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血战旗-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光和吴高群一人一个,拉着曾一阳和李德的手,从地上,把俩人拉了起来。笑道:“军长你带来的这个洋鬼子不简单啊!兵力之间的衔接配置,使用的如火澄清,我陈光自愧不如。”
    曾一阳热情的拉过陈光对李德介绍道:“陈光,红四十军的副军长。”
    一指李德,说:“李德,苏联派到中央红军的顾问,我在伏龙芝的同学。从今往后,就是我们红四十军的战术教官,兼教导队队长。”李德一听,这个感动啊!曾一阳说话太有水平了,要是说学弟,那多丢面子,一说同学,身价顿时往上长。
    陈光等人一听,顿时肃然起敬,军长的同学,怪不得这么厉害,虽然比曾一阳差一点,但这水平,够自己学的了。
    陈光热情的伸手握住了李德的手,高兴的说:“欢迎你,李德同志。”
    “见到你很高兴陈,一阳介绍过你,说你打仗勇敢,用兵如神,是员大将军。我是李德,对,就是个洋鬼子。”李德的中文虽然有些生硬,但不影响对方的理解。
    陈光顿时不好意思的笑笑,心里想,原来对方懂汉语,自己刚才叫他洋鬼子来着,这人不会记仇吧!忐忑的看了看曾一阳,没想到李德却说话了。“没关系,中国人的习惯,见到外国人叫洋鬼子,一阳跟我说过的。是区别外国人的与众不同,对吧!一阳?”
    陈光几个心里这个汗啊!有这么骗人的吗?都狐疑的看着曾一阳。
    众目睽睽下,曾一阳不好意思的用指关节,轻轻的叩这脑门,讪笑道:“玩笑话,玩笑话,各位都不要当真。”
    几个师、团长,看到曾一阳也有为难的时候,才发现曾一阳也和他们一样,有了普通的一面,而不是一味的高高在上的军长,都大笑起来。
    西方人开朗的性格,很快让李德融入到了红四十军的指挥系统中。
    相比他们几个其乐融融的交谈,瑞金的中央又一次犯难了。很多人将李德送走后,才突然想起,红四十军没有政委这个职务。而刘先河在军政治部主任上,都显得稚嫩了一些,难当大任,眼看部队开拔在即,没有一个合适的政委,帮组曾一阳处理好部队的思想工作,已经是摆在眼前,迫在眉睫的大事了。
    派谁去,谁愿意去,都成了问题。
    没想到,一提到议程上,不少中央搞政工的干部,都表示愿意去。原本怕是无人可派的主席和总司令几个,顿时又犯难了。申请降职去红四十军的就有不少。
    最突出的两个人,一个就是刚刚被撤销中央局代理主席,担任军委副主席的项英,主动请缨,希望能够但任红四十军的政委这一职务,为辅助曾一阳,顺利开创战略根据地而努力奋斗。知道军事上,并不是自己的长项,保证不干涉军队的军事行动。
    项英的要求,已经够让中央政治局够为难的了。
    没想到,担任过总书记的瞿秋白也提出了申请,理由更离谱,跟着曾一阳的部队到北方,可以方便他去苏联就医。而且曾一阳算是他的子侄,年纪还小,需要人照顾。
    虽然,瞿秋白已经不是总书记了,但毕竟是党的创始人之一,其威望还是有的。要说当政委,需要的是煽动部队积极性,搞好官兵工作,这些相信不会难倒他。
    两个势均力敌的大人物站了出来,估计派到红四十军后,曾一阳连晚上睡觉都要向他俩请示了。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八十二章 两种声音 一种想法
    “老项,你和我争个什么劲,我都是半截身子要入土的人了……”说完,一阵声嘶力竭的咳嗽声,从昏暗的屋子里传出来。
    项英见瞿秋白整个身体都弯成虾似的,双脸潮红,连眼镜歪了都没办法扶一下。急忙走到他的背后,在他后背一阵轻拍,好不容易瞿秋白才从病痛中恢复过来,腼腆的说:“让你见笑了,我现在是个病秧子,呆在哪里都不合适,去见见故人的遗孤,也算是了了这生的心愿。”
