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朝浮生记-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小白惊讶道:“这书哪里来的?”周桐道:“那夜外面乱的很,小的就偷偷藏了一本书在身上,后来又将它藏在了牢房里。”周小白心道:唉,周桐也是殊为不易,那夜乱得很,他却还惦记着这些书,也算为难他了。接过了包袱,周小白打开一看,却是一本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周氏问道:“其他人呢,他们都去哪里了?”周桐叹了口气:“唉,他们遭了大难,被放出来的时候就早跑了。”周小白心道:我靠,这就都跑光了啊!不是说我家对下人不薄吗,怎么就剩下一个周桐了。

    其实这也怪不得他们,明朝在初中期的时候对于奴仆的是很严格的,太祖皇帝朱元璋就曾经多次发诏令,要求无偿释放奴婢。一般来说,只有皇亲贵族才有真正的奴仆,平民百姓是不能私蓄奴仆的。但是说起来,民间自然有这种需求,那怎么办呢?只能采取领养或者雇佣的性质。周家虽然家大业大,却也不敢真的让这么多下人都登记在官府作为奴籍,所以说白了,就是雇佣的关系。现在既然周家这个大公司倒闭了,那些人都还要吃饭的,又能有几个人还回来?且不说周家还得罪了汤公公,前途堪忧啊。

    眼见着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周家几个人却是身无分文,连住客栈都住不起。周小白真没想到有一天竟然会穷成这样!早知道如此,就该把苏凌送的一百两银子收了也就是了,可惜这时候哪里还好意思去讨回来?

    最后还是周氏从身上掏出来一个银质的手镯,这个手镯是周大仁送给自己的,老爷了,原本留着当做一个念想,此时却来不及再多想了,便拿出来叫大儿子去当铺换了几两碎银回来,众人这才能吃了个饭,在客栈住了下来。

    客栈一天一个人就要二十文,众人还要吃饭,这几两银子撑不到半年,晚上吃饭的时候,周氏就关照要尽快找一个房子租下来,也好省下来一些钱。

    在客栈住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除了周氏因为生病了在房间里休息,其他几人都是去找房子去了。

    原本以为偌大的金陵城要找一个住的地方这还不简单?没想到找了一天,只要说自己是周家的人,竟然没人敢把房子租给他们!唉,周家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市井小民都知道周家得罪的乃是汤公公,都是不敢将房子租给他们住,却是怕连累自己。周小白心道:唉,世态炎凉,古往今来都是一样的。

    到了晚上,众人都在发愁的时候,却见一个官员来到了客栈里头。

    那官员看见了周小白笑了道:“小白,你可算出来了。”周小白抬头一看,可不是自己的恩师何教谕吗?连忙跪拜道:“恩师,您怎么来了?”何教谕笑了笑说道:“为师昨日去了金陵守备衙门,才知道你们都已经被释放了,今日又是寻了你一天,这不,可算找到了。”说着,将周小白从地上拉了起来。

    周小白叹了口气,将这两天的遭遇都说了一下。何教谕听了,叹了口气:“唉,这样吧,为师在金陵也有一个宅院,小是小了些,小白你若是不嫌弃,你们一家就到我那住吧。总算还能安顿下来。”

    何教谕敢收留周家一家人,说真的,担了不少的风险,只是何教谕为人正直,却也没有考虑这么多。他心道:怎么说自己也是朝廷的官员,汤公公要对付自己,总归还是要一些顾虑的。

    结了两天的房钱和饭钱,周家一家人都是住到了何教谕那。何教谕住的地方并不大,只有一处院子,几间土坯做的房子,若不是宅子上写着进士第三个大字,还真是不知道是一个官员住的地方。

    众人进了门,何教谕就唤道:“阔海,有客人到了,赶紧去倒些水。”喊了半天,并没有人出来,正要再喊,门内一个女子缓步走了出来。这女子约莫十五六岁的年纪,穿着一身粗绸做的白色襦裙,配了一件淡绿色披帛,见何教谕来了,行了一礼道:“爹爹,你回来了。”

