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王莽传记-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薛凤仪笑道:“你们有此心就好,这件事并不怪你们。当时你们父亲也要提兵赶往青州,但被我劝阻下来。萍儿、升儿,你们父亲也真是的,干嘛让你们去海威郡受苦?等明个儿我去和他说说,让你们都回来,不要再去了。

    特别是萍儿你,你一个女儿家家的,混在那群男人当中像个什么样?军事、政事自有你哥哥弟弟们去处理也就是了,你不可过多掺和。这件事也是你父亲的一个过失。

    你现在年纪也不小了,你父亲还没给你找门好亲事,这又是他一个过失。等再过两年,你的终身大事岂不是要耽搁了?现在我既然来了,那这事我就替你瞅着。”

    “大娘。。。。”王萍脸色一下子就红了,拉着长长的尾音,表示不满。

    兀自酝酿了许久,她接着道:“大娘,话虽如此,但此地是大伯和堂哥以及父亲辛苦得来的,我岂能因为是女儿身就不理不问?我听说堂弟碍于各大家族和几位王爷屯兵六郡边境之事,打算和他们议和,割出两郡,以作缓和。

    此事我看有些艰难,在我从海威城来时,驻扎在那里的将士颇为微词,百姓也怨气十足。海威城离此地甚远,这个消息传到那里,都引起了一阵不小的骚动。可想而知在此地周边,更会有什么样的情况。

    大娘,这事您能不能劝劝堂弟,让他再斟酌斟酌,免得引起反弹。到时候要想挽回,只怕已是不可能了。”

    王海见到她把事情说了出来,于是也开口道:“大娘,王萍这话不差。父亲派我去管理海威城数年,我深知一个城池的得与失是何等重要。现在堂弟要割舍两郡出去,此事的确有些莽撞了。

    军心一旦失去,将永不再来。现在已经有许多千户将领表达出了不满意见,若是我们视而不见,他们定然心生怨恨。从而起兵行忤逆之事,或者直接脱离出去,投靠他人。”

    “咦?”

    薛凤仪听到两人这话,心中一惊。

    愣了愣神过后,仔细打量了两人一眼。

    最后把目光放在了没说话的那个王升身上,当见得他欲言欲止,料定他也是这个意思。

    瞬息之间,薛凤仪也差不多明白了过来。

    “萍儿、海儿、升儿,你们的忧虑,我何尝不知?”薛凤仪回道:“小不忍,则乱大谋。若是一味苦守,不懂得变通,那么以后也难以有什么出路。不说霍家卫家,但说四王爷。想必你们也都知道他和我们王家的仇怨吧?

    当年你父亲和你大伯做过什么,你们心中有数。可以说,四王爷可以不杀我们王家其他人,但是他却不会放过我们。他的一个儿子,可是亲手死在了你大哥手里。至于你堂哥,他也杀了不少四王爷的人。我们和他,基本上是水火不容。

    现在他和七王爷联手,外有卫家霍家帮衬,此势危机,若我们不稍稍示弱隐忍,一味要强,难以长久。前有勾践卧薪尝胆,后有韩信受胯之辱。莽儿的提议,虽然有些凶险,但总的来说,还有那么一些可取之道。”

    “这还是有些不妥!”王萍道:“我看不如我们先拖着,试探一下他们的底线,然后再观其变化。”

    “大娘,我们有六郡支撑,有数十万大军震慑,四王爷等人也难以奈何的了我们。若是我们割让两郡出去,他们反而会觉得我们软弱,从而更加肆无忌惮呢。”王升说道。

    薛凤仪自然不肯答应,继续劝解分说着。

    当下,四人相互之间,你来我往,以言语分说,晓以厉害,但皆都不能说赢对方。

    末了,薛凤仪怕再说下去,影响亲情,只是笑道:“此事我自会考虑,不会让莽儿乱来,也不会让你们父亲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你们莫要着急,大事总得要三商之后再三商,不可一言定之。现在时候也不早了,你们且先回去,免得疲惫。”

    本章完

    

第134章 意见分歧,亲人离心(4)() 
事过三五日,依旧无事。王海三人也没有再和薛凤仪说起豫州六郡之事,只做平常闲聊,说些奇闻异事,哄薛凤仪开心。

    现在他们已经知道,要想改变薛凤仪的态度,基本上没有可能。若是多说下去,只会引起薛凤仪的强烈反弹,从而影响大局。

    薛凤仪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但心中却和明镜一般。深知三人之心思,但她也不去点明,全当不知道,不想因为公事从而引得亲人闹矛盾。

    到了第六日,王海三人依旧陪着薛凤仪说话,王莽也在此旁。

    说了一阵子,已到半晌午。

    王萍正要陪薛凤仪去街市走走,借助百姓之口说些事情。

    这时,离将军府不远处的莱山城一个官吏走了进来。

    此人乃是莱山城“城主”主簿,专门替城主登抄案录,查点各项民事,出谋替城主办案。

    由于此城贴近将军府,因此这个莱山城也就宛如皇城,是天子脚下之土。城内各项文案都做得比较妥当,民事公事一概有规有矩,不曾有什么徇私枉法之处。

    此城主就怕出现差错,被王先至得知,从而受到处罚。

    毕竟王先至不是昏庸之主,不好糊弄。

    王先至等人见得此人进来,有些诧异,问道:“张高,你来此何干?”

    来人张高跪地道:“拜见老夫人,拜见王大人、二少爷、三小姐,四少爷,王莽少爷,静烟小姐。”

    礼毕,张高回道:“启禀王大人,五天前莱山城出了一件人命案。城中富贾李鳌被杀,头颅不知所踪。

    经过查明,凶手一致锁定是那李鳌之夫人叶氏所为,但苦于没有人证物证。而后城主大人将叶氏抓来审问,但此妇只说不是她所为。并哭诉城主大人,要城主大人替她查找真凶,洗清冤屈。

    现在此案已经传到了许多百姓耳中,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城主大人怕事情扩大,命下官请王大人派遣能人监察此案。”

    王先至点头道:“既然没有人证物证,那你又为何会说李鳌是被他夫人叶氏所杀?”

