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南皇-第7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区区一个长安城丝毫不在话下——哪怕长安城内有三十多万禁军,李治这段时间又召集了关内道附近所有府兵,此时长安城内共计一百万大军,但面对李贞这三十万人,也未必能守得住。

    不过就在大军出发的当天下午,李贞都还没有走出登州辖区呢,一个意外来客……或者说是不速之客的到来阻停了大军的脚步,让原本还可以走走上十多里的大军不得不停下来。

    当时李贞正端坐在车驾上闭目养神,因为是水泥路,所以车驾行走的非常那平稳,几乎感受不到一点颠簸——话说自从水泥被自己弄出来之后,大唐这二十年里可一直都在进行疯狂的基建,尤其是道路方面,更是修成了五纵五横一共十条交通主干线,其余支线余线更是不计其数。

    而自己所走的这一条由登州通往洛阳的水泥路,就是昔年长安到洛阳的公路扩张出来的,如今这条路也已经改名为玉登路,因为这条路从登州开始,一直延伸到了西域的玉门关,这其中也包含了洛阳和长安两大超级城市。也就是说只要沿着这条路走,李贞可以直接以最快的速度从登州抵达长安。

    想到这里,李贞不由的感叹,看来基建狂魔的属性并不是后世华夏人的专利,而是从华夏人的祖先开始,这个属性就一直隐藏在骨子里,只是平常时候因为年景不好,古人连肚子都吃不饱,自然也就不会关注基建了,可一旦迎来盛世,生活好了,立马就开始搞基础建设——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长城和大运河了,尤其是长城,修建长城的秦朝是变态,而两千多年维护长城一直没有废弃的各大朝代,同样也都变态到了骨子里。

    然而就在李贞感叹华夏人的基建狂魔属性的时候,忽然感觉身下的车驾一停,让他身体一个趔趄,差一点就趴倒,李贞稳住身形正要询问的时候,就见前面负责引路的武士急匆匆跑来禀报:“报殿下,长安有特使奉圣旨来见!”

    李贞猛然吃了一惊,忽然有了不好的预感,沉声道:“有多少人来?”

    “特使一人,护卫十余人!”

    拱卫在旁边的程处亮闻言道:“殿下,长安这时候派来特使,怕是来者不善啊,多半就是晋王的阴谋,咱们要不要直接给他宰了?。”

    “无妨,不过就是小孩子的把戏,先看看再说。”李贞起身下车,然后沉声道:“请特使来这里宣读圣旨!”

    “是!”

    不一会儿,一名三旬左右的宦宫率十余名护卫大摇大摆地走了过来,李贞认得来人,正是李治身边的贴身太监王福来,远远地,王福来便扯着嗓子大叫道:“越王李贞接旨!”

    “大胆。”李贞还没有说话,尉迟宝庆就站出来厉声呵斥道:“殿下乃是大唐太子,越王这个封号早已不用,谁给你的胆子,胆敢擅自更改殿下封号,你找死不成?”

    “哼。”王福来丝毫不怯场,面对呵斥只是冷哼一声:“先皇已经暴毙,当今天子乃是越王九弟,天子尚未立储,何来太子一说?当然了,越王要是想当太子也不是不可以,只要越王愿意自降天子一辈,想来天子应该也会承认越王太子的身份的……哈哈哈……”

    “哈哈哈……”王福来带来的侍卫同时大笑起来,这话明显是在说要李贞当李治的儿子,几乎百分百会激怒李贞,可是他们一点都不怕,因为他们本就知道此来一行九死一生,家人早已经被李治安排好了,本就做好了舍身的准备。而连死都不怕了,他们哪里又会怕李贞?自然是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别说只是让李贞当李治的儿子了,要不是李治和李贞是同一个爹,骂李贞就是骂李治的话,只怕他们连李贞的十八辈祖宗都要骂个干净利落了。

