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血战旗-第3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蒋介石毕竟是干大事的人,坦然一笑,看似公正的对众人说道:“还有那支部队需要补充,而没有得到有效的补充的?”
    这句话一说,连孙震都眉头紧蹙,心说:老蒋龌龊,这等事情也干得出来。除了川军,其他都是休整好之后抵达河南的部队,那里需要补充?
    一战区的部队,摆明了,一边是薛岳的四个军,淞沪会战之后,这几支部队虽然损失惨重,但都得到了有效的补充,战斗力也渐渐的恢复到战前的水准。而胡宗南的第一军,和其配属部队,蒋介石都当成传家宝一样,轻易不示人看,更不会对上鬼子,徒增消耗。
    正当孙震等人要绝望的时候,曾一阳不合时宜的站了出来。
    中央军的将军们一脸的惊愕,他们可知道,曾一阳在军中的影响力,甚至有些言论断言,只要40军全国招兵的口号一出去,十万青年如洪流般的涌向豫东,连拉壮丁的钱都省了。
    兵源不是问题,连军饷都对曾一阳来说都是小事,不但国内很多人想将钱交给曾一阳,支持40军抗战。连蒋介石都清楚的知道,他在国外华人中募捐,更多的时候是打着40军的旗号,中央军不好使,但40军确实厉害。
    自从长城抗战之后,让全世界的华人都认识到了40军。
    甚至一度成了**的遮羞布,成为对外宣传的模范。而第6师团被传的神乎其神,也是曾一阳成名之战,所有人自认,曾一阳不会因为军饷军需而担忧。
    正当蒋介石诧异的以为,曾一阳是为川军说好话的时候。
    曾一阳清了清喉咙,朗声道:“我部从去年7月中旬出关,投入华北战场,石家庄歼灭战一役,40军首当其冲,作为攻城主力部队,伤亡不下3000人……”
    曾一阳余光一扫,发现蒋介石竟然拿出了一条手帕在擦汗,这等小动作,自然是心虚了。
    装作神情悲痛的样子,曾一阳才接着说道:“此战过后,军民欢呼,乃抗战一来第一大胜,举国欢腾。40军自然不能扫兴,虽然残缺不全,但也同心协力,欲同日寇战至最后一人。”
    极富感情的说辞,并没有让中央军的将领获得好感,甚至连薛岳都有些坐不住,不过好在他还知道,论军功,任何人都不要跟曾一阳去争。
    从一战区具备实权的参谋长,到现在,成了可有可无的副总司令。
    曾一阳连不满的话都没有说过一句,这让蒋介石松了口气的同时,也渐渐的放松了对40军的警惕。毕竟40军太能折腾了,要是在曾一阳的指挥下,一战区的战况还不见得就会变成如此,及时第五战区,当时蒋介石也自认,论指挥能力,非曾一阳莫属。
    要不是曾一阳是异党,被蒋介石不容。再说,曾一阳在名声响亮确实不错,但要是论资历,和在**中的威望,和李宗仁不能相比。
    相比手下人才稀缺,尤其是对大兵团作战毫无准备的东北军,桂军将领中确实配合默契。
    北伐,中原大战,都是动则百万大军厮杀,李宗仁、白崇禧都是当代名将,自然不逞多让。
    为了消减曾一阳的影响力,曾一阳的指挥权也被蒋介石一纸晋升令,化为乌有。不过曾一阳也不可惜,事实上和东北军相比,中央军的统兵将领大都是桀骜不驯之辈,难免要被拖累。
    “我记得,40军的军饷和兵源补充都是自筹的,和战区并无干系。”胡宗南忍不住说了一句。
    “胡军长,40军自从进入一战区之后,补给已经转到了一战区。自从张副总司令去武汉后,40军连一粒军粮都没有从站区领到,军饷更是无从筹集。”曾一阳双手一摊,为难的说:“要不是二战区时常接应一些,40军连军粮都要断了。再说了,40军作为军委直辖,双方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让40军一直很为难。40军为抗战全局考虑,在没有向国家伸手,但战士在前线流血,总不能让他们还要流泪吧”
    一句话,曾一阳不但是要拖欠的军饷,还要战士的抚恤金。这笔钱真要按照国民政府的军政条例来发放,连蒋介石都要心痛大半年。
    胡宗南只知其一,不知其二,40军出关的军饷是自筹,但在河北就已经由战区拨付。到了山西,阎锡山将40军当成救命符,那里有慢待的时候,吃的是白菜猪肉,一应物资都是第一个想到40军。
    等到曾一阳将在山西,围歼20师团,40军伤亡5000人的战损一说出来,连蒋介石都无言以对。
    8000人的伤亡,对于一个军来说,基本的战斗力已经失去。但这是真实情况吗?
