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千秋月落别楚将-第2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糊涂!报仇那就光明正大的来,把县府闹得满地是血,你让其他百姓如何看待我军!”

    项籍想了一下,挥手制止了秦军继续破坏,等到用刑的那间屋子同样安静下来,黑衣军士满脸通红,聚在他们身边不解质问:“项将军,我等父老尽皆被害,为何阻我们报仇?”

    虞周跨出一步:“该死的人已经死了,剩下的需要明正典刑。”

    群情激愤的军兵哪有那么好劝服?他们往前跨出数步,围拢虞周再问:“明正典刑?是依秦律还依你们的律例来?我等愚钝,只求手刃仇敌便已知足,其他说什么也不行!”

    “对!血债血还!县令与县尉也有家眷,杀了他们才算公平!”

    吵吵嚷嚷之间,虞周头都大了,刚刚进城就要面临这种问题,为难呐。

    放任他们杀,不符合自己一贯做人主张,县官抓回来凌迟了都行,祸不及妻儿的底线还是要坚持;制止这群人,这个时候无异于热油中泼一盆冷水,非得炸了不可。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诸位的悲恨在下可以体会一二,不瞒你们说,项将军早已派出轻骑四处缉拿凶手,只要抓回来了,我可以保证由你们亲自动手行刑,不过这些都得按律行事。”

    听他这么说,黑衣军士火气稍减,不过他们仍有不安,看着项籍问道:“项将军,这位军主说的可是真的?确有轻骑缉凶,能让我们亲自动手?”

    项籍大包大揽:“这有何难?项某现在就可应下!”

    担心项籍一时意气行事许出更多承诺,虞周趁他刚说完这句时就把话头接过来了:“杀人偿命借债还钱,天经地义的道理到哪都能说通,诸位放宽心,楚军不会因为你们新降行欺辱之举,更不会区别对待!”

    冷静一些之后,这些人重新想起自己的降军身份,人在屋檐下本就气短,再回想刚才的举动与要求,顿时满心知足。

    “好!我们等着,可别让我们等太久!”

    打发了广陵秦军,项籍有些意犹未尽,这次攻城根本不符合期盼,县府内的事情同样如此,难寻敌手的感觉已经持续多年,想不到重回江北,秦军仍是不堪一击。

    “子期,要不然你跟师父节制中军,我领前锋先行一步,免得像这次一样临阵开路,如何?”

    在场这两位哪个不是对项籍知根知底?他的小心思刚开口就暴漏了!

    在范增生硬的说出“不行”以前,虞周笑着回道:“我现在只是屯长,范老年纪又大了,羽哥你真的忍心啊?”

    “那……龙且领军子房参谋如何?”

    “恐怕也有问题,因为你现在的当务之急应该是论功行赏。夫主将之法,务揽英雄之心,赏禄有功,通志于众……”

    项籍本身精通兵法,可是听到别人说起还是跟听咒语似的,懂,但是不耐烦。

    一颗驰骋于广阔的心被拉回现实之后,他摩挲战戟道:“刚才是随便说说的,我怎会扔下大军呢……”

    ……

    ……

    龙且把县尉抓住了,一个犯了众怒的戕民之贼根本不需要多费心神,履行诺言也没什么,而且拖了几天之后广陵军怨恨大降,再没提拿县官亲眷祭奠一事。

    也许,这跟他们从燕恒手里拿走两张渔网也有关……

    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可就出乎所有人预料了,正当楚军忙着巩固地盘之时,蜂拥而至的士、农、匠、商差点没挤塌城门,仔细一问,全是受够了秦政前来投奔的。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楚军占据会稽已久,这个消息逐渐流传,以前的时候隔着千山万水不便相投,现在不一样了,江北比江南人口更多,他们等了好长时间才盼到楚军过江,忽然凑到一起送上门,怎能不显得人多势众?

