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八六一-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世贤听着黄文金的分析越觉踏实,心里渐渐有了着落,黄文金见他已动心,趁势又道:“王爷若不放心,臣这就去安排那明将陈庆国与王爷会面,当面把所有地疑问都说清楚,也好叫王爷放心。”
    李世贤猛然间脸色一变,道:“黄文金。你从头到尾都在一个劲的劝说本王归顺明廷,莫非,你与那城外的明军已经有了什么勾结不成。”
    黄文金并未感到惊讶。却只是淡淡一笑,道:“事到如今,臣也就不瞒王爷了。臣等二十四将,私下里已与明军达成了归顺的协议。吴王殿下说了,只要王爷肯归顺。自然是从优对待,若然王爷不肯,便叫臣等取了王爷的项上人头献城投降。”
    李世贤大为惊骇。本能地摸到了腰间配刀。黄文金却无半点畏惧。不紧不慢地说道:“不过臣等跟随王爷多年。情同手足。又岂会对王爷下杀手。所以臣才跟吴王那里求情。请他再给臣多些时日。臣必想尽办法说服王爷归顺。现下臣已将一切因果吐露。不知王爷你将有何决定。”
    厅堂中死一般地寂静。二人直视着对方。一动不动。心中却是浪涛滚滚。各自有着盘算。
    黄文金看似随意地拿起了茶杯慢饮。他在来之前就已与王府卫队长串通一气。以摔杯为号。埋伏在外地刀斧手冲入厅内。立刻将李世贤斩首。看李世贤那张愤怒难当地脸。似乎。他不得不做出这最不愿看到地决定了。
    黄文金将茶杯缓缓端起。就当他正准备狠狠摔下时。李世紧一声长叹。握刀地手缓缓地松开了。他无力地坐回到椅子上。摇头苦笑道:“罢了。罢了。我等兄弟情深。本王岂愿就此反目。只要能为兄弟们谋一条生路。这投降地骂名。本王就背就背吧。”
    黄文金暗松了一口气。将那茶杯轻轻放下。干咳了一声。道:“陈大人。请进来一叙吧。”
    门外。一人信步而入。
    “这是……”李世贤指着来人,一脸的困惑。
    黄文金笑道:“我来介绍一下吧,这位就是城外的明军大将,陈庆国陈团长。”
    李世贤大吃一惊,想这陈庆国地胆色实在是非同一般,竟敢孤身一人进入这杭州城,李世贤从军多年,这样胆略的大将还是第一次见识到。但换一种角度来看,也说明黄文金等已与明军勾结到何等肆无忌惮的地步。
    陈庆国拱手一礼,彬彬有礼道:“久仰王爷大名,今日等见,足以慰生平之愿了。”
    李世贤长叹了一声,感慨道:“吴王座下能将陈将军这般将才,也难怪我与兄长与吴王交战数番,会屡战屡败了。天要亡太平天国,非人力所能挽回呀。”
    陈庆国既与李世贤达到了归顺地协议,双方并拟定计划,要痛击城外的楚军。
    湖州。
    左宗棠傲立城头,得意的看着城外那场狼藉地战场,数天之前,他在这里亲眼目睹了楚军对明军一场痛快淋漓的打击。左宗棠依稀可以想象得到,曾国荃那副气急败坏地样子,这么多年了,他都一直想教训教训这位不可一世的九帅,现在,这口憋了许久地恶气,总算是出了。
    战场上明军丢弃尸体至今还没有打扫完,左宗棠只想保持割据的状态,他并不想与明廷结下不可挽回地深仇,故他特命将明军尸体收拾好,送往百里之外的明军大营,以昭显他仁慈的风度。
    “大人,此番湖州之战,我军共斩敌一千,我方伤亡不足两百,可谓大捷呀。”刘松将手中战报呈给左宗棠,又道:“此战已胜,那下一步我军是不是该乘胜打出浙江,一举攻入江西?”
    左宗棠摇头道:“曾国荃此战之败,实属其目中无人之过,这个人虽然是臭名远扬,但还是有几斤几两的,绝不可轻视。况且,你忘了本官此战的初衷了吗?”