    如果是假的,就拿出证据来吧
    蒋介石无言以对,GCD人隐蔽军队的本事可不是一般的高明,曾一阳已经知道罗荣桓带领的40军主力,已经进入沂蒙山区,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大部队除了保留一个旅的主力机动部队之外,其他的部队都下放到了地方,成了地方部队,严格来说,算不上40军的部队。
    从这一点来说,40军的人数直线缩水,不到原来的一般人,总兵力加起来也不过一万五左右。
    这对于一个两万人编制的军来说,并没有少多少。
    但沂蒙山区多了两支抗日游击队,就是被成为东路军的3纵和4纵。
    其他人不知道,但40军内都清楚,这两个纵队可不是千八百人的游击队,而是万八千人的主力部队。
    蒋介石神情一窒,很快又拿出了他的手绢,不过这次不是擦他油光瓦亮的脑门,而是擦嘴巴,还煞有其事的喝了几口水,心里可是想开了,心说:“曾一阳是要地盘?”
    这是GCD对曾一阳的要求,还是其自己的想法。无论如何也不能答应曾一阳,刚开始的时候,蒋介石差点松口,准备将黄河以北的地盘给曾一阳。
    也有着打算让曾一阳去跟日本人去争夺,但随即一想,大大的不妥。
    曾一阳的能力根本就不需要蒋介石去估量,要是14师团挡不住40军,是否到时候就要承认河北也姓‘共’了?
    不行,即便损失些钱财,也不能将地方让出去。
    蒋介石故作镇定的说道:“40军的努力我是看在眼里的,当然川军也不差。我决定,给予40军50万银元的军费,以补足其军费。川军122师军费30万,124师军费25万,45军军费25万,47军军费20万……”
    一下子花出去一百多万,蒋介石也是无奈,战役还未开始,他手上的钱倒是少了不少。
    孙震倒是很激动,一下子就拿到100万的军费,二十二集团军现在人少,也能解决不少问题。
    孙震至少不用担心涣散的军心了。
    而曾一阳却表现出失望的神情,看在蒋介石眼中,顿时让他得意了不少。原来这下子却是想的要地盘,没要到地盘,自然会失望了。河南乃中原腹地,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得中原者,得天下,这话也不是随便说说的。
    其实曾一阳根本就是装的,心里早就乐开了花,开一场会,就有50万军费拿,这等好事,要是错过了,曾一阳还不垂首顿足般的懊恼。
    随后的作战会议,一直在围绕着日军南下的这个话题。
    津浦线上桥梁被破坏多处,日军想要顺着铁路南下至少要等到桥梁修复以后才能执行,而黄河沿岸,尤其是地处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和鲁西,水流平缓,浅滩很多。
    要是日军强行渡河,在几百公里长的黄河河堤上,无法全线布置重兵防御。
    所以,日军强行渡河已经被蒋介石的军事参谋们认同,但要如何防御渡河日军,将渡河的日军歼灭在豫东、鲁西一线,就成了一战区的主要作战任务。
    自从日军第8旅团西进后,日军南下已经提上了日程。
    蒋介石也感觉,日军第8旅团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打通黄河沿岸的布防,为日军主力接引部队。但实际上,第8旅团根本就没有往黄河沿岸进攻,反而一改常态,正在向陇海线进攻,试图切断陇海线,打通津浦线、平汉线、陇海线,将第五战区,第一战区东线部队,全部围拢在这一区域,然后重兵集结围歼中国主力部队。
