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画-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豆大的汗滴来。

    自然,心神不宁的陈继儒没兴趣去深究关坤瑜到底为什么能够认识那么多字,非常轻易的便相信了他的解释——他之所以喜欢在义塾旁边玩可不只是为了发呆,听墙角偷着认字才是他的目的。

    很充分很合理的解释,同样也是陈继儒能够想到的唯一解释,所以他根本没有怀疑。但随即他又想到了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

    “等等!我这书里根本没有写名字,那这个呆呆到底是怎么知道金瓶梅这个名字的!?他肯定在谁那里看到过!没错,他定然是见过这金瓶梅的!

    这这居然让这么小的小孩看这种书!这种人简直丧心病狂!灭绝人性!下次我必须得抓住这个小呆呆好好问问,他看到的那本金瓶梅到底是谁的!

    说不定他那本里抄全了最后十二回,定要借来把我这残本补全了才好”

第19幕 原来军户也能科举() 
由于得了陈继儒的承诺,这一觉关坤瑜睡的很爽,一直睡到呆呆娘威胁他要吊打之这才恋恋不舍的爬起来。

    刚刚吃完已经冷掉的早餐,关坤瑜便听到外面吹吹打打的一阵吵闹。

    “这是谁家娶媳妇呢?”

    关坤瑜拉住正在往外跑的小胖子关坤吉问道。

    “不是娶媳妇,是独户的张阿狗,他当上生员了!”

    “生员!?就他!?”

    关坤瑜一脸的疑惑,不清楚小胖子口中的生员是不是他理解的一般意义上的生员。

    “没错,就是他。你别拽着我了,再不赶紧过去一会抢不着糖了!”

    说完,关坤吉挣脱了关坤瑜的手,一溜烟跑没了影,留下关坤瑜一脸的茫然。

    所谓生员,是指经本省各级考试入府、州、县学者,通名生员,习称秀才,亦称诸生,和自己的老师陈继儒是一个等级的人物!

    张阿狗他认识,早年上过义塾,识字,可别说他是个军户不可能科举,就算真让他去了也绝对没戏!况且,眼下也不是开考的时间啊!

    除了考试,据关坤瑜所知想要成为生员还有一些其他偏门的办法,比如说地方官员可以举荐贤德人士为生员,但这法子自明朝中期之后就甚少见到了,十里八乡也就能出一两个,若不是名气极大又或者背景极硬,根本指望不上。

    他张阿狗孝顺是没错,却和名气、背景完完全全的不搭边!

    实在想不出来怎么回事,关坤瑜决定还是先去看看热闹再说,这种事情日后再问便是了,明代娱乐生活匮乏,难得有个瞧热闹的机会,过了这村儿没这店儿!

    关坤瑜算是出门晚的,等他到张阿狗家门口的时候关家人几乎全都到了,因为没有什么报喜的信使,作为屯所百户,关老爷子还被请去上座。

    吹吹打打一番热闹之后,小孩子们都领到了糖果,大人们也都围在屋子周围对着厨房翘首以盼——十几个妇人正在那里忙里忙外准备着今天的流水席。

    “张家就张阿狗一个男丁,穷的叮当响,这么一顿流水席吃下来恐怕得掏空家底喽。不过谁让人家是生员,好日子还在后面呢”

    关坤瑜扭头看去,发感慨的正是自家二伯,看向张阿狗的眼神明晃晃的透着羡慕,事实上周围的人们十个里面有十个也都是和二伯一般的眼神。

    “二伯,阿狗哥是怎么当上生员的?”

