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清朝当皇帝-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寻找这么大一块建造场地,硬是花了整整1000万银元把那块土地的拆迁工程完成如今国库里存银只剩下了50亿银元,让洋人帮忙造一条铁路费用实在太高了发展铁路的事情只有暂时先缓一缓了想到这里,关绪清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治理一个国家还真不简单啊
    “走,咱们去留洋办看看”关绪清对着身边的王商说道
    “喳”
    留洋办是在关绪清10年成立的,当初为了鼓励大清年轻人留洋,关绪清每年都从户部抽出一部分银子给留洋办物色优秀的苗子去德国、美国留学,由于当初资金紧张当初拿着朝廷银子公费留洋的人每年只有100多人其余的人都是资费出去的,许多大清官员的子女也都由父母出资去德国留学
    留洋办衙门是一个三进的四合院,此时院中进进出出都是穿着官服的官员,还有好多穿着百姓衣服的学子前来咨询留洋事宜的所以当关绪清他们走进来的时候也没有什么人注意到他们
    这里的负责人就是有着留洋之父之称的容闳,他父母当初在一张“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出洋证明书上画了押,像贩卖人口一样远渡重洋,去到外国就是这样,他也没有留恋外国的良好条件,回到了大清,要知道他拿到的都是最好的文凭
    就是这样一个可敬的人,而由他挑选公费留洋学子也让关绪清非常放心,因为他是真的在为大清寻找人才,而不会去收那些官员的红包替人家走后门所以才导致了那些大官们倒是需要花银子自费让自己的孩子出去
    “噢哟,臣叩见皇上”容闳急忙跪倒在地
    此时关绪清已经走进了留洋办衙门大堂了,关绪清微笑的说道:“快起来,快起来”
    “谢皇上,皇上今儿怎么来这儿啦?”容闳笑着问道,在他的印象里皇上已经好久没有来过了
    关绪清皱着眉头说道:“唉,朕每年花了这么多银子在教育上,可是一点成效都见不到朕治理国家,需要人才啊这不,国内的人才不行,朕就想到你了看看你这儿有什么好的苗子近期回国的推荐给朕啊?”
    “回皇上的话,臣还真有两个人要推荐给您,只不过臣本来想过两天再上折子的没想到皇上就已经先来了”容闳惊讶的说道
    “干嘛还过两天啊?正好,朕见见他们”关绪清高兴的说道
    “皇上最近不是在忙跟德国人一起开公司的事情嘛,臣不便打扰啊既然皇上有旨,今天就让他们来给皇上请安”容闳笑着回应着转过身对身后的侍卫说道:“去,把唐绍仪和詹天佑叫过来”
    詹天佑??关绪清内心的惊讶绝不亚于文廷式告诉自己认识莱特兄弟,詹天佑也是这个时代的吗??这个名字在关绪清的耳里是相当的熟悉,历史上肯定是非常的出名可就是想不出来是干嘛的,造原子弹的那个叫钱学森,好像是1911年才会出生还有十多年呢,那这个詹天佑到底是干嘛的?反正肯定是个人才
    “老师,您叫我们?”
    关绪清正在胡思乱想,迎面走进来两个年轻人
    “还不快给皇上跪下”容闳假意训斥道
    “啊?小民给皇上请安”两人一起朝关绪清跪了下去
    “都平身,这在宫外啊就不要这么多虚礼了朕也是个读书人,天下学子之间谁也不比谁尊贵啊?是不是容闳?”关绪清转身问道
    “不论在什么时候,君臣之礼是万不能忘的”容闳严肃的说道
    “哈哈,你们看看你们的老师,还是去美国留过学的呢怎么满脑子还是这个啊?”关绪清跟这些思想前卫,容易接受事物的年轻人在一起仿佛就像回到了后世一样
    “老师说的对,无论如何君臣之礼是万不能忘的呀”一个皮肤较黑的年轻人仍然跪在地上说道
    关绪清看了他一眼说道:“平身,朕问你,你叫什么名字啊?”
