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八六一-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部分的温州百姓,以及五千人的守军已经乘坐着最后一批帆船出海,望台湾而去。
    明军追到了海边,眼睁睁的看着敌人远去,明军将士只能朝天乱放枪,以发泄心中的愤怒与恼火。
    而在那远海之中,那艘左宗棠的旗舰上,这位一代名臣同样也在望岸兴叹,看着渐渐模糊的大陆,左宗棠幽幽一叹,仰天道:“这一去,不知何时再能踏上大陆的土地,左宗棠啊左宗棠,难道你今生今世就注定要埋骨于那海外孤岛
    此起彼伏的枪声,悄然的淹没在了滚滚涛声之中,身后,那一片难以割舍的大陆已经消失在海平面下,而船头对面,那座对船上大多数人而言,都还陌生的岛屿渐渐进入视线。
    许多人对这座岛屿的了解仅限于她的名字而已。
    台湾。(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com,章节更多,
第一百六十九章 被开明
    北京,紫禁城,乾清宫。
    诺大的宫殿,一片死寂,遍地跪伏的大臣们,个个低头不语,凳上那一位王爷脸色铁青,而榻上端坐的那两位太后,更是面色焦虑,忧心忡忡。
    过了许久,把弄着佛珠的慈安小声道:“六爷,现下僧王败了,左宗棠也败了,东南半壁丢得也差不多了,发匪和捻军又在中原起了声势,哀家的意思,咱们还是早做准备道:“太后所说的早做准备,微臣不知是指什么?”
    慈安犹豫了一下,道:“那自然是做好准备,撤回咱们关外的满洲老家。”
    此言一出,众人无不变色。奕;神色惊愕,道:“大清万里江山,乃是祖宗们用鲜血打下来的,怎能说弃就弃,我等将来又有何面目见列祖列宗!”
    慈安叹道:“反正这中原本就是汉人的地盘,咱们的老家在东北,只要东北在咱们手中,总算还对得起祖宗
    “姐姐,你这话就错了,咱们的老家是在东北不错,但这中原的大好河山可是祖宗真刀真枪打下来的,它本来就该属于咱们满人。姐姐真还以为把这江山让给汉人,他们就能放过咱们吗?依然哀家看,把这江山卖给洋人,还能换些人,他们照样还要生吞活剥了咱们不可。”
    沉默已久的慈禧终于站出来说话,她顿了顿,又道:“所以说,这江山是宁与友邦,也不能与家奴,姐姐的想法,根本就是带着咱们大清往绝路上走。”
    慈安一向没什么主意,这回稍有点想法。却被众人反驳,一时间大感惭愧,便道:“可是不把江山让给汉人又能怎样呢,照目前的形势,咱们这大清的半边江山又能支撑多久呢。”
    慈禧把目光投向了奕;,道:“六爷是众臣之首,是咱们大清的顶梁柱,这大清的江山该怎么撑下去,姐姐应该问六爷才对。”
    到了这个时候,慈禧反倒把重担与责任全推给了奕;。全无当初一心要削去他权位的那副嘴脸。
    慈安便道:“六爷。事到如今。你倒是拿个主意
    众臣地目光同样齐齐地投入了奕;。他沉出了一口气。缓缓地站了起来。紧锁地眉头松了开。高声道:“我大清到了这般地步。若想戡叛乱。兴国势。那就唯有洋兴务、造枪炮、练新军。首要之义便是强军。唯有训练一支可与洋人媲美地新式军队。才能与南方地叛军一争高下。否则地话。不如干脆如母后皇赞成地。到了这们危急时刻。推行洋务地阻力反而小了很多。
    慈禧一拍桌案。说道:“咱们地军队一定要改换洋枪洋炮。要比叛军地多。还要练新军。练出一支比叛军数量还多地军队。这样才能剿灭叛军。哀家琢磨着成立一个洋务部。就由六爷主持。全面地推动大清各项洋务事宜。不知姐姐与各位大臣们是否同意。”
    事到如今。谁都把兴洋务视为挽救大清地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几十号大臣竟再听不到反对地声音。众人出奇一致地附议。
    奕;当堂提出。要国家每年拿出财政地五分之一收入来办军火工厂。以大造枪炮。而醇亲王却提出了反对意见。他道:“目下形势紧张。造厂造枪炮固然是好。但在短时间内却难以武器我们地军队。所以我以为造不如买。何不将巨资用于向洋人购买枪炮。我相信不出半年时间。建成一支五万人地新式军队当不成问题。”
    慈禧也道:“造不出买。醇亲王说得好。既然用银子就能买来地东西。何必费力气自己造呢。就依醇亲王地办妥。便又道:“现在是国家危难之时。南方赋税之地尽为贼然锐减。这样吧。哀家先拿出五万两地脂粉钱以资军用。另外每年从哀家地用度中提出十万两买枪买炮。诸位都是国家众臣。到了这个时候。是不是也该出点力呢?”