    “你不知道?”二伯奇怪的看着关坤瑜,“张阿狗家的男丁都没了,他爹不争气,女儿生了四个,可儿子就张阿狗一个,前年阿狗爹走了,张家就剩下他一个男丁了。”

    关坤瑜点头,这事他知道,可仍然不明白这和张阿狗摇身一变成了生员有什么关联。

    二伯这才意识到以关坤瑜的年纪恐怕呆呆娘他们并没有告诉他太多这方面的事情,而且估计那满脑子只知道练武的两口子本身也对这些朝廷的规矩知之甚少,随即便跟关坤瑜科普起来。

    “朝廷规定,‘军户下止有人一丁,充生员。’即是说如张家这般只剩下男丁一人的军户便会获得当生员的机会,不过,得先起解兵部,后奏请翰林院考试,若是过了便可开豁军伍,成个老爷。若是未考过,那还是个大头军丁。阿狗命好,竟是考过了,这便成了生员。”

    关坤瑜有些头晕,二伯的话他总觉得在什么地方听过,想了想突然开口道:“我记得好像听人说过,这句话应该是‘军户丁男止许一人充生员’啊?意思是军户一家人里面只允许一个人当生员。”

    “污蔑!这是污蔑!”一听到关坤瑜的话二伯立刻就爆了,双目赤红的围着关坤瑜绕圈子,“是哪个混蛋说的,告诉我!”

    瞅着二伯那副择人而噬的模样,关坤瑜赶紧编了个谎话:“去年的时候有个路过的秀才说的,他找我问路的时候随口提过。”

    “什么叫随口提!?只不过是问个路而已,怎么可能会扯到这上面来!?这个混蛋根本就是故意的,是有预谋的,居心叵测!居心叵测!竟是污人清白!”

    关坤瑜吞了吞口水,他还是第一次见到二伯这么生气,赶紧转移话题:

    “阿狗哥这下有福了呢,不声不响成了个生员,日后可有好日子过了。对了,阿狗哥的这个生员和那些科举考出来的生员一样么?”

    二伯怒气犹在,不过还是回答了关坤瑜的提问。

    “免役免税倒是一样,不过也不值得羡慕,家中只余一丁,这得是多薄福啊。况且这也不是正经的生员,空有好处,却是没资格科举的,做个生员也便到头了。”

    关坤瑜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这个生员并不是科举出来的生员,也就是说我们军户其实还是不得科举喽。”

    “等等,呆呆你刚刚说什么?我们军户不得科举是什么意思!?”

    关坤瑜心里咯噔一下,不会这个也错了吧,我可看了不少小说和资料里都是这么写的!

    “就是就是咱们军户是贱籍,是不允许科举的”

    “谁和你说的!?这又是谁和你说的!?还是那个问路的秀才!?”

    如果说刚刚的二伯是一头择人而噬的野兽,那现在简直就成了一头暴龙!

    关坤瑜弱弱的点了点头。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那帮子民户瞧不起我们!这厮平白辱我等军户的清白,若是让我抓到,定然将其扒皮抽筋,挫骨扬灰!”

    二伯狂怒的咆哮着。

    “旁人不说,刚刚被抄家夺职的前首辅张居正祖上便是军户,12岁考中秀才,16岁中举人,23岁中进士这都是假的!?再说金山卫千户肖家你应该也听过一二,他家便出了个举人,这也是假的!?

    自打大明朝开国以来,我就没听说过不让军户科举的!金山卫军户里面的科举世家光我认识的便有七八家,若是咱们军户不能科举了,朝廷上那些个庶吉士们非得去一半不可!”

第20幕 是否科举() 
二伯到底是个有气度有修养的人,意识到了这喜庆的日子在人家门口大吼大叫的确颇为不妥,便拽着关坤瑜进了小树林,噼里啪啦的一通严刑拷问。

    关坤瑜没法,只能硬着头皮胡扯,将一切罪过都往那个莫须有的问路秀才身上推,整整掰扯了一上午这才让二伯把火气都发泄了出去。

    不过二伯的这一通发泄倒是让关坤瑜了解到了不少东西,比如说其实军户根本不是什么贱籍,是和民户一般的良籍,那些犯罪充军所充之军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军户,和他们这些老实本分的军户根本不搭边。

