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转世重生之吴三桂传奇-第2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境,南明内乱也即将开始,不管怎么说,都是对咱们有利。”
    吴三桂听后,沉思片刻,道:“各位可还有什么意见不妨都说说,咱们才好确定下步作战方略。”众将一听吴三桂之言,顿时议论纷纷,吴宇首先道:“末将认为不应急于进兵,若想攘外必先安内,如今山东、山西、陕西具不安稳,关外也不见得就平安无事,西蒙南蒙好像都有所动作,而陕西与甘肃、四川接壤,现在张献忠虽说暂时没有出兵,可谁敢保证在咱们与大顺、南明交战时便不会出兵,山东、山西又与河南、南京相交,在没有足够的驻军前,两地怕也是不见得稳妥。”
    见众将基本都开了口,只有祖泽远未曾开口,吴三桂看向祖泽远,想听听他的意见。祖泽远见众人看向自己,一如既往的面元表情,冷冷的道:“咱们手下将士,差不多都是关外人。在京城、山东、山西、陕西等地还算好些,比竟也算是北方,可再往前,过了黄河、过了长江,便是南方,咱们在这里人地生疏、言语不通不说,就连东西南北也分辨不出来。加上不服水土,得各种病——
    特别是拉肚子的不少,极大的降低了军队作战能力。未等祖泽远继续说下去,许立已大喊道:“就是,他妈的,这里到处都是稻田、湖泊、河流,就没有干地,没有大路,脚下老是泥呀水的,夜间蚊子成堆,行军时蚊子打脸。咱们骑兵在这里十成战力仅能发挥六成,作用有限,若是不能做好准备,恐怕不用与敌军交战,就是这些破事也够咱们喝上一壶的。”许有利也道:“不错,在关外,就凭咱们辽东军这个名号便足以让草原上各部婴儿止啼,军卒望风而逃,就算在北方,咱们也足以让各路兵马心惊胆战。而且在黄河以北,咱们辽东军的仁义之名可以说妇孺皆知,不论到了那里,都有百姓主动上前慰军,军粮不需咱们费心。可到了南方。特别是过了长江,南方人地域观念很深,到处筹粮困难,四面皆敌,各地老百姓闻风逃走,连锅碗水桶也没有留下,十几里以内的百姓也全逃光,躲进深山、湖荡,粮草大部分都是从关外一路运到此处。所费粮草金银无数。”
    听了众将所言,吴三桂轻轻点头。道:“好,既然大家都不赞成立即进剿大顺及南明,那咱们就暂作休整。
    不过张献忠的大西此时却是兵少将寡,又有南明步步紧逼,正是解决他们的最好时机。我命令:吴宇、许立率本部兵马进发朝天关,伺机夺取朝天关,争取一战平定张献忠。祖泽远率部进河南,驻守徐州,防止南明反扑。许有立、祖大寿随我驻守襄阳。同时命台湾吴三辅、吴本两团作好战前准备,待时机成熟,吴三辅从福建登陆,吴本走海路,顺长江逆流而上,直奔南京!”众将得令后,依令而去。不论是南京的宏光帝,还是正驱军前行的左良玉,加上武昌的李自成。得到辽东军停止南下的步伐,都是长出了口气,终于有了喘息地机会。只有张献忠得知辽东军四万铁骑正向朝天关进发后,倒吸了一口凉气。李自成得此机会,自然是广派探哨寻访皇后高贵英的下落,以求增加自己的实力,稳固自已地盘。