    “谢皇上,小民叫詹天佑”詹天佑站了起来恭敬的回答道
    “噢?你就是詹天佑啊?刚从国外回来?”关绪清双眼冒着金光,仿佛发现了一个宝藏一样
    “是的,小民刚从美国回来算上今天只有四天时间,老师让我先在这里帮忙,等找机会再像皇上推荐”詹天佑老实的说道
    关绪清心中对他非常满意,在他看来既老实又有本事的人可不多见啊
    “不用找机会了,朕就在这里,你自己来向朕推荐一下你,你都在美国学了点什么啊?”关绪清迫切的想知道詹天佑到底是以什么见长
    “小民在美国学习的是铁路建设,如今我大清铁路只有两条小民估计皇上肯定会大力发展国内铁路的建设,所以小民斗胆自荐希望能为我大清铁路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詹天佑坚定的说道
    哈哈,真是想啥来啥,刚刚还在想要发展铁路,这活生生的人才就给自己送过来了
    “好,朕正有此意朕马上下旨在工部多建立一个铁路司衙门,让你去当主事,朕要在10年内看到大清各省都能相互接通”关绪清满意的看着詹天佑,又转过身对着容闳说道:“容闳啊,你有这么出色的学生,怎么还舍不得推荐给朕啊,非得朕亲自来这里才行吗?”
    “臣不敢,天佑能不能不负皇恩还不知晓呢”容闳谦逊的说道
    “呵呵,要致富先修路能有这见识的人定不会是庸才,朕看好你”关绪清对着詹天佑说道,又对着唐绍仪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啊?也是从美国回来的?”
    “是的,皇上小民跟天佑一样学习的也是铁路建设”唐绍仪紧张的回答道
    “噢,那你以后好好的帮助詹天佑朕希望将来咱们大清的铁路自己来建,不用什么都再依靠洋人”关绪清严肃的说道
    “喳,臣定不负皇恩”众人一起下跪道
第一百八十八章 阴谋
    关绪清又向他们了解了些建造铁路的基本情况,比如勘察土地,毕竟不是所有的铁路都是建造在一马平川的平原上的,尤其是潼关以西,尽是山岭
    聊到了下午5点左右,关绪清才匆匆回宫马上拨给了成立的铁路司衙门100万银元的费用以用来勘察土地,设计铁路线路等等
    回到养心殿,关绪清心情大好,没有想到自己无心插柳却终得正果
    “皇上,东北军区秘电”王商递上一张电报
    关绪清接过电报,看了会笑着大骂道:“这董梁是看着朕长大的,当年诛杀慈禧的时候怎么没见他这么胆小过?”