    历史上,瞿秋白是1934年,才从上海转移到苏区,毕竟在上海的医疗条件,要比苏区好很多,只有无法立足,才会去苏区。但是,这个时候,他来苏区了,来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见曾一阳,他的挚友,革命兄长,入党介绍人曾让的儿子——曾一阳。
    项英摇头苦笑,不知道如何说才好,瞿秋白特别的重感情,就像是传统的文人,信守诺言,朋友的事比他自己的命还要看的重。
    “秋白,你这是在较真了,活在错误的认识中。你两次在党最危难的时候,肩负党的重任,即便对于军事你彻底放权,出现的错误也不该你一个人承担。我还是那句话,你活的太苦,都是你这个性子,你要改改你的性子了,太弱,不好。”项英语重心长的说着,瞿秋白的病让他十分担心对方的身体,在苏区缺医少药的情况下,还能挺多久。
    瞿秋白不为其意的说:“一阳这孩子不让人省心,他是曾家唯一的骨血,我希望他能活下去,但是看不到这些的时候,何不让我陪他一起走过这段路程。放心吧!我不会拖累他的。”说着,捂了捂腰上口袋,硬邦邦的一个物件,让他感觉放心的微笑着。
    项英发现不对,乘其不备,从他长衫的口袋中摸出了一把左轮手枪,顿时生气的,拍在桌子上。“秋白,你这是做什么?”
    “你明白的。”瞿秋白不冷不热的说了这么一句,反而是笑着对着项英,没错,他们是朋友,最真挚的朋友。(1935年,瞿秋白在福建长汀被捕,后在当地被杀。其中项英的妻子正是和瞿秋白一起,1938年,项英妻子张亮被释放,找到在新四军军部的项英,他怀疑是妻子出卖了瞿,愤怒杀妻。)
    项英无奈的叹着气,扶着瞿秋白,走了几步,才接过警卫员送来的开水,倒了一碗水给瞿秋白。
    等瞿秋白,吹着冒着热气的开水,皱着眉头,轻轻的吸了几口后。才说道:“我不是不同意你去,你不知道这次北进,开拓新的根据地的任务是多么的艰巨,你的身体本来就不好,可不要在路上一病不起……”
    “所以,我带着这个。”瞿秋白的眼神瞄了一眼桌子上的手枪,平静的说。
    项英顿时气结,这不就是个榆木脑袋,固执的可以。别看瞿秋白文文弱弱的,风大点,就能飘到天上去的样子,其实他的心无比的坚强,认准的事情,绝对不可能改变,即便是项英磨破的嘴皮子,也不能让瞿秋白改变想法。想想他带着病,即便被捕后,面对非人的迫害,也没有放弃过他的理想,和气节。
    “你就认准了一阳必定走的是一条死路?”项英好笑的说道,他也想帮帮曾一阳,但是他的看法和瞿秋白的看法是截然不同的。
    瞿秋白由于长期肺病,脸颊总是有些潮红,突然仰起头,注视着项英的眼睛,关切的问:“难道还有转机不成?”
    项英反问:“你认为就曾一阳打的这几仗,他的军事指挥水平如何?”
    瞿秋白立刻自豪的说:“那还用说,他可是被斯大林同志口看重的天才。”憋了一眼跟前的项英,点头说道:“总之,比你可强多了。”
    “我…”无故被瞿秋白又呛白了一句,项英顿时有些不知如何回答,气的不行。在房间里走了几圈,平复了一下心态,才说:“我让你多了解了解军事,你就是不听,党微弱时期,你我这样的领导人,不懂军事,就不能为革命多做贡献。”
    见瞿秋白不言语,才露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说:“我觉得曾让生了个好儿子,我仔细想了想,觉得曾一阳既然敢下这样的决定,绝对不会毫无把握就这么莽撞的下决定。反而,我从他部队的伤亡看出,他是一个从不吃亏的主,没把握的仗,他绝不会打。尤其,是在对阵陈诚的排兵布阵上,胜其良多,你不觉得,陈诚在兵力是曾一阳二十倍的时候,却被曾一阳牵着鼻子,耍的团团转,不但损兵折将,还丧失了数县的防区?”
