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南皇-第7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那都是一方霸主,但他们倒霉就倒霉在居然是在清河,要知道这里可是清河崔氏的天下啊。于是张氏就这么的,成为了被崔氏打压的存在,几十年来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发展,也因为这个,张氏一直都和崔氏不对付,,只不过光靠他们一家显然是干不过崔氏的,于是他们就选择了一个外援——也就是朝廷,成为了朝廷忠实的拥趸,这一点甚至比卢氏投靠朝廷的时间都要更早。

    就连这一次世家联盟和李贞作对,张氏都没有掺和进去,当然他们也没有倒向李贞,只是保持了中立态度,作壁上观,等李贞和李治决出胜负之后,才是他们表态的时候——毕竟他们效忠的是大唐王朝,而不是某一位皇子,关于这一点无论是李贞还是李治,都没有意见。

    所以说,李敬玄和张文瓘两个人应该是想到一起去了,他们做的应该是同样的打算,结果正好给了世家一个错觉,让他们以为两人雨季被成功收买——当然了,就算这一切都是李贞的推测,两人是真的已经被收买了,也不善什么,毕竟他已经做全了准备,哪怕边境线守不住,靠着内地的兵力,也足以将入侵的敌人给活活拖死了。

    “此事就这么过去吧,我们继续商量接下来的行动。”李贞转移了话题,反正在他眼里,在帮助李治逼宫之后,所有参与的世家都已经是死人了,他也已经想好了如何炮制这帮汉奸了,已经用不着大家商量了,现在还是关注接下来的战争更加有必要。

    “是。”杜荷取出一份报告,站起来道:“我们现在距离长安已经不足三日距离,也就是说我们将在后天下午左右就可以到达长安外围,只是根据参谋部的提议,我们最好不要距离长安太近。”

    “为什么?”程处亮问道:“我们已经到了长安,按理说不应该一鼓作气将长安城打下来吗?为什么又要停下来?”

    李贞帮忙解释道:“那是因为在长安城内,有一种强大的武器——巨门大炮。”

    “原来如此。”接下来已经不用李贞说了,所有人都露出了恍然之色,因为巨门大炮实在是太有名了,可以说是大唐帝国最强大的火炮。当然,这里的强大不是说综合性能,之前说过的,大唐综合性能最好的大炮是贪狼大炮,这里说的强大之色单纯的指火力而不是综合性能,但即便如此,也依旧是一款不好招惹的大炮。

第二百一十七章 兵临城下() 
第二百一十七章兵临城下

    巨门大炮,只是从名字就可以听得出来,这点是一款和贪狼大炮同一时期的产物,毕竟巨门和贪狼都是星宿的名字——当然,只是在设计图上两者是同时设计出来的,事实上巨门大炮要比贪狼大炮早好多年,毕竟在结构上巨门大炮要比贪狼大炮要简单一点,因此生产起来也容易一点。

    而且不同于贪狼大炮的综合性能强大,巨门大炮最大的特点就是它那大的足以塞下一个人的口径,所以巨门大炮只是代号,它真正好的名字其实是‘贞观十三式400mm臼炮’——没错,这就是之前有提到过的大唐口径最大,质量最大,威力最大的那一款臼炮,那足足有四百毫米大的炮管,足可以将一个瘦小的人塞进去。

    巨门大炮虽然移动不方便,射程也不够远,不适合装在军舰上,但巨大的威力,却让这门大炮成为了最强大的破城武器,无论是再怎么坚固的城墙,哪怕是用混凝土浇筑的要塞,在巨门大炮面前也只是脆弱的仿佛一张纸一般,轻而易举的就会被撕碎。既然能攻击要塞,自然也可以放在要塞中当防守武器使用了,重量高达数百公斤的炮弹落到地上,别说是爆炸了,光是砸都能砸死不止一两个人,一旦里面的炸药爆炸,方圆百米之内别想有一个活人——这样强大的威力,已经足以摧毁一个聚集在一起的营级部队了,距离爆炸点近一点的人甚至连具囫囵的尸首都别想留下,直接会被冲击波撕成碎片。

    而如今在长安城内,这样的大炮足足有十好几门,全部都设在城内,如果十几门大炮全部开炮的话,无论是骑兵还是步兵,只要进入射程之内,那么就别想活着出来了,不说被爆炸撕碎,光是爆炸的冲击波和震动,就足以让范围之内的人内脏破裂而死。

    好在这款大炮也不说没有缺点的,除了自身太重移动不方便以及装填速度缓慢之外,另一个缺点就是射程严重不足,巨门大炮毕竟只是一款臼炮,射程上先天就比一般的大炮要低很多,虽然兵工厂的设计师们对其进行多次修改,巨门大炮的射程也依旧没有突破十公里,这样的大炮放在城中心肯定是不行的,否则打出去的炮弹全都会落如城内。因此这些大炮都是沿着城墙安放的,这就导致这些大炮不能玩集火,只能单独射击,再加上炮口调整困难,也就是说只要算好第一发炮弹的落点,避开这一片范围,那么就可以避免巨门大炮的攻击了。

    “巨门大炮,这可不是个好惹的家伙啊。”听到李贞说起巨门大炮,程处亮感叹道:“我曾经有幸亲眼目睹过一次巨门大炮的试射……好家伙,我站在十里之外,都可以感受到大地在震颤,等候射击完成之后,我又去看了一眼靶子……我的天,比一间房子还要大的那么一个目标,居然彻底灰飞烟灭,要知道那可是用水泥浇筑的啊,纯粹是按照要塞规格建造的靶子,居然挡不住巨门大炮的一炮,简直太可怕了。”

