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芒刃-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承在青州两月辛劳,扑灭蝗虫,救济灾民。眼看灾患平复在即。此时来自京城的黄门带来了皇帝的诏令。皇帝诏令黄承,王庸回京述职。

第一章进京() 
青州官道上,一支长长的的队伍蜿蜒而行。旌旗蔽空,衣甲鲜明,高高飘扬的天子团龙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那正是黄承和王庸的钦差仪仗。

    黄承在接到天子的圣旨后没有怠慢,当即就和商馥以及青州的一干官员交割剩余事宜。在黄承坐镇青州的这些时日以来,成果斐然。

    农业上,在官府的号召以及百姓的参与下,大量的蝗虫得以扑灭。数十万的流民得到妥善的救济和安置。他们中的大多数被官府遣返原籍,从事抢种秋粮的事宜;民生上,平抑粮价,打击粮食走私以及黑市倒卖,使得青州民心安定,没有产生较大的恐慌;在军事上,完全信任军中将领,充分放权,绝不指手画脚。青陇联军也没有让黄承失望,四处出击,剿灭土匪流寇若干,维护了地方的安定。

    在送别黄承的送别仪式上,商馥拉着黄承的手,久久说不出话来。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和当下大量的官员真的不一样,不是那类尸餐素位,敷衍糊弄的蠹虫昏官。他是那么的的专注较真,严守一个官员应当承担的责任以及操守。虽然他强硬的作风以及幼稚的为人处世会让人感到不舒服。但是,抛开这些问题之后,这个年轻人却又是那么的可靠和难得!

    商馥早年间也曾是个心有热血的干吏能臣。只是在数十年间的宦海沉浮中,他的双眼看到了太多的不识时务,也有了难以斩断的羁绊。他再也不是那个孑然一身,敢于勇往无前的初生牛犊了。他开始退宿,无为,做起事来思前想后。开始恪守大多官员趋吉避祸两条原则,一是不敢不合时宜,二是不敢为天下先。渐渐地成了一个犹犹豫豫的官僚。但就在黄承坐镇青州的那段时间,似乎是被这个年期人的热情感染,商馥那颗麻木的心渐渐跳动了起来。做起事来也有了早年那般的果决快意。

    只是,这个年轻人的未来是一飞冲天,还是沉寂陨落,商馥不敢去想。毕竟,陪着黄承来的那位才是真正的高深莫测啊!

    黄承直接带着云扬和苏槐回京城。云扬和苏槐并没有拒绝,一来家园破碎,无以为家。二来,年轻人总是好奇心重些,能够有机会去看看天下间最繁华的都城——燕都,这样的机会怕是谁都不会放弃吧。黄承倒是爽快,索性把他二人拉到自己的马车上,说笑解闷,缓解旅途烦闷。只是可怜原来侍候黄承的侍女,被姜山这个不知道怜香惜玉的糙汉子撵到其他的马车上。

    云扬不是第一次上黄承的马车了,上回还是在去固阳的路上。可那时黄承为了方便赶路,只是乘了一辆轻便的小车。可这回不一样啊,黄承这辆可是货真价实的钦差马车,是既豪华又舒适。首先车厢很大,足足比之前的马车大了一倍有余。停在那里,就像是个安着轱辘的小房间。其次是马匹,四匹纯色白马在驭手的控制下,走的又快又稳。仅有的的一点点小颠簸也被车厢内的软垫给缓冲了。

    云扬傻傻的看着挂在车厢内的各色装饰。铺在地上的猛兽的毛皮,厢门前垂着一面珍珠穿成的软帘,尾端挂着不知名珍禽的羽毛。车厢的后壁上方,挂着一块玉璧。玉色洁白,质地晶莹。茶桌上的金炉袅袅的散发着香烟,安抚着路途的劳累。云扬嘴唇有点发干“大哥,这车上这么多好宝贝呐!”