    有了人就有兵,有了兵就得吃粮,等到广陵军民全部饱和的时候,这股投效热情迟迟不见消减,是好事,也是压力。

    迫不得已,楚军只能尽快出发夺取地盘供养大军,以图接纳更多人。匆匆留下个郑昌当县令打理广陵,项籍心满意足的继续领军进逼东阳……

    ……

    ……

    咸阳。

    “阿父,我现在这样如何?像个君王吗?”

    “哎吆公子,可不敢这么说!您应该自称朕,不是像,公子现在已经是皇帝了!”

    胡亥反复照着铜镜,来来回回转了几圈查看冠冕,满意的点点头,说道:“郎中令,朕登基至今已有月余,众卿可有异议?”

    赵高听到这个称呼微顿刹那,旋即正色回道:“回陛下,老臣并未听闻什么异议,不过今日是您第一次大朝会,为免诸多麻烦,我倒有个法子试探百官。”

    谁知胡亥压根不搭理话茬,抱着肚子在塌上边滚边笑,直到赵高一头雾水之时,他才上气不接下气说道:“哈哈…赵阿父,我刚才是不是很像君父?哈哈哈……做皇帝也没那么难嘛……”

    闻听此言,明白过来的赵高带着三分宠溺两分松气回道:“陛下,到了朝堂切莫如此胡闹,君是君,臣是臣,只有如此才能让百官敬畏。”

    “行了行了,朕知道了,郎中令不愧是君父的肱骨之臣,事事都有章法。”

    肱骨之臣?赵高在心中自嘲的笑了笑,不禁想起山河易主之后的变化。以前住在宫中亦步亦趋,现在赐下宅地宾客不绝;以前如履薄冰揣测上意,现在皇帝都是他的掌中之物;以前再受恩宠也不敢关照隐宫亲眷,现在女儿女婿全在身边……

    想到这里,他忽然记起当年身受宫刑之痛,一闭眼一睁眼,心中再无半分软弱,脸上笑容仍像往常一样和煦。

    “陛下,起驾吧。”

    “好!”

    同样是君臣,现在颠倒了位置,赵高走在前面再不用收胸缩肩,气势十足很快就到了朝会宫殿。

    站在台阶下面看似比以前地位低了些,但是他心里很清楚,哪怕往李斯的左手边再数三个位置,也比站在皇帝身侧强的多,因为可以最直接插手政事,唤作公卿而不是内臣……

    “参加陛下。”

    “众卿免礼。”

    胡亥落座之后,借着玉旒遮掩打量群臣,安静了片刻,他实在没想起该说什么,脑子一空将演礼所学丢了个干净,很随意的问道:“朕初登大位,那个……君父的陵寝修的怎么样了?”

    “咳!”

    赵高一声咳嗽,胡亥还以为他有话说,满心期盼道:“郎中令知道此事?”

    “臣…略知一二。”

    “说来听听。”

    “臣听说骊山陵寝已经修建完成,先皇棺椁随时可以移驾,只是圹中奇珍异宝众多,虽有机弩相守却挡不住工匠熟悉,若是他们起了大不敬歹念,应为后患。”

    “郎中令以为如何?”

    赵高以笏板遮住眼睛:“依臣之见,先皇身边还缺人服侍,不如将他们全部殉葬……”

    听完这话,满朝文武无一驳斥,胡亥更是举一反三:“原来是这样啊……那先帝后宫里的嫔妃无所出者也一并殉葬了吧!”

    赵高眼睛弯翘,殿中更有一人趁机说道:“陛下,既然如此,那将蒙氏兄弟一起殉葬了吧,以彰陛下仁慈!”

    “阎乐小儿住口!此事万万不成!”

    杀蒙恬的话语一出,整个朝堂不再安静,唾沫星子横飞吵成一片,奈何胡亥好像根本没听到一般,追着阎乐问道:“阎卿,朕虽年幼,也知杀伐并不是好事,为何到了你口中杀掉蒙恬反而是仁慈之举呢?”

