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附身做皇帝-第3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他也不隐瞒,爽快的告知扶摇公主。

    事情竟然因大皇兄而起,扶摇公主三人面面相觑,异常惊讶。

    幸好嫁给季玄陵,若嫁给其他人,大皇兄岂不把她们视作为大乾牟利的工具么。

    亏得她们平日里对其恭恭敬敬,大皇兄竟不念半点兄妹情义。

    牧芫离去,舞阳公主满面愁云的说“你听听,秦王所言绝非危言耸听,已引起父皇的重视。若追查深究,三弟,六弟狗急跳墙,你们该知道,龙城内会发生什么情况。

    何况父皇若对付南唐,还需借助军中力量,怕是没法彻底铲除玉贵妃。”

    她不担心嫁往咸阳,在担心大乾的局势。

    季玄陵有句话说的没错,大乾太大,龙城生变,州县很容易闻风而动。

    若边疆与朝廷内,有人图谋不轨,在储君之位未定时,大乾内很容易爆发混乱。

    最终受伤的,便是皇宫内的女眷。

    “他竟然一语中的,难怪敢嚣张起来!”扶摇公主不愿提起季玄陵的名字。

    不过,凭她的聪明,也意识到大乾内部的问题。

    仰首望向舞阳公主,如意公主,声若蚊蝇的询问“皇姐,真要白白便宜他么?”

    舞阳公主犹豫不决,如意公主说“父皇如何抉择?明日便知分晓。时间不早,我等先休息吧。”

    是否嫁往秦国,绝非她们能决定。若大乾需要秦国帮忙,朝廷肯定同意秦王的要求。

    “对!静观其变吧!”舞阳公主点了点头。

第469章 龙颜大怒() 
是夜。

    月色朦胧。

    借着月华,踏着月霜。

    九江王,海陵王,大将军梁玄晟,太尉徐朝恩,丞相柳君正,陆陆续续抵达御书房。

    昨日,九江王建议招秦王做驸马,成功被李尧采纳。

    回府后,他特意设宴,饮酒作乐。

    季玄陵被禁足龙城,将来的强大的劲敌,可能提前陨落。

    九江王意气风发,酒不醉人人自醉。

    与梁玄晟追查刺杀李茂源的刺客时,仍在加快追查南越王,岭南王的罪证。

    刺客的踪迹,没有半点眉目。

    却查到大量南越王,岭南王,勾结李茂源的铁证。

    岭南王被治罪,他距离储君将更进一步。

    抵达御书房。

    九江王面生窃笑。

    父皇深夜召朝廷重臣前来,多半已有决定。

    岭南王不能东山再起,若把秦王囚禁在龙城,将来继承皇位,再铲除李茂源,没有谁再能威胁他,威胁大乾了。

    诸臣落座,气氛宁静。

    九江王面含喜色,开门见山说“父皇,深夜召儿臣等人前来,是否决定招秦王做驸马,迫使他留在龙城?”

    龙椅上,李尧半眯眼眸,双手揉着鬓角。

    听闻九江王的询问,叹道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与季玄陵交锋,他遭其反将一军。

    威严尽失,惨被轻视。

    独自逗留在御书房时,李尧越想越气愤,一番深思熟虑才恍然大悟。

    季玄陵敢威胁他,全仗着自身对大乾知根知底。

    反观他,作为大乾皇帝,日夜朝劳处理全国政务,诸多机密要务,却一无所知。

    国内的隐患,国外的威胁,被外人指手画脚。

    李尧没有搭理九江王,冷眸横扫诸臣,询问道“众卿已知唐王遇刺,不知如何看待?如何评价唐王?”

    唐王?

    李茂源?

    不是该商议处理秦王吗,好端端的,为何提到李茂源了。

    九江王神色惊讶,百思不得其解。

    近两日,他在城里大肆搜索,追查刺客,奈何收获微乎其微。

    刺客仿佛会遁地术,突然间在龙城内销声匿迹,宛如凭空蒸发。

    至今,没有找到丁点儿的蛛丝马迹。

    今夜前往皇宫,他觉得父亲与他商议秦王婚约。

    谁知朝堂几名重臣全被连夜招来,提及唐王遇刺之事。

    难道父皇对他追查刺客的进度不满?