    “宝贝?”黄承诧异的从软垫上坐起身来,循着云扬的眼神望了过去:“你说这些啊?不过是些装饰了罢了。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物什,换成银钱也就万把两吧。”黄承漫不经心的说着,说完后又躺了回去。

    “万把两!也就?”云扬和苏槐都不淡定了。要知道燕国的物产极为丰富,好的年节里,只五六文钱可买一升粟,一两银子就可以买上足足二十斗,折合两石,足够一个三口之家吃三个月!而这一个车里的摆件就是一万多辆银子。天哪,这得换多少粮食啊。

    再看看黄承一副根本不放在心上的模样,云扬赶紧捂上了嘴。唉,土豪什么的最讨厌了。

    苏槐什么也不说,就在一边抿着嘴偷偷笑,笑得云扬又是不好意思,又是忍不住的心神一荡:小槐可真好看呀。

    队伍走了有快一个月了,再有三两天的路程就到了王都的境界。黄承特地命令大队原地休息一天。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跋涉,队伍已经很疲惫了。到时候进了王都,军士们要是一个个看上去没有力气,无精打采的怎么行!

    命令一下,军士们也是乐得休息,一个个拍打尘土,好好修养。有的士兵把刀兵搁在腿上,用布细细擦拭,也有的将自己的衣甲仔细清理,显得光鲜亮丽。

    而黄承的车驾里则传来了一声声的笑声。

    “哈哈哈哈,将军!小弟啊,你怎么一点长进也没有啊,这回你可是又输了。今天下午七把,连上之前的三十三把,你这两天可是足足输了我四十把啊哈哈哈哈。”

    “大哥见笑了,小弟的棋艺拙劣的很早就告饶了,只是大哥一直拉着不放,强人所难”云扬有些不服气的辩解道。

    “咳咳,额,这个云扬啊,为君子者敢作敢为。输了就是输了,没有什么丢人的。何况你是输给我这个国手嘛!哈哈哈哈哈”黄承有些大言不惭的教育道。

    那么黄承说的到底是不是真的呢?答案是胡说八道其实他本人就是个臭棋篓子,所以在碰到云扬这个比他还弱的臭棋篓子的时候才会这么激动,连着拉着他下了四十把!坐在一旁观战的小槐那可是有苦说不出啊。小槐原先是不会象棋的,在他们对战时无意间看了几把对局。渐渐地也就看会了章法路数。两天看下来,水平竟然不知不觉的漫过他二人许多了。看着两个菜鸟对弈,有的时候明明是一步臭棋,还当做是玄机仔细推敲,真的很煎熬啊。

    捉弄完了云扬,黄承感到大为开心。自己弱冠后身边的朋友就越来越少了,很少能够如同今天这般开心快乐了。再有几日便又要回到京城那个波谲云诡之地。怕是再无如此欢愉之刻了吧。黄承悄悄叹了口气,打开了车门。夕阳过半,天色昏沉。一阵风吹来,带着些许的凉意。

    “生火!”营中的军官大声叫道,整个营地很快亮起了一堆又一堆的篝火

第二章紫袍() 
钦差仪仗的大队人马最终来到燕都的郊外。远远望去,高大宏伟的燕都城屹立在前方,就像是像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这座世界上最坚固且最庞大繁荣的城市拥有超过三百万的人口。城内划分为皇城、内城、外城三大区域。皇城乃是皇帝居住以及办公的区域,非传召不得入内;内城则大多是是国家紧要衙门以及达官显贵的府第;外城就是一般平民生活的区域了,真可谓是三教九流,鱼龙混杂。

    在这三个区域中,只有皇城是严格隔绝外界的,内城和外城之间倒是没有什么阻隔。此外,三大区域中的内城和皇城占据了燕都面积的三成,其余七成的区域便是属于普罗大众的外城了。