    “这孩子就是让人放心。”瞿秋白忍不住夸了一句。
    项英和瞿秋白相比,性子上是截然不同的,他而更像是一个军人,脾气火爆,雷厉风行。此时,也只能无奈的瞪大着眼睛,心说,曾一阳又不是你儿子,你夸个什么劲头。
    许是,听出了项英话语中,好像和他想的不同的意思,顿时清醒,问:“你说,曾一阳能行?”
    对于瞿秋白,项英算是彻底放弃了,由他去吧,自己算是没辙了。他不知道的是,正所谓关心则乱,瞿秋白是太关心曾一阳了,才看不清其中的道理。
    “在世界第一流的军事院校中,苏联的——伏龙芝军事学院,都被冠以天才的称号,难道这些都是哄骗人的吗?带着不足一个排的卫队,仅仅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连连击溃两个旅的中央军精锐,还俘虏其旅长,难道你以为这是侥幸?兵强马壮的时候,不但没有主动发动对资溪方向的第十八军四十三师攻击,而是甘心当成配角让老彭摘果子,你以为他是兵力不足?我可听说,老彭拿下资溪还是他帮了不小的忙。面对中央军教导三师改编的第十四师,阵地攻坚整整一天,才伤亡数百人,但十四师防线几度面临崩溃,你以为他是没办法攻破对方阵地的防线吗?一场大战,中央军最精锐的十四师伤亡数千人,但红四十军才伤亡数百人……。”项英的话,一句句的刻在了瞿秋白的心头,不仅项英这个问话的人,连瞿秋白都不禁疑问,曾一阳到底想干什么?
    瞿秋白不解的问:“你说,一阳这么做的到底是为了什么?”
    项英也是没把握,想了良久,才感慨的说:“或许他根本就认为仅仅靠中央苏区,无法获得革命的胜利,反而有自己的想法。”但他又想到,曾一阳的北进计划,也不好办。
    没想到,病中的瞿秋白反而站起来,拉着项英就往门外走,边走,边吩咐他的警卫员让人准备马匹,他们现在就去宁都。
    “秋白,慢点,你的身体还没好,路虽然不远,但明天再去吧!现在已经是午后了,到宁都也就要半夜了,说不定还要露宿,你病了不是让曾一阳为你担心吗?”项英跟在其后,担心的在他身后喊到。
    瞿秋白一摆手说:“我等不及了,现在就要去问问他。”
    正如项英担心的那样,他们到天黑下来,连一半的路都没走完,只好找了个小山村凑活了一晚,第二天,天蒙蒙亮的时候,又启程,直到中午,才一路风霜扑扑的来到宁都。
    见到是中央的领导,认识他们的吴高群也不敢拦着,反而按照他们的要求,带他们去看军队的训练,和部队的整训。
    项英才走入了训练场几步路,就感觉气氛都变了,就像是走入了步步危机的战场。压迫的气势顿时扑面而来,让他压抑的喘不过气来。相反,瞿秋白从来没有去过战场,也没见过战争,正是无畏者无惧,项英偷偷看了一眼瞿秋白的神情,一副淡定自若的样子,就像是来串门的坦然,都让他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突然,项英发现,有些战士,都是坐在地上,听着什么课似的。忍不住问吴高群到:“那些战士是在学习吗?你们的政治工作做的很不错嘛!”
    吴高群神色古怪的看了那些认真的战士,不禁流露出可惜的神情,在项英一再追问下,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