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附身做皇帝-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折身回到书房内,季玄陵含笑的面容瞬时垮下来,站在地图前来,咬牙切齿的说:“公羊越,这老狐狸,把本王当白痴吗,视秦国儿郎为何物。

    让秦军为陇西铁骑打通通道,他简直是白日做梦?”

    “王上的顾虑没错,若让林间律击败陆林轩的虎贲军,陇东悍卒,任陇西铁骑在陇东驰骋,必然抢夺秦国不少利益!”黄浩然汇报道,旋即,语声冷森的说:“王上,不必顾虑公羊越的态度,该按计划夺取槟州,即使公羊越有所不满,也不可能调兵离去。

    另外,袁赐的主力军全在南方,王上是时候大展拳脚了。”

    “王上,兵贵神速,末将愿领兵继续南征,横扫槟州全境!”杨经略抱拳请缨,浑身战意浓浓。

    “不可!”

    “说犒劳大军三日,即犒劳三日,再者,余江城内,秦军数量仅有万余人,不足以南征!”季玄陵不悦,秦国终究太弱小,还不足以实现他的抱负。

    “杨将军,切莫焦急!”黄浩然手掌弯曲,示意杨经略稍安勿躁,低声说:“王上,秦军兵少将寡,微臣愿举荐几名文臣武将,兵员问题,微臣有上中下三策!”

    秦军好战,以战功衡量。

    他自知归降秦国,要巩固自己的地位,要取得季玄陵与秦军的信任,需尽快建功立业。

    建功,对他而言,几乎没有什么难处。

    “是吗?”

    “你且说说!”

    闻言,季玄陵暗自高兴,却又面不改色,黄浩然乃当世贤才,早名满天下,所结识之人,定非等闲之辈。

    兵员问题,又有上中下三策。

    若计划得当,化解秦军燃眉之急,黄浩然可堪重用啊!

    黄浩然转身,神情淡然得向杨经略询问道:“敢问将军,昨日与冀将军整理的大康贤士,猛将,究竟为何人?”

第75章 英雄莫问出处() 
秦国缺人!

    缺少开垦屯田的寻常百姓,缺少雄赳赳,气昂昂的锐士,缺少治国安邦的能臣干吏。

    是故,招募贤良,即解决秦国面临的诸多问题,杨经略不敢掉以轻心。

    闻声,他面容谨慎,在怀里掏出早拟好的折子,浏览过目后,略显尴尬的说:“黄先生,槟州地界,声名在外的贤良极多。然,多数支持大康皇族,秦军讨伐袁赐,他们更不愿意投靠。

    目前,槟州境内,流言蜚语四起,称秦军为北方蛮夷,如乱臣贼子一样,人人得而诛之。

    不过,斥候传回消息,擅长处理政务的鲁建元,荀雍,精通兵法韬略的狄钟康,狄钟泰兄弟,及邬纪灵,没有拒绝斥候送上的名帖,兴许勉强能拉拢钱。”

    滨州地大物博,山川河流分布,养育近百万人,既是袁赐钱粮来源之地,也是他的悍将干吏的重要来源地之一。

    若夺槟州,招募槟州贤良,如斩出袁赐一臂。

    荀雍。。。狄钟康,狄忠泰?

    黄浩然轻声嘀咕,暗叹杨经略眼睛毒辣、

    所说的几人,他要么与之有书信来往,鸿雁传书中,推心置腹,交换治国策略,时局走向。要么,他听说过对方在乡里的贤明事迹。

    他们没有在袁赐账下效命,不妨碍他们胸怀韬略,名声传遍槟州。

    酒香,不怕巷子深,差不多,便这个理儿!

    然,槟州之大,岂会仅有鲁建元,荀雍寥寥几人。

    黄浩然迈步上前,接过折子,详细浏览后,疑惑的询问:“杨将军,你记录之人,皆为贤良,然为何尽是草莽之辈,没有世家子弟!”

