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盛唐绿帽公-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董使君如此说了,某也就勉为其难,三天,某可以在三天之内让义仓之外的百姓返回家园,只是。。。。。。”

    “只是什么,狄御史但有所求,我扬州上下全力支持。”

    “如此就好,某请求在这三日内借用一下董使君的官印,如此之后,三日之内,某保证让义仓之外的百姓全部返家。”狄仁杰盯着董浩之道。

    狄仁杰此话一出,所有人无不是震惊的目瞪口呆,要知道,古往今来,代表一个官员权力的不是头上的乌沙,也不是身上的官服,而是官员手中的印章,有了印章,你才是朝廷任命的官员,没有印章,你就是冒牌货。

    正是因此,印章不仅代表着官员的身份,也代表着官员的责任,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带来巨大的损失,正是因此,对于官员来说,这印章就是自己的命根子,现在狄仁杰居然张口向董浩之要印章,就算狄仁杰是朝廷的钦差,这也算是胆大包天了。

    如果这已经让人感到吃惊的话,那接下来董浩之的反应更是让人惊讶的眼珠子快要掉下来了,在犹豫了片刻之后,董浩之让人拿出那方刺史的印章,坦然的交到了狄仁杰的手中。

    看着那方硕大的铜印,董浩之心中颇为不舍,虽然知道,这只是临时借给狄仁杰使用而已,可他心中还是有些犹豫的,可即使在不舍,这官印还是要借出去,毕竟和失去三天比起来,万一在灾民就食一事上让朝廷对自己不满的话,后果恐怕会是自己永远失去这官印,和永远失去比起来,三天时间又算的了什么,至于狄仁杰拿到这官印后,会有什么的动作,以及会有那些人遭灾,已经不再董浩之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

第319章 考教() 
“狄公,三日之内平息义仓外的百姓,是不是过于仓促了。”

    扬州驿馆后院,一个满脸稚气的少年有些好奇的问道。

    “哈哈哈,怎么,四郎是不是觉得某在说大话。”看着少年满脸的疑惑,狄仁杰抚须大笑道。

    被狄仁杰如此调侃,少年毕竟脸皮不厚,有些焦急的辩驳道“狄公说哪里话,某只是担心您一时心急,有所思虑不周而已,现在看来,狄公早就想到了解决办法,已经成竹在胸了,不愧朝中上到陛下天后,下到各级官吏,尽皆称赞狄公足智多谋。”

    “呵呵呵,四郎实在是过誉了,世间之人,那里有什么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某之所以能够做到他人做不到的事情,不由其他,唯独心细而,心细在加上认真思考,就算一时碰到了难题,也终有解决之时。”狄仁杰脸上带着笑容,这说话的语气却非常庄重,话中那番指点的意思分外明显。

    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这个少年身份不简单,此人叫做宋广平,河,北道刑州人士,祖上从北魏,北周开始就是著名个官宦世家,到了他这一代之后,更是十七岁就金榜题名,中了进士科,‘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十七岁的进士,可想而知这含金量有多重,不亚于后世高中生直接考取国外著名大学的成就了。

    更加巧合的是,他和段简乃是同榜进士,只是比段简要小一岁而已。

    虽然他的年纪比段简小一岁,这仕途却要比段简强悍的多,十七岁金榜题名,而后外放州县为官,不足一年就颇有政绩,被朝廷征召为朝中监察御史,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一颗耀眼的明星正冉冉升起。

    当然了,许多人对于宋广平可能不熟悉,如果说另一个名字,宋璟的话,大家就明白了此人到底是何人了。

    除了身份背景强大之外,和狄仁杰对脾气才是狄仁杰如此教导他的原因所在。

    “晚辈愚钝,还是不明白狄公之办法所在,特别是狄公还向董使君借来了他的刺史大印,这更让晚辈不明所以,所以,还请狄公明示,也好让晚辈学习一番。”能够成为一代明相,宋璟又岂是蠢人,现在有狄仁杰这种政坛老狐狸在眼前,他怎能不卖力学习,请教。

    “想要学习不难,只是某如果直接告诉你的话,对你并没有什么益处,这样,某给你几个提示,想明白了,你也就明白了某的打算。”狄仁杰说道。

    宋璟没有说话,只是那眼中跃跃欲试的神情暴漏了他的真实想法。

    “第一,按理来说,这官府是从官仓中征调粮食还是义仓中征调粮食,按理来说只会有衙门之人或者雇佣的民夫知道,而这些人就算说出去的话,也不可能会在短短时间里面就有这么大的影响,你可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其二,自古以来,当官的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凡是有事情出现之后,都会拼命的压制下来,生怕给自己招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可你今日也看到了,这扬州府上下官吏,却对于义仓被百姓围堵一事,视若无睹,特别是还有某这么一个钦差的情况下,他们居然如此无动于衷,你就不觉得怪异不成。”

    说完这些话,狄仁杰老神在在的坐在胡椅上,悠闲的烹煮起了茶汤,留下宋璟一人在那苦思冥想起来。

    “啊。。。。。。。晚辈明白狄公的用意了。”

    人们都说天才都是想通的,在这个时代,狄仁杰和宋璟都可以算是天才一类的了,虽然宋璟不如狄仁杰那么胸有城府,却毕竟不是无知的青年,从小家传的渊源以及一年多底层的经历让他对于处理政事有了一定的心得。

    “想明白了,你说说,那两个问题怎么回事。”狄仁杰脸带微笑的问道。

    “狄公真是高瞻远瞩,如此棘手之事,居然被您这么快就给识破了,实在让晚辈佩服。”宋璟想明白之后,先是一阵惊喜,而后满是佩服之情的向狄仁杰躬身行了一礼。

    “好了,马屁话就不要多说了,还是说说实在的吧!”

