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八六一-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爷劳累一上午。下官特备下酒宴,还请王爷赏脸。”县长罗志诚以为曾纪泽的脸色不好是因为饿了。
    曾纪泽暂不发作,待进入大堂之后,却见数桌丰盛的酒宴已摆好,什么山珍海味,珍佳肴,一应俱体。
    罗志诚笑道:“王爷。这些都是咱们奉贤地特色菜。可能比不上王爷地王府膳食。但也算尝个新鲜。”
    曾纪泽哼了一声。道:“罗县长。本王倒想知道。你一个县长一月地俸禄是多少?”
    罗志诚一怔。道:“回王爷。我大明律例。县长俸禄一月七十两银子。”
    曾纪泽冷冷道:“那这一顿酒宴下来。岂不是你一个月地俸禄都花光了。罗县长你这一月该怎么过活呢。”
    罗志诚讪讪一笑。道:“王爷视察乃是公务。这吃住地开销。自然也会由公费来付。就下官这点俸禄。怎么请得起王爷呢。让王爷见笑一眼这高堂大院。道:“本王看你这县政府盖得颇有气势。想必也花了不少银子吧。”
    罗志诚似乎听出了几分意思。忙又解释道:“这县政府乃办公之所。下官地宅弟并不在此。比起这里自然是差远了。下官想这县政府嘛。代表着是官家地威严。自然要盖得有气势一点。方能让百姓镇服。”
    “胡说八道!”曾纪泽拍案而起,将那罗志诚吓得混身一颤,险些跌倒在地。
    曾纪泽指着罗志诚骂道:“这一顿酒宴,够那小学半年经费,你这一座县政府,够建十几座小学。你身为一方父母官,不将财赋投入该用之处,却挥霍于这些无用的开支,将本王廉洁训导视若无睹,罗志诚,你可知罪!”
    满清统治下的官场,公款吃喝是习以为常,县衙高墙大院,民居草顶泥墙那是再正常不过,罗志诚原本就在满清统治下做官,现在虽然剪了辫子,换了身官服,做了大明的官,但内心里那种满清官场的陋习却积重难返。故在曾纪泽看来这些挥霍之事,在他而言却是再正常不过。
    被吴王这么一骂,那罗志诚吓得两腿一软,扑嗵就跪了地下,哭道:“小人知罪,小人知罪,请王爷恕罪,给小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曾纪泽怒道:“本王给你机会,谁给那些饥死街头地百姓机会,来呀,将罗志诚官印没收,从此除为庶民。”
    左右护卫上前,将哭哭啼啼的罗志成官服剥去,官印没收,又将他轰出了县政府。在场的官员们是个个心惊胆战,低头自省,不敢正视曾纪泽犀利的目光一眼。
    曾纪泽朗声道:“从今往后,上级到下属辖地视察,吃饭消费不得超过十两。各级所属政府,哪一个敢盖得比当地小学豪华,直属长官一律撤免。本王今天的话就是法令,哪个敢与大明律法作对,本王就要他后悔至死。”
    曾纪泽的训斥令在场官员无不动容,纷纷表示一定要检点反省自己。而曾纪泽在回到上海之后,立即下令成立一个“廉政司”,全面负责对本省官员的**监督。
    廉政司总长一名,下设七个科,分别对受贿、贪污、渎职、公款私用等官员违法犯罪进行监控,拥有随时传询县级以下官员的权力,在经过吴王同意以后,对市长以上官员亦可进行传询。该司不经江苏省政府管辖,而是直接接受吴王的领导,并只对吴王负责。
    同时,曾纪泽剥夺了各级主管长官的司法权,各县市逐级设立数量不一地法官,省一级设立**官,**官由吴王选择,下一级法官由上一级法官选任。
    尽管曾纪泽的这种方式并不能形成有效的“司法独立”,但比起满清原先主要长官一人身兼行政、司法大权已经有很大地进步,对于扼制以权乱法还是可以起到一定作用。而对于司法方面的改革,曾纪泽只是开了个头,他只有等待时机成熟之后,进行更深入地司法独立改革。
