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朝第一国师-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上的意思是……”刘同寿心中悄然一动,皇帝这么个问法,莫非……
    “你那封神演义中说,异宝出世,往往会招天之嫉邵真人他们翻阅道藏,又从京城各寺院那里借得了佛经,查阅之下,也有相似的发现…都说只需宝物的品相高,出世之际,就会伴有天地异象,不知……………”说话时,嘉靖的神色异常凝重,而他说的,偏偏又是很扯淡的话题将这荒唐的一幕看在眼中,刘同寿也不由感慨连连:不管人有多聪明,一旦有了执念,就会变成傻子,假设再有人投其所好的忽悠一通,那就连傻子都不如了
    眼前这位嘉靖帝,便是最好的例子
    “陛下英明!”
    肚里腹诽,面上却不能露了端详,刘同寿郑重其事的说道:“所谓:圣君出,祥瑞现:异宝出,天地劫…
    凡人修仙,本就是逆天之事,再有异宝辅助,更是事半功倍,上天焉有不出手阻拦之理?更何况,陛下以君王之身,行此逆天之事,天地之怒,必然远过寻常”
    “微臣道行不高,见识也浅,不知道其中凶猛,私自为陛下打造洞天用以修炼,又试图炼制金丹,助陛下修行,实则曾经犯了大忌”
    刘同寿的神色越来越沉重:“正如陛下所说,丹成之日,天地必有大劫来临,将波及整个京城!、“当真!?”嘉靖本来只是受了邵元节等人的影响,报着试试看的想法,向刘同寿咨询可他万万没想到,竟会引出这么一番说法来,一工夫,也不知道应该奋,还是应该担忧
    假设真有天地异象,那修仙之事,自然不再娄无缥缈:但若是有天劫把京城给毁了,那本人没飞升之前的日子要去哪儿过啊?难不成迁都南京?
    “圣驾之前,焉有戏言?”刘同寿斩钉截铁道:“丹成之日,一切自有分晓,若是天劫不至,那就是微臣的道术不精,无愧陛下的信任,一切罪责,臣再一力承担!”
    ''
第215章 明枪暗箭9(第216章)
    清明时节雨纷纷,细雨婆娑中的紫禁城,比平日少了些庄肃,更添了几分柔美之色。''看小说就到叶子·悠~悠。YZuU。)然而,在表面的平静之下,翻涌着的,是异常诡异的气氛。
    黄灰两色的袈裟,青红两色的道袍,眼下正穿梭于紫禁城内的人,多数都是如此着装,他们是来给皇帝当顾问,提供咨询的。
    因为此刻的嘉靖帝,正处于痛并快乐着的状态中,而导致这一切的,自然与刘同寿的所作所为脱不开干系。
    “……这么说,定慧寺的佛经中,也没有提前预知,以及应对天劫的办法了?”嘉靖面色不善,语气中更是多了几分凶厉,“既然如此,慧能禅师,之前你又怎敢对朕说明此事?莫非你存心欺君么?”
    “陛下息怒,贫僧也只是听先师偶然提过,陛下相询,不敢有所隐瞒,这才……绝非有欺君之意,请陛下明察。”
    尽管身处宫殿之中,不会被雨淋到,但慧能老和尚依然浑身浸湿,像是刚被人从水里捞出来似的。他不敢擦汗,只是低着头,小声解释着,心里却在暗中诅咒着那两个疯狂的盟友,以及更疯狂的敌人。
    邵元节的计划就是顺水推舟,把刘同寿炼的金丹捧到天上去,然后,假装不经意的提起祥瑞的事儿,给小道士来个釜底抽薪。严格来说,这策略属于七伤拳,固然可以给刘同寿找不少麻烦,但同时,也会给邵元节自己埋下很大的隐患。
    不过,对老邵来说,眼下已经是危急存亡之秋。''除非他顺应时局,投到刘同寿门下,否则若是不能尽早扳倒小道士,他和龙虎山就没有以后了。
    后患这么大,这招的杀伤力自然也很好。
    以邵元节的事先谋划,刘同寿若是不敢接招。他们就可以将顺水推舟发扬光大,借着封神演义的东风,让小道士自食苦果;若是对方胆敢迎战,想用障眼法搞点花样出来。那么,就别怪同行们不客气了!
