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转世重生之吴三桂传奇-第2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竟还抬着那个要人命的黑家伙正步步紧逼,一旦遇到双方交战的地方,便会停下来射击,有几处本来还是大顺军占据上锋,可随着他们到来,一切都成为泡影,所过之处死尸纵横,血流成河。“这些弟兄为了保护万岁,才与敌死战,我又岂能离他们而去?”李过虽是如此说,可他心中却更明白,此时只因自己尚未撤退,这些将士才有了决死之心,若是自己将旗一动,那怕是后退毕步,这些正在交战的大顺军怕是便再也没了与辽东军交手的勇气。此时双喜率领地一千骑兵已只剩下五六百人,不过一刻钟,便损了近一半,而敌军伤亡却不过几人而已。李过见双喜还在犹豫,急道:“双喜,你还不走,更待何时?难道非得让我自尽于此,你才肯走吗?”
    双喜眼中含泪,使尽全身力气,将眼前一名辽东军攻来的一刀磕开,大声道:“大哥保重,希望咱们还有得见地一天,我先走一步了!”说完率领着几百歼军破开辽东军,跟随李自成撤退的方向,疾奔而去。此次冲出山海关的辽东军总计不过万余人,其中骑兵更少,只有三千人,早已被几万大顺军拖住,无法追击,只能任由双喜离去。李过见双喜渐渐远去,心中暗喜,向着四面正与辽东军交战的军卒大喝道:“万岁已成功突围,咱们定要拖住这帮贼子,保证万岁安全返回北京。
    只要万岁无总,咱们家小便有了保障,将来万岁必不会忘记咱们今日的功劳,定会率大军北上为咱们狠仇!杀啊!”李过此言虽激起一些士气,可在辽东军决对优势面前,仅凭着血肉之躯如何能挡得过四处横飞的子弹,大顺五万步兵在一万辽东军的步步紧逼下,不过一个多时辰,便被消灭了近两万人,另有两万余人见势不可为,早早投降,只有六干余大顺军紧紧聚集在李过身边,仍旧顽强的拼杀。山海关城上吴三桂见城上战事已基本结束,也骑了战马出城来到仅剩的大顺军面前。随着吴三桂的到来,激烈的战斗渐渐停了下来,不过辽东军却已将这些仅存的大顺军团团围了起来,近百架机枪架在四周,只要吴三桂一声令下,这几千大顺军眨眼功夫便会尸横遍野。看着被围在中央的这些大顺军卒,吴三桂长叹一声,高声道:“请问率军的是何人,可否阵前说话。”
    李过此时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对吴三桂的邀请毫不退缩,正了正头上铁盔,用衣袖擦去脸上的鲜血,一夹跨下战马,从人群走出,来到阵静,朗声道:“我乃大顺李过,不知这战场之上,吴王有何指教?”吴三桂对这李过也是早有耳闻。吴野在大顺军时,不时传回的情报中,多次提及李过,言其可算是智勇双全的的轻将领,吴三桂爱才心切,同时也不忍屠杀这几千大顺军,毕竟大家都是汉人,这些年全国战乱不休,人口已是大大下降。多一人便是多一分力。“原来是李将军,将军大名本王也是早有耳闻。知道将军是忠勇之人,只是眼前形势不必我多言,将军也该清楚,反正李自成也已走远,不论他生死如何,你在此处继续顽抗下去也是毫无意义,就算你不为自己着想,难道你就忍心看着你身边这些跟随你多年的弟兄战死在这里吗?你就不为他们的家人想想吗?一旦他们战死沙场,他们一家老小必然缺衣少食。生不如死!”
    “哼,你不必花言巧语,我自起兵以来,便从未想过什么荣华富贵,也许马革裹尸才是我的最好归宿,至于我的这些弟兄就更不劳你费心,就算我们全数战死,他们地家人自有万岁照顾。”“哈哈哈,李过。我本以为你是员战将,没想到竟是如此幼稚,如今你家大王自身尚且不保,那里还有余力替他们照顾家人?就算他真有这个能力,你以为他真的会如此吗?只要看看这些年他的所做所为便可明白,他从未将大顺普通军卒当人看。”说着吴三桂一指那些军卒,喝道:“你们不过是他李自成荣登大宝的一块基石罢了,可笑你们还如此为他卖命!”
