼎盛时期军事奇才杨秀清所率的太平军还要强大,他们的骑兵不但机动能力超越了蒙古骑兵,而且还装备了大量的洋枪,其战斗力远非清军所以比拟。
    胜保的五万大军在三天时间内几乎全灭,而他本人则率令着三千残兵死守荣湾小镇,四面八方被太平军团团围住,他们高喊着口号,要为死在胜保手里的英王陈玉成报仇雪恨。
    五天之后,弹尽粮绝,残存的士兵们死始纷纷逃离,到最后,所有的部下都背叛了胜保,他们打开了荣湾镇四门,跪伏于地迎接太平军的入城。
    那个浑身浴血的满人狼狈的奔回了他的帅府,这座小宅子已经空无一人,他提刀入内,一脚踏开了那间房门,内中,那美人却处惊不乱,端坐在桌上摆放酒菜。
    “你,为什么没有逃走?”胜保死死的盯着灵儿,他没想到这个女人竟然还在。
    “大人,灵儿生是你的生,死是你的鬼,你想让灵儿去哪里呢。”灵儿笑语盈盈的走来,将他扶坐那摆满丰盛酒菜的桌边,道:“大人养了灵儿这么多年,灵儿无以为报,就为大人做这最后顿饭菜吧。”
    那手中的刀悄然落地,胜保竟是扑入灵儿怀中,唔唔的哭了起来,哽咽道:“灵儿,想不到你才是最念着我的人,我胜保能享用过你这样的女人,这辈子也值了。”
    “别哭,别怕,来,喝下这一杯酒,什么烦恼都会忘掉了。”灵儿像哄小孩一样抚着他的背,将一杯酒喂入了胜保的口中。
    片刻之后,那哭哭啼啼声渐息,取而代之的鼾声如雷,她在那酒中下了蒙*汗*药。
    她将那胜保推倒在地,一脸的笑容收敛,脱去外面的大衣,内中却是一身的素缡之衣,然后,她从床下取出了一面灵牌,上面赫然写着——先夫英王陈玉成之位!
    “王爷,灵儿忍辱负重这么多年,终于等到了今天,灵儿给你报仇了!”她对着那灵位拜了三拜,腾的起身,拾起了地上的血刀,用尽全身的力气,砍下了胜保的脑袋。
    她仿佛疯了一般,一刀接一刀,不停的剁那无头之尸,仿佛一生一世的怨气,都发泄在了这一刀刀之中。
    不知何时,数十名太平军进入了屋中,他们目瞪口呆的注视着眼前这一幕,似乎他们明白了什么,默然不语,任由那女人不止的疯狂。(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一百七十七章 伐清大计
    秀成立于万军之前,望着烽火弥漫的小镇,他知道,TTT3束。胜保的覆灭,意味着满清在中原的最后一支有力的抵抗力量被肃清,在这片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太平天国将再无敌手。
    火势浙熄,一批批的俘虏被押解出城,李秀成曾下过命令,凡归降者,可不计前罪,择优录用。胆敢抵抗天国天威者,将处以极刑,因此,这些俘虏都将被押往早已为他们挖好的深坑中,统统活埋。
    李秀成策马徐徐走向小镇,在正门之前,一队士兵押解着一名满身是血的妇人而来,士兵们向李秀成报告了这妇人的身份来历,在场众将不由皆是一惊。
    李秀成凝视了那低头的女人一眼,马鞭轻扬,道:“把她带过来吧。”
    士兵们听说她是英王陈玉成的妻室,自不敢有所怠慢,便好言请她过去。那灵儿心静如水,面色淡泊,上前屈膝一礼,幽幽道:“臣妾拜见天王。”
    除却那一身的血渍,这女人生得肌肤白晳,玉手如葱,却也是一个美人胚子,李秀成迫不急待的想一睹她的真容,便道:“免礼吧,抬起头来。”
    那女子微微抬头,李秀成驻于马上,却只能看见半个下巴,于是便俯下身来,马鞭轻托她的下巴,终于看清了那张娇艳的容颜。
    “人言英王之妻美若天仙,果然是名不虚传,只可惜给胜保那个狗东西糟蹋了这么多年,可惜呀,可惜。”
    李秀成心中暗自感慨,他叹了一声,道:“英王妃这些年受苦了。”
    灵儿摇了摇头,道:“臣妾不苦,只要能为英王报仇,臣妾就是受再大的折磨也不苦。”
    众人皆为这忠贞烈妇感叹,那东王赖文光便是哼了声,道:“你在那胜保身边多年,能杀他的机会只怕数不胜数,却为何偏偏挑他败亡这个时机,哼,只怕是不得已而为之吧。”
    灵儿脸色一变。颤声道:“臣妾不知王爷说些什么。”
    赖文光还待言。西王蔡元隆却道:“不管怎么样。英王妃都是咱们天国功勋妻室。如今她又手刃了胜保。天国理应善养于她。让她安安生生地渡过余生。”
    李秀成点头道:“西王说得有理。朕就……”