    “狄公刚才询问晚辈的两个问题,晚辈思索之后才想明白,其实这两个问题都是同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件事乃是一件早有预谋,或者说有人故意安排下的事情,无论是百姓短时间就得到这消息,从而聚拢在义仓外面,还是那些官吏无动于衷,都是有人在背地里操作的结果,而这些人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破坏狄公献出的让灾民南下就食之事。”宋璟激昂的说道。

    “不错,已经深入骨髓了,那你在说说,某借了董使君的官印所为何事。”狄仁杰一边慢慢品着茶汤,一边问道。

    “狄公见笑了,晚辈虽然才疏学浅,可这点见识还是有的,您之所以借助董使君的官印,还不是要针对那幕后的黑手,能够在短时间里面发动整个扬州的百姓,还能够让整个扬州府官吏都无动于衷的,恐怕在整个扬州或者江南都是拥有巨大能量之人,凭借我们这次前来的百十人想要对付这样的人,不说毫无把握,却也完全不够,所以,想要说服义仓之前的百姓顺利离开,就要先斩断这个幕后的黑手,而想要斩断黑手,只有调动整个扬州的一切力量才行。”宋璟笑着说道。

    “啪啪啪。。。。。。。”

    一阵鼓掌的声音从狄仁杰处传来。

    掌声落地,就听到狄仁杰颇为兴奋的说道“不愧为宋家子弟,果然是官宦世家,这番见识可要比大多数少年强太多了,某可以看到,二十年后,这朝堂之上总会有你的一尺之地。”

    如果这番话被外人听到的话,恐怕会惊讶的合不拢嘴,狄仁杰此时在朝中虽然官职不高,却名声显赫,又深的高宗李治的器重,可惜他平时为人谨慎,从来不多说话,这也让他的评价分外中肯,基本能够得到众人的一致认同,他说宋璟在二十年后能够在朝堂上有一尺之地,也就是说,二十年后,不足四十岁的宋璟就能够担任四品以上的官职,这种评价,又怎能不让众人瞠目结舌,大吃一惊。

    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

第320章 纺织厂() 
“老憨,加把劲,争取上午将这座屋子的梁柱给立起来,这工厂眼看就要开工了,可千万不能耽误段明府的大事。”

    “狗子,你个小兔崽子,做什么呢?磨磨蹭蹭的,是不是今天的午饭不想吃了,告诉你,今天午饭可是有肉吃,你在不老实干活,到时候我们吃肉,你就站旁边看着吧。”

    。。。。。。。。。。。。。。。。。。

    天刚蒙蒙亮,地上厚厚的一层冰霜还没有解冻,杭州城外的纺织厂中,却早就已经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了。

    穿着一身半旧不新的厚袄,虽然棉袄上面已经有了几个补丁,可对于柳飞来说,却已经非常满意了。

    柳飞今年已经三十出头了,和后世三十岁才刚刚开始的人生相比起来,这个时候三十岁的人,已经可以自称为老夫,老妪了。

    柳飞也是如此,七八岁就跟着老爹下田干活到现在,二十多年的辛苦劳作,让他看起来像是四五十岁的老人,黝黑的皮肤,满是褶皱的脸庞,粗糙的双手以及那因为常年躬身劳作,而有些驼背的身躯,无不显示着,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农民。

    对于这一切,柳飞并没有什么不满意,也不像有些人一样,满是向往着大鱼大肉,穿金戴银,他一直老老实实的辛苦劳作,就希望一家人能够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可惜的是,这一切在那一场泼天的洪水面前,彻底落空了,祖上艰难传下来的十多亩良田一夜之间变成了汪洋,那眼看就要收获的粮食,也变成了鱼虾的口粮,当看着这一切发生后,柳飞万念俱灰。

    洪水不仅淹没了他家的土地,还将他家中所有的一切都给淹没了,等到洪水退去后,一家六口人,除了大眼瞪小眼之外,剩下的只有饿着的肚皮了。

    面对这一切,从来都是老实本分的柳飞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他早出晚归的去摘野菜,想办法捉野兽,可遭灾的不仅他一家人,整个河,南,河,北之地数十万灾民,这种情形下,再多的野菜也有吃光的一天,再多的野兽也有灭绝的时候,当他走遍数个山头,再也找不到任何野菜和野兽,甚至于连一些能吃的野草也看不见踪迹之后,他终于彻底失望了。

    就在这个时候,朝廷终于出现了,一道让他们南下就食的命令,让他们从居住了数代的地方,满脸无奈的向南方而来,一路之上,即使有朝廷的照顾,可他那年迈的父亲再也熬不住了,半路之上就撒手人寰,幸而,他的两个幼子和妻子,母亲,经过艰难的挣扎之后,活着来到了这杭州城。

    一开始来到杭州城,他们还以为这里和别处的官府一样,装样子是的施舍几碗稀粥之后,就会将他们抛之脑后,不再管他们的生死存亡,甚至于柳飞也做好了卖身给大户人家为奴的打算,虽然做奴隶是一条充满血泪的不归路,可跟死亡比起来,总是还有一份希望不是。

    让柳飞没有想到的是,杭州城并没有放弃他们,也没有轻视他们,对待他们不说无微不至,却也是让人难以相信的好,甚至于到现在为止,包括柳飞在内都还以为自己是处于梦中一般。

    吃的不是什么山珍海味,甚至于就是简单的粥饭里面夹在着一些蔬菜,有时候会增添一些骨头汤或者肉块,穿的也不是什么绫罗绸缎,因为他们这些人的衣物都在发大水的时候被冲走了,所以,他们现在身上穿着的厚袄或者皮袄都是钱塘县府衙发给他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