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画-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然后,半分钟过去了,就连邱一龙额头上都有了汗珠,刘大人则是失望的直摇头,关坤瑜这才终于开了口。

    “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及行事,必以币。凡释奠者,必有合也,有国故则否。凡大合乐,必遂养老。凡语于郊者,必取贤敛才焉。或以德进,或以事举,或以言扬。曲艺皆誓之,以待又语。三而有一焉,乃进其等,以其序,谓之郊人。远之,于成均,以及取爵于上尊也。始立学者,既兴器用币,然后释菜,不舞不授器,乃退。傧于东序,一献,无介语可也。”

    虽然背的确是背下来了,可刘大人对关坤瑜的印象却变得不怎么好了,谁家背个书还用打草稿是怎么着!?

    虽然你一个磕绊没有顺当的背了下来,但准备时间也太长了点吧!?

    刘大人正打算开口批评一番,可没想到关坤瑜只是稍稍喘了口气,就接着往下继续背了起来!

    “救世子,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立大傅少傅以养之,欲知其父子君臣之道也。大傅审父子君臣之道以示之,少傅奉世子,以观大傅之德行而审喻之。”

    刘大人觉得这个小子有点意思,居然稍稍准备一下就背了如此之多。

    “庶子之正于公族者,教之以孝弟睦友子爱,明父子之义,长幼之序。其朝于公,内朝则东面北上,臣有贵者以齿。其在外朝,则以官,司士为之。其在宗庙之中,则如外朝之位,宗人授事,以爵以官,其登馂献受爵,则以上嗣。”

    听到这里,刘大人就开始点头了,一口气背下来不是难事,难得的是这个小子从张口到现在语速完全一样,根本就没有半分生疏的地方!而且毫无差错!简直就像是面前摆着一本礼记诵读一般!

    “公族朝于内朝,内亲也。虽有贵者以齿,明父子也。外朝以官”

    见关坤瑜还要继续往下背,刘大人赶紧开口打断了他。

    “好了好了,你的本事本官已经知晓了。”

    刘大人此时对关坤瑜已经非常满意了!

    礼记完全是一些繁琐零碎的礼节规定,大部分都是要死记硬背的东西,而且考试之中一旦弄错还很容易上纲上线因小错扣大分。愿意花时间在礼记上的人很少很少,谁让科考的时候是各经皆出题然后由考生自行选做呢。

    仅仅只是凭着刚刚关坤瑜的表现,刘大人就觉得给他一个生员当当也不亏!人家礼记背的如此之好就已经超出了大多数士子了!

    “刚刚他之所以思索了如此之久,定然是因为太过紧张!没错,就是紧张!我是谁啊,我可是堂堂提学御史!士子们见了谁不得口称大宗师!?就是二三十岁之人见了本官都要心虚一番,他一个小童能够如此风轻云淡便相当了得了,难道还不许人家紧张一下思考一番么!?”

    自认为找到了合理解释的刘大人觉得此时的关坤瑜应该已经不那么紧张了,于是再出一题。

    “子夏曰:‘五至既得而闻之矣,敢问何谓三无?’”

    一秒过去了,关坤瑜没说话。

    三秒过去了,关坤瑜还是没说话。

    然后和上次一样足足又等了半分钟,关坤瑜这才开口。

    “孔子曰:‘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此之谓三无。’子夏曰:‘三无既得略而闻之矣,敢问何诗近之?’孔子曰:‘夙夜其命宥密,无声之乐也。威仪逮逮,不可选也,无体之礼也。凡民有丧,匍匐救之,无服之丧也。’”

    刘大人听的一头浆糊,这小子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会有如此奇特的背书方式,最开始看着跟那些完全不会背的人一样,但偏偏还就能顺顺利利的背下来,而且偏偏只要一开口他就大有一股敢跟你背全本的架势!

    这不科学啊!

    关坤瑜自己也承认,这的确不科学!

    脑袋里面多出了一个藏书阁楼,这种事能科学的了才怪啊!

    礼记这书他看过是看过,也挺熟悉的,至少刘大人出的句子他很快就能反应过来是具体哪一章节的,但他的的确确不会背!

    没错,他就是不会背!

    既然脑袋里有个藏书阁楼可以随时查看,那么为什么还要死记硬背呢?

    死记硬背为了什么?无非是为了把书给塞到脑子里么!现在他脑子里已经有书了,再塞一遍不傻么!?

    刘大人总觉得他背书背的顺如诵读,这个感觉还是相当准确的关坤瑜他的确是在读那停顿的半分钟,只是为了在脑中找到相关话语的那一页罢了。

第131幕 千里当官只为财() 
刘大人又问了几个问题,关坤瑜无一例外都是沉默了许久之后一口气从头背到尾!

    奇怪归奇怪,但背的确实好,所以刘大人也没有多做追究,只当是天才都有的怪癖,这种人他为官的时候时不时就能见着一个,接受能力早就锻炼出来了。

    问题都问完之后刘大人不禁满意的点了点头,无论是关坤瑜的年纪还是刚刚的对答都已经足以让他直接点为生员了。

    不过,难得有个有意思的人出现,刘大人并不打算就这么轻易的放关坤瑜走人。

    “关老友,你和一龙是如何认识的?”

    关坤瑜一愣,不知道为什么刘大人居然会问这种不相干的问题,随即又是一喜,刘大人既然用“老友”两个字来称呼自己,那么暗地里的便是说自己已经过了!