    “且慢!”李秀成地话被赖文光打断。他直视着神情紧张地灵儿。沉声道:“英王当年殉国之时。这贱妇为芶且偷生。不惜背叛天国。屈服于胜保地淫威之下。而今见胜保大势已去。竟又反杀之。以向主上邀功。这等不忠不贞。反复无常地贱人。主上岂能被她一副可怜相所蒙蔽!臣请立刻将这贱妇赐死。以惩其罪。”
    赖文光语出惊人。众人皆是一怔。但很快。大部分地将领们便纷纷附合赖文光之议。仿佛与这灵儿有杀父之仇一般。个个是咬牙切齿地要求将之处死。
    李秀成眉头微皱。目光转向蔡元隆。蔡元隆急道:“东王。你用法也太过严酷了。英王妃乃一介女流。她能活到今天已是十分不容易。就算当年屈就于胜保。那也是迫不得已之事。她杀了胜保。罪亦可抵。何必非要取她性命呢。”
    赖文光冷哼一声,决然道:“乱世用重典,主上治国,必是功必赏,罪必罚。若依西王所言,莫不是只要你立有大功,便可以滥杀无辜而不被治罪了吗?哼,今日不杀这贱妇,不足是震慑天下人心。主上,你切不可有妇人之仁啊。”
    “主上,英王妃不能杀,杀之令天下臣民寒心啊。”
    “主上,此贱妇必须杀,不杀不足以服众!”
    ……
    东西二王争执不下,现场的气氛越发的剑拔弩张,双方都有一批派系跟从,但显然东王的捻系势力要大得多,对于东王的支持声也自然要更强。
    李秀成已无法再搞平衡,这一件事已不仅仅是英王妃的有罪与否的问题,而是演变成了一场捻系与江南系的较量,而那个楚楚可怜的妇人,只不过是这场较量的牺牲品而已。
    “都给朕住口!”李秀成一声厉喝,震退了争执不休。他扫视了情绪激动的众臣,暗暗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沉吟许久后,冷冷道:“东王所言有理,朕决意处死此女,但念在英王在天之灵,就赐她一个全尸吧。”
    赖文光嘴角露出了笑意,蔡元隆却是大为不满,又争道:“主上如此决断有所不……”
    李秀成手一摆,阻止了蔡元隆继续讲下去,决然道:“朕意已决,尔等都不必再提了。
    ”说罢,拨马往城中而去。当他的目光
    色惨白的妇人一扫而过的瞬间,那妇人看到了一丝愧T
    “多谢天王圣恩,臣妾终于可以解脱,终于可以去与英王相会了。”到了临死之际,灵儿反倒是不惧了,脸上竟流露出坦然的笑容。
    “贱人,别赖死赖活的了,走吧。”那几名押解的士兵态度立刻来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推搡着灵儿往远处的那颗大树而去。
    白绫高挂,他们要将这绝美的女人吊死在这枯树上。而这时,其中一人向众人使了个眼色,低笑道:“弟兄们,这么水灵的女人,白白绞死了太亏了,好歹也得咱哥几个爽完了再杀她不迟呀。”
    “不错,瞧那两个大**,我早就忍不住想干她了。”
    “我先来。”
    “滚开,我先来。”
    ……金陵沐春色,龙城风云聚。
    在这初春之始,大明朝的文武重臣们齐聚于京城,共商天下大计。
    时间是大明天策二年,公元1865年四月,当第一偻晨光懒洋洋的爬出地平线时,早朝的钟声已然敲响了第二遍。上百名文武官员,陆续由神武门进入龙城,默默无声的望太极殿走去。
    众臣列毕,曾皇身登金殿,端坐龙椅,群臣跪拜山呼万岁。曾皇叫众人平身,高声道:“如今两广、云贵皆平,除海外之台澎孤岛外,江南半壁皆已归我大明所有。
    朕今日召众卿家齐聚于此,便是要讨大明下一步的方略,众卿家有何高见,可畅所欲言。”
    曾纪泽第一个站出来,朗声道:“江南已平,大明军威正盛,皇上自当仿效前明,挥师北伐,扫灭满清,一统天下。”
    先南后北,本来就是南京事变之时就已定下的大计,曾纪泽料想不会遭到反对,但事实是,现在大明的国情已与先前大不相同,众臣之心态,亦随之发生了变化。
    湘王曾国道:“江南虽是平定了,但到处是荒凉凋敝,大明如今要做的,首要是与民休息,积蓄国力,待国富军强之后,再挥师北伐,那才是万妥之计。吴王这么快就急着北伐,只怕是太过仓促,若稍有差池,岂不重蹈当年太平天国北伐之覆辙吗!”
    曾国看得很清楚,北伐满清,东军占有地势之利,自然会是北伐的主力军,而所攻陷之地,自然也就成了他吴王的势力范围。此消彼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