    “混蛋,我杀了你。”尉迟宝庆气得面色涨红,额头上青筋突突突的直跳,好似随时都会崩裂一般。秦怀玉程处亮等人的脸色也很难看,一个赛一个的铁青,都说主辱臣死,他们眼睁睁的看着李贞被侮辱,要不是还留存有一点理智,只怕他们早就扑上来将王福来一行人杀个干净了。

    “别逞口设之利了,还是赶紧宣旨吧,我倒要看看我那个九弟在圣旨里面写的什么东西。”被人如此辱骂,要说李贞不生气是不可能的,恨不得立马就要杀了他们,事实上在李贞眼中,王福来一行人都已经是死鬼了,不过在杀了他们之前,得先看看李治到底在耍什么把戏。

    “也好。”王福来张开圣旨,清了清嗓子,趾高气扬地道:“查越王李贞坐镇岭南多年,空费粮饷,劳而无功,岭南穷困潦倒,民不聊生,深失朕望,且先皇崩殂,越王却未及时尽孝跟前,极为不孝……今赐其自死,其帅位由太监王福来接替!钦此!”

    此言一出,众将愕然。

    读完圣旨,王福来笑吟吟的将圣旨往前一推:“越王殿下,还请接旨吧?”

    李贞鸟都没有鸟他,而是问左右道:“这章程怎么听着这么熟悉呢?本宫好像在哪里听过类似的故事啊?”

    杜荷忍着笑意:“殿下您忘了,这不就是秦朝时期,二世皇帝胡亥逼死公子扶苏的法子吗?”

    李贞故作恍然:“哦对对对,原来我这个九弟玩的是这一招啊,看来他是打算效仿胡亥啊……可是本宫记得,秦朝也就是传到了胡亥的手里就灭亡了的吧?”

    “大胆李贞,你居然敢诅咒天子?”王福来厉喝道:“好你个大逆不道的李贞啊,你不但诅咒天子是胡亥,更诅咒大唐江山二世而亡,简直就是忤逆不孝,实在是罪该万死……就凭着这一点,你这太子的位置就别想当了——现在圣旨当前,若是你能遵旨谢罪,天子还可能会赦免你,让你死后陪葬皇陵,若是不然,天子定然会将你挫骨扬灰,让你变成孤魂野鬼,有家不能回,永世不得超生……”

    “好胆……”秦怀玉大喝,抽出佩剑就架在了王福来的脖子上,仿佛是收到了信号一般,周围的侍卫也都抽出了兵器,将王福来带来的侍卫给抓了起来。

第二百章 麻烦+毒招() 
第二百章麻烦+毒招

    李贞看着被抽了好几个巴掌的王福来,缓缓开口道:“你可别瞎说,本宫可从来没有诅咒过大唐,更没有把九弟比作胡亥只是你不要忘了,九弟固然不是胡亥,但本宫可也不是扶苏啊,你以为凭着这么一份狗屁不通的圣旨,就可以让本宫心甘情愿的赴死?别太天真了。”

    开什么玩笑?无论是历史上的李贞还是现在的李贞,可从来都不是安分的角色,历史上的李贞在手中没有多少兵马的情况下都敢起兵造反,更不要说现在的这个来自后世的李贞了,想要光凭一份圣旨就想让他自杀只能说李治这个梦做的不错。

    “你想如何?”

    “算了,和你这种小人置气不值得。”李贞慵懒的爬上车,头也不回的吩咐道:“来人,将这些奸贼就地正法了吧!”

    “是。”秦怀玉拗住王福来的臂膀将他固定不动,然后长剑开始用力。

    “李贞,你不得好死,我在下面等着你嗬嗬”王福来发出绝望的呼喊,但很快就没了声息,而秦怀玉或许也是恨透了王福来,在他咽气之后并没有将剑放下来,而是继续用力,最后居然将王福来的整颗头颅都给割了下来。与此同时,王福来带来的死士也都被护卫们正法,尸体就扔在路边,此处是荒郊野外,野兽出没频繁,一晚上之后保证连根骨头渣子都不会剩下,因此倒也不用担心传染瘟疫。

