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朝第一国师-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这时,他突然感觉衣襟被人轻轻拽了一下他大吃一惊这种感觉,他已经很多年没有经历过了,他是皇帝,谁敢拽他的衣襟?何况,他背后的位置,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站的
    眼下站在他背后的,除了黄锦还有谁?能让循规蹈矩的黄胖子来这么一手,很显然,此事别有玄虚
    嘉靖的城府非常深,惊讶过后,心念急转,表面上却丝毫不动声色在丹墀下众臣看来,皇帝只是抬了抬手,然后又放下了,跟之前犹豫时的举动并无二致,哪里知道私下里还有这等小动作?
    正因如此,当皇帝终于开口时,说出来的话,使得大多数考官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诸位爱卿言之成理,此文切题虽贴切,但文理却不甚通,可见,此人只是个幸进之徒,国家用之,有害无益,便黜落了罢”
    众臣皆大吃一惊,都是不能置信的抬起头来,可即便他们不顾礼仪,直视天子,以嘉靖的城府,又有谁能看出什么玄虚来?
    “张爱卿,除此之外,还有何争议否?”嘉靖不给众臣思考的余裕,紧接着问道
    “还有一事,也与此有关,因为此议迟迟未定,所以取士的名额……”
    “此番朕开了恩旨,对其他人来说,有些不够公平,是以名额也应多出一个,殿试时,再由朕亲自定夺”
    “皇上圣明,老臣遵旨”
    嘉靖和张孚敬的双簧唱的极其流利,夏言在第一时间就品出味道了,很显然,此事另有玄虚,那张卷子不是刘同寿的
    他中了张孚敬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了
    但于情于理,他现在都无法提出反对意见了,理由不够充分还胡搅蛮缠,那是言官们的专利,他可没这个特权此时,他唯一的念头就是把那张墨卷的名字翻出来看看,至少输,也知道输在什么地方了
    离开了紫禁城,他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
    然而,看着墨卷上的‘上虞梁萧’四个字,夏言的心情实是无以言表,李代桃僵,不算是多高明的计策,可是,即便以他的老辣,也足足花了半个时辰,才彻底想清楚了其中关窍
第186章 障眼法
    皇帝金口已开,十二个新贵**出炉。。)
    嘉靖不等旁人动手,亲自持刀拆开了封名,急急浏览过去,看到第一个人名,他便已是长舒了一口气,再看过后面两个,他脸上更是笑意盎然,口中喃喃念道:“果真如此……神机妙算,名不虚传啊。”
    听到嘉靖的低语,黄锦已经有所猜测了,偷眼往桌案上一瞄,正见到了那三个耳熟能详的的名字,会元韩应龙,其次孙升,再次吴山,和预言中一般无二!
    会试的名次不是最终排名,一锤定音的是殿试。不过,殿试上考官的作用会有所下降,皇帝才是起主导作用的,有没有机缘,得看皇帝的心情。
    现在,嘉靖帝笑得跟朵花儿似的,显然这个排名很符合他的心意,他的心情又怎么会差?
    黄锦一张之下,面露恍然之色,殿下群臣见状,也都猜到了结果。
    一时间,尽皆骇然。
    尽管因为刘同寿的搅局,使得评审过程中蒙上了一层不寻常的色彩,但参与的大臣们都是名动士林的大儒,受的影响并不是很大,评卷还是相当公正客观的。
    如今,预言应验了,跟刘同寿作对之人都觉得颈后凉飕飕的,双股也是微微战栗。圣人教诲大家,要敬鬼神而远之,可现如今,鬼神自己撞上门来了,这种情况该如何应对,圣人就没说了。
    是圣人的先见之明不足呢?还是某人太过妖孽,已经超出了圣人所能预估的范畴?谁也不知道答案。也没人认真思考,对考官中的大部分人来说,今后何去何从才是最重要的。
    好在嘉靖心中也有不少疑团未解,名次既定,他也不多说,抬手示意礼部张榜公布名单,然后便挥退了群臣。只留下了张孚敬这个知情人。
    皇帝和首辅的谈话保密性相当高,在场与闻者也只有一个黄锦,所以内容也不得而知。但大致的方向还是很容易猜的,无非是分享快乐和经验呗,说不定还要劳烦张首辅给皇上详细解释一番。
    大部分人都已经察觉到。事情别有蹊跷,可到底蹊跷在什么地方,就没人说得清楚了,哪怕是已经看到梁萧之名的夏言,也有几个关键点没想清楚,遑论其他人?