    张高回道:“大人,城主之所以怀疑是叶氏所为,原因有三。第一,叶氏赶到现场后,还未掀开裹尸布,便确定尸体就是李鳌。其二,叶氏在见到尸体后,虽然放声大哭,但她却不似那般真心痛哭,而是作假虚哭。

    其三,素传此妇行为颇有不检之处。李鳌死后,她便想要急匆匆将李鳌下葬。有此三个疑点,城主才会认定李鳌是被她所杀。还有,李鳌之头颅还未找到,凶器也不知所踪”

    王先至道:“依你所言,此事的确像是那个叶氏所为。张高,李鳌是在哪里被杀?”

    “第一案发现场还不曾得知。”张高有些尴尬道,“李鳌之尸体,乃是一个农夫在郊外井中发现的。此农夫当时正在干活,想要打井水解渴,巧合之下就发现了浮在水面的尸体。

    一开始城主以为是此人故意而为,想转移视线。而后城主在明察暗访之下,将此人嫌疑排查。当然,此人依旧被关在牢中,并未释放。”

    “凶徒好大的胆子!”

    王海怒道:“光天化日之下,竟然还有此等歹徒行凶,连被害人之头颅都要割下,有此可见凶手之猖獗。”

    张高苦笑道:“正是因为此案颇有特殊,使得百姓惶恐,所以城主大人才不敢掉以轻心,命下官请大人火速派遣能人查办此案。”

    王莽听了半响,询问道:“有没有可能是李鳌得罪了什么人,被仇家所为呢?你刚刚说李鳌乃是富贾,那么依照常理,富贾多多少少都有几个生意场上的对头。还有,李鳌平常为人如何?”

    张高答道:“李鳌此人没有大忠,但也没有大恶,属于一般的富贾,平时倒也循规蹈矩。至于他生意场上的对头。城主也询问过几个,但都没有嫌疑。并且,李鳌之生意,大多数都是通向外地,很少和当地百姓有生意往来。”

    王先至说道:“最近我六郡正值民心波动之际,此案必须得审查清楚,以作安定民心之效。不可贸然结案,以免出现冤屈,使得百姓更加恐慌。”

    王海请命道:“父亲,此案可由孩儿前去督办。”

    “女儿也愿前往。”王萍也自告奋勇道。

    “你们两个去督办,可以倒是可以,但不知你们可有把握找到真凶?若是有把握,大概需要多久?此案可拖延不得太久。”王先至问道。

    “这”王海和王萍迟疑了一下,不好回答。

    薛凤仪思索了一下,便也开口道:“先至,海儿和萍儿自告奋勇要去督办,这是好事,正可磨砺。此案有许些难点,正好可以培养他们。至于查找真凶时辰,只要他们花了心思,认真去查点,并及时通报情况给百姓,想来百姓也不会说什么。”

    说完,她又对着王莽道:“莽儿,你也跟着你堂哥堂姐去学习一下,省的天天待在这里无所是事。这种奇难案件,你以后少不得要接触。现在若是有了经验,以后你也方便许多。”

    “是,母亲,孩儿必定竭力同堂哥堂姐办理此案。”

    王莽猜出了薛凤仪的用意,料定她是打算让自己和王海两人借此事情,缓和一下感情,莫要弄得太过生分。

    王静烟见到王莽要暂时去莱山城办案,心里有些不乐,不想这个时候和王莽分开,于是开口道:“母亲,我也要和相公一起去。”

    “你?你不行。”薛凤仪摇头道。

    王升见得机会来了,王静烟将独身一人留在将军府,王莽和王海等人皆要离去,心里暗喜,立马出言道:“堂嫂,你此刻正值有孕,哪里还能来回奔波?此事有堂哥和海哥、萍姐亲自出马办理,断然无事。”

    “这”王静烟犹犹豫豫半响,最后对着王莽道:“相公,你可要早些把案子办完回来,莫要耽搁太久。”

    王莽回道:“静烟,此案我心中有数,你尽管放心便是,耽搁不了多久。”

    王先至见状,下令道:“既然如此,那么此案就由你们三个联手去督办了。”

    “是,父亲叔叔。”王海三人齐声道。

    王先至又道:“海儿,萍儿,办理此案之时,可由莽儿为主,你们两个为辅,协助他办理,不得有误。若有疑难,可及时前来汇报。”

    “是,父亲!”

    王海和王萍知道王先至此法用意,心里虽然微微有些不快,但也没有多说什么,爽快应承了下来。

    本章完        

第135章 意见分歧,亲人离心(5)() 
王莽和王海、王萍三人接了案子,随张高一同来到了莱山城。

    城主郑中伦听闻王先至的儿子女儿一同到来,大吃一惊,急忙提身相见。

    众人见过面,当他得知此事乃是以王莽为主导之后,心里颇有微词。

    他对于王莽从六郡抽调钱粮送往辽宁,一直心有不满,同时也十分反对王莽割地议和之举。

    当下他带着不冷不热的口气道:“王莽少爷,不知您是要先歇息一下还是先审理案子?”

    王莽回道:“案子审理之事稍后再说,你且让人去城中张贴榜文。就说找到人头者,可得赏银一千,并赐婚叶氏。而后一二日,你们自行看着办,我不过问。我既然来到此城,自要先看看此城之民风。”

    郑中伦闻言,不解道:“王莽少爷,您这有何深意?难不成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