    杜荷点头道:“所以参谋部的意思是,我们要将营地驻扎在至少二十公里开外,避免巨门大炮的攻击……然后想办法引诱他们打出第一轮射击,等第一轮射击完成之后,巨门大炮炮弹的装填至少需要一刻钟,我们完全可以靠着这一刻钟时间,将部队冲到大炮的射击死角处,然后再说别的……”

    “只怕二十里也不是很安全吧?毕竟大唐军中射程可以达到而二十公里的大炮不要太多。”秦怀玉皱眉道:“我觉得大家有些太过看重巨门大炮的威力了,要知道巨门大炮虽然威力大,但缺点也很多,尤其是射速方面,一个时辰一共也就只能发射八发罢了,只要我们足够分散,然后时刻注意炮弹的落点,我们其实完全不用担心这门大炮会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威胁的。

    我觉得我们真正要担心的其实是那些射速快,射程远的大炮……要知道长安城可以说是装备了大唐几乎所有规格的大炮的啊,不论是我们战列舰上的舰炮,还是要塞炮,长安城里都是应有尽有,这些大炮的射程大部分都超过了巨门大炮,射速更是将它远远超过,虽然威力不及巨门,但超快的射速却足以弥补这一点……这些威胁大家不关注,怎么反而去关注一款威胁并不大的大炮呢?”

    杜荷解释道:“可别的大炮一发下去只是一个小坑,死不了多少人的,而且别的型号的大炮城内有,我们的军队中也有装备,而巨门大炮我们却没有装备,因此对它格外的关注。何况,别的大炮我们的军队都是见过的,就算敌人开炮,我们的将士们也不会出现多大的慌乱,可是巨门大炮威力太大了,并且所有生产出来的巨门大炮都被装备在了长安城中,我们大军对这款大炮威力了解的人不多,一旦让敌人开炮,那么很可能会对我们的士气造成打击。”

    “原来是这样……”秦怀玉了然,这一点倒是他没有想到的。

    李贞此时却开口道:“其实大家也不用担心大炮的问题,因为我们已经弄到了城内的布防图,其中就有大炮阵地的具体地点,可敌人对我们的炮兵阵地却不甚了解。所以如果真的要开战的话,我们完全可以做到对长安城内炮兵阵地的定点清除,再不济也可以让我们隐藏在城内的人来一次突然袭击,依然可以灭掉他们的大炮,所以大炮什么的,大家其实不用太过放在心上。”

    说实话,李贞真的很想炸掉李治的大炮,毕竟李治就对他用过这一招,以区区几个死士的性命,几乎瘫痪了椰港所有的炮兵力量,要不是岸防炮台的弹药库是单独存在的,恐怕椰港也支撑不到本因他们将秘密武器送上来的那一刻。虽然事后李贞对所有参与的势力进行了报复,但他心中的怒火却依旧没有消除,毕竟那一次事件的最大罪魁祸首李治还好好的坐在皇宫之中呢,如今有了这个机会,李贞真的很想给他来一个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将自己曾经遭受过的郁闷统统还给李治。

    当然,这也只是李贞在心里想想罢了,毕竟长安城内的大炮,在他看来根本就不是李治的,而是属于自己的,现在只是暂时落到了李治的手中而已,他早晚都要拿回来的,到时候他将长安夺回来了,总不能只缴获一些废铁吧?

    何况长安城内的大炮数量多的惊人,一旦全部毁掉,那损失的金钱也将是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他倒不是心疼钱,只是节约精神在发挥作用,在该掏钱的地方他从来不会吝啬,但有些东西明明不用毁掉,那为什么要毁掉呢?就像他明明可以一举干掉李治,以最快的速度终结这场战争,但因为顾虑到这样做会破坏长安城,因此打消了这个计划一般。当然,如果说他没有别的对付李治的法子,或许他会选择毁灭全部大炮,可是如今他明明有更好的方法克敌,自然也就用不着用这招了。

    “殿下深谋远虑,属下佩服。”杜荷见李贞这么说了,虽然心有不甘,但还是在心中取消了自己的计划。

    李贞见此,也不想让心腹灰心,连忙道:“当然,参谋部的意见我们还是要接受的,不过不是为了防大炮,而是要留下足够的交战空间,否则一旦我们距离城墙太近,而李治又选择要倾巢出动的和我们决战话,两军很容易搅在一起,形成大混战,这样的话我们的战斗力就不容易发挥出来了,我们真的可能会输掉这场战斗的。”

    杜荷也知道这是李贞在给自己台阶下,连忙应和道:“殿下所言有理,看来这二十里的距离是很有必要了。一旦李治的大军冲出来,我们的骑兵有了足够冲锋的空间,那么就算是李治将自己的人全部派出来,也绝对不会是我们的对手了。”

    “嗯,我们继续说下一个议题……”

    “是……”

    ……

    第三天下午,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出现在距离长安城外二十处,旌旗纷飞中,一面格外巨大的旗帜表明了这支军队的身份——正是大唐太子李贞,他要回来拿回自己的一切了。

    而早已经得到了消息的长安城也实施了戒严,不逊普通百姓出现在街上,避免李贞安插在城内的奸细趁机作乱,同时李治带着现在的所有朝廷重臣来到了城头上,遥遥观看着正在准备安营的大军。

    “气贯长虹啊,我这个八哥不愧是大唐名将,确实有点本事。”通过望远镜,李治看到了李贞军队和自己军队的不同,那就是纪律。李贞的军队虽然正在扎营,显得颇为混乱,但稍微懂一点军事常识的人就可以看得出来,这混乱只是表面的,看起来很乱,实际上却是乱而不散,一旦有敌人来袭,他们就会立刻拿起武器,组织起有序的阵列迎击敌人。

    而自己这这边的军队呢?

    李治又看了看自己的军队,数万大军站在城墙上,看起来像是那么回事,但他自己很清楚,这些军队只是样子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