    何教谕道:“你一个未出阁的女子,如何能抛头露面,还不回去!”那女子听了小声无奈道:“爹爹,家里没有米了,海伯去外面买一些,尚未回来。女儿见有客人到了,爹爹你又在唤我,总不能待在家里吧。”周小白却是一个不怕生的,走上前对何教谕道:“这位莫非是恩师的千金?”何教谕讪讪笑了一下:“唉,我俸禄微薄,家中只有一个老仆照应,今日却是有事情出去了,小女听我喊她,只能出来见客,倒是让你见笑了。”说着,便将女儿喊道跟前,对着众人介绍道:“这是小女何冉。”

    何冉对着众人作了一福道:“小女子何冉见过诸位,诸位安好。”周小白看了看她,这女子年纪好像比自己大一些,相貌清秀,也不错,一看就是读过书的,文质彬彬的样子,却是一个小家碧玉。

    何冉眼见周小白盯着自己看,心里不喜,连忙回身进屋去了。何教谕笑了笑:“小女平时不常见客,多有失礼,诸位还请多多包涵。”众人连忙道了一声“不敢。”这才走进了屋子里。

    何教谕进了屋子,并未见到女儿,于是又走进了内房,只见女儿一个人立在一边,正在看着窗户外面。何教谕走上前问道:“儿啊,你在看什么?”何冉皱了皱眉,低头道:“唉,爹爹今日怎么带了如此多人来家里,一会还要做饭,只是家里已经没有米了,海伯又未曾回来,这可怎么办呢。”

    何教谕听了,也是沉吟片刻,似乎是在想解决的办法。何冉忽然笑了道:“不如这样,爹爹,家中还有一些面的,我去后院中找一些青菜,做一锅面汤也就是了。”何教谕无奈道:“也只有如此了。”

    两人走出了门,何冉就要到后院去做饭。却被周小白喊住了:“师姐,你去哪里?要不要我帮忙啊。”何冉怪他无礼,又不太好意思说自己要去做饭,却是愣住了。贞娘看到了,用手点了一下周小白的额头道:“何小姐出去自然有她的事情,你管这么多做什么?”说罢,笑着走过来对何冉道:“姐姐,你是要出去么,不如我陪你一起去吧。”何冉看了一下,心道:此女子虽然比自己小一些,却是长的比自己还要好看。便笑了一下小声道:“妹妹,姐姐是要去做饭的。你是客人,你就坐下来吧,不用你帮忙的。”贞娘一听是要去做饭,却是笑了道:“姐姐,我在家中就喜欢做饭了,不如跟你一起吧,也好有个照应。”何冉微笑了一下,点了点头,两个女子便出门到后院去了。

    何教谕叹了口气:“唉,小女原本不会操持家务,今日老仆,倒是为难她了。”周氏道:“何大人为官清廉,令媛又是知书达理,真是好福气。”何教谕笑了道:“尊夫人过奖了,小女不过读了些书而已,谈不上知书达理。”周氏道:“今日多亏了何大人收留了我等,这个恩也不知道何时能报了。”何教谕道:“不可如此,当年我落魄之时,还多亏甫年兄帮了我啊,今日之事原本就是举手之劳。”周氏起身谢过了,方才坐了下来。何教谕连忙起身还了一礼,又陪着周小白说了些话,无非都是一些勉励之词。

    周小白忽然想起来什么,问何教谕道:“怎么没见着师娘?”何教谕听了,叹了口气:“你师娘早就了,当年我中了进士之后,你师娘就一病不起,若非如此,又怎会让小女操持家务,唉。”这还是第一次听何教谕谈起自己的事情,周小白不禁感慨道:我这个恩师也是命苦,这些年来也不知道怎么将女儿拉扯大的,实在不容易啊。