    还是说,不接受自己的建议,重视唐王,而轻视秦王?

    书房两侧,除海陵王外,太尉徐朝恩,丞相柳君正,大将军梁玄晟,全是宦海沉浮多年的老臣。

    精通谋略,富有才干。

    早已知晓唐王遇刺,也清楚此举意味着什么?

    不过,九江王全权负责,他们没法插手,也不愿插手。

    对李茂源遇刺略知皮毛,不知事情进展到哪一步。

    然而,李茂源此人,与他皆有往来,对其略知一二。

    静默中,大将军梁玄晟,仰首瞪了眼坐在他对面的徐朝恩,面带诡笑,徐徐起身,走向书房中央。

    今岭南王失势,将丧失争夺储君的资格。

    再扳倒掌握兵权的徐朝恩,九江王入主东宫,继承皇位,将没有多少绊脚石。

    梁玄晟声若洪钟的说“皇上,唐王遇刺,说起来让人惊讶,不过在预料之内。”

    预料之内?

    海陵王,丞相柳君正,太尉徐朝恩,包括李尧纷纷相望。

    按梁玄晟的说法,他提前知晓唐王遇刺吗?

    “哦,玄晟,你为何如此说?”李尧诧异,饮茶时,淡淡的询问。

    梁玄晟不做犹豫,滔滔不绝的说“皇上,微臣按照大皇子的吩咐,秘密详查唐王,得到大量唐王的消息,据汇聚的消息表明,唐王在南唐养兵六十万,豢养上万死士,组成非常强大而严密的情报网。

    目前,南唐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对南方其他诸侯国构成碾压之势,所以必然被其他诸侯王视作眼中钉,肉中刺,欲处之而后快。

    是故,臣才说唐王在龙城遇刺,在预料之内。”

    六十万精锐?

    李尧闻声,忽然剧烈的咳嗽起来。

    海陵王,太尉徐朝恩,丞相柳君正,闻之大惊失色,徐朝恩更是乱了方寸,把茶水溅在案台上。

    南唐如此精锐,大乾毫不知情,太匪夷所思了。

    这个刺眼的数字,也让李尧隐隐不安,气息平稳后,急声询问“徐爱卿,唐王汇报中,南唐精锐几何?”

    “禀皇上,水师五万,步兵九万,轻骑一万,合计十五万!”徐朝恩汇报。

    十五万?

    六十万!

    四倍的差距。

    李尧紧攥着铁拳,喃喃嘀咕。

    “玄晟,消息是否属实?”

    梁玄晟不急不慢,从怀里掏出一份折子呈上去,牧芫快速靠近,接过折子转交给李尧。

    “皇上,消息来源途径不同,臣汇总过,的确是六十万。其中正规军十五万,剩余精锐,唐王将他们伪装成山匪,分布在南唐与南方各地。平常山匪在其他诸侯国作乱,抢夺粮食,攻占城池。

    作战时,临时征集。

    从前,大乾仅知南方诸国山匪横行,唐王等人自顾不暇,没有机会对外扩张。谁知大乾始终被唐王蒙在鼓里。”梁玄晟汇报。

    李尧翻阅着奏折,详细核对里面的数字,渐渐的,越发苍白的面孔中,生起浓浓的杀气。

    拳头咯吱咯吱作响,冷笑道“很好,很好,敦厚待人的唐王,竟给朕这么大的惊喜。”

    大乾疆域辽阔,乃诸国翘楚。

    除州县守军外,龙城四大军营内,诸王封地九处小军营,全军数量始终维持在百万。

    小小南唐,弹丸之地。

    疆域不足大乾三成,人口不足大乾两成,却供养六十万精锐。

    “李茂源想干什么?”

