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布衣卿相-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下可是震的众人说不出话来,本来该跪下听令的,也是没反应过来都在椅子上安坐着。

    夏继祖一开始也是下了一跳,后一冷静一想,这偏僻地方,哪有什么皇命,遂也不怕,大胆说道:“齐道长,你以为拿个东西就能糊弄我们吗,真以为我们是三岁小孩!”

    居然是这样,齐道长也是无奈,说道:“夏居士不信,茂弘兄,你也不信吗?”

    王济堂吃惊的看着他爹王茂弘,心想难道这金令是真的,那他们岂不是犯下了大不敬罪过。

    “道长还是把东西收起来吧,金令是真的,可是它是你能使得动的吗?”

    “这金令是我师兄当年受皇上赏赐的,我虽然使不动,可我师兄想必会愿意的!”

    王茂弘说道:“金令就能使用三次,上一次道长借金令,助百姓消灾,没想到竟一直没还回去,难道真的为了这样的小事劳师动众的?”

    齐道长把金令一收,说道:“再不掏出啦压压场子,我师兄可真要平白失了一个好徒儿!”

    “算了,不管了,奉先兄以为呢!”王茂弘开始撂挑子。

    夏继祖为难起来,这道长连金令都敢掏出啦,他现在毕竟还是外人,纵使心里反对,可老友都同意了,他又怎么能说出口呢,沉吟说道:“如果对瑾萱好的话,我自然是赞同的!”

    王茂弘一噘嘴,心想老友还能撑上一撑,没想到这么不堪一击,最后又问了堂上最后一人。

    “元鼎啊,你觉得瑾萱是学医好呢,还是不学医好呢?”

    “问我吗?”夏元鼎心里疑惑,看向爷爷,没想到爷爷也正看着他,好像还在给他暗示什么。

    爷爷的意思是让他赞同还是不赞同呢,夏元鼎细细琢磨起来。

    刚开始爷爷肯定是不赞同的,不然不可能跟齐道长有那么大的分歧。不过后来出了个金令,爷爷语气却突然变了,夏元鼎一直是心不在焉的,也没有细听,不过他隐约听的爷爷好像最后是说什么“对瑾萱好,我是赞同的”,爷爷的意思,他最后是赞同的。

    这么一想,夏元鼎明白了,给爷爷作了个“你放心,我都懂”的暗示,便开口说道:“瑾萱学医自然是好的,我也是赞同的!”

    说完,夏元鼎又看了看爷爷的反应,怎么,怎么不对啊,爷爷好像不高兴了,难道我猜错了。

    此时,王茂弘放松了,齐道长笑容满面。

    时候也不早了,双方该作别了,得了贡茶,王茂弘赶紧下山离去,哪还有心思走走看看。

    晚饭也不表,就只说饭后夏继祖单把夏元鼎叫去谈心。

    夏继祖问道:“元鼎,你真的觉得瑾萱学医是好的吗?”

    夏元鼎回答:“爷爷,这我哪知道,不过这都是人家家里事,自然有人家自己做决定,我们就不要跟着瞎掺和了!”

    真的只是瞎掺和吗,元鼎啊,你是不知道,你有可能弄丢一个媳妇啊,真是,真想却又难以启齿,夏元鼎走后,夏继祖望着屋外想到。

第五十一章 看不见的线() 
县试第二场考试如约降临了,因为没有考试的压力,夏元鼎要轻松的多,可以睡个懒觉了。

    不过,因为元杰的缘故,夏元鼎还是早早起来,对即将要考试的人鼓励一番。

    夏元杰看上去情绪还不错,并没有受到第一场考试的影响,在爷爷的护送下,夏元鼎看着马车缓缓走远。

    考试的具体情况,夏元鼎自然不清楚,只能自己在王老爷子的书房里看书。

    经史子集,看上去这书房不大,但是各类的书都有,说得上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夏元鼎偏爱一些介绍风土人情的书籍,以及在老人家看来是不务正业的东西,不过夏元鼎还是觉得,格物致知的过程就是一个人不断进步的体现。

    傍晚,看着夏元杰和爷爷是笑着归来的,夏元鼎也知道这场考试堂兄应该是拿下了,他也就放心了。

    其实对于这个科举,他的热情明显没有堂兄高,可能是因为爷爷一贯的灌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种思想,对堂兄产生的巨大的影响,他没有抗住爷爷的思维攻势。恰恰,夏元鼎的观念早就成型,自然能扛得住爷爷的喋喋不休,任你百般说词,我心不改。

    初复结果出来,不出意料的,夏元杰还是通过了,排名依然靠前。

    第三场再覆,夏元杰依然表现优秀,得以有机会参加四五场的连覆。

    夏继祖大喜过望,两个孙儿这次考试都是首站获捷,纷纷进入五十人的名单,全部取得了参加府试的资格。至于府试的事,他现在还没有考虑那么多,因为府试还有两个月才能举行,他还有充足的时间准备。