    同行,本就是冤家啊!
    当然,邵元节也不是记吃不记打的蠢货,经过了杭州水陆大会那件事,他已经对小道士的神奇手段,有了很高的评价。不过。作为修了一辈子道,忽悠了一辈子贵人的道家高人,老邵对自己的眼力有着充分的自信。
    他做好了完全的准备,如果刘同寿故技重施,他一定会当场将其戳破。他的观点和自信,也受到了佛门盟友的认可。俗话说:旁观者清,斗法和揭秘是两个概念,后者的难度要远远低过前者。
    可是。出乎他们预料的是,刘同寿不但接了招,而且还故技重施的放了大话出来。说什么异宝出,天地劫,想要阻止天劫,只能祈求他那个死鬼师父显灵!
    谁说死人不咬活人的?
    那就是扯淡!
    如果让邵元节等人选出一个最令他们痛恨的事物,刘同寿那位死鬼师父,无疑会以绝对多数的支持率,高居榜首。
    从王老道挂掉的那一刻开始,他就成了一件法宝,一经祭出,便无往而不利。看小说就到叶子·悠~悠。YZuU。)多少次。刘同寿都是靠着这件法宝渡过难关,涉险如夷。每次经历险阻之后,这件法宝还会如同被磨砺过一样,更加犀利,给刘同寿带去更多的好处。
    就拿这一次来说,刘同寿的应对方式。就和他最初扬名时一样。
    谁也说不清到底什么叫天劫,这个虚幻的概念很广,最通常的表现形式,就是自然灾害!雷火、闪电、暴雨、洪水、海啸……都是天劫,此外,道藏中还有心魔的概念,那玩意看不见摸不着,但同样是天劫的一种。
    刘同寿的大话放出来,想圆却也简单,丹成那天,哪怕只下了一场小雨,他都能找到借口。
    本来这是场足以引起洪水泛滥的大雨,结果被先师给挡住了……诸如此类,这种办法,寻常民众也许看不穿,但对广大奋战在一线的神棍们来说,不过小儿科罢了。但明白归明白,就是谁也没办法,谁能想到小道士如此深谋远虑呢?
    道教博大精深,涉猎的技能极多,预测天气,甚至地震,这都不算是什么匪夷所思的事儿。邵元节自己就对此很有心得,若非如此,又哪里会有擅长呼风唤雨的邵真人呢?
    这些都属于技术上的细节,其实都可有可无,关键,还是在于皇帝的心意。
    现在谁也搞不清楚嘉靖到底在想什么。
    说他信任刘同寿吧,小道士觐见之后,皇帝就开始大肆招募临时顾问,连一向鄙夷有加的佛门都得到了面圣的机会,放在从前,这种事是不可想象的。
    可是,若是他已经开始怀疑小道士,在舆争之中,皇帝表现出的支持却依然如故,甚至比从前的力度更大了。
    这才是症结所在。
    根据邵元节,以及清流中的几大骨干的说法,皇帝表现出暧昧时,做臣子的就要提高警惕了。因为皇帝的态度就如同夏日的天气,随时都会发生变化,谁要是以为自己看到了良机,想趁机给对头来两下狠的,嘿,就等着体验嘉靖帝的喜怒无常吧。
    所以,包括邵元节在内,众人都不敢将态度表现得太鲜明,以免偷鸡不成蚀把米。
    见有京城第一寺名头的定慧寺的主持,慧能老和尚也是支支吾吾的样子,嘉靖的眉头皱得更深了,他强忍着没发脾气,而是象下定了决心似的,突然问道:“如果是足以将京城夷为平地的大劫呢?事先难道看不出一丝端详?”