    又比如按照朱元璋最初的设想,军户既要种田养活自己又要交皇粮还得服军役,负担是相当重的,所以在其他方面就要给予优待,否则就没法过了。之前所说“军户下止有人一丁,充生员。”便是一种优待,只不过后来受到军户低贱这种社会大风气的影响,被有意无意的曲解误读了。

    其他被曲解误读的还有很多,比如说“正军户五丁以上方许充吏﹐民户二丁以上即可充吏。”,按照明末人的思维,这是妥妥的歧视军户啊!吏虽然不是官,可好歹是衙门中人,多好的事!民户家中满两丁就有资格充吏,军户得一大家子五丁以上才行,这说明了啥,说明就连朝廷都欺负军户啊!关坤瑜看到的很多现代资料也是拿这个说事,证明军户社会地位低下。

    可实际上恰恰相反,这条规定的的确确是对军户的一种优待!

    因为这条规定是洪武年间颁布的,而要饭出身的鞋拔子脸朱元璋极其痛恨害民小吏。明朝初期法令严核,绳吏之法尤峻,稍有不慎就可能遭遇塌天大祸,国初吏于官者,远或数月,近一月,率拿系以去。家人夜中闻疾趋声,辄相顾惊愕,见举火,以为兵吏至也,各鸟兽散不止,为避祸,甚至有自断手指以求规避吏役者。这条规定颁布的时候,充吏乃是一种极大的负担,这条规定便是方便军户规避这种负担的保护伞!

    只不过到了明中期之后社会情况发生了极大改变,衙役小吏的地位大幅上升,当吏甚至成了一种福气,如此一来这条规定自然便掉转180度成了残害军户的规定。又因为祖制不可改的强大阻力以及军户实际地位的大幅下降,朝廷里自然没人会为了军户的利益去费极大的力气去违反祖制修改这些小规定。

    当然了,知道这些东西对关坤瑜来说毛用没有,让他有些恍惚的是自己居然是有资格去科考的!

    关坤瑜记得自己看过的不少小说里面都有军户不许科举的内容,所以也就想当然的以为这就是对的,就算错也只是小错,大方向不会偏差。

    但实际上呢,明朝规定不许科举的几类人是奴仆、胥吏、娼优、隶卒,并没有军户什么事,翻一翻某个地方各个大族的族谱就能知道,明朝的科举世家相当大比例就是军籍。

    而且,明代为了方便军户子弟读书,和府学、州学、县学一样,在很多卫所都设立了卫学,主要招收军籍生员,同时也收附近的民籍生员,关家所在的金山卫便有自己的金山卫学。辽东更因为情况特殊,没有府、州、县而设都司、卫、所,所以只有卫学。

    “怪不得二房一家子都对科举这么着迷,原本还以为他们只是读书读着玩,没想到竟然是来真的。”

    关坤瑜看着讲起读书科举来就滔滔不绝的二伯,不禁有些惆怅,自己吃不了苦又贪图享受,不是一个从军的苗子,这一点他是非常清楚的,可是若让他去考科举走仕途呢?他仍然颇为犹豫。

    科举考得是八股文,自己超越时代的知识根本用不上,和古人同台竞技实在是谈不上什么优势,若想科举成功非得下一番大力气不可!

    只是,前世好不容易熬过了悲催的义务教育加高中,心中已然对这种应试学习有了阴影,现在再让他寒窗苦读从来一遍。

    哪怕只是想想关坤瑜就禁不住浑身打哆嗦——简直要人命啊!

    “话说,我为什么就一定要科举呢?科举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当官,我又没有拯救苍生匡扶天下的志向,只想过上高质量的**生活,就凭我脑子里的知识,就算不当官也一样可以活的很滋润啊!”

    关坤瑜很快便想通了,自己并不贪图权力,又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当官唯一能够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就是披上一身官服这么个保护伞而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