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附身做皇帝-第3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没有训练出精锐时,赵辰始终把大乾龙骑,视作保护大康的定海神针。

    今日,大康境内的龙骑,遵照锦绣城里传来的诏令退出大康,犹似釜底抽薪,让大康许多州县暴露在秦军,齐楚燕韩赵魏联军眼皮底下。

    大康岌岌可危。

    灭国之祸来临。

    为此,赵辰大病一场。

    数日前,玉贵妃派信使从龙城传来消息。

    秦国,大乾结盟。

    秦王,迎娶大乾三名公主。

    十余万龙骑,驻守咸阳,函谷关。

    赵辰龙体才康复不久,得到消息,顿时感觉头晕目眩,精神恍惚,他好像被抽干水源的枯树,一度精神非常萎靡。

    秦国,已经像跗骨之蛆,动摇大康的根基。

    大乾与大康交恶时,秦国,大乾结盟,没有大乾的震慑,季玄陵南征时再无顾忌。

    与此,有幕僚指出,秦国取代大康,与大乾结盟收益颇丰。

    九江王府之辱,多半是季玄陵炮制的。

    故意挑拨里间大乾,大康,好让秦国从中渔利。

    赵辰腹中怒意,犹似熊熊烈焰,漫延全身。

    他亲自拜访公羊越,率先与公羊越摒弃前嫌,化解仇恨。

    拜公羊越为破虏大将军,率军驻守在大康西部边界,提防秦国越界。

    同时,他与庸王赵睿达成和解,安排赵睿前往西南,游说穆翼,穆恒兄弟。

    亲自给江南的孙铭,荆襄四州的赵昌,赵兴兄弟,及其他小诸侯去信,阐述大康目前的境遇。

    建议彼此暂时搁置争议,精诚团结驱逐外辱。

    这一次,他成功了。

    不管志大才疏的庸王赵睿,还是杀人如麻的穆家兄弟,或者野心勃勃孙铭,赵昌,赵兴,全都清楚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道理。

    唇亡齿寒啊!

