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盛唐绿帽公-第2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刚刚进入大坑的唐军又开始快速的撤退了出去,无论是韦超等人还是李孝逸等人都分外迷茫,李孝逸等人只是无奈,可早就抱着趁着这个机会给予唐军巨大伤害的韦超等徐军将领,却变得焦躁起来了,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够提前发动了攻击,可惜,这提前发动的攻击,造成的效果却和预算中有了天差地别。

    而让徐军失算,唐军见识了巨大损失的原因就在于一个人,一个谁也想不到的小人物。

    程同恩是一个小人物,在数十万唐军中,他只是一个最小的小官,火长,即使是一个火长,这也是程同恩用了十年的光阴换来的,其中有三次差点死去,七八次差点残疾,可就是这样,他也硬生生的熬下来了,凭借着斩首三级的功劳,他从一个奴隶变成了现在大唐十六卫中豹韬卫的一个火长,也算小有成就了。

    能够从一个奴隶变成一个军官,虽然只是一个小官,从中可见,程同恩也算一个胆子颇大之人了,因此,在这次救援受伤唐军的时候,他是最先今日大坑中的一批人。

    一进入大坑,程同恩就觉得有些不对劲,然后经过仔细分辨后,他终于肯定,这大坑中的地上,被人给泼洒了一层火油,而这一发现,让他极为惊恐,一开始他也以为这是自己的错觉,可经过再三验证后,他知道,自己的判断没错,虽然泼洒在地上的火油味道已经很淡了,可他还是能够清晰的闻到其中那种极为熟悉的味道。

    之所以如此,就和程同恩的身世有关了,他之所以会成为奴隶,可以说和这火油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要知道,在华夏古代的时候,从最早有历史记载的周朝开始,人们吃油的话,吃的并不是现在大家都习惯了的植物油,而是各种动物油脂,春天用牛油煎小羊、乳猪;夏天用狗油煎野鸡和鱼干;秋天用猪油煎小牛和小鹿;冬天则用羊油煎鲜鱼和大雁。

    当然了,这里说的都是贵族们使用的油脂,普通百姓因为生活艰难,他们吃的都是极为普遍,并且油脂极为丰厚的猪油。

    至于植物油,虽然在汉代的时候已经出现了,可百姓并不食用它,而是将它当成一种工具,在织布或者做其他工作的时候,使用他们。

    华夏百姓真正开始只用植物油作为食用的油脂是从宋朝开始的,在宋朝之时,虽然炒菜这种做菜行事的出现,普通的动物油已经不能满足菜肴的使用,人们才发现,植物油的好处。

    而在大唐初期之时,植物油更多的除了织布之外,守城也是最佳的物品。

    而程同恩之所以和这火油有关心,还在于他家族的传承职业,大家都知道,古代人讲究的是父死子继,也就是老子是做什么的,儿子也要做什么,这种众人的眼中是极为正确的。

    而程同恩家族祖上数代人都是依靠榨油为生的,动物油肯定不需要他们进行压榨,他们压榨的是植物油。

    随着程家数代人的传承,不知道那一代的程家人就在偶然间发现,这植物油也是可以吃的,甚至比起动物油来说,味道还要好上许多。

    一开始还只是程家人自己使用这些植物油,后来,周边的邻居知道后,也纷纷开始食用起来,随着食用者越来越多,程家人的名气也就越来越大。

    而到了程同恩父亲这一代后,他父亲更是将这家传的压榨油脂的工作做到了极致,他不仅使用一些常规的植物进行榨油,他还喜欢挑选一些非常规的东西进行榨油,如果这些事情作为爱好的话,还可以理解,可他却每每将这些新压榨出来油脂送给人食用,一次两次,没有出事,算他运气好,三次四次没有出事,那就是他祖上积德了,可时间久了,总会出事的。

    果然,再一次压榨新油脂后,出事了,还不是一般的小事。

    在程家老家的州县处,又一次来了一个县令,县令有一个老娘,极为崇信佛教,为了信佛,发誓终生不吃一点荤腥,如果是一般人的话,不吃荤腥就算了,可这个县令的老娘却身体极差,经常生病,大夫诊察后,都劝说县令,让他老娘多吃一点好东西,可所谓的好东西,都是大鱼大肉这种东西,他老娘又不吃。

    而这个县令也是一个孝子,就这么到处打听,想要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终于,在一个人的口中打听到了程家这种压榨的植物油,那个县令一想,这种油脂既然是植物压榨的,那就不算荤腥,而老娘能够吃一点带油腥的东西,对她身体总是有好处的。

    这么着,县令就到了程家,求取植物油,程家一听是父母官求取,程同恩的老爹当时就极为激动,从自己的珍藏中挑选出了一种极为珍贵的好油。

    得到这种油之后,县令对程家是千恩万谢,将油带了回去,而程家也是极为兴奋,以为自己攀上了县令,以后还不是想要怎样就怎样,可他们是在是太过于乐观了,谁也没有想道,这却是灾难的开始。

    第二天一大早,程家就被官府的捕快衙役给包围了,然后从上到下,程家所有人都被捉了起来,关入了大牢。

    这种突然的变化,让程家人在惊恐之余,又满是疑惑,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等到数天后,他们才终于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原来,县令从程家将油带回去之后,就马上让人做成菜肴送给他老娘,没想到,他老娘吃完后不久,就开始拉肚子,还不是一般的腹泻,而是彷如黄河之水奔流不息的情况而来,无论什么大夫,使用什么手段,这腹泻就是难以停止,原本县令的老娘就是一个体弱多病之人,在这么一通狂泄,怎么能够坚持的住,终于两眼一翻,魂归地府了。