    说起槟州境内的世家,杨经略谨慎的面容瞬间垮下来,若寒冬冰霜,冷冽逼人。

    “先生,秦国微弱,与大康征伐多年,世家豪绅不但轻视大秦,把斥候送去的名帖扔出府门,还有人包藏祸心,暗中散布谣言。若非王上叮咛,来日占领槟州全境,某非剐了他们。

    不过,王上有句话所言不假,英雄莫问出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英雄莫问出处?

    黄浩然如品佳酿,眼眸半睁,反复回味。

    不由自主转身,吃惊的望向季玄陵。

    今日,秦国兵少将寡,缺少干吏,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王上有此胸襟,何愁四方豪杰不争相投靠效忠。

    收敛面孔的诧异,黄浩然走向案台,提笔在折子上写道:“杨将军,该添上申屠秀,裴元基,霍商英,此三人颇有家资,私养护院,与袁赐不和,所在家族乃法外之地,申屠秀更是名悍将,传闻,他能与与大康第一猛将吕伯宁,鏖战百余回合。”

    这等厉害?

    纵然对大秦心存芥蒂,他都会争取打消对方的成见,令其投靠大秦,为他所用。

    季玄陵起身,语声严肃而富有诚意的说:“黄先生,招募贤良,本王诚意满满,若能书信邀请而来,最好不过了,若不能,本王亲去拜访!”

    “王上,有此念头,再好不过了。

    战事紧张,有些人深明大义,无需王上亲去拜访,微臣亲自撰写书信一封,他们会陆续前来,然,有人持才傲物,有人自视甚高,还需王上礼贤下士,登门拜访!”黄浩然道。

    “哈哈哈,小事一桩!”得黄浩然,又将得好几名干吏悍将,季玄陵喜不胜收,兴高采烈的道:“先生如此做,本王当真不知如何回报!”

    “食君之禄,分君之忧,为王上分忧解难,乃微臣分内之事!”黄浩然抱拳,态度诚恳的说。

    “好!”

    季玄陵高声赞扬,随即询问道:“先生,说说兵源之事吧!”

    事有轻重缓急,如何解决兵源问题乃当务之急。

    闻声,黄浩然一副胸怀良策的样子,道:“王上,常言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陇东强于秦国,短期内改变不了,若秦军表现的异常强大,迫使袁赐割让槟州,此乃上策。

    秦军赢弱,实则数量不少,依王上先前所言,咸阳城附近,仍驻守不少秦军。微臣建议,何不把咸阳兵营内的秦军统统调往前线来。趁袁赐三面受敌,首尾难顾时,以战养病,以战练兵。

    此举,既能解决兵员问题,又能快速增强秦军战斗力!

    微臣相信,此役后,秦军整体战力会脱胎换骨,必成西陲一支善战劲旅。

    此乃中策!

    若咸阳兵营内的秦军,不可擅自调动,最差莫过抽调驻守在白水郡各地的精兵,在余江城内集结。另外,微臣凭借自身在虎贲军中的威望,争取劝降归降的虎贲军。

    这么一来,翰城,宁阳城,三江城内,防御空虚,若有人挑唆,很容易引起暴乱。

    再者归降的虎贲军,与袁赐所部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率军南征,必然不如指挥秦军顺手。

    此乃下策!

    另外白水郡富庶繁华,百姓极多,若王上,推行在秦国颁布的政令,发展商业,减轻赋税,释放奴隶,囚犯,一定会取得白水郡百姓的信任,很容易招募一批新军。”

    这三策各有利弊,做不到尽善尽美!

    季玄陵闻讯,却早惊得说不出来话,贤士就是贤士,他愁眉不解的问题,黄浩然竟然轻而易举道出好几个答案。

    古人的智慧,实在超出他的预料。

    他没有否定三策,也没有随意采取某个策略,反而托腮沉思,考虑利弊。

    少时,斩钉截铁的说:“目前,秦军夺取白水郡,兵锋正盛,可威胁陇东,然不足以震慑袁赐。浩然,传本王旨意,在白水郡内,推行新政,笼络人心。

    另外,你且尝试游说虎贲军,凭先生的威望,本王相信能争取到不少人。

    杨经略,给阮星河传令,若铲除严正方所率领的虎贲军,化解峄城兵祸。令其率军回师,驻守咸阳城,把咸阳各营内的兵勇,纷纷南下,参加作战。”

    “喏!”