    一旦赵辰代表的大康皇族被外敌消灭,大康灭国,他们必将沦为外敌征讨的对象。

第530章时局动荡() 
与各方势力达成盟约,大康遍地狼烟的景象,才稍微得到缓解。

    赵辰仍不敢松懈,把所有心思全放在军事上。

    既然没法依赖大乾龙骑,为他排忧解难,驱逐侵略大乾的外敌,他干脆招募贤良,训练精锐。

    假以时日,若他掌握一支精兵猛将,不光反击秦军,重创秦王,将其斩杀。

    赵辰还计划挥师东征,报复大乾。

    当日,大乾如何侮辱他,讽刺他,必须连本带利讨回来。

    今穆家兄弟派遣的精锐,正与赵辰的虎贲磨合。

    秦王回秦,像蛟龙归海,如猛虎入山,秦军蠢蠢欲动。

    应秦王邀请,齐楚燕韩赵魏的精锐,正在向南推进,新增的援军借道秦国,陆续深入大康腹地。

    各路联军犹似弓弦上的利箭,箭锋已指向大康北方。

    联军在等。

    等待合适的进攻机会。

    届时,他们的骑兵,步兵,会像离弦的快箭,直刺进大康。

    秦军未动,大康已面临危机。

    南方。

    赵拓在普陵城遭秦军擒获,送回长川城后,赵拓旧伤复发,暴毙而亡。

    次子赵盛,坐镇襄州时,柳牧岳为搭救父亲,领军公然哗变,生擒赵盛。

    荆襄四州,赵家存在感锐减。

    最早时,赵兴受父亲赵拓的命令,提前领兵前往泉城整顿军马,为将来的战事做准备。

    可惜,赵拓被秦军俘虏,赵昌从普陵城逃亡时,所领的兵勇遭秦军打残。

    一时间,赵兴盘踞南方,趁着自己坐拥南方独大,便对外宣布继承赵拓留下的镇南王位置。

    赵昌,高懿,陶纪奚狼狈逃窜到泉城时,赵兴拒绝他们入城,迫不得已中,赵昌领兵前往乾州,从前陶策的地盘。

    饶是如此,他们为争权夺利,争执不休。

    若非赵辰送来书信,拉拢赵昌几人,建议他们搁置争议,赵家兄弟怕依然在争吵。

    后来,赵昌,赵兴,分别领兵占领不同的地方,提防秦军之余,还在互相提防。

    按照赵辰要求,何人击退秦军,保住荆襄四州,便有资格继承镇南王的位置。

    赵昌势弱,好在帐下悍将不少。

    为快速弥补普陵城战役后,精锐尽失的缺陷,赵昌采纳戴阳朔的的建议,派陶纪奚走访乾州各地,收拢乾州好几支山匪。

    包括南逃的残兵,赵昌从龙城归来时,已坐拥近十万精锐,包括两支匪徒组建的水师。

    所控疆域,东面与江南孙铭的地盘接壤,西面与赵兴互相提防,北方与秦国接壤。

    为强化自身的势力,为争取残喘的时间,思前想后,赵昌干脆与孙铭结盟。

    季玄陵回秦前,赵昌,孙铭,在乾州举行一场会盟。

    此前,他们去过龙城贺寿。

    可惜相较诸侯国王,他们身份地位太低。

    大乾礼部官吏接待时,把他们当做普通的郡王,在诸王汇聚的龙城里,彼此没有多少存在感。

    不过,龙城所发生的事儿,他们基本上知晓。

    尤其后来得知季玄陵与大乾结成姻亲,赵昌,孙铭越发意识到局势的严重性。

    不敢再为乾州弹丸之地针锋相对,害怕彼此大打出手时,被秦军趁机浑水摸鱼。

    把他们逐个击破,侵占他们的疆域。

    赵兴争取赵辰支持他为镇南王,特意拥护赵辰的建议,支持大康各路诸侯联合,抵抗入侵的外敌。

    然而,南方地界形势变化之快,犹似沙漠的沙丘,在风中是千变万化。

    孙铭才离开乾州,赵昌来不及整顿军马,北方有消息传来:秦王正在调兵遣将,时刻启程南征。

    得到消息的赵兴,赵辰,感觉自己好像猎物被放在火炉上炙烤。

    随时沦为秦军的盘中餐。

    从数月来北方战事的结果来看,即使他们的父王赵拓,在坐拥数州,麾下精锐极多时,荆襄四州的步兵,在抵抗装备精良,被铁甲包裹的秦军时,仍旧好像以卵击石。

    秦军占领荆襄四州北部,重创荆襄军,他们兄弟分道扬镳,割据为王,各自为战。

    面临北方犹似洪流滚滚而来的秦军,取胜的把握非常小。

    赵兴命探子带着书信,前去向赵辰求救。

    毕竟,赵辰拉拢他时告诉他,大康各路诸侯荣辱与共。

    若与外敌侵略,该攻抗外敌。

    赵兴相信了。

    可惜,赵辰却故意敷衍他。

    收到求救书信后,没有派遣援军前来驰援,还命令西线的精锐全被警戒。

    仅仅安排使者前来告诉赵兴,建议他先调兵遣将,就地布放,皇室驱逐齐楚燕韩赵魏的精锐后,马不停蹄驰援他。

    “混蛋!

    赵兴得知赵辰的建议,气的怒语恶骂。

    对刚刚结成的盟约,产生深深的怀疑。

    赵辰不可信。

    此举,赵辰分明把他当作枪使。

    可能秦军已把他消灭,赵辰的援军仍不会前来。

    对付秦军,他唯有自救。

    危急时刻,赵兴不得不听取幕僚的建议,向兄长赵昌去信求救。

    若泉城沦陷,一衣带水的乾州,也没法独处。

    赵昌得知秦军备战,尘埃落定的战事死灰复燃,也惊慌害怕。

    他带领精锐尚且不能抵抗秦军,今麾下仅有残兵败将,焉能抗衡气势如虹的秦军。

    接到赵兴的书信,因为有前车之鉴,赵昌对赵兴非常警惕,未选择与赵兴合作,相反派人向孙铭求救。

    常言道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奈何赵兴仗着自己独揽荆襄大权,不把赵昌这个兄长放在眼里。

