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附身做皇帝-第3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即,徐虎怒气冲冲向帐外走去。

    这时,季玄陵向林间律,郭济康点了点头。

    他们心领神会,快步而出追上徐虎,且并肩站在徐虎面前,挡住他的去路。

    观之,徐虎欲撇开两人,从旁边离去。

    林间律,郭济康随即移动身形,死死挡在徐虎前。

    徐虎乃大乾太尉之子,龙骑中的悍将,今在秦军营内受辱,还遭两名秦将阻挠,气的火冒三丈。

    仰首怒视林间律,郭济康,质问道:“你们何意,欲扣留徐某吗?”

    “徐将军,事情尚未妥善解决,将军自然不能随意离去。”林间律不客气的说。

    不管怎样,不能让徐虎把安西王李骁骑招来,否则,真的打断秦军西征的计划。

    “哼!”

    徐虎异常不满,不想在林间律,郭济康身上费神,转身望向季玄陵,气愤的询问:“秦王,这是你的意思吗?”

    “呵呵!”

    季玄陵从王座站起来,走向帅帐中央,靠近徐虎说:“徐将军,秦国,大乾结盟,两国同生共死,利益共存。本王迁都的做法也许离谱,但的确没有违背两国的盟约。

    将军执意插手秦国的军政,把安西王引来秦国,就别怪本王做出不理智的事儿。

    今日,本王不妨告诉将军,秦国征讨大康的计划不会改变,同时不侵犯大乾,不伤害大乾利益,若将军觉得本王的态度不够诚意,将军且回咸阳带领龙骑前来,你我不妨战场见分晓。”

第558章斗而不破() 
季玄陵两度表现出强硬的气势。

    最初警告徐虎莫做损人不利己的事儿,现在他则轻视安西王李骁骑,与天策军的存在。

    嚣张!

    秦王太嚣张了。

    警告他,威胁大乾,还轻视安西王与天策军。

    徐虎面色异常难看,紧攥的拳头好像熔炼的铁块,全身怒焰滚滚。

    他惹不起季玄陵,惧怕秦国倒向南唐。

    大乾未必处处受秦国掣肘,安西王统帅天策军,可踏平秦国。

    “秦王,徐某不敢警告王上,不想扰乱王上的计划。徐某诚恳的希望秦王言出必行,不与南唐同流合污,损害大乾利益。”

    南唐战火未熄,大乾龙骑甚至不能速战速决,剪除南唐的精锐。

    徐虎有所顾及,喘息之余,仍不甘示弱的说:“王上该清楚,得罪大乾的后果。”

    这口恶气他忍了。

    先稳住季玄陵与他背后的秦军,等待将来大乾龙骑在南唐取得绝对优势,或者兼并南唐,龙骑挥师北上从江南杀向秦国,他定要率领龙骑把秦国搅个天翻地覆,洗刷今日的耻辱。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季玄陵说:“秦国,大乾交好,本王自然不与南唐狼狈为奸,更不损害大乾利益。同样,本王希望将军不要损害秦国利益,免得破坏了两国的盟约。”

    徐虎插手秦国政务,罪该万死。

    然而,大乾国富民强不容小觑,解散的天策军更神秘莫测。

    秦国的军事,经济,没有与大乾旗鼓相当前,始终都给韬光养晦,至少在大乾面前表现的恭恭敬敬。

    徐虎不想争辩,免得连自己都身处险境,点了点头说:“自然如此,自然如此。”

    说一千,道一万!

    徐虎惧怕季玄陵,季玄陵惧怕大乾。

    此时,徐虎很不满意。

    他堂堂大乾将领,公然被季玄陵威胁,伤及他的尊严,伤及大乾的威严。

    消息传回龙城,他肯定被皇上问罪。

    徐虎神情正为难时,季玄陵突然改变态度,诚恳的说:“若将军相信本王,跟随本王西征,瞧瞧本王是否有意伤害大乾。若将军不相信本王,也跟随本王西进,看看本王是否挥师南下,与南唐汇聚,在西线进攻大乾。”

    他的态度鲜明,希望通过自己的所作所为,来打消徐虎的顾虑,稳住徐虎,稳住大乾。

    季玄陵,徐虎,各自均不满对方的做法,不过,谁也不愿撕破最后的脸皮。

    导致争议变成冲突,引发两国的战争。

    呃?