    刘松恍悟,道:“那我军现在就急速回调杭州,给曾纪泽的明军一个突然袭击,趁势再拿下杭州,一举解除我浙江两面之威胁。”
    左宗棠抚须而笑:“然后,本帅再给曾国藩上一道表书,俯首称臣,只是称病不肯入京。那明廷经历此两败,也就耐何不了本帅,到时只好承认本帅割据浙江的事实,哈哈…………”
    他帅属二人正描绘着大好的蓝图,忽然探马来报,将一份从杭州大营发来的八百里加急快报呈上,左宗棠并不以为然,只叫刘松念给他听。
    刘松展开那急报细细一看,顿时惊得脸色煞白,颤巍巍的将急报奉给了左宗棠,哭丧着脸道:“大帅,大事不好了!”
    左宗棠似乎预感到了什么,猛将那急报奔了过来,不由也是脸色顿变。
    急报乃杭州大营副帅李嶷山所发,内中称左宗棠率楚军主力离开杭州围营后不久,北城明军忽然退军三十多里,而这时,杭州李世贤派人来见,称愿意献城归顺。
    李嶷山信以为真,便与之约定开城受降,岂知那李世贤临阵变卦,对楚军发动了突然袭击,而正在那时,退却的明军突然由海路从杭州湾登陆,从背后对楚军发动了突袭。两面夹击之下,李嶷山楚军全面溃败,围城三十七营全部失陷,只率残部狼狈不堪的望浙东一带撤去。
    “饭桶,这个李嶷山实在是饭桶,误了本帅大事呀!”左宗棠跌足痛斥,将那手中的战报狠撕成粉碎。
    刘松从震惊中稍缓过几分神来,忙道:“谁能料到那曾纪泽竟会帮他的九叔对付咱们,而且还劝降了那李世贤,李将军也是中了敌人的阴谋诡计呀。”
    左宗棠长叹一声,道:“看来本帅是错看了这个曾纪泽了,本帅以为他会和曾国荃两虎相争,岂知他胸怀如此宽广,竟能将私人之嫌抛之脑后,本帅真是失策呀。”
    刘松道:“大帅,事已至此,再后悔也无济于事,还是想想该如何挽回败局吧。”
    左宗棠不愧为当世之才,很快也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沉吟片刻,道:“本帅就留你坚守湖州,阻挡曾国荃再度来袭。本帅将亲率主力回师,与那李嶷山会合,务要夺下杭州,唯有如此才能稳住本帅在浙江的割据之势。”
    杭州克复的消息传回上海,曾纪泽正与容闳、冯桂芬等人商讨新文化革新之事。东军统帅参谋部刚刚上任的参谋杜聿光兴奋的将杭州的战报送来,喜道:“王爷果然料事如神,陈团长他们打了个大胜仗,杭州是咱们大明的了。”
    曾纪泽也没多看,将那战报顺势递给了容冯二人,容闳兴奋道:“王爷,杭州乃与苏州并重的江浙重镇,如今既然已克复,也应当考虑将教革计划推广到杭州,必在杭州也建立几所高等学堂。”
    容闳不愧是做教育的,真是三句不离本行,若是换成丁日昌,保准会提议在杭州建几座兵工厂。
    “你们不必着急,本王会考虑的。”曾纪泽说话间写好了一封王令,交给了杜聿光,道:“你叫陈庆国等人固守杭州,休整待命,无本王之令,不得再有任何军事措施。”
    杜聿光道:“王爷,何不趁胜令陈团长他们南下,一举夺下金华等地呢。”
    曾纪泽笑了笑,道:“金华是左宗棠老家,杭州是浙江的门户及重镇,他想割据浙江,必要亲率主力反攻杭州,本王何必让跟他硬碰硬呢。现下湖州空虚,也该是叫本王那吃了败仗的王叔好好表现一下了。”
第一百五十七章 白话文
    曾纪泽与容闳讨论的是关于新文化革新,曾纪泽认为,古汉语虽然博大精深,但用语太过复杂,作为一种传统的语言文化,可以完整的保留,但对于全民普及教育而言,却显然是一种制约。
    所以,曾纪泽为此特别提出了一个“白话文”的概念。既在官办的种种学校教育中,逐步减少古式行文,使用更接近于日常生活的语言,但又不是完全的口语化,而是经过文学修饰后的新文体。
