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我成了张角师弟-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攸笑骂郭图道:“公则!这事儿可不能露出马脚!”逢纪说道:“纪也得费费脑筋了!”许攸说道:“当然!邺城就交给攸和公则,保准那两人进不了前线!”小黑屋的三人众越说越上了瘾,人就是这样,短时收获的巨大战果往往能迷住了人的眼睛,使得不能自拔……

    “啪”的一声,刘启依旧迷糊着,说道:“秀儿,别闹!”貂蝉没好气的说道:“启,早起啦!今天可是兄长的好日子!”刘启顿时一个激灵,推了一把怀中的佳人,说道:“这还等什么,赶紧给我穿衣啊!”

    好吧,堕落的日子使得刘启更堕落了,不仅仅晚上有陪睡的,就连穿衣服也得有人伺候……貂蝉“哼”了一声,摸索着穿着自己的外衣,至于刘启则是麻利的点好了案几上的蜡烛。天自然还没亮,但让一向精力好的刘启如此劳累的原因自然不是什么“鱼水之情”,而是昨夜准备兄长的婚礼忙过了头……

    “喔喔喔……”鸡鸣声响了起来,刘启不以为意,毕竟早起已经形成了习惯,小妮子生物钟已经养成,这是不足为奇的。刘启粗粗的披上大袍,穿好衣服的貂蝉给他套着束带,这一幕在这一个月经常发生,尽管庄里已经有了不少闲话,不过对于刘启这个厚脸皮貌似是没什么杀伤力的……

    这年代唯一不好的就是,不仅仅是女生要打扮,男的也要如此,小妮子手不慌不忙,慢慢地笼着刘启的头发,将古铜色的冠加在刘启的头上,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启!真俊!”刘启有些得意,说道:“那是!也不看是谁给我梳的头!”给小妮子一个甜蜜蜜的糖,哄得她一大早就露出了笑脸,刘启随之就出了房门。天色虽暗,但此时正是梳洗的时候。

    果不其然,刘氏此时已经烧好了热水,笑眯眯的看着刘启,说道:“启!过一会儿可不能这么穿!”刘启说道:“娘!放心!秀儿曾经在宫中当过貂蝉,启在打扮这方面绝对不会给大兄丢脸的!”刘氏点了点头,叹了一声,说道:“真想不到这么快,你大兄就成亲了!”

    刘启不以为意,说道:“切!明后年不就抱孙子了,这还有什么快的!再说,您的次子如今可戴着铜冠!”刘氏翻了个白眼,说道:“你就显摆吧!”刘启笑了笑,拿起了一个木桶,用舀子倒了半桶热水,哼着小曲就走了!刘氏叹了一声,这孩子,真是令人有些不放心啊……

    刘氏说他显摆也是有根由的,所谓的冠也是有区别的,尽管不是和袍一样来分清官职大小等等,但官和民自然冠饰不一样。刘氏一想到在刘平婚礼上,一个族里十三岁的孩子戴着进贤冠混在一群大老爷们之中,就有些不寒而栗,这是在群嘲他们无能么……

    无怪乎刘氏如此想,若是换了刘懿等人,众人只会吹嘘自己族中又多一英才,但若是刘启,这可就不好说了!姑且不论刘启月前宰的那位老家伙,当然私底下不少人拍手称快,因为刘启宰了自己族里的“污点”,但更多的还是指责他,尤其是听说这孩子十三岁就有些不检点……刘朗是懒得处理这些谣言,至于刘懿是把这些当笑话说给刘启听。确实,一般人来说,这就是污点,可刘启在十三岁的时候已经出了仕……

    等到刘启和貂蝉出了房门的时候,天已经亮了。穿好正装的刘启,看着有些不安的刘平,还是笑了笑,说道:“大兄!放轻松!这可不像平时的你!”刘平叹了一声,说道:“你让我怎么放轻松!不说别的,你那位嫂子我还没见过!哪跟你一样,媵天天陪着,听说你那位正妻在长安的时候,天天找你玩……”