    皇太后都掏钱了,下边的这些大臣们自然不敢抠门,这个叫着要捐一万,那个争着要出八千,嚷嚷了半天也不过凑了四五十万两,却把个慈禧一下子给惹火了,她猛一拍案,怒道:“你们这些吝啬的奴才们,你们家里边有多少底子,别当哀家不知道。现在国家到了这个关头,你们也好意思就拔这几根毛!哀家告诉你们,要是这大清朝垮了,你们全得跟着完蛋,家里藏再多的钱,就等着去孝尽阎王爷去诉惭愧,纷纷又增加筹码,但最多也不敢超过皇太后的五万两之数,最后免免强强的凑到了一百万两。慈禧这才稍稍满意,但看下面跪着的那些臣子们,表情却是心疼得紧,仿佛掏着区区几万两银子,就好比从他们身上割了肉一般。
    慈禧得意道:“有赖众臣们忠心为国,凑了这一百万两银子,我说六爷,这么多钱够买不少洋枪洋炮了吧。”
    奕;并没有慈禧那么乐观,他道:“洋枪洋炮造价不低,不光是买枪地价钱,其所耗子弹也是砸银子的物两只是杯水车薪而已,朝廷还需以财政拨款来支持。不过现下税收锐减,入不赙出,单是这买枪炮一样就耗资无数,更何况还有几十万军队地饷银,这……这实在是不易
    慈禧哼了一声,道:“这有什么难的,大清朝保着那些个百姓们不受叛贼所祸,他们自该有所贡献,你们下去商议一下,看着增加税额不就行朝祖训永不加赋,但这些年来国家兵灾不断,各种名目的税赋已经颇重,若再增加这一项巨税,只怕民生将更加艰难
    慈禧眼皮子翻了一下,不屑道:“这年头,谁又容易呀,连哀家这做皇太后的,不也得节衣缩食,为这多灾多难的国家操心嘛。行,就这么定了吧,姐姐,你没意见然已是默认。奕;思前想后,也没什么别的路可走,也只好听从懿旨。
    曾纪泽地东军先后夺下了整个浙江,以及福建沿海地带,随后他在巩固海防的同时,又命吴宗敏师在没有任何预兆地情况下攻入广东,直取广州。
    这令曾国荃大为着急,于是令福建的西军西进,抢占广东地地盘,同时调兵入湖南,分兵进攻广西、云南两省。虽有争功之嫌,但将士们作战势头很猛,一路高奏凯歌,连战连捷,扫平江南,只是时间的问题。
    曾纪泽旋即推荐张凯泰为浙江巡抚,推荐吴长庆为福建巡抚,主掌两省政务。朝廷准了张凯泰的推荐,但对福建巡抚之职是犹豫不定。原因很简单,湘王曾国荃也提名了他的人选,由于东西两军各占有福建一半的土地,这就使得曾皇在做选择时,颇为为难。
    经过了一番思量,曾皇将福建一分为而,南部大陆地区以及台澎岛依然属福建省,并任吴长庆为福建巡抚,北部地区则划归江西省所有。将一个省硬生生的拆分为两半,曾皇之无奈由此可见。
    两广、云贵之敌兵力微弱,守军或降或败,已不再具有任何威胁,况且这些省并不与吴王辖地相接,曾纪泽自然也就不好派兵去抢地盘。
    浙江战事结束后不久,曾纪泽便赶回了上海,抓紧时间继续他的革新大业。1865年1月,曾纪泽决定成为上海电报公司,由盛怀宣任总办,逐步在江苏,由官府全权出资,在江苏以及大明境内推行建设电报网络。
    1843年,美国人塞缪尔。莫尔斯用国会赞助的3万美元建起了从华盛顿到巴尔的摩之间长达64公里的电报线路,翌年5月,他在华盛顿国会大厦高法院会议厅里,用他从183年便发明出来并不断完善的电报机,向巴尔的摩发送了世界上的第一封电报,电文内容易《圣经》中的一句话:上帝啊,你创造了何等的奇迹!