    “行了,我们继续走吧,再走一个时辰,我们再休息。”

    “是。”在李贞的命令下,队伍再次缓缓移动起来,继续往前走去。

    二十万大军的每天的消耗不是个小数字,光靠自己带的粮食肯定是不够的,事实上李治也有利用坚壁清野的法子,将李贞活活饿死的打算,问题是这个打算根本就不现实。因为这些年随着南洋的开发,大唐早已经不再是历史上的那个缺粮的国度了,因为历史上多次遭遇粮荒——毕竟历史上有不少朝代都是被饿疯了的农民给瓦解了根基的,比如说东汉末年的黄巾之乱,就是快要饿死的百姓们组成的。

    因此现在难得暴富了一回,朝廷当然是要可了劲儿的储存粮食了,粮仓甚至建设到了县一级,保证每个县至少都得拥有两座以上的粮仓,而按照大唐的粮仓规格,一座粮仓的储粮量就足以供给一整座县城一个月的粮食用度,两座粮仓就是两个月。换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哪怕是突然爆发的灾害导致当地粮食减产甚至绝收,有了这的些粮食也足以让一个县城支撑两个月了,而有了两个月的缓冲时间,哪怕朝廷的效率再慢,救济粮食也该运到了。

    所以说如今的大唐根本就不缺少粮食,几乎每个县城的粮仓都是堆满的,李治就算有心清野,他也没有那个力气,李贞也不会给他那个时间。何况李贞也只有二十万大军而已,沿途随便一个县城的存粮如果全部搬出来就足够李贞的人吃上好几天了,因此粮食方面李贞是不缺的,他烦恼的是另外几件事情。

    第一件事就是行军速度,李治自然不可能任由李贞这么快速的往长安开进,所以不停的在前面路上给他搞破坏,今天凿毁一段路,明天拆掉一座桥,后天他又在路边埋设炸弹,大后天又在水源中投毒等等手段齐出,无所不用其极,这些手段虽然不能给李贞造成太大的伤亡,但癞蛤蟆上脚面——咬不死人他恶心死人啊。给李贞带来了数不清的麻烦,严重的迟滞了大军的行进速度。

    对此李贞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将游骑扩散到更远的地方进行提前探查,只是有的路段是人家提早好几天就毁掉了的(比如说沿途的大桥,都是早就被炸毁了的),对此李贞也只能一边修一边走,速度慢的跟乌龟一般。好在李治也没有脑残到和李贞决战,这么做只是给他造成了一点麻烦,倒也没有造成太大的伤亡。

    另外一个麻烦则是途中所经地官员的不配合甚至进行各种阻挠,就比如说李贞想要征调当地粮食,但粮库的钥匙都在当地最高长官手中,而李治能将拉拢的手伸到李贞的身边,这沿途官员自然也不会被他放过,在各种大饼加大棒之下,有不少人被他的使者劝降,投入了他的阵营之中。这些晋王一系的官员,在面对李贞的时候,自然不会配合他的工作,反而是各种横加阻挠,甚至都不允许李贞进城,给李贞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偏偏李贞还不好拿他们怎么办(直接出兵攻打是肯定不行的,否则那李贞的定位就真的成叛军了,李治第二天绝对会对他进行各种抹黑,对李贞的名声会造成不小的影响),最后还是李贞的商会出手,购买了大量的粮食,这才算是解决了军队的粮食危机。至于无法入城这一点,倒也不是很麻烦,李贞终究是大唐皇子,哪怕是李治篡位,将他的太子之位罢了,但也依旧承认他越王的名分,地方官员哪怕是依旧站队李治,但也不敢真的怠慢了李贞,最多也就是阻挠一番罢了,如果李贞坚持的话,他们还真的不敢不开门。

    而最后一个麻烦,也是令李贞最头疼的麻烦,那就是来自儒家的骚扰。当然,儒家的骚扰并不是军事上的骚扰,儒家虽然有自己的军事力量,但面对二十万大军也根本造不成什么威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