    徐虎表情错愕的盯着季玄陵,对他的提议猝不提防。

    追随季玄陵同行,说明他不相信对方。放弃这个好机会,他又不自觉的怀疑对方。

    犹豫良久,徐虎说:“承蒙秦王邀请,徐某愿随秦王同行。”

    “好!”

    安抚徐虎后,秦军没有在乾州久留。

    季玄陵派信使通报邬纪灵,与楚军水师统帅韩道畅,加速消灭赵昌的残兵败将。

    命令林间律率领铁骑,沿着羊肠小道杀进江州,从南方迂回北上,尝试肃清江州的荆襄军,顺势搜寻阮星河所部的踪迹。

    与此,他亲率铁骑向高唐州而去,与狄钟康,狄钟泰,邢步英等将领汇合。

    在乾州发起轰轰烈烈的反击战,争取搭救公孙昂,俞常雄所部,逆转秦军在高唐州内的处境。

    江州。

    东北部,临县。

    一处茂密的丛林内,大量秦军聚集在此。

    没有安营,没有生火。

    许多人铠甲褴褛,面色憔悴,仿佛丛林里的野人。

    攥着长戟,长矛,神情谨慎的在山间巡逻。

    这支处境落魄的秦军,正是被迫退进江州的阮星河所部。

    阮星河大大咧咧坐在地面上,嘴里噙着根草叶,与几名将领正在详细的研究作战地图。

    一名头发蓬松的将军,抓起旁边水桶里的水瓢,盛了半瓢温水咕叽咕叽喝下去,抬头道:“将军,近两日,末将带人基本摸清楚临县附近的虎贲军数量。

    皇甫雄,高昌洵统军,依旧采取老套路,派重兵包围东峰山。

    高昌洵处在前锋,皇甫雄领军坐镇后方,不过,未待在临县内。

    目前,他们不知我军具体的踪迹,末将建议趁他们不知我军踪迹,干脆再发动一次反攻,消弱虎贲军的嚣张气焰。”

    这名将领名叫韩楚河,是秦军里比较善战的将领,在武威城时,因勇冠三军,杀敌数量最多,被季玄陵提升为将领,追随公孙昂作战。

    此时,韩楚河已没有遇袭时,慌不择路逃进江州的恐惧。

    配合阮星河辗转好几处地方,韩楚河基本摸清楚敌军的状况,他斗志昂扬,希望在重重包围中杀出条血路,争取反客为主,歼灭江州境内的虎贲军。

    可能的话,夺取江州全境。

    与江南,乾州,高唐州其他的秦军不同,阮星河率部遭皇甫雄,高昌洵偷袭后,他领军马不停蹄闯进江州。

    入境时,为保证大军有充足的粮食,军械,阮星河率军洗劫了江州北部一处县城。

    大军得到补给,阮星河领军攻打江州北部的军事重镇高阳城,试图攻陷高阳城,以此为根基死守待援。

    可惜皇甫雄,高昌洵行军速度奇快,未等阮星河领军占领高阳城,皇甫雄的虎贲军已经追来。

    不得已时,阮星河退而求其次,洗劫两处县城后,领军钻进密林中,躲避虎贲军的追杀。

    皇甫雄,高昌洵紧追不舍,领军包围,采取蚕食的策略,虎贲军进山,一路地毯式搜索,试图把阮星河所部,压缩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集中优势兵力聚而歼之。