    曾纪泽在江苏的一系列改革,无一不是首创,没有一项不引起广泛地轰动,尽管在江苏一省,通过报纸的宣传,以及他吴王地权威,反对意见逐渐被压服,但在南京朝廷中,这种质疑与反对声却是一直不断。更由于浙江战事的拖延,曾皇不得不将他召回京里述职。
    曾纪泽不得不暂时赶回南京,他抵达南京的当天夜里,便去拜会了已经抵达南京两个多月的胡林翼。
    “楚国公,这是路易丝医生托本王给国公你带的药,上一次她送给你的药也应该服完了吧。”曾纪泽从白震山手里接过数盒药放在了桌上。
    “咳,多谢吴王关心了。”胡林翼笑纳了,看他那脸色,说话的气息,似乎身体已比两年前大为不如。他这病本就难治,即使是西医,也只是暂缓病情,延续了他的生命而已。
    “世伯,武昌发生的事,让你受惊了。侄儿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还请世伯见谅了。”曾纪泽换了更为亲切的称呼,在胡林翼面前,他还是不敢摆王爷的驾子的。
    胡林翼摇头笑道:“没什么大不了的,换做是我,也许会和吴王你做一样的选择。毕竟清廷已经**到根子上了,改朝换代,或许中华还有一丝复兴的机会。”
    曾纪泽道:“世伯能这么想,侄儿就宽慰多了。想当初侄儿在世伯幕下时,就从世伯那里学到不少东西,今日一来,一者是来看望世伯,二来也是想请教些事情。”
    胡林翼咳了几下,道:“你眼界开阔,向洋人学习,大兴改革也是合情合理,只不过这步骤有些急了,难免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反对之声不息也是情理之中。”
    胡林翼的深察力还是不减,曾纪泽叹了一声,道:“世界变化日新月异,欧美列强,无不时不刻不在突飞猛进,就连我们近邻的小小日本,现下也在酝酿着改革浪潮,我大明若不抓住宝贵的时间改革,何时何日才能赶上列强。其实侄儿以为,改革的速度不是急了,而是应该更快才对。”
    胡林翼若有所思,道:“你说得不无道理,两年以前,在汉口的洋船中,蒸汽轮船才刚刚出现,而今再看,整个长江上跑的洋船,已几乎都是蒸汽轮船,这世界的变化,确实是我等难以预料。只不过……我中华受满清蹂躏,弊病极重,要想在短时间内革除陋习,自强振兴,只怕是颇为不易呀。”
    曾纪泽豪然道:“中华弊病虽重,但我地大物博,人力丰富,只要我们敢于上下协力,开拓革新,侄儿以为,二十年之内,必可与列强争雄于世界。”(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com,章节更多,
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辩论
    胡林翼为曾纪泽的豪言壮语所震撼,他沉思良久,道:“我中国自古以来就不缺乏拼搏的精神,缺的就是吴王你所说的上下齐心,而今中国正值混乱,人心离散,就算是大明,也未必就是铁板一块,想要上下齐心,又谈何容易
    曾纪泽感觉到胡林翼真是老了,他说的这些话,无不是暗淡忧虑,一点都没有他年轻时雷厉风行,豪气干天的率直之性。看来,一个人再有能力,再有魅力,终究还是逃不过岁月的摧残。
    “天下混乱可以重新统一,人心离散可以重新凝聚,怕的不是前途困难重重,而是我们这些上位者,各怀鬼胎,为个人的利益不择手段,甚至不惜损害国家的利益,更不惜做千古罪人。如果上位者也灰心丧气,沉沦于权力斗争的泥潭,那这个国家才真正没有希望了。”
    曾纪泽的话是若有所感,从未来到今世,经历和目睹了国势的变迁,他深刻的体会到,上位者的价值取向,对于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是多么的重要。