    说这些话的功夫,贞娘已经和何冉进了屋子,面汤已经做好了。贞娘先给周氏盛了一碗,又给周伯文盛了一碗,最后却是笑嘻嘻的将面条多一些的都装在碗里端去给周小白了。

    周小白看了看这青菜汤面,不禁叹了口气,又看了一下何教谕和何冉的碗里却是只有一些青菜,再看了一眼贞娘碗里,却是一碗面汤,连个青菜都没有。

    周小白心里不忍,站起身来道:“恩师,何小姐,你们就吃这些?”转头又对贞娘道:“妹妹,你却是把碗里的面条都给我了吧。”

    这话一说出来,何教谕、何冉和贞娘都是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器器同时在线、,爱好者的。看zuopingshuji!

第三十七章。缺钱() 
何教谕咳嗽了一下,对着周小白笑了道:“为师晚上去找你们之前就已经吃过了,现在不过陪着再吃一些。”何冉也是笑了一下,面上有些泛红道:“我一个女儿家,原本就怕胖的,一般都是日食两餐,今天已算破例了。”说完看着贞娘笑道:“妹妹倒是应该多吃一些的。”贞娘当然知道厨房里头连个面汤都没有了,却是笑了道:“我嘴巴有些干,先喝一碗面汤润润嗓子,一会就去再盛一碗来。”

    周小白心道:真拿我当傻子啊,明明就是家中只有这些吃的了。也不再多说,只是将自己碗里的面条分了一半出来倒在贞娘的碗里:“妹妹,哥哥我原本就不喜吃汤面,你帮我吃一些。”

    贞娘看着周小白将面条放进自己碗里头,微微笑了一下,却是赶忙低头擦了擦眼角的泪水。贞娘倒不是哭她自己,她自己以前什么苦日子没熬过,心里头着实是心疼自己的干哥哥,她心想:哥哥以前一直都是华服美食,更有娇奴美婢伺候,何时曾吃饭这般发愁的。

    何教谕看到周小白这番动作,心知自家没吃的了这件事定然瞒不过去,便笑了笑道:“一会阔海回来了,我再让他煮些粥,不要紧的。大家先吃吧,想必阔海一会就回来了。”

    等吃完了面条,何教谕的老仆人总算是回来了。这是一个五十来岁的老人,精神看上去倒是健硕,背上背了两斗米,笑呵呵走进了屋子。“老爷,我把米买来了。”海伯笑着道:“这米比之前又贵了些。还好,卖米的人认得老爷,倒是多给了一些。”何教谕叹了口气,有心要斥责一番,但见了海伯一头的汗,心知他买便宜些的米,怕是走了不少地方:“阔海,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要占别人的光,该多少钱就是多少钱,下次买米,多给他一些。”海伯知道老爷的脾气,笑了道:“老爷,你不知道,这米现在要五钱银子一石,就这两斗米也要二钱银子的。”何教谕听了,苦笑了一下:“唉,也罢,你去再做一些粥来。”海伯知道定是客人,便将米背到厨房,做粥去了。

    周小白好奇道:“恩师,朝廷不是应该发放禄米吗?恩师您好歹也是正六品的官,怎么家中都没有存粮啊?这连地主都比上啊。”周氏听了斥责道:“小白,怎么可以对何大人如此无礼。”何教谕摆了摆手,示意周氏不要责怪周小白,他叹了口气道:“我朝俸禄微薄,为师也是无可奈何。”

    说起来何教谕的官职实职不过是一个正八品的小官,只是因为他是进士出身,又在府学任职,不像寻常县学,这才被加了学政的官职,给了一个正六品,算是很抠门的了,就这,还是临时性质的。

    明朝俸禄,正六品月俸十石。说来可怜啊,明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官员都不准拿钱,只能拿粮食。好吧,一石粮食大致相当于一百八十五斤,要说十石,怎么也有一千八百五十斤,看着挺多啊,只是一石粮食才值银子五钱,也就是说何教谕一个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