    杨经略,黄浩然得令,纷纷颔首领命,不敢有所怠慢,免得迟则生变。

第76章 打虎不成反被虎伤() 
庐陵城。

    近半月来,袁赐深切体会到,危楼偏风连阴雨,船迟又遇打头风的滋味。

    前线战败的消息,似冬日里片片雪花,鹅毛大雪般传回庐陵城。

    袁松作战失利,遭诛杀!

    白水郡易主,槟州全境危矣!

    陆林轩以守为攻,公羊越向奉州增兵,奉州战事吃惊。

    鞠彦章,俞常雄,候军烈,兵出南疆,夺取两三城后,坐镇京师的庸王,发布剿贼檄文,派兵驰援张唐三人。

    南征受挫,引来强敌。

    陇东处境似艳阳天响起惊雷,瞬间阴云笼罩,暴风雨来临了。

    三家伐袁?

    战事没取得预料中的大捷,反而像遭遇虎豹熊罴围攻,处境险象环生,已经超出他预料范围之内。

    厅堂内!

    袁赐面容愁眉不展,银丝缭乱,木偶般坐在王座上,目光呆滞,不知在考虑什么。

    几名近臣坐在两侧,静默气氛中不敢吱声。

    有人心惊胆战,有人火急火燎。

    沈正南曾经力排众议,建议袁赐出兵讨伐张唐,孔晟,皇甫雄。

    岂料,引来庸王出兵协助。

    此刻像落败的公鸡,无精打采,大气不敢喘,不时侧首飘向袁赐,生怕再惹恼对方,引来无妄之灾。

    毕竟,陇东目前似水上浮萍,处在风雨飘摇中。

    当初,若采取严正方伐秦的建议,令鞠彦章等将领按兵不动,静心等待良机。

    派遣一员悍将代替袁松,率领虎贲军前往白水郡,定然能阻挡秦军南征的步伐。

    也不至于,沦落到眼前的份上。

    现今,庸王,张唐等诸侯以天子的旗号,出兵讨伐陇东。

    公羊越打着收复陇西之名,陆续向西线增兵,唯恐生怕落后,错失了良机。

    连曾经仰陇东鼻息的秦国,近来也是行军迅速,连续攻城拔寨,秦军闯进槟州中部,似狂风席卷大地,一发不可收拾。

    这三股势力,像吃人不投骨头的恶魔,陇东如日中天时,纵然窥视觊觎,怎奈忌惮陇东精兵,不得不收敛锋芒,藏兵收戈,不敢嚣张。

    今陇东处境凶险,三面尽是死敌,他们恨不得从陇东地区扒层皮。

    刘宗涛亦悔恨万分,懊悔当初为何不坚持坚持己见,劝说主公采纳严正方的建议呢?

    黄浩然被秦军俘虏,严正方遭沈正南变相赶出庐陵城,处境不明,陇东两名最擅长兵法韬略的人,全不在庐陵城内。

    庐陵城内的幕僚,能否提出行之有效的破敌之策,他真的不敢预料。

    几名裨将大眼瞪小眼,不知所措。

    众人思索不安时,一名侍卫快步走进来,出声打破客厅内的安静:“禀主公,信使快马加鞭传回两封文书?”

    文书?

    非捷报!

    袁赐,刘宗涛,沈正南闻声,目光齐刷刷看向侍卫,对方正捧着两个竹筒。

    沈正南起身走上去,拿过竹筒,解开活扣,掏出文书过目浏览,顷刻间,他面容煞白,颇为生气。

    “主公,信中写道,严主薄带领两万虎贲,奇袭咸阳城途中,在峄城遭秦军伏击,虎贲军伤亡惨重,严主薄率残兵东逃!”沈正南道。

    他很想诋毁严正方,怎奈书信乃军中密探传回,他无法反驳。

    何况,严正方出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