    吴三桂几句话。顿时让这些本存拼死之心的大顺军犹豫起来,确实,这些年接连征战,自己身边的战友换过一批又一批。何时听说大王照顾过那些战死弟兄的家人,反倒是常常听说那个弟兄战死后,父母衣食无着,饿死家中,妻子改嫁,儿女受苦。这时吴野也从吴三桂身后站了出来,大声道:“想必大家也都认得我是何人,也都知道我吴野向来是说一不二,我在这里向大家保证,只要大家肯放下武器投降辽东,我们不但既住不咎,还可以给你们分一块田地,让你们安居乐夜。”“败类!枉万岁对你如此青重,你竟反水,你还有何面目站在这里!”李过一见吴野,顿时怒气冲天,若不是吴野,大顺军何以会有今日,如何会轻易落到辽东军的埋伏之中。
    “李兄此言差矣,我本就是辽东一员,投入闯王军,不过是为了今日辽东大胜而已。”说完不再理李过,而是对被困的大顺军喊道:“弟兄们,我家本也只是普通百姓,若非吴王心善,教我们识文断字,练习武艺,我们也不会有今日,你们难道想让你们地儿女再继续着你们这种衣食无着的生活吗?只要你们投靠辽东,辽东自会为你们解决生话问题,你们地儿女可以免费上学读书,再也不会被人称为下等人!”
    这些军卒若非实在话不下去了,谁会冒着诛九族的危险加入闯王军?这些年来的拼死也不过是想为自己谋人安身之地,为子女谋个出身罢了,此时吴野的话算是说到了他们心上,大部分人都犹豫起来,左顾方盼。李过见势不好,若再由辽东军劝降,这些弟兄恐怕真的要反投辽东,当下一挥战刀,大喝道:“圣驾已经走远了,众人随我突围!”说完打马向辽东军阵地冲来。仅剩的几干大顺军正在犹豫是该随着李过突围,还是投降辽东。未等他们下定决心,只听得一阵枪响,已冲出人群的李过及其十几名亲卫已倒在血泊之中,辽东军的机枪再次让大顺军见识到了他的威力。事已至此,大顺军没了头领,四面又有辽东军团团包围,众人只得跪地乞降。再说从山海关城下逃走地李自成,他看到李过舍命为其断后,再看辽东军强大的火力,只得下了根心,率领着高一功、刘堂、牛金星等人一路西撤,刘堂率其本部五万余人为先锋,为大军开路,高一功率领着两万余人为中军,保护着李自成、牛金星等人。
    大军匆忙赶路,待天黑时已赶到了昨夜歇息的抚宁城前。先锋刘堂派人来报,抚宁城中毫无动静,询问李自成是否进城。从山海关撤出,一路上李自成便如同惊弓之鸟一般,一心只想着尽快回到京城,据城死守。如今到了抚宁,李自成才稍稍松了口气,自己昨夜还曾在此驻军,不过大半天功夫,他辽东军长了翅膀不成,难道还能飞到自己前面?看来吴三桂所言的伏兵并不可信,李自成虽然轻松了一些,可还是不敢大意,谁知道身后的辽东军到底何时会追上来,那里还敢在抚宁歇息,命刘堂立即率军绕过抚宁,大军不得停歇片刻,直奔北京。刘堂得令后,立即命人加紧行军,几万兵马打着灯笼火把,在夜色中快步前行。可没想到大军刚过抚宁城不过三里,突然大路两边的山林中响起密如炒豆般的枪声,毫无防备的大顺军立即被这阵轮雨打得昏头转向,长长的火龙被打得破烂不堪。当被伏的大顺军想要找敌军的身影时,拾眼望去,夜色中只见林中不断有子弹飞出,却找不到一个人影。而他们手中的火把却为林中的辽东军指明了方向。刘堂眼看不好,忙组织大军向两侧山林冲去,可血肉之躯如何扛得住子弹的射击,未等冲到林前,便已死伤几千人之多,刘堂知道硬攻不是办法,只得请示李自成下步打算。
