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枭将-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打这样的关城没有什么话怕的,雁门关守军羸弱,先生信不信本王只要一天的时间就能够拿下雁门关?”

    完颜英对拿下雁门关很自信,丝毫不把雁门关的守军放在眼里。

    在辽军进军雁门关之前,乔绍远已经提前将雁门关镇军的部署和相关情报送达了完颜英所部辽军。在乔绍远的情报中,没有将雁门关的守军和其他地方的镇军相提并论。

    乔绍远甚至在情报的末尾之处,做了特别的批注:雁门关守将,参将骆腾达是一个很棘手的人物,不好对付,特别提醒完颜英不要因为轻敌而误了大事。

    事实总是事与愿违,乔绍远越是不希望完颜英产生轻敌的心理,完颜英最终还是产生的轻敌的心理。

    不必再辽东,辽军多多少少还存在着劲敌。有吃过败仗的经历,但是自从进入大同和赵国的镇军作战以来。完颜英所经历的每一场战斗结果都是以辽军的胜利而告终,而且都赢的相当顺利。

    包括辽军原以为最为艰难的攻打大同城,最后也比辽军所预想的要轻松的多。辽军攻打大同城这样的大城,伤亡也不大。

    雁门关对于辽军的意义重大。完颜圣聪之所以分兵再另外派遣出一支军队向西进攻山西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单纯的劫掠物资。完颜圣聪还有更深层面的考虑。

    完颜圣聪忌惮西北地区的留守秦军和甘州镇军。这两支军队是完颜圣聪除了秦军和贺族私兵最为忌惮的军队。

    完颜圣聪的辽军主力主战场的在北直隶,要想取得更大的战果,完颜圣聪需要一个保障,那就是希望将留守陕西的秦军和甘州镇军遏止在北直隶以西地区。只要将这两支关内地区对辽军威胁最大的军队遏止在北直隶以西地区,完颜圣聪就可以腾出手来,专心应对北直隶的战事。取得更大的战果。

    当然。这个目的完颜圣聪不会和完颜英明说,毕竟这么做有将完颜英推出去做炮灰之嫌,说出来的话大家都会觉得很尴尬。倒不如不说,大家心知肚明就好。

    作为幕僚,在很多时候就在揣测别人的心思吃饭,完颜圣聪的这个意图,韩仲能够猜的出来。

    “王爷还是小心谨慎一些为妙,乔公子所送来的情报中,也说雁门关的赵军不好对付。”

    攻打雁门的关的成败,对完颜英这一路的辽军而言极为关键,关系到下一步能不能够将手伸向山西内部地区。毕竟大同虽大,但只是一个军镇。军事上的作用要大于经济上发挥的作用。在本朝,军镇还有一个普遍的共通特点,那就是各个军镇普遍偏穷。

    “乔家是做生意的不是打仗的,做生意他们乔家是行家,咱们都是门外汉。但是论起打仗,我们才是行家,乔家不过是门外汉罢了。”完颜英笑道,“在兵事方面乔家给我们的情报我们可以信五分保留五分。不可尽信。”

    韩仲暗自摇头,完颜英不仅和完颜圣聪有着很大的差距,就是和完颜浮慎比起来,完颜英的差距也不是一般的大。完颜英只能碌碌无为的做一个二线的亲王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韩仲只是一个幕僚,只有建议之权,站出来说几句话已经是他最大的权力。除此之外,他无能为力。

    “先生跟着本王一路上也辛苦了。”完颜英哈哈笑道,笑的很爽朗大气,他对韩仲并不讨厌。对于这个能言会道的汉人,完颜英甚至还有些喜欢,完颜英身边都是一些比较死板的曼舒人,突然有了韩仲这么一个鬼精的幕僚,让完颜英有些很新奇的感觉。

    “且看本王如何将这座雁门关给打下来。”完颜英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似乎觉得雁门关已经在他的手上,而不是在赵军的手上。