    曾纪泽的话仿佛照亮了胡林翼内心中深藏的某种信念,那是要拯救天下苍生的信念,那是要救民于水火的信念,那是要以一腔的热血,重铸这个古老国家辉煌的信念。
    “世伯亦曾目睹过江上纵横自如的洋人舰船,你应该清楚的知道,我们这个国家已经远远的落后于世界的脚步,唯有我等上位者破釜沉舟,视任何反对守旧势力的阻挠于不顾,以雷霆手段强行推动这革新大业,那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才有浴火重生的希望。否则。我们就将像历史上那些强极一时的蒙古、契丹、匈奴帝国一样,永远的退下历史地舞台,五千年之文明,也将永久埋藏在后世的唏嘘感慨之中。”
    曾纪泽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忽然有感,说了这么一大通长篇大论,但此刻,他的这些话却是出自肺腑的。也许。正是通晓天机。才使他的内心比别人更有一种责任感与忧患感,使他比任何人都迫切的想引领这个国家走上正确的道路,而不是如后世一般,仍然在王朝更替、内耗内斗、封闭落后中轮回。
    这一番肺腑之言,着实打动了垂垂已老地胡林翼,他地目光中闪烁着许久未有的热血之光,他腾的站了起来,拍案道:“中国到了这个地步。已是到了无路可退的地步,唯有革新一途,方能在深渊之中凿出一条绝路来。吴王。你放心吧,只要我胡林翼这条老命一天还在,必全力支持你的革新大业。”
    一直以来,曾纪泽的先知先觉所催生的改革。都俨然使他处于一种孤军奋战的状态,尽管如今已位居吴王。但每推动一项革新计划,所受之内外阻力。都使他不得不竭力去应付。
    他知道,仅凭自己一人地力量是不够的。在这个新生的国家,尤其是在中央朝廷中,他必须获得更多地支持。
    胡林翼尽管并非拥立之臣,但却是在湘系中名望颇重之人,就连曾皇自己,对胡林翼那也是十分敬重与推崇,胡林翼的话,在曾皇那里应该是相当有份量的。
    这世上。有些人是要用利益去打动。有些人是要去名誉去打动。也有一些人。他们天生就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打动他们地不是金钱与权力。而是同样地拳拳救国之心。
    曾纪泽做到了。他成功地说动了胡林翼。
    次日朝会上。礼部侍郎柯炳珉公然在朝堂上。对吴王地在江苏实施地革新计划提出了质疑。主要是针对曾纪泽改变原有地社会阶级。将原先士、农、工、商之末地商人提升到了与士人同级别地程度。说这是这有违于国之纲常礼阶。
    “皇上如今要推陈出新。革除满奴弊病。那这所谓地纲常礼阶。自然是该改地也要改。一个守法地成功商人。不但可以为国家上缴大量地税收。还养活了大批地雇工。他们对国家所做地贡献。不比某些坐而论道。只会张口挑毛病地人少。提升商人地社会地位。又有何不可呢!”不用曾纪泽表示。新任地工业部副部长李善兰即站出来反驳柯炳珉地论调。言语中暗带讽刺。
    李善兰一句话把什么社会阶级归到了满清弊病上。如今大明上下都充斥着强烈地反满情绪。柯炳珉在这样一个特殊地时期。自然不敢碰这个敏感地话题。
    “就算如此。那向民间开放一切行业也多有不妥。首先不说有些行业。如军工。关系到国家安全。单就这禁令一开。钱都被这些商人们挣去了。朝廷地利益岂不受了损失了吗。”柯炳珉又转而攻击殖产兴业计划。
    这时,曾纪泽出班道:“关于国家安全,本王已经重复了多遍,应当加强监控以预防,而不是因哽废食,采取弊病更多的官办方式。至于朝廷利益受损,我看倒未必,官办行业,弊病丛生,盈利不但有限,经营无方还要朝廷拿钱来填窟窿。商办的话,亏了是商人的,赚了的话,朝廷可以从中收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