    彻底消灭这支闯进江州的秦军,提早解除江州的危机。

    这时候的秦军,依然精神抖擞,战意浓烈。

    阮星河弃守山林,改被动为主动,选择以攻为守的策略,出山作战。

    他集中所有秦军,像铁拳似得从一侧打出去,借骑兵的速度优势,速战速决,重创围攻他们的虎贲军,夺取虎贲军的粮草与军械,又快速退回林间。

    三军休整后,又选择从其他地方出击,与皇甫雄率领的虎贲军血战。

第559章舍近求远() 
数月来,阮星河领军辗转好几处密林。

    固守时,打退虎贲军六次进攻,转移中主动出击,偷袭虎贲军的次数更数不胜数。

    某次,他令韩楚河率军偷袭皇甫雄的军营,差点在激战中斩杀皇甫雄。

    反复不断的折腾,保全了孤立的秦军,还在转战中斩杀近万虎贲军。

    两万余名轻骑,除粮食军械缺少外,大军仍旧保持高昂的战斗力。

    呼!

    阮星河长呼口气,余光瞥了眼四面的秦军。

    面容谨慎的说:“偷袭皇甫雄的军营后,那老匹夫特意加强防御,还调集江州各郡的兵勇前来,目前,东峰山外围虎贲军数倍于我。

    皇甫雄老奸巨猾,很是善战,没有必胜的把握,贸然出击容易被围歼。

    何况,我部与主力失去联系,不知四方战况,不知援军何时赶来,能拖延尽量拖延。”

    此前秦军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好像羚羊凭借骑兵速度优势,打的虎贲军晕头转向,始终比秦军慢一拍。

    近期来,皇甫雄故意把虎贲军安排在距离山林十里外的地方,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似乎有意消耗秦军的粮食。

    秦军出击掠夺,伤亡越来越高,夺取的粮食军械却越来越少。

    不得已中,每日三餐减为两餐,晌午时,把打来的猎物炖汤,众将士温汤充饥。

    可惜狼多肉少,秦军日渐消瘦。

    阮星河很清楚,随着情况的恶化,不管再危险,越早抢到粮食,越早缓解秦军的危机。

    “将军说的没错,皇甫雄老奸巨猾,不得不防。万幸他不知道我部具体藏身之地,很难入山清缴。我部却清楚他们的布防,末将提议入夜防火,声东击西,杀出去。”韩楚河建议。

    “是啊,军中粮草军械越来越少,东峰山野味几乎被杀光了,再不快补给,军心涣散时,将军怕很难聚拢军心?”另一名将军建议。

    “将军,出击吧!”其他裨将建议:“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死战到底,便是马革裹尸,也能拉个垫背的!”

    “对的,战死沙场又如何,中路军,东路军大捷,王上自然给我等报仇!”别的将军附和。

    阮星河抬手搓着脸颊,表情很是无奈。

    他所带领的军队,剩余的东西不多了。

    若说还什么值得庆幸的,大概是全军高亢的斗志了。

    身为临时统帅,他该给大军负责,竭尽所能把麾下秦军带回神都。

    瞧着众将期盼的神情,阮星河赞同他们的说法。

    饿到极限时,军心涣散啊!

    “全军出击,必须做到进可攻,退可守。”思量少时,阮星河松口了。

    这时,韩楚河低头盯着行军地图,指头点在地图上:“将军,东峰山外能补充军需,做到进可攻,退可守的地方,除西峰山外,仅剩百里的吴县,赵县了。

    大军洗劫过赵县,县内怕没有多少粮食。吴县偏东北,距离东峰山最远,在虎贲军眼皮下长途跋涉很危险。

    唯独西峰山与东峰山遥相呼应,而临县地处平原,恰好在两山之间。

    末将建议奇袭高昌洵的粮草营,大军补给后,辗转西峰山固守待援。”

    “将军,奇袭高昌洵的粮草营时,是否洗劫临县,得到的粮草越多,大军在西峰山里坚守的时间越长。”其他裨将询问。

    “末将愿领军向高昌洵所部发起进攻,将军带其他精骑攻打临县,全军双管齐下,尽可能多的夺取粮食,为长期坚守做准备。”有将领请缨。

    诸将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