    在完颜英的命令下,数万辽军以及萌古部族和塞外的其余部族的军队开始着手准备攻打雁门关。(。)

第三百章:暗流(二十六)() 
第三百章:暗流(二十六)

    一卒冒着生命危险将大同地区的塘报的送达了京师城。

    塘报在送达京师城之后在第一时间被送到了宋宇仁的桌案上。

    大同地区也遭受到了辽军的攻击出乎宋宇仁以及整个朝廷中枢的意料之外。

    塘报从大同送到京师城,就算是以最快的加急速度,路上没有遇到太大的阻隔,大同城的失守,至少也是大半个月前的事情了。可见辽军在入关之初已经是做好了分兵的打算。

    辽军破边入关本来已经是很不容易,是很冒险的举动,辽国已经是将一国的国运当做赌注,全部赌在了这场战争上,按理来说,辽国的高层应该对这场战争慎之又慎才是,为什么辽军又会冒险分兵?

    宋宇仁越来越捉摸不透他的这个老对手了。这个从他父亲以来就是曼舒族大汗的老对手。

    大同地区作为一个重要的军镇,国初将大同地区从山西划出来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个便是抵御萌古部族的入侵保障山西大部的安全,延缓萌古人破边之后的推进速度。

    还有一个目的才是最为主要的目的,那就是将大同和宣府镇两大军镇联系起来,组成京师城西面的一道屏障,屏护京师城的安全。

    大同镇在近三百年来从来没有失守过,却在今天失守了。这个消息对于局势本来已经就不妙的京师城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出于稳定局势,安定人心的考虑,宋宇仁没有将这个消息传出去。宋宇仁夹着这张驿卒用命才送进来的纸,之上还有浸透进信封的淡淡血迹。

    宋宇仁夹着这张薄薄的纸张,走到烛火之前,将纸张凑近火苗,纸张慢慢地被火苗吞噬。化为灰烬,一阵轻风吹过,灰烬也随之化为乌有。

    “皇上。”赵泽在这个时候走进了大殿,凑到了宋宇仁身边,低声说道,“金陵兵部尚书单福田,辽东骁骑营营将贺腾骁,腾豹营营将张雨阳在殿外等候。”

    听到赵泽的这一番话,宋宇仁的脸色舒缓了不少。

    城外有勤王军冲破辽军的重围进入京师城,这是这些天来宋宇仁所得到的最好的消息。

    单福天自然不用细说,金陵城的兵部尚书,国之重臣,当初单福天上任金陵城兵部尚书还是他宋宇仁亲自批的红。

    手底下能够涌现出一名才干出众的臣下。宋宇仁大感欣慰,手下也不全是些饭桶。

    至于另外两人宋宇仁就比较陌生了。贺腾骁是********已久新近崭露头角的贺家贺族子弟,锦衣卫和缉事厂中所掌握的关于贺腾骁的资料几乎没有。

    张雨阳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毕竟这两个人在之前都是默默无名之辈,找不到他们资料很正常。

    在殿外等候的单福天、贺腾骁、张雨阳三人等待着宋宇仁的召见。他们三个是这些天来表现的最好的勤王军(当然,秦军排除在外),理应受到皇帝的召见。如果说这宋宇仁还不召见他们的话,这才显得不正常。

    三个人中表现的最为淡定的是单福田,单福田是金陵城的尚书,此前就是朝廷的高官。见宋宇仁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表现的最为激动的人是张雨阳,张雨阳在投奔贺狮虎做幕僚之前是举子,一个寻常举子最大的梦想莫过于是金榜题名。参见殿试,面见皇上,最后得到相应的官职为国效力。

    张雨阳最后没有参加殿试,反而是以一个武将的身份得到了宋宇仁的召见。这种结果颇具有戏剧性。

    单福田随军携带着他的朝服,现在单福天正穿着它的朝服。而贺腾骁和张雨阳从来没有考虑过要见皇帝的事情,毕竟他们的官阶都还只是个营将,这个品轶的官阶,尤其还是武官。距离见皇帝没有意外的话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