    出了承天门,众臣直奔贡院而去,张榜,释疑本是一体,都是当务之急。
    “找到了。上虞刘同寿,就是这张试卷!”RV
第187章 物尽其用,人尽其职
    放榜日,整个京城都在沸腾,连蔡学士府都不例外。。)
    当然,蔡府人欢腾的理由和外间不太一样,他们只是单纯的因为老爷回家而欣喜。对蔡夫人来说,半个多月的封闭阅卷时间,实在太漫长了,独守空闺的滋味真心不怎么好受。
    “老爷,您辛苦了,妾身已经备下了……”
    “等下再说。”
    让蔡夫人失望的是,自家老爷对她热情洋溢的欢迎词不屑一顾,浓妆艳抹的妆容也没发挥任何作用,老爷的视线完全就没在她身上稍作停留。唯一让她略感欣慰的,就是老爷好歹没有急着往后宅去,而是扯住了老管家问话。
    “福叔,上次过府投贴的那位淮安府同窗,如今何在?”
    老管家比夫人反应更快些,他念头一转,很快就想到蔡昂的用意。自家老爷前景被广泛看好,上门拜会的同乡、同窗、同年络绎不绝,几乎就没个消停时候。这么多人,老爷自然不可能都很在意,大多只是面上应付一下,花点银子打发掉了。
    此时老爷突然提起这茬,想必是那位同窗在会试中有所斩获,所以水涨船高了吧?
    可是,他仔细回想了一下,发觉有些不对劲,他迟疑着提醒道:“老爷,上门拜会的应考者中,并无淮安府的……”
    “谁告诉你是应考的了?我只问你,那人如今何在?”对老管家的眉眼通透,蔡昂平日里也是赞赏有加的,不过,此刻他心急如焚,只觉一阵阵的不耐烦。
    这一刻,他体会到了嘉靖的心情。
    皇帝不是不喜欢臣子猜他的心思,不过,大多数人都做不到因时而动,对症下药,这种乌龙搞得多了。皇帝心情自然不好,就显得他不喜欢别人揣测他的意图了。
    所以说,揣摩上意的技术含量是很高地。非常人所能为之。
    碰了个钉子,老管家倒也没什么情绪,当了这么多年管家,他的职业精神是很不错的。他小心翼翼的问道:“老爷说的是淮安府那个姓吴的秀才?”
    “是姓吴的么?嗯。就是他,快点去找人,找到之后,让他……请他来见我,记得。要客气一点!”