    原来董梁听说皇上要南巡,还不让地方军队护驾,没有明确南巡路线只是带着两百多名御林军和从自己这里掉一个警卫团,当场就急了,连忙发电给关绪清
    电报上说,要不就让第一师护驾,要不就请皇上定下南巡路线,好让当地部队事先安排
    关绪清虽然嘴上大骂董梁胆小,但是心里却是暖洋洋的毕竟董梁是帮着关绪清夺得政权的主要功臣,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大清的军权最终关绪清还是交给了冯相华,可董梁却并没有一点在意,依然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礼亲王府内,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常给京城各王府间供货的泰源记王掌柜最近见人就是一张笑脸,他能不高兴吗?这些日子,礼亲王府要的东西比平时翻了一番不止王掌柜为此还特地查问接单的伙计是不是记错了,伙计拍胸脯保证说他问了三遍,绝不会有错而且伙计还说最近在礼亲王府看到不少生面孔,许是这样才多要了一番的货
    王掌柜虽然觉得蹊跷,但依他的身份哪里管得着王府的事情,而且货要得多,赚得自然也多,实在是求之不得的事情这不,他一备好货物,就要几个伙计给各王府送去
    伙计赶着大车到了礼亲王府后院的角门,平时接待他们的王府管家给他们开了门见到车上的东西实在太多,管家又挥手让下人到里面叫了几个人出来泰源记的伙计在各王府都是常来常往的,但这几个人却从来没见过这时有听见后院有呼呼喝喝的声音传来,不由好奇地问道:“胡管事,王府里面什么事啊,这么热闹”
    姓胡的管事闻言把脸一板,瞪了几个伙计一眼道:“王府的事情知道多了对你们没好处,卸了货就赶紧回去”
    几个伙计连忙低头搬东西,不再说话
    不多时车上的货就被王府的下人搬进了王府而此时,礼亲王后院的一大块草坪上黑压压站满了人,虽然都穿着王府下人的衣服,但从整齐的队列中可以看出这些人绝不是普通的仆役事实上他们的身份是王府的私兵
    由于关绪清裁撤了八旗士兵之后,那些亲王们手上已经没有兵权了特别是兵制改革之后,所有的军队都由关绪清统一交给兵部节制而军队中设置的政委也保证了军队的忠诚,这些私兵都是旗人都是那些因为关绪清政而失去了之前旗人可以享受特权的人
    这些日子,京城几个王爷的府第进进出出的都是人流,实际上他们都在替换王府的仆役,把普通的下人换成各旗的士兵
    礼亲王世铎满意地看着眼前的数百士兵,这些士兵都是经过精挑细选,既要勇猛干练,又要忠心没有问题,能挑出这么多人来已经是相当有难度的事情要不是关绪清始终排挤旗人,既不给兵权也不给政权,连祖宗规定的旗人可享受的粮食和银子都被剥夺了,近期因为决堤、难民抢劫军营、贪污教育经费的事情皇上好像已经怀疑到自己头上来了,恐怕他还不敢这么快走到这一步啊
    世铎身边的刚毅这时道:“一共七百八十一人,按照您的吩咐都发了安家的费用,就等着您一声号令”
    世铎面沉如水:“这些日子都不要让他们外出,我已经得到消息,说不准动手就在这几日”
    刚毅点点头
    ……
    在大清东北,大兴安岭与长白山之间,有一片面积35万宽阔平原它由辽河、松花江、嫩江、黑龙江、乌苏里江等数条大河冲积而成,除了灌溉条件良好,它还是最肥沃的黑土,正所谓“用手一捏直冒油,插根柴禾也发芽”世界上只有三块这样的黑土,一块在沙俄的乌克兰省,一块在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另一块就在大清东北而大清的这片黑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
    但长久以来,这样一块肥沃的土地却被闲置,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种上粮食就是大丰收的沃土竟然只有一些利用率不高的牧场,实在是暴殄天物
    对于土地的政策,关绪清所做的和中国历代帝王正好相反,他不是抑制兼并,反而是鼓励兼并,他甚至颁布法令,当一户拥有土地达到一定数量可以减免赋税为此,民间几乎掀起一股并购土地的风潮,而土地的价格也一涨再涨
    这样做和英国当年的“圈地运动”有异曲同工之效,造就了一大批地失去土地的廉价劳动力虽然连续经历了几年的战争但因为主要战场都在国外,没有影响到国内经济繁荣的地区,所以工商业还是得到迅猛的发展在基础条件较好的东南沿海已经开始出现工业革命的苗头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变相地为工商业发展注入了动力
    而那些兼并后的土地则构成了一个个类似于德国容克庄园地大农场它们不再使用以往那种落后的包租耕种制度,而是聘用自由的农民农民也不再与土地息息相关,变成了农庄的雇员而由于工业发展对原料地需求日益增加,这些农庄开始集中大规模地种植一些经济作物,这也成为大清农业区域种植的开始
    但是这片土地沙俄早已垂涎许久了,而世铎在这个时候敢弑君也有他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