    燕都城的皇城正门叫神燕门,向北和宫城正门罗阳门相对,又南经朱雀大街与郭城南壁朱雀门相通,形成了全城的中轴线。郭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南三面各开三门,北边设水门一座。郭城内南北向街道十二条,东西向街道十二条,有纵横街道划分出居民居住的里坊和作为贸易场所的市。城内有四市,位于皇城东南和西南的东西市以及郭城西北和东北二角上的北市,南市。四市各占两坊之地,建夯土围墙,开八门,内有井字街道和沿墙街道,街道铺设石板,两侧设排水沟。就算是天上大雨滂沱,鞋袜也绝不会沾上半点泥沙。燕都经过开国君王以及后世的几位皇帝不断开发,才有了今日的格局,真可谓“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钦差的仪仗一到燕都附近,便放出了报信的斥候。很快,燕都的城门便集结了一众官员。当然了,迎接的热烈程度是比不上青州的。毕竟现在是在天子脚下,达官显贵遍地都是,哪还有继续摆谱的道理。

    马车驶近城门,黄承嘱咐云扬苏槐安心坐在车架内等候。自己则是整了整理袍服,下车去了。刚下车,黄承便发现王庸一早就站在自己的马车旁边,笑眯眯的等着黄承。

    黄承冲王庸点点头,然后二人一齐朝着城门走去。城门口早有几位內侍等候,见二人联袂而来,当中年岁稍长的內侍便说道:“请二位大人接敕旨。”

    黄承和王庸相视一眼,然后朝着內侍一揖到底。內侍从宽大的袍袖中取出一道敕旨,高声道:“国有不时,而生灾患。罪在朕躬,劳苦万民。然国有良才,上可为君父分忧,下可解万民倒悬。钦差黄王,领命平蝗。三月息患,不辞辛劳。实乃百官楷模。实当嘉奖。命你二人明日上朝问对事宜。特赏着紫袍入殿。旨毕。”说完,內侍向前扶起了躬身的黄承,将敕旨交到了黄承的手上。黄承接过敕旨后浏览一番便递给了王庸,王庸迅速的看完后,又把敕旨还给黄承。黄承这才把敕旨塞到袍袖中。

    內侍见二人把敕旨都看过一遍后,朝身后的內侍一扬手。后面的两个內侍便端着两个盘子上前,盘子里面的真是只有三品高官以上才能传的紫袍。就是黄承再怎么淡泊名利,现在也不淡定了。不到三十岁的官员穿紫袍!别说是在大燕朝了,就是放眼历朝历代,这样的人物有几个?

    当然了,过分风光就会有人嫉妒有人恨。年纪轻轻骤登高位不说,如今还衣了紫袍。那是不是再过几年还要执宰朝廷,封侯进公了?当心跌不死你!

    反过来看看王庸,这位哥们倒是淡定的很。有什么呀,不就是个紫袍嘛,能说明什么呀?皇帝只不过是特赏了件袍服而已,你总不见得穿个紫袍就能五品变三品了?实际的官位和俸禄却还是老样子。做人还是要务实啊!

    內侍见任务完成,和黄承,王庸客气了几句便回去了。王庸转过身来看向黄承:“黄大人,今日你我的苦差事是真的结束了啊。下官总算能松口气了。”

    黄承看着面前的王庸:“王大人说笑了,我见王大人做起事来精明干练,怕是乐在其中啊,怎么会累呢?”

    王庸听完后哈哈一笑:“大人说笑了,下官那有什么才能。只是唯大人马首是瞻而已。就算有些微末成绩,那也是大人指点之功,下官哪敢居功啊哈哈哈哈。”

    黄承本来想探探王庸的口风的,但王庸不出意料的守口如瓶。这让黄承有些泄气。既然到了家门,黄承也就不打算继续和王庸纠缠下去了,拱手道:“王大人,你我离开燕都有三月有余,家中亲人怕是望眼欲穿了。明日我等还要上朝面圣,今晚少不得沐浴一番。我看时间不早了,就由我去交还仪仗,您就先回去吧。”

    王庸爽快的答应了:“多谢大人体恤,那下官先走一步,明日朝堂再见。”

    “嗯,明日再见。”黄承点点头。

    看着王庸坐着自己的马车回府,黄承也走回了自己的马车。云阳和苏槐还在车上傻傻的等着他。一上车,黄承就把放着紫袍的盘子搁在茶案上。

    云扬这几天和黄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