    “夷……为平地?”慧能猛一抬头,说话都有些结巴了。
    嘉靖并不答话,而是死死盯着老和尚,似乎想从他的神情中,看出点什么似的。
    慧能好一会儿才恢复了镇定,又冥思苦想了好半天,最后咬了咬牙:“回禀陛下,以贫僧所知,自古以来,从未听说过有这等大劫……京师乃是天下众望所归,雄伟恢弘,气盖古今,岂是说会被倾覆就被倾覆的?贫僧以为……”
    “你认为此言不尽不实?”丝丝冷风从嘉靖的牙缝吐出,闻者惊心。
    “阿尼陀佛!”慧能口宣佛号,宝相庄严:“回陛下,贫僧以为,出此言者必是妖言惑众,意图危言耸听,从中渔利的奸邪之人!陛下可严惩之,以正天下视听!”
    正如他自己所说,自古以来,就没听说过这么大的天灾,把京城夷为平地?除非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地震,或者真有九天雷劫的存在,否则什么都不可能撼得动雄伟的京城。
    大地震是不可能的,无论是钦天监,还是佛道联盟中精通此道的高手,都没有任何发现。普通的小地震倒也罢了,如果是足以葬送京城的大地震,肯定会有预兆的呀。
    有见于此,慧能决定搏上一铺,彻底消除刘同寿这个佛门大患,同时,将那个道家协会也扼杀在摇篮之中。
    嘉靖不置可否的点点头,又转向一旁的邵元节问道:“邵真人,你怎么看?”
    “回禀陛下,贫道以为,慧能大师所言甚是……”如果可能,邵元节也想提前解决对手,不过,他知道可能性不高,所以,他附和了几句后,就开始拐弯抹角的暗示皇帝,刘同寿很可能会浑水摸鱼,并一一列举了小道士可能的做法。
    “刘师弟道行法力都是上乘,不过,少年人遇事,难免失之稳重,说的夸张些,以彰显自家手段也是有的,所以……”
    “不用再说了。”嘉靖一抬手,打断了邵元节含沙射影的长篇大论,淡淡道:“开炉的日子已经定下了,等到那天,一切自有分晓。”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216章 京城的黎明静悄15(第)
    绵绵的柳絮漫天飞舞,仿佛鹅毛大雪一般,当那片洁白沾在身上,人们所感受到的,却只有阵阵暖意。看小说就到叶子·悠~悠。YZuU。)
    人间四月天,芳菲犹未尽,这是一年中,最令人惬意的几个时段之一。
    富贵人家或者书香门第240章偕家出游踏青;农民们则是趁着春光正好,抓紧时间在田间劳作;走南闯北的商人们,同样不得闲,他们要忙着上货订货,将经历了寒冬之后,空空的货仓补满,好在新的一年里,多赚点钱。
    这个时候来到京城的人,看到的,只会是一派繁忙景象。
    然而,在嘉靖十四年的四月十五这一天,京城陷入了一片死寂之中。
    田间没有农夫劳作,官道上没有行人往来,风景秀丽的山林间,唯见莺歌燕舞,甚至连运河上穿梭不断的漕船,也不见了踪影。
    京城,仿佛已经被人遗弃,变成了一座历史遗迹。
    当然,那些不明真相的外地人肯定不会这么想,他们很清楚,这个静悄悄的黎明,完全是人为造成的。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关卡,将京城封了个水泄不通。
    京城的百姓知道的更多一些,官府提前很长时间,就已经将告示贴出来了,告知百姓:今日全城戒严,任何人不得外出,犯禁者重罚!
    这告示措辞严厉,后果也很严重,但却没头没脑的,既没说明原因,也没说明如何执行。''但对京城人来讲,这已经足够了。
    不用官府说,大家也都知道,这一天,是上虞小仙师,翰林刘修撰的仙丹开炉的日子。异宝出,天地劫。据说开炉的那一刻,会有天劫降临!而天劫的威力,则足可毁天灭地。将整个京城化成齑粉!
    换成其他人,敢这样危言耸听,一定会被官府抓起来。治个妖言惑众,意图不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