    而左良玉此时已率干余舰船赶到阳逻,江上雾气慢慢沽散了。水面上虽然还飘动着薄雾,但是遮不断视线。何腾蛟走出船舱,站在船头,举目观望岸上形势。心中十分难过。大好河山,不久将落人他人之手。三百年大明江山,从此没有一点挽回的希望了。他越想越难过,越痛恨左良玉和他周围的一班小人和无知将领,他们只知为自己争权夺利,全不为国家着想,不为中国万民着想。想及此处,向着不远处的左良玉恨恨地说道:“哼,我是封疆重臣,岂能跟着你背叛朝廷,置国家存亡于不顾!”说罢,纵身跳人江中。左良玉当下命人跳下江水去救,但是此时正是仲夏,水流湍急,加上江面上又起了风,风急浪涌,跳下去的船夫没有能将何腾蛟救上来。左良玉深深地叹息一声,何腾蚊跟他原是同仇敌忾,竟这样不同意他去“清君侧”,使他对前途增添了无限的烦恼和忧虑。左良玉胁迫湖广总督何腾绞同他一起到南京,一是为他的“清君侧”之举增加号召力量,二是他也早就听闻,南京地皇太子好像有假,万一押在南京狱中的北来太子果然非真,便得另想他策,而若走到这一步,则更需要借助湖广总督地一臂之力。不料何腾蛟不惟拒不合作,甚而至于以投水自尽相抗议,这实在出乎左良玉意料之外。
    懊悔之余,左良玉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希望在路过九江的时候,能将驻节九江的江西总督袁继成带往南京。袁继成曾经做过郧阳巡抚,同他原是故人。他哪里料到,就在他正打着袁继成的主意时,袁继成却做着提防他的准备。比起何腾蛟来,袁继成离南京要近一些,在南京朝廷里的熟人要多一些,关系也更密切一些,所以有些何腾蛟无法知道的朝中内幕,袁继成却能知道。何腾绞的手头没有兵,只能受制于人,而袁继成的手中还有两三万可靠地人马在驻守九江,前几日袁继成获悉李自成的人马从牌洲镇偷渡长江,武昌和岳阳吃紧时,他原想率全部人马去增援岳阳。正准备登舟的时候,忽然得到左良玉全军东下的消息,他只好改变主意,留在九江作守城打算,以防左良玉的人马占领九江,残害地方。这时候左良玉还没有来到,从妥庆到九江的江面上已经很乱,到处有流氓无赖假借左良玉之名往来抢劫,杀人越货。九江士民人心惶惶,鸡犬不宁。因惧帕遭遇屠城灾难,他们推举有名望的士绅前来竭见袁继成,恳求他放弃守城打算。
    前来面见袁继成的众士绅中嘻人说:“众寡不敌,战则必败。倘若激怒了宁南侯,祸不可测。”有人说:“宁南侯救皇太子这题目也不谓不正,总督如果一味兵戎相向,将置先帝于何处?不如敛兵城中,相机行事。”
    有人说:“制台素与宁南侯相善,何不等其到来之时,当面劝戒其禁止将士骚扰九江?”凡此种种,袁继成一概拒不允诺,只按照自己的既定方针,将人马部署在城外,而将诸将士家属移人城中。部署方定,左良玉到了。八月十日下午,左良玉率大军赶到九江北岸,九江士民恐慌万分,再三请求袁继成去船上同左良玉一见,免得一城尽遭洗劫。在士民们的坚请之下,袁继成只好放弃原来的打算。翌日,袁继成楷同一位幕僚到了左良玉的船上,听左良玉谈了他为何往南京“清君侧”救太子的大道理。袁继成心中虽不甚赞同,却也不好多说,只是道:“目前因侯爷大军到此,九江士民惊骇万状。恳请侯爷严禁士兵人城,保此一方生灵才是。”左良玉一笑道:“各营将士临离武昌前已经对天盟誓,只有一颗忠心救皇太子,清除奸臣,奠安社稷,决不骚扰百姓。我同制台大人原是旧交,今日重新携手共事,须要仰仗制台大人鼎力相助。请放心,我已经传谕各营官兵,有动九江一草一木者,从严治罪。”言毕,他向左右问道:“我的口谕,大小各营都传到了吗?”