    “是,老爷。”老管家领命而去,心中越发的疑惑了。
    听老爷这话,分明连对方的名讳都没记住,偏偏又催得这么急,这不是怪事么?何况,这位吴秀才跟老爷的关系也很扯,说是同窗。实际上两人连面都没见过。年纪也差了二十岁,唯一的联系,不过是两人在县学的老师,是同一人罢了。
    用后世的说法形容一下,就是没见过面的,小学老师的学生。根本称不上是同学,除非两个人都有心拉近关系。
    不过。既然能入蔡老爷的清听,此人也有些与众不同的地方。他来京城,是带了推荐信的。没错,就是那位启蒙老师,淮安知府葛木葛大人的荐书,荐书中对吴秀才着力介绍了一番,这才给蔡昂留下了一定的印象。
    一个令蔡夫人感到心酸的可能性浮上了心头,她哀怨道:“老爷,那个吴秀才不会是您的……唉,年纪似乎也差不多呢。”
    “嗨,夫人,你想到哪儿去了。”蔡昂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苦笑不得的感慨道:“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此刻老夫才知道,夫人当日之言乃是金玉良言啊。”
    瞬移这种技能不是人人都会,同时也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的,蔡夫人一头雾水。看起来,蔡昂似乎在转移话题,可在她的印象里,自家老爷转移话题的手段早已炉火纯青,不可能这么生硬啊。
    “夫人你有所不知,其实……”
    蔡昂也不隐瞒,把会试中发生的事情简要说明了一下,然后很有感触叹道:“如今那位小仙师入朝已成定局,连一直不待见他,在朝中如日中天的夏部堂也打了退堂鼓。言官倒还有几个鼓噪不休的,但以老夫观之,也都是色厉内荏,掀不起什么风浪了。只恨没有早些下手,结交于他啊。”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啊。”蔡夫人激动了,老爷这话既是感慨,也是变相的道歉啊。
    “现在还哪里来得及,消息传出后,他的门槛恐怕都要被踩断了,老夫这身份,又有什么特别的好处能拿得出手?”蔡昂摊摊手,怅然一叹:“现在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蔡夫人不以为然道:“怎么拿不出手?会试结束了,后面不是还有庶吉士的考试么?会试被张阁老和夏尚书抢了风头,翰林院内部的事,他们总不成还要插上一脚吧?”
    “庶吉士?他会进翰林院?他进翰林院做什么?”蔡昂完全没考虑过这个可能性,他也不认为有这个必要,小道士当了进士就已经很夸张了,还跑去翰林院做什么?要知道,那里可是大明的最高学府!
    蔡夫人反问道:“他不进翰林院,还能去哪儿?难道外放出去,任一县父母官么?又或在六部衙门里当个主事?”
    “……说的也是。”蔡昂想想也是,刘同寿虽然中了进士,但名次并不高,按照惯例,他也就是外放个知县的命。不过,常理在小道士身上显然不适用,皇上根本不可能同意让他外放出去。
    不外放,就是在六部里找个位置了。进士说起来荣耀,可京官又有哪个不是有功名在身的?到了衙门里,新进的进士也只有跑腿打杂的命。同理,刘同寿这个身份摆在这儿,谁敢随意使唤他?那可是皇上的专利,侵权?嫌命长么?
    说起来,蔡昂到现在也没想明白,刘同寿为啥一定要考个进士。张阁老的为人在士林中屡遭诟病,但他的见识魄力却没人质疑,他提出此议,不可能只是为了给皇上找点乐子吧?除非,他是真的想找个接班人!
    这也太玄乎了,不过,不管事情有多不可思议,只要跟刘同寿扯上关系,就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了。
    蔡昂摇摇头。将这些杂念抛开,张孚敬怎么筹划,跟他关系不大。但在情在理,翰林院,似乎就是刘同寿最佳的去处。
    翰林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就是入宫陪皇上聊天。哦,不,是讲授学问,日讲、经筵,都是为此而设。皇上和张阁老都不会想不到此节。
    翰林的前程也很远大,六部上卿,阁臣宰辅,无不出自于此,张孚敬若真有什么远大的构想,这里也是必经之路。
    看着自家娘子,蔡昂脸上露出了微笑,他的眼神和当日洞房花烛。初见新妇如玉一般无二。看得蔡夫人既喜且羞,仿佛时光倒转了一般。唯一值得遗憾的,就是蔡学士的赞誉不怎么中听:“家有老妻,如有一宝,古人诚不我欺啊。”
    “呸!”蔡夫人唾了蔡昂一口,怨气不减道:“朝堂上的事。妾身搞不懂,不过。小仙师跟那吴秀才又有什么干联了?值得你一进家门,就忙着寻他?”
    “夫人有所不知。”蔡昂摇摇头。在书桌中翻了翻,拿出一封书信来,“此人与我同在龙溪书院读过书,这是葛大人的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