    刘启被噎了一下,说道:“启只是……”刘平摆了摆手,说道:“只是什么,恐怕大汉朝也就是你了,能在成亲前动不动就见着未婚妻!二弟,平不是想埋怨什么,只是这成亲不仅仅是个体力活,还要动……”刘平点了点自己的脑袋,十分愁苦。刘启自然知晓其中原因,毕竟前几天预先彩排的时候,起了些兴趣的他也旁观过,只是看了一遍之后,脸有些绿……

    刘启不是礼法达人,好在即使他想亲自上阵也得七八年之后,到了那时他也就二十岁了,婉儿正好十七八岁,心中的愧疚也就轻了不少,好歹到那时也不算是“未来的花朵”了。真心说一句,大汉朝有些习俗确实不咋地,女子十五岁之后不出嫁,杂税可是要翻倍的(女子十五到三十岁之间)……当然,刘启听说未来的嫂子此时正当妙龄,不过貌似还没过十五岁生日,还算是个十五虚岁的少女,这年代嫁人,真的没问题么……不过话说回来,刘平一身派头可真帅,青黄红绿四色丝绸,腰间别着黑色腰带,黑色的皮靴,很有一股风流味。

    刘氏走了过来,说道:“发什么呆呢!启?”刘启说道:“大兄这派头可真不错!”刘氏疑惑的说道:“派头?”刘启说道:“啊……啊,就是衣装啦!”刘氏叹道:“这有什么不错的!我还觉得委屈了大郎呢!”

    刘启眨了眨眼睛,说道:“委屈?”刘氏叹道:“我倒是忘了,你不懂这个!”刘氏看着同样疑惑的貂蝉,说道:“这所谓的婚袍,也是有讲究的!不同的人,穿的衣袍可不一样!”刘启说道:“不会吧!”刘氏笑眯眯的摸着刘启的背,说道:“怎么不会?比如说二郎你如果今日成亲的话,穿的可不是四采,而是九采(非错字)!”

    刘启说道:“你是说婚袍的颜色?”刘氏叹了一声,说道:“大郎还未出仕,自然只能依着四采例,也就是二百石官例,大族这么做,宫中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刘启说道:“那陛下要成亲呢?九这个数字,已经是极了!”刘氏说道:“十二采!”刘启感到一滴冷汗流了出来,这也行,没有搞错吧……

    飨时做的饭是圆滚滚的大馍馍,里面塞着干枣,取个“多子多孙”的含义,当然刘启的那一份自然是没有的,这也是他预先和刘氏提过——他讨厌吃枣……刘平这个新郎官精神抖擞,显然已经从早上的困惑中回过了神——其实想想也是,审配虽然瘦了些,可在容貌上也是个美男子,木讷只是他的精神气质上,身为他的胞妹,想来差不了哪去……未完待续。

194() 
“啪”一声,刘懿推开了门,说道:“还没吃完呢!戏班子都进来了!”刘启不由得笑了一声,说道:“是你的大兄成亲,还是我的大兄成亲,这么上心?”刘懿鄙视了刘启,说道:“好不容易热闹些,看你这嘴!”刘氏也是责怪的看着他,说道:“启!你这个做弟弟的,也得打起精神来!”

    刘启耸了耸肩,脸上露了个笑脸,说道:“好啦,娘!”刘平放下了碗,拿着镜子又照了起来,看着嘴角有些残渣,想了想说道:“我去洗把脸!”刘亮说道:“快点!”

    这倒不是刘亮在长子的大喜日子紧张之类的,而是戏团子一进门,意味着时间也差不多了。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一句,在汉代之前的婚礼是被称之为“昏礼”,这不是通假字,因为时辰就是在黄昏,取其“阴阳交泰,早生贵子”之意,不过那时候物质条件差,除了宴请乡党之外,就是在昏礼上请个戏班子连着演奏三天也就是了。不过到了如今,这习俗也是传了下来,尽管离着成亲的时辰也早,但令刘亮紧张的是,乡党来客,往往可是提前到了,通常可就是戏班子一开曲,就有人上门……

    刘启和刘林、貂蝉三人自然不会在这儿“碍事”,至于碗筷自有刘氏请了几个临时帮闲的短工婆婆处理。刘林今日少见的“成熟”了,丝毫没有往日的“玩闹”心思,老老实实地站在屋外的小走廊,若是不知道他本性的人看了,会赞一声“好稳重的小郎君”!