    因此,无论是贺腾骁还是张雨阳都没有携带礼服,全部都是戎装上阵。好在他们的品轶并不高,弄两套军营将的礼服也不是什么难事。赵泽在在宫中的仓库之内为他们两个找了两套营将的礼服。宫里的东西质量绝对比外头多年好,至少在拿到礼服的那一刻,贺腾骁觉得这套礼服比之前发给他的那一套要好上不知道几个档次。

    赵泽是个太监,对于来自后世的贺腾骁对于太监特别好奇,不禁多看了赵泽几眼。赵泽都被贺腾骁看的有些不好意思,甚至怀疑贺腾骁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嗜好。

    “宣金陵兵部尚书单福田,辽东骁骑营营将贺腾骁,腾豹营待授营将张雨阳觐见。”

    大殿内传来了赵泽又尖又细的嗓音,贺腾骁听的有点发毛。

    还是单福田有见皇上的经验,贺腾骁和张雨阳只要跟着单福田装模作样就好了。

    贺腾骁和张雨阳在宫殿外装模作样,煞有其事地学着单福田的样子整理好礼服。跟在单福田后面进入宫殿。

    前后的顺序按照地位的贵贱尊卑等级排好依次进入殿内。

    单福田是金陵兵部尚书,朝廷二品大员,三人之中单福田的职位最高,按照本朝的惯例理应是单福田走在最前面。然后才是贺腾骁,最后是张雨阳。

    召见他们三人的地点在养心殿,本朝的养心殿是皇帝专门休息的殿宇。在养心殿召见他们三人多少还带有点亲近的意思。

    宋宇仁照例是端坐在大殿正中的龙椅上,龙椅上雕刻着象征皇权的五爪金龙。头上悬挂着一面写着四个鎏金大字的牌匾。这四个大字倒也很合养心殿的殿名:修身养性。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味道,这味道贺腾骁轻轻吸气就闻了出来,是烧纸张的味道。难道在他们进来之前宋宇仁在殿里烧纸钱?贺腾骁胡思乱想着。

    单福田轻轻地干咳了一声,提醒贺腾骁不要君前失仪。

    三个人进来之后,单福田在前,带头向宋宇仁叩头行礼,面见君王这个礼节是必不可少的。虽说贺腾骁很讨厌下跪,认为下跪带有很大的屈辱性。

    但是在皇帝面前,贺腾骁知道纵然自己再讨厌反感下跪,这一次下跪无论如何是免不掉的。(。)

第三百零一章:暗流(二十七)() 
第三百零一章:暗流(二十七)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单福田三人在宋宇仁面前撩袍跪下,三呼万岁。这是所有的臣子在觐见君王的时候必须要做的事情。

    宋宇仁虚抬了抬手,道:“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见到他们三个人,宋宇仁心情很好,在国家危难的时候,还是有人能够挺身而出的。比如说眼前的这三人。

    贺腾骁客气地应声而起,也不顾单福田制止的眼神。站起来后,贺腾骁也只是朝宋宇仁拱了拱手,唱了个肥喏之后便了事。

    站起来后贺腾骁站在原地,朝龙椅上的宋宇仁望去。宋宇仁正直壮年,脸上的棱角分明可见,可能是由于过度操劳的缘故,宋宇仁的面庞有些瘦削,瘦削的脸上带疲倦之色。

    宋宇仁带着冠帽,帽子很厚,贺腾骁看不见宋宇仁的白发,不过贺腾骁猜想,如果拿掉帽子的话,这个盛年的君王或许还会有霜发吧。

    “本来你们立了大功,按照朝廷的规矩,对有功之人从来不吝啬,都要进行封赏。”宋宇仁说道,有过罚,有功赏,这是每个王朝都亘古不变的铁律,大赵朝也不例外。

    “只是现在敌寇未退,我大赵之耻辱尚未雪,在现在对卿等进行封赏不合时宜。”宋宇仁继续说道,“等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