    赵昌有意教训对方之余,也害怕赵兴恩将仇报。

    再者,为尽早组建盟军,赵昌,孙铭在南方集结十一万水师。

    战船遮天蔽日,水师气势浩荡,在乾州一带形成强大的连环防线。

    他们的态度决绝,若受秦军南征威胁,纵然全部马革裹尸,战死沙场,也要领兵拼死一战。

    若不然,在他父亲被秦军擒获后,过不了多久,他可能遭秦军生擒,面临生死危机。

    何况,会盟时,孙铭告诉赵昌,经过他派密探数月探查,秦国经过多年耕耘,军中力量非常强大,特别是铁骑与步兵。

    大康的各处的步骑,很难与之匹敌,抗衡。

第531章众将云集() 
是人总有软肋,国家亦是如此。

    水军,便是秦国最大的软肋。

    秦军南征以来,所遇荆襄的水军,基本仰仗楚军水师。

    季玄陵意识到秦军的不足,征战时招降不少荆襄的水师,可惜,秦军水师从零开始,迟迟没有训练成功。

    时至今日,秦军开疆辟土时,仍借助楚国的水军征战。

    所以,赵昌听从孙铭的建议,制定了个个击破的作战方案。

    既先灭楚军水师,再集中优势精锐,对抗秦军步骑。

    况且,大康南疆江河湖泊众多,水域辽阔,适合水师作战。

    若歼灭楚军水师,取得大捷,等同斩去秦军护臂。

    将来再步步为营,等待良机,对付秦军的铁蹄与步兵,也更有取胜的把握。

    赵昌几乎没有犹豫,写信把北方秦军的动向,尽数告知孙铭,请求对方配合。

    与此,他与陶纪奚,高懿,戴阳朔,时常出没水师军营里巡查。

    大战前夕,赵昌不敢马虎。

    长川城,普陵城双双兵败,秦军凶狠的景象历历在目,赵昌宁愿把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也不敢被秦军抓住把柄。

    江南。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

    官道两旁的农田里,春耕的百姓没有闲着,趁着大好时节,正在稻田里插秧,除草。

    近年来,北地狼烟四起,不少流民携家带口逃难来江南。

    相比之下,江南二州,好似世外桃源。

    在孙逊,孙铭父子经营中,北方的战火始终没有漫延进南方。

    江南的百姓安居乐业,非常拥护孙逊,孙铭父子。

    孙逊命丧武威城,孙铭子承父业,执掌江南地区,推行轻徭薄赋政策,加强与东方大乾的商业贸易往来。

    小小江南,富饶繁华。

    大康各地诸侯中,江南的赋税收入,仅次赵拓执政的荆襄四州。

    “主公,赵昌送来的书信。”

    一处凸起的山包上,孙铭劲装裹身,气宇轩昂,正带领几名将领在视察。

    此地距离赵昌所处的乾州极近,孙铭做事谨慎,安排精锐的水师伐楚,却害怕水师溃败。

    在这里布防,有意针对秦军铁骑。

    一名信使策马飞奔而来,靠近时,跳下战马小跑而来,从怀里掏出书信寄给孙铭。

    孙铭接过书信,速速阅览。

    少时,他俊朗的面孔渐渐狰狞,好似扭曲的树藤,骂道:“秦王狗贼,太咄咄逼人了。”

    “主公,怎么回事?”

    几名将领纷纷询问,瞧着孙铭愤怒的神情,他们也异常焦急。

    北地的局势越来越恶化,秦王好像茁壮成长的巨兽,挥舞着爪牙,肆虐着北方大地,这头巨兽随时闯进江南。

    那时,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江南,遭巨兽肆虐,必是生灵涂炭,战火蔓延。

    “齐楚燕韩赵魏的精锐,已经进攻大康,大量楚军水师,在景鸿炀,韩道畅指挥中,正向南方而来,秦军已在集结。”孙铭咬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