    阎乐本来宣告弄死岳父政敌,但是说完奏呈之后发现赵高悲喜无色,心中暗自佩服之余,回禀道:“陛下,蒙氏兄弟罪在不赦,都应该弃市,如今陛下给了他们一个陪伴先皇的机会,岂不是仁慈吗?”

    胡亥听得连连点头:“有道理,有道理!朕施仁政必得万民感恩,大秦江山岂能不稳?

    来人呐,去上郡传旨……”

    “陛下!此举万万不可,请听老臣一言!”

    如果是别人说话,胡亥可以无视,可是现在李斯行礼谏言,他不能不听:“丞相但说无妨,朕听着呢。”

    “陛下,蒙氏忠秦已历三代,纵有小罪也不至于刀斧加身,老臣恳请陛下网开一面,此事容后再议。”

    胡亥心说这不有毛病嘛,当初那事儿是咱们三个干的,怎么处置蒙家也早就有定论,诏书还是你李丞相写的呢,怎么一转脸变卦了?

    也许是胡亥脸上隔着一层玉旒也藏不住事儿,李斯继续说道:“陛下,臣听说会稽楚贼已经过江,蒙氏虽有罪,却不妨给他们一个战死疆场的机会,如此,既成全了先皇与其君臣之谊,又能平覆逆贼,岂不是一举两得?”

    胡亥这才明白留着他们干嘛,掰着指头数了数,好像大秦确实没有能打的将军了,但他自己难以拿定主意,转头去看赵高有什么表示。

    赵高出众:“回陛下,臣附议。”

    咦?这两位肱骨之臣居然都是这么想的,看来确实好处大于弊端啊!

    “诏曰……”

    “陛下!”

    胡亥刚想过一把“诏曰”“制曰”的瘾,又被打断了,低头看到这次是赵高,他将火气再度咽了回去:“郎中令,你有何事?”

    “陛下,蒙氏桀骜不急着放出来,依臣看,先关他们一阵杀杀锐气为妙,再者东南只是疥癣之疾,不足为虑。”

    这一次,李斯不同意了:“荒谬,楚贼过江者众,若是放任……”

    刚说一半,他的话头就被赵高连续几个眼色给噎回去了,想到其中是不是有自己不了解的内情,想到这位郎中令的风头越来越盛,李斯皱眉酝酿了一下,补道:“臣,附议。”

    “咦?李丞相,你刚才不是说……”

    “过江者再多,能有我大秦百万精兵雄壮吗?不足为虑。”

    “原来如此,那好,就这么办吧,退朝!”

第一百一十七章 赵高的表演() 
名利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李斯忽然心软,一是因为他能感受到天下逐渐动荡、大秦少不得柱石,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大局已定之后情形变了,再回首,他不想对这个效命了半生的帝国做得太绝,那会更加辜负始皇帝信任……

    赵高坐在车上,身体随着车轮转动来回摇摆,不知什么原因,他现在特别喜欢掀开车窗往外看,其中趣味,只要看到车外内侍带着独有的纱帽动也不敢动就能体会一二。

    终于摆脱过去身份了,终于可以乘坐车驾进出咸阳宫了,上一次李斯排场太盛违了先帝之意,现如今还会有这种事吗?

    他们可是从龙之臣!

    扯动了一下嘴角,赵高关上车窗,刚想闭目养养神,忽然听到前面有人拦路,然后车就停了。

    “郎中令,陛下有事相询,命奴婢前来传召。”

    “哦?什么事啊?”

    内侍凑近车驾,垂头说道:“奴婢不知。”

    “在何处见驾?”

    “回郎中令,在上林苑。”

    赵高再度打开车窗,看了拦路人一眼,也不知被这个内侍勾起哪段儿遐思,他难得的多了一句嘴:“人在宫中,多看、少说、少想才能活的长久,明白吗?”

    内侍一愣,哪还不知道这是前辈提点自己?只要有眼睛就知道皇帝跟谁最亲近,这样的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