    李自成看着跟随自己多年的弟兄成片的倒在血泊之中,心中一阵凄凉,不过他也知道,如个天不能冲过这道封锁线,待身后辽东军援过劲来,前后夹击,自己更是难有生路。他只好咬着牙,命令刘堂,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冲破敌军封锁,只要大军能反回北京,便是胜利。刘堂见李自成己下了死命令,只得亲自来到阵前督战。命令大军拼死向山林冲去。奉命埋伏在此的正是由何可刚率领的辽东军步兵二团,此时辽东军两万余人不但占据了地利,又有先进的火枪,那里会将冲上来的这些大顺军放在眼里,随着大顺军不断冲上来,大路两边也出现了更多的辽东军,并有火炮机枪支援,打得大顺军溃不成军。前面战事正酣,后面李自成、牛金星、高一功等人正着急时。突然听到一阵阵仿若沉雷般的声音,大地也为之晃动。李自成大叫一声:“不好,这必是辽东铁骑!”高一功也急了,听声音,辽东骑兵正是从自己身后杀上,偏偏前面道路又被辽东军封锁索,看样子刘堂一时间怕是冲不过去,若是等辽东铁骑冲杀上来,就凭自己这几万步兵如何是辽东铁骑的对手。“万岁,如今形势危急。前后皆有辽东大军,万岁千金之躯,切不可以身涉险,还请万岁率近卫军从小路先走,我愿率军为万岁断后!”
    牛金星也劝道:“万岁,看辽东军来势汹汹,咱们却是疲兵,怕不是其敌手,请万岁先行撤退。”李自成也知道现在可不是逞英雄的时侯。只有留得性命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叫上亲卫队,护卫着自己和丞相牛金星,打马冲上一条小经,向着京城地方向狂奔而高一功见李自成已经消失在夜色之中,而不远处的马蹄声也是越来越近,高一功已经可以看到不远处冲天的火光,他高叫一声。命部下列好队列,等待敌军的到来。
    此时前面开路的刘堂也已得到后方消息,万岁即已撤走,也不再用弟兄们的血肉之躯开路。现在最重要的是拖住四面的辽东军,为陛下撒退赢得宝贵的时间。大顺军中地将领们都相信,万岁当年在商洛山能仅凭十八骑起家,建立起大顺朝,今日只要万岁不死,大顺就不会灭亡,早晚还有东山再起的一天。所以不论今日伤亡如何,只要能拖住辽东军,大顺便还有机会。此时追击地辽东铁骑已经是越来越近,奉命追敌的正是辽东军骑兵三团,团长许立手执马刀冲在最前面,闪亮的马刀映着火光,仿佛滴着鲜血一般。许立也已看到前面火光遍地,组成一个个方阵,歇了一年的许立已经谐除了心中的阴影,不过他对战场、对鲜血的渴望却丝毫没有减退,看到面前几倍于自己的敌人,不但没有一点恐惧,反而更激起了他的并志。手中马刀向着前方敌军一指,大喝一声:“看到了吗?那里便是咱们的军功、咱们地赏银,想要升官发财,想要荫及子孙的跟我冲啊!”
    俗话说,什么样的将领便带出什么样的军队,有了许立这个视战丰如生命的团长,下面这些军卒当然个个都是些嗜血狂徒,不然吴三桂也不会在四支骑兵团中单单留下许立的骑兵三团。吴三桂留他在此伏击便是要用许立的狂野凶悍彻底将大顺军仅存的一点士气消灭掉,也好尽快结束这场内战,为中国多留些元气。骑兵三团因组建时间太短,而团长许立又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所以全团虽有五营,可各营都有空编,全团人数也只有一万五千余人。不过在骑兵师五团中,甚至包括吴三桂地亲卫骑兵团在内,没有人敢小看这支队伍。
    几次全军大比武,骑兵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