    老娘突然死去,县令作为一个大孝子,怎么肯善罢甘休,让人将城中最好的大夫都找了过来,进行探究,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老娘腹泻不止的,最好,几位大夫经过仔细的研究后发现,县令的老娘是因为吃了某种刺激人身体的东西,才腹泻不止的。

    这就很好查找了,最好县令将目标选定在了程家送来的油上面了,而经过诸多大夫的探究后,也确定这种油就是让他老娘腹泻不止的罪魁祸首。

    原来,程同恩的老爹送给县令的这种油脂不是别的,正是用蓖麻压榨而成的,众人都知道,蓖麻油虽然看起来非常漂亮,可他却不可让人食用,不要说是县令老娘那种身体有病之人了,就算是正常人,吃了蓖麻油后,恐怕也要大病一场。

    找到了凶手,虽然程家不是故意害死自己老娘的,可县令怎么会放过程家,愤怒之下,判处了程家所有男丁死刑,女眷全部流配,而程同恩因为当时不满三岁,不可执行死刑,因此被变成奴隶,随着女眷发配边疆。

    正是因此,程同恩对于油脂的气息极为敏感,稍微有一点油脂的气息,他都能够感觉到。

    因此,在第一批进入大坑后,程同恩发现大坑的底部充满了油脂后,就立马察觉到,这恐怕是徐军的一个阴谋,焦急之下,他就急忙跳出大坑,将发现的一切通报给了马敬臣,这才有了马敬臣那极为仓促的撤退命令。

    可惜,就算马敬臣的命令在及时,面对已经开始行动的徐军,还是晚了一步。

    “嗖”

    随着一声刺耳的利箭破空的声音响起,一支火箭从城头上面射到了大坑中。

    “轰,轰,轰”

    火焰向突然凭空出现一样,眨眼间,就从地上猛的窜了起来,不仅如此,整个偌大的大坑里面,很快就全部被大火给彻底覆盖了。

    “啊,啊,啊”

    “救救我,救救我,我不想死,我不想死呀!”

    “快点救救我,我是侯爷之子,谁就我上去,我让我爹给他官升三级。”

    一声声,一句句,或痛苦,或悲哀,或嚎叫的声音从熊熊烈火的大坑中响起,伴随着声音的是一个个在大火中痛苦挣扎,不断滚动却被大火给追的无处躲藏的唐军将士们。

    以为大坑中地势狭小,大多数唐军将士连躲避的地方都没有,而在没有人帮助的情况下,想要爬上大坑,无异于难如登天,所以,在大火烧起了的一瞬间,所有留在大坑中的唐军,基本上全部成了火人。

    “怎么回事,这是怎么回事,哪里来的火,怎么会突然起火的了,难道徐军真的懂巫术不成,要不然他们怎么能够突然让大坑中升起了如此大火。”

    看着大坑中突然涌起的冲天大火,李孝逸在难以保持刚才的平静神情,脸上极为诧异和恐惧的喊道。

    相对于李孝逸的惊慌失措,一边的魏元忠却是满脸的痛苦和悲哀,他现在最为懊悔的事情就是,刚才为什么不拼命阻拦李孝逸下达救援的命令,要不然的话,也不会有一万多无辜的唐军惨死于这大火之下了。

    可惜,事到如今,任何懊悔和痛苦都已经无用了,对于那一万多陷入火海,即将濒临死亡的唐军将士来说,这些东西已经换不回他们的性命了。

    “大总管,您还没有看清楚吗,不是徐军会使用巫术,而是他们早就在大坑的下面埋好了打量的火油,就是等待我们的将士前去救援的时候,突然点燃火油,让他们葬身火海,给予我们最大的杀伤。”魏元忠痛苦的说道。

    “什么,这这这不可能,这怎么可能,他们怎么能够在大坑中藏入火油的,这绝对不可能。”相对于魏元忠的痛苦,李孝逸此时心中更多的是恐惧和惊慌。

    恐惧是必然的,在这种极为有力的情况下,他居然损失了两万多精锐将士,却依然没有那些淮阴城,如果被有心人告到武媚娘面前的话,他的下场绝对不会好到那里。

    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

第416章 徐敬业撤兵() 
淮阴一战出人意料的诡异,一方是精锐大军压境,一方是孤军困守,所有人都以为三十万唐军拿下淮阴城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可战事中间的曲折,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由此也证明了一句俗语,‘战场上,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谁是最后的胜利者。【。aiyoushenm】’

    如果说淮阴一战让人不可接受的话,那么正在进行的润州之战,也让人感到匪夷所思,和淮阴一样,润州同样孤军困守孤城,面对强敌攻击,按理来说都是应该早就失败的下场,可润州却连续两次硬生生的顶住了徐敬业大军的攻伐,直到现在依然被唐军牢牢的掌控在手中。

    一时间,这相隔千余里的两地战场,就成了唐军和徐军的两处天平,谁先失败,也就预示着谁先倒下。

    “轰轰轰”

    从大早起来,润州城就响起了巨响,在没有火药的冷兵器时代,能够发出这种巨大声音的肯定是大家伙,事实也是如此,那就是抛石车。

    华夏文明,或者说人类文明,那就是一部战争史,而人类能够拥有现在的科技,战争是功不可没的,而在战争中,人类创造了无数匪夷所思的工具。

    华夏自古以来的大型战斗数不胜数,席卷全国的战斗更是每隔几十年都会有一次,而华夏又是农耕文明,农耕文明的重要特点就是百姓拥有固定的居住地,而城池就是这些居住地的最强大也是最后的保护手段。

    为了打破各种坚固的城墙,人们发明了各种工具,从工程车道到箭楼,云梯等等,而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