    容闳对此非常赞成,倒是冯桂芬提出了质疑,他道:“我中华语言精深博大,贵在文词浩瀚,句式精练简达,若是将之贸然废之,似乎是对我中华语文化的一种毁损。臣以为还得三思才行。”
    容闳道:“王爷刚才也说了,并不是废弃古文,只是在低级别的普教中以白话文代替而已,但还要适当的保留要求较低的古文教育。我想,我们普及全民教育,目的并非是让人人都成为可以考取功名的书生,而是让全民脱离文盲水平,整体提升文化层次,整天学习之乎者也,对此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吧。”
    冯桂芬虽然是开明之士,但他本身也是文采出众之辈,尽管容闳的解释已经很明确,但他对此仍采取保留态度。
    “本王早就说过,我们搞革新,很多事都要摸着石头过河,至于这白话文的语言改革是否合适,那就让事实来证明吧。”曾纪泽这个“试点省”的油头实在是好用,每每遇到众口难一的举措时。他大可推以“试用”地名义强行推行,管他三七二十一。先生米煮成熟饭再说。
    继白话文之后,曾纪泽又推出了“拼音标注”计划。即引入英文的26个字母,作为汉字地语音标注,使小学的识字教育更加简单化。
    当然,这一套拼音计划曾纪泽完全是照搬后世而来,除了他自己。没人能知道那2个小写字母该如何读。所以曾纪泽不得不暂时做了容闳等人地老师,像教三岁小孩子一样,教他们会熟念那26个字母,并将各字母的组合规则,发音模式教授给他们,然后再由他们传授更多的人。同时编写相应的书籍,为既将进行的小学义务教育提供教材。
    为了配合白话文地推广,在曾纪泽的授意下。《明报》特别推出了“文教副刊”,每七天一期。刊登一些用白话文写的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
    文教副刊最初的几期并未引起太大的反响,人们对于这种以新手法写地文学作品除了感到新奇之外。并未给予太多的关注。这是因为在当时,一般愿意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群。大多是有相当文化水平地人,而作为普通人,即使会识字读书,也对所谓的文学作品没什么太大兴趣,而这些人恰恰才是白话文地主要推广对象。
    “文教副刊”在沉浸了几期之后,忽然之间大放光彩,在接下的几期中,销售额急剧攀升,短短一个月时间内,竟已达到主刊销售额地三分之
    这一切地变化。源于一个署名叫做“金不庸”地作者。在副刊中发表了名为《射雕英雄传》地长篇武侠连载。
    该小说第一回风雪惊变中写道:
    钱塘江浩浩江水。日日夜夜无穷无休地从临安牛家村边绕过。东流入海。江畔一排数十株乌柏树。叶子似火烧般红。正是八月天时。
    那说书人道:“可是那金兵占了我大宋天下。杀人放火。**掳掠。无恶不作。却又不见他遭什么报应。只怪我大宋官家不争气。我中国本来兵多将广。可是一见到金兵到来。便远远地逃之夭夭。只剩下老百姓遭殃。好似那叶三姐一家地惨祸。江北之地。实是万千万万。便如家常便饭一般。诸君住在江南。当真是在天堂里了。只怕金兵何日到来。正是:宁作太平犬。莫为乱世人。”
    郭啸天……
    这《射雕英雄传》。乃是以白话文所书。讲述地是南宋背景下。一代大侠郭靖曲折离奇地成长经历。书中所描述地武侠世界。神奇诡异。充满了不可思议地幻想。该书所描绘地历史。又同样可以激励大明地臣民。为不成为第二个南宋。要奋起保家卫国。
    《射雕英雄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