    在这个伟大的事件之后,电报这种“闪电式的传播线路”在欧美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巨大的通讯网络。
    这种不可思议的通讯传播速度,其在军事上的应用价值,在正在进行的美国内战中尽显无遗。毫无疑问,比对手先一步做出判定,在多数情况下,都极有可能左右一场战事,甚至是一场战争的胜负。
    曾纪泽很清楚,当他将这种“令人无法理解”的通讯工具引入大明后,就如同为他已然很强大的军队再添一把利刃,在面对还在以骑兵机动力自傲的满清之时,这利刃,将给予敌人最致命的杀伤力。
    然而,电报线路的铺设,很快就出现了曾纪泽意料中的难题,那就是根深蒂固于中国人心中的风水观。(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com,章节更多,
第一百七十章 冲突
    江苏武进,一座大运河上的小城。
    电报公司铺设的第一条电报线是由徐州至上海,沿大运河铺设,目的是加强徐州这座矿产军事政治重镇与上海的联系。
    由于大明本身不具备任何电报业的人才,故新成立的上海电报公司,主要是从美国招募而来,除了复旦公学的七名毕业生,以及一些通晓英语的外贸人才之外,整个电报公司的技术部门清一色的美国人。当然,决策层是还是盛怀宣自己挑选的中国团队。
    “梅,把你的标尺往左边移动一点。”美国工程师萨姆站在河岸边,向草丛中的那个年轻人高喊。
    “是这里吗?”年轻人往左侧挪了几天,看到萨姆竖起了大拇指就不再挪动。
    年轻人叫梅时洲,是复旦公学的第一届毕业生,大学时主修物理,会一口流利的英语,毕业后被分配到了这家新成立的电报公司工作。
    萨姆摆弄着支架上的仪器,他是一名测量学工程师,为此次的铺设工程提供测量任务。在他身后不远,十几名工人在几名美国工程师的指导下正在架设木杆,并将后面的电线接通。
    从上海到苏州,从苏州到这座小镇,他们已经铺设了大数一百五十多公里的电报线路,现在工人们已经相当的熟知快了多少倍。
    “好,梅,就是这个点了,做好标记。”萨姆做了一个OK的手势。
    梅时洲松了口气,把那颇重的标尺扔在了一边,将一面红色的小旗插在了地上。
    萨姆扛着他的仪器走上了那边草丘,他解下了腰上别着的水壶猛灌了几口,饶有兴致的环视周围的景致,微笑道:“梅。你们的国家真美丽,我不得不承认,如果有一天我老了,也许会选择在这里盖一座木屋来养老。”
    梅时洲摇了摇头。道:“如果你目睹了不久之前发生在这里地那场战争。你就不会有这样地想法了。”
    萨姆拍了拍梅时洲地肩膀。道:“没什么大不了地。梅。要知道我地国家现在也在进行战争。但你知道。战争终将离去。苦难终将离去。一切都会变好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