    当然,县试并未到此结束,后面还有说重要又不重要的考试,夏继祖的要求也不高,只要夏元鼎或者夏元杰能考个县前十就好了。

    在县试的末场考完以后,会把所取得五十名生,全数拆开弥封。以姓名来发案,这称之为长案,第一名称为“县案首”,前十名称为“县前十”,这只是一项荣誉称号。

    好处就是,在府试的时候,这十人需要提坐堂号,就跟好学生都坐前排是一个道理,更容易得到主考的喜爱。

    目前为止,这届的县试还算正常,但也出了不少笑话,有时候听了会让人忍俊不禁。

    但相比起来,还是苦泪居多,落榜者自然难免心酸。

    **苦短,夏元鼎一直忙着考试的事情,也是心无旁骛,加上消息的闭塞,大宁的朝堂上却发生了许多令人感到震荡的东西。

    一直明面上支持太子的一位六部尚书,因为很大的过错被革职下狱了,东宫的势力得到了极大的削弱。本来就有心争夺皇位的几位皇子按耐不住了,开始暗中活动起来。

    一时间,朝堂上的水开始浑了起来,奏议废立太子的折子可能早就捏在某位大人的手中,只要时机成熟,就会对太子造成致命的一击。

    只有军方的八卫按兵不动,他们的首领大多效忠当今皇上,对于朝堂乱局持观望态度。

    朝廷的风吹草动,还不至于影响到远在中州的夏元鼎,如果他平平静静的,或许可以包一生安慰,即使遇到灾年,凭他的聪明才智,也不至于没有饭吃。

    可历史就是巨大的轮子,越是不愿意的时候,越是拉着你走。就拿考试来说,本来他也是不愿意的,最终还是来了。

    ——————

    “殿下,前面就是中州地界了!”

    “中州?宁国十个州,这中州排第几?”一位儒生打扮的二十余岁男子问道。

    旁边才说过话随从回答道:“这个就不好回答了,从所辖地域看,中州不过中游。可是在人口赋税上,中州又排前几,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得了中州,兵员口粮便不用愁了!”

    “嗯,照你所说,中州确实尤为重要!”

    “殿下,我们是不是加快赶路,不然天黑前很难进城了!”

    “无妨,进不了城就在野外扎营!”

    这位殿下不是别人,正是北燕的七王子,带着十余人就敢大张旗鼓的来到大宁的腹地,自然不是暗中刺探情报的。

    这位殿下前来大宁,自然是有着自己的重要的使命的,不是来游山玩水的。

    过了青州、幽州,再穿过中州,汴京便是他的目的地了,只是这位殿下比较特别,并没有选择大宁的官员一路护送,而是带着一些属下,骑着骏马便飞奔南下了,这可不是大宁的风气。

    上马后,身后卷起一阵狼烟滚滚,这位七殿下看上去心情不错,一边走还一边问道:“宁国一向自诩文理昌盛,可是我看不见得,一路上,我们不也是遇到饿了就饥不择食,甚至去偷去抢的人。见过的一些读书人,也是头脑迟钝的很,几句话就被问的哑口无言!”

    “殿下所言极是,宁国向来自大情况,说起来我燕国才是文化正统,我们儒林的学问可比宁国强的多了,只是那些宁国的读书人不知道吧了!”

    “既然如此,这一次到了汴京,可一定要好好挫挫这些宁国读书人的锐气,也张张我国士子的名气。”

    “殿下请放心,这些我们早就准备好了,到时候邀请了各国的使节,接着宴会的机会,务必会把消息散播出去!”

    没想到,一直被宁国人讥讽为野蛮人的燕国人,早就布好了一个局,就等着这些嘲笑他们的人出丑,如此险恶用心,可惜他们却未察觉,到时候要栽大跟头了。

    名义上,七殿下带着使团是给宁国皇帝祝寿的,却未必是真心实意的。这一点双方都很清楚,宁国也会做些提防,怎么也想不到,这个七殿下还真是跟一般人不一样,不停宁国官员舒服的安排,竟甘愿吃起哭来。生活在南地的人,自然不了解北地人的行事作风,最后也是随他们去吧!

    如果此时,夏元鼎不是在准备考试的话,或许有机会见一见这位燕国的七殿下也说不定。

    双方的擦肩而过改变不了夏元鼎依旧要考试的命运,第一场没注意到县令的模样,这一次终于能仔仔细细地看清楚了。

    “元鼎、元杰,夏家的希望就看你们的了,一定要拿出真本事来!”

    在这一天,最终考试结果如何,就要看他们有没有真本事了,任谁都不能疏忽大意了!

第五十二章 县试(三)() 
二月十二号,是县试最后考试日子的前一天。

    谢县令已经决定只考一场了,因为对本县学子的学识水平他已经有了把握了,没必要再耗费心神的多考一场,这样对大家都好。

    这最后的一场可是县令亲自主持的,临走前夏元鼎特意的对着铜盆中的清水找了找,看到自己玉树临风的样子后,才心满意足的离开,这臭美的样子还好没有人看见。

    “到了儒学署,进去后尽量离谢县令近一些,知道了吗?”

    路上,夏继祖还在不停地吩咐着,看着爷爷一副经验老到的样子,夏元鼎只觉得,爷爷伟岸的形象彻底的在自己的心里崩塌了,这些日子确实传授了他一些弯弯绕绕的。

    夏元鼎很难想象,这么精明的爷爷,怎么会在当年被他的两个兄弟耍了,以爷爷现在的人生阅历,显然没有什么能逃脱他的火眼金睛。

    儒学署,就是谢县令接见学子的地点了。

    他们的马车再快,但也快不过人的名利之心,等他们到的时候,早就有人开始从儒学署的门口进去了。

    “你们快点进去吧,前排的位子别人抢光了!”也不好再说什么,夏继祖一手推着一个孙儿往儒学署门口的方向。

    想必这都是那些被录取的人了,夏元鼎看了看这些普遍年纪别他们大的学子,心里想到。只是有必要吗,只是跟县太爷和几位官员见见面,怎么都这么猴急,考试还要明天啊!

    随后,他便和堂兄一起携手而入,这时他们二人成了众人侧目的焦点,他们对能有这么年轻的读书人被录取很是诧异。

    众人来到正堂,可惜匾额下靠前的地方已经被人占领了,他们只能选靠后的角落。不过没关系,夏元鼎想,以他们堂兄弟二人的年龄,无论坐在哪里都是被关注的。

    众学子到齐后,开始交谈起来,纷纷攀交情,这可都是同年、同乡,以后出去都好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