    虽然,日军已经就此战略展开布置,但光靠一个第8旅团,根本无法牵制整个一战区的**精锐。
    就薛岳麾下,第8旅团淹没在人海之中。
    豫中黄河段的防御,自然由薛岳的第一军团当仁不让,但来自鲁西的威胁,也不能不考虑。
    此时,在鲁西的作战部队,要么是第三集团军的残部,要士气没士气,要武器没武器,只能担当保安团的角色,保卫乡里。
    二十二集团军虽然一直是气势如虹,但毕竟武器老旧,战斗力不足。唯一的变数就是曾一阳的40军,大致的人员,在军统方面也有侦察,一万人上下。
    蒋介石心里虽然一百个不愿意让曾一阳指挥鲁西的作战,但40军确实是该区域的最强战力。
    其实让胡宗南去指挥也行,但是有中央军吞并地方军的嫌疑。加上第五战区杂牌众多,蒋介石也不敢冒险将指挥权给胡宗南。
    “东路军总指挥就由曾一阳将军担任……”
    正在神游天外的曾一阳忽然被这么一嗓子喊了回来,虎躯一震,从位置上站起来,郑重道:“有我40军在,断然不会让日军威胁陇海线一步……”
    “希望你说的是真的……”黄杰阴阳怪气的说了一句。
    曾一阳自然不会跟这些人置气,钱要到了,指挥权也拿到了,这下子,真实通体神达的时候,境界自然要提升不少。
第九十五章 带刺的第八旅团
    第九十五章带刺的第八旅团
    让孙震欣喜不已的是,他拿到了一笔巨款,省着点花,这笔前足够支撑三四个月的。
    加上在河南,部队的驻地也将被解决。按照战时条令,他可以从地方上抽取税收,来解决部队的粮饷问题。
    关键是,已经被打残的41军,将有有能力补充兵源,和获得休整的时间。
    4月第8旅团在兰封被围,三个军,8个师的兵力死死的围住了兰封。
    这种结果,让薛岳的脸面大为受损,按照预定作战计划,薛岳准备将这股日军围困在鲁西和豫东的交界处东阳一带,这样一来,损失了一些重火力的第8旅团,根本就不是74军和8军的对手。
    在短时间内围歼这股流窜的日军,也不困难。
    但结果是,矶谷廉介不但带着近8000日军,跳出了薛岳准备好的包围圈,还一举攻占了陇海线上的重镇——兰封。
    矶谷廉介根本就没想过要挪窝,赖在兰封城内摆明了就是一副死守待援的样子。
    等到74军赶到兰封城外的时候,日军已经将兰封周围近一公里左右的房屋都拆除,宽阔的视野很适合重机枪的火力封锁。
    加上一个个隆起的堡垒,从军十几年的俞济时从望眼镜里看到这幅场景的时候,也是倒吸一口冷气。
    “没想到矶谷廉介在短短的两天之内,就将兰封建成一座铁堡,这仗难打了。”俞济时叹气道,他所说的困难不是兰封打不下来,而是参与围攻兰封的部队太多,反而会让各个部队的指挥官存着保存实力的想法。
    在以往的作战中,日军一直扮演进攻者的角色,而**一直都是防御者,忽然间的转变,不适用的反而是中央军。
    王耀武担心道:“如此一来,围攻兰封的我军越多,其发挥的战斗力就越差,但只安排一个军,或者两个军围攻兰封又无法在短时间内拿下城池……”
    “强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