    负责传宣命令的中军总兵官躬身答:“回禀大帅,昨晚己经传谕各营凛遵,不得有违。”平贼将军左梦庚也躬身补充一句:“今早儿又特别晓谕各营主将:军令如山,令出法随,大小将领务要认真听从爵帅严谕,任何人不得玩忽纪律,自取罪咎。”
    第二天。早饭过后不久,左良玉开始启锚移舟。袁继成考虑到宁南候进人城中将有许多不便,不得不赶紧迎到江边,就在船上与左良玉相见,他部下的各镇将也都单骑同往。请将都到船上向左良玉参褐以后,左良玉面色严肃,道:“诸将俱我大明忠良之臣,可我大明现在却是多事之秋,外有顺贼、辽东相迫。内有马、阮弄权,吾蒙先帝委以重任。不忍见我大明三百年江山就此尚于奸臣之手,遂决定兴兵东进,以行清君侧之大事,望众位助我一臂之力!”说完左良玉向众将深施一礼。九江诸将闻言不觉一怔,齐齐望向总督,不知如何是好。就见袁继成神色严峻地望着左良玉大声说道:“先帝旧德不可忘,今上新恩亦不可负!如今辽东军正在南下,顺贼已占据武昌,一旦辽东军、大顺贼兵临南京。则大事去矣!”“此言不错,可如今南京新帝无德,信任马、阮等小人,太子正在狱中受苦,我等就算与辽东、大顺以死相抗,又有何用?如此便能保住我大明江山吗?便对得起先帝在天之灵吗?”
    袁继成见左良玉已是铁了心的要兵发南京,无法劝止,只好退而求其次,道:“爵帅欲行大事。继成不敢阻止,不过一城百姓生死,系于爵帅,我不能不为百姓请命。”左良玉想了一阵,改用缓和的口气说道:“我可以同制台大人约定,决不破城。保全城百姓平安。”
    袁继成随即同左良玉成宾礼而别。虽然左良玉答应他不破九江城,不骚扰百姓,但是他深知左良玉部下自来就是军纪很坏。而目前左良玉又受群小包围,身边无一个是敢说直话的正人君子,别看他名为统帅,实际上已驾驭不了他的乱糟糟的十几万大军。所以袁继成决定还是守城。
    不想袁继成手下有一部将名郝效忠。已经暗中同左梦庚勾结。恰巧因为两个士兵在城内抢劫被百姓杀死,郝效忠便借此起衅。袁继成的另外一员部将张世勋原来就与左良玉地部将张国柱相好,在夜间暗暗将张国柱的城外士兵缒人城中纵火。袁继成命人扑灭一处,别处又有火起。袁继成明白张世勋不除,则乱不能定,便赶快手写密令一封给可靠的将领邓林奇,要他立刻遵手令便宜行事。谁知肘刚作好部署,张世勋和郝效忠已经率领亲兵趁夜半劈开城门,出城与左营人马相合。左兵则趁机混入城中,大肆杀掠。守城的百姓不能辨识,完全无法自卫。袁继成的其他将领害怕获罪,都陆续逃出城去,投到左良玉的麾下了。袁继成在总督署的院中望了一阵火光,知道九江城已破了,一切都完了,回到签押房,对一名心腹家人和一位中年副将李士春嘱咐了后事,正准备悬梁自尽,忽报左营总兵张大人和监军御史黄大人来见。他没有做声,也不迎接,只是九坐不动,闭目养神。张应元和黄澍进来,声称是奉宁南侯之命前来相请,请他赶快出城。袁继成一脸冷笑,并不搭话。他的中军副将李士春忿怒地望着黄澍,忍不住说道:“你们做得太过火了!我们制台大人见事不可违,十分痛心,正准备以身殉国,请你们不要再打扰他。”黄澍原不想把事情闹崩,一则那样会受左良玉谴责,二则也会坏了“请君侧”的大事。所以,听了李士春地话,他不禁大惊失色,赶快向袁继成深深一拜,带着哭腔说道:“宁南侯本无异图,公若自尽,宁南侯将无以自处,是公以一死促成大乱,国家大事去矣!务恳大人三思。”
    袁继成冷哼一声,不曾答话,看样子去意甚坚。黄澎看软求不成,随即脸色一沉,道:“此时城中正乱,大人难道就不担心府上安危吗?若是大人一去,咱们也只好撤军了,到时……”
    第一百二十九章进兵铜陵
    “你!”袁继成见黄澎竟用自己家人威胁自己,气得说不出话来,指着黄澍道:“无耻!”虽然气愤,却也不敢再提自尽一事。黄澍见目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