    奏折内,有关李茂源的屯兵地点,驻军数量,所指的地方,标点的清清楚楚。

    好几处驻兵地点,全在针对大乾。

    彻底阅览奏折,李尧气急败坏的抓起奏折,狠狠摔在地面,好似被激怒的狂龙爆喝道。

    顷刻间,御书房内,气氛肃杀,诸臣静若寒蝉,不敢大声语。

    李尧性格和善,纵使作为皇上,也与人为善,很少滥杀无辜。

    平日里,几乎不常动怒。

    此时,发泄雷霆之怒,分明被李茂源惹恼了。

第470章 乱臣贼子() 
“父皇息怒,莫伤了龙体!”

    九江王疾步起身,在书房中央说。

    龙椅旁,牧芫斟好温茶,寄给李尧,也叮咛道:“皇上,保重龙体!”

    “皇上,李茂源把妻妾子嗣留在龙城,瞒着朝廷在南唐娶妻生子,有意隐瞒不报,已经罪不可赦。竟吃了雄心豹子胆,敢向朝廷隐藏军队数量,儿臣建议,尽快设法除之。”九江王进言。

    提前铲除李茂源,将来他继承皇位,四处没有威胁,可做个逍遥皇帝,何乐而不为呢?

    “皇上,军事上的威胁不足为患,至少,大乾有能力,有实力消灭南唐。”梁玄晟建言。

    几乎没有停歇,他继续说:“当前,朝廷内最该警惕的,是唐王将来返回南唐,在南方举兵起事,南越王,岭南王封地内的守军,军备松弛,军纪涣散,没法阻挡唐军。

    加之,龙城内,朝廷内,不少人被唐王收买,秘密效忠唐王。

    若唐王聚兵起事,他们里应外合,这才是最可怕的。

    事情已到了不铲除唐王,没法解决问题的地步。

    说起来,若唐王在龙城被自杀,朝廷名誉受到损失,对大乾却带来实质的好处。”

    梁玄晟的建议,与季玄陵所言几乎如出一辙。

    他们全非常警惕李茂源,而且知晓大乾南疆的龙骑不堪一击。

    混蛋。

    突然间,李尧怒骂,记起了季玄陵。

    季玄陵曾经告诉他,大乾面临内忧外患,朝廷内,许多臣子被李茂源拉拢。

    不管将来大乾内部爆发战争,还是遭遇外部入侵,皆有可能动摇大乾的根基。

    铲除李茂源,刻不容缓。

    李尧平易近人的面孔,狰狞扭曲,饱含杀气的质问:“事情严重到如此地步,为何以前从来没有人上书提议告知朕?”

    他堂堂皇帝,理应知晓天下事。

    李茂源生生在他眼皮底下,把军队扩充到六十万。

    难道朝廷安插在南方诸侯的密探,全是废物吗?

    闻声,梁玄晟利箭似得目光,射向许朝恩。

    “皇上,也许太尉比末将更清楚。”

    “大将军,你”

    什么叫他更清楚,梁玄晟分明故意嫁祸他,徐朝恩面容生怒,直指梁玄晟。

    从岭南王遭囚禁府内,面壁思过,徐朝恩就知晓,九江王胜出,他的处境将不好过。

    这几日,深居浅出,除处理政务外,几乎拒绝接见任何人。

    熟料,九江王,梁玄晟,仍然咄咄逼人,没有放过他的念头。

    在御书房内,处理政务时,仍然不放弃中伤他机会。

    梁玄晟嘴角噙笑,察觉徐朝恩吃蔫,得意洋洋的捋着银白色长须。

    “太尉不敢说,末将来说。”

    “皇上,朝廷密探忠心耿耿,按时从南方送回消息,汇报唐王在南方的所作所为。

    奈何南越王贪图美色,肆意敛财,与唐王沆瀣一气,甚至自甘堕落,做唐王的走狗。从南方送来的奏折,不是被南越王扣留,便是送入龙城,被太尉掌管的军报私自扣留。

    因此。几乎没有南唐的消息,出现在皇上的龙案上。

    太尉呢,依附玉贵妃,为获得玉贵妃支持,始终密切留意大康局势,多把秦国的折子寄给皇上。

    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