    刘启没有刘林在旁边“骚扰”,自是乐得闭上了眼“入了定”,所谓的入定对于入门者倒是要求松了不少,毕竟那所谓的“规章”,本质上是为了更好地让人掌握其中的要领,而不是刻意的雕琢外在的门面功夫。

    刘林尽管变得有些老实,但时间一长,就有些心痒痒,眼睛一转,就看到在墙壁上贴着的画,不自觉的靠了过去。“画”自然不是“囍”字,结婚贴“囍”字,那是宋朝开始的习俗。在大汉,兴的仍然是四象,也就是“青龙、朱雀、白虎、玄武”,不仅仅是铜镜,不少表示祥瑞的器械或是其他,通常刻画的就是这四象。

    刘林前所贴的画,是朱雀,不得不说一句,尽管国画有时候有些“印象派”,但这贴画仅有一只朱雀,写实之风露于纸面。刘林不自觉的入了神,手指不禁摸了上去,可惜这不是叶公所画的龙,自然不会飞出纸面,不过等到刘林很失望的放下手指时,不小心的擦了一下纸的边缘,沾上了黏糊糊的东西。

    刘林怪叫一声,说道:“这是什么?”刘启睁开了眼,看着那个画像,说道:“那是朱雀!又称朱鸟……”刘林说道:“不是这个啦!二兄,你看看我的手上……”刘林伸出了手指,有些大惊小怪的说道:“你看看这个,黏糊糊的东西!”刘启不由得笑了一声,说道:“这是浆糊!用面粉和水搅拌,温一阵就能用!”

    刘启看着貂蝉,说道:“我没做过这东西,不过应该是这样!是吧,秀?”貂蝉说道:“姎也没做过!不过舅母肯定会!”刘启点了点头,说道:“三郎,等到不忙的时候,去问娘就是!”刘林点了点头,接过貂蝉递过的小手帕擦了擦,不得不说,这个年纪的孩子永远是好奇的。

    “嗒嗒嗒“一阵声音传来,可爱的萌萝莉,刘启的小妹子刘梅跑了过来,奶声奶气的说道:“二兄,娘叫你呢!”六岁的少女太可爱了,敢不敢不这么萌?刘启打了个机灵,赶紧把“难道我成了妹控”这个邪恶的想法驱除了脑海,拉着刘梅的小手,说道:“别急!你的身子刚好呢!”

    不得不吐槽一句,刘林这几天老实的原因自然是被刘氏狠狠的收拾一顿,原因是挖了几个陷阱抓住了小兔子,在妹子面前玩烧烤,结果倒霉的妹子阿梅闹了两天的肚子……

    刘氏一见到刘启,赶忙说道:“二郎,过一阵时间,你去前院守着,那个戏班子别出什么意外,如果有事儿,就进来和我说!”再提一句,一般人家的后院,即使连相熟的朋友都很难进,这是这个年代的习俗——家的女主相对来说,嫁人后很少公众露面……

    跑腿任务,一点都不重,刘启笑眯眯的接了过去,轻快的走向前院。至于刘平和刘亮,此时已经忙得不可开交,前者去了一个大广场(晚上婚礼时大聚餐的场地,刘一族临时布置的)迎宾,至于刘亮则是坐镇自己的家,迎着自己的族人不时地上门道贺……

    说是戏班子,实则分成了好几组,有的在自家中,有的随着刘平去了大广场,还有的在村里的某个角落里不时地吹奏,真较起真来,刘启的任务还是很轻的。果然,到了前院,刘启就有些百无聊赖,毕竟那些人都是很有经验的,一般出不了差错,只不过自己的母亲有些慎重罢了。

    刘启趁着没人打了个哈气,心中在不停的同情某位新郎官——他是今天最累的,来的客人得作揖,这还不算什么,关键是迎新娘子的时候,指不定审家会出什么小花招——听说审配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