    明朝士大夫称儒学生员叫做“朋友”,称童生是“小友”。比如童生进了学,不怕十几岁,也称为“老友”;若是不进学,就到八十岁,也还称“小友”。

    关坤瑜没有经历过童生阶段,直接被提拔到了秀才层次,所以也就直接蹦过了“小友”而被刘大人称呼为了“老友”。

    兴奋过后,关坤瑜隐去了一些敏感内容之后简单的说了一下自己和邱一龙相识的经过。

    刘大人听完便叹了口气,道:“商贾事,居然又是商贾事现在的小辈一个两个都怎么了!?当真是人心不古!怎么全都钻进钱眼里去了!”

    俗话说得好,升官发财!

    升官不就是为了发财么?

    又有俗话说的好,千里当官只为财!

    这就就更不用解释了。

    还有俗话说的更好,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反正关坤瑜绝对不相信眼前这个刘大人是海瑞一般的人物,所以说,刘大人你讲这话很有些得了便宜卖乖的嫌疑啊!

    当然了,刘大人自己自然是不会有这种感觉得,在他看来只是在教育小辈而已,是一种来自长辈的谆谆善诱。

    “关老友你不知道,一龙他父亲乃是本官多年至交。当年本官家贫,能静下心来读书不为柴米事扰心全有赖他父亲,一龙小的时候也是如你一般聪慧,他父亲一直想要让他好好读书出人头地,只可惜唉他英年早逝,一龙只能早早继承家业。

    若是我说,一龙你这家业寻几个可靠之人打点便是,以你的聪慧将来高中必然可成一番事业,这也是你爹的心愿!”

    邱一龙摇了摇头:“我爹的确希望我读书,可我虽聪慧,却做不来八股文章,与其蹉跎其中还不如将我爹留下的基业发扬光大。”

    “你不试试如何可知!?”

    “那我即便是当了官又如何?我爹只有我这么一根独苗,等我当了官家产只能找人打理,家里那帮吃人不吐骨头的族叔们一个个可都眼巴巴的盯着呢!若我说,就他们那帮吃里扒外的老东西,我家的银子哪怕丢出去送乞丐也不会给他们一分一厘!”

    刘大人一拍桌子,怒道:“你混账!那些都是你长辈!”

    邱一龙冷哼一声:“连人都算不得的东西罢了。”

    关坤瑜见两人越闹越僵,又不清楚期间到底是什么恩怨纠葛,只能打圆场道:“好了好了,一龙你也别别扭了,考功名和做生意又不一定冲突,你完全可以一边做着生意一边备考么,不许经商只是官员,只要未受官你一样可以经营的啊!真要是能有官做那到时候再说嘛,总会有两全其美的法子的。”

    邱一龙倒也不是不听劝的人,把头扭到了一边去,道:“这次的县试,我去总该行了吧?”

    刘大人满意的捋了捋胡子,笑道:“好,这才是正路嘛!只要你肯上进便好了!关老友,一龙他就要拜托你多多照拂了!”

    “照拂自然谈不上,但晚辈确是希望能和一龙兄多亲近一番的。”

    “好!只要愿意亲近便好。”停了片刻,刘大人又道:“关老友,听一龙说你在画道上颇有造诣,不知可有此事?”

    关坤瑜点头道:“是的,晚辈自认为画艺尚可。”

    既然提到了画,那就是想要问自己讨要一幅素描了。关坤瑜如此想着,不自觉的细细打量起刘大人来,脑中已经开始构图工作了。

    只不过,刘大人下一句话却是让关坤瑜颇为意外。

    “既然如此,那这个东西便交给你好了。”

    说着,刘大人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拿出来了一张请帖递给关坤瑜。

    关坤瑜接过来一看,请帖似乎来自一个名叫青衍子的道士,然而关坤瑜并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

    “呵呵,关老友果然气度不凡,见到青衍子的请帖也如此波澜不惊,当真大家风范,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待日后发达,管关老友可不要忘记照拂一龙一二啊。”

    关坤瑜尴尬的摇了摇头,道:“禀大人,晚辈并非是波澜不惊,实在是并未听说过这个青衍子,所以才会如此。”

    “你没听说过!?”

    “青衍子你都不知道!?”

    回应关坤瑜的是两声惊愕异常的叫声,对此关坤瑜只能尴尬的摸了摸鼻子,默认了两人的惊愕。

    邱一龙叹了口气,解释道:“青衍子可是江南一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大师,据说卜卦的本事神乎其神,不过他轻易是不会替人占卜的。”

    嗯,又一个神棍,就是不知道功夫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不过多半是假的吧。关坤瑜这么想着,仍然没觉得这青衍子能和自己有什么交集,难道刘大人想让自己过去一趟让那个青衍子替自己算算命?

    不会吧

    “但青衍子最出名的却不是他的卜卦,而是丹青之术!青衍子的水墨技法虽说不错,足称得上是大家,但却绝非最顶级的那些人。可画一旦上了色,那谁都能一眼便认出青衍子的真迹来——因为除了他以外没人能仿得了那种独特的用色!如果有人真能仿出来,那就说明仿的人绝对是一个绝顶高手,根本不必去仿别人的画。”

第132幕 公主抱() 
关坤瑜道:“也就是说这个青衍子在用色上有独门绝技?”

    “不只是独门绝技,而是全大明顶级的独门绝技!本官也不是自夸,大明南北但凡知名的大家我就算没有见过本人也是见过真迹的,根本没有谁在用色一道上能比青衍子更胜一筹!”

    关坤瑜终于明白这个青衍子到底如何厉害了——这家伙是目前大明朝最顶级的用色大师!

    后世的颜色调制有着非常详尽的经验总结和科学配方,只要正规的在科班学校里走上一遭都能学个差不多,需要什么样的颜色照本宣科的调色就是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