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南皇-第7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路上秦怀玉可是开了眼界了,他的速度不快,可以欣赏周边的环境,这个山谷是大致呈圆形的,除了最底部靠近山脉的地方修建了一片屋子之外,其余的地方都被开垦成了农田,看着方方正正的田地,以及田地中的庄稼,秦怀玉一时间居然有了一种这是在大唐的错觉。

    “属下外籍军团第三军将军本田恭良见过都督大人,酒宴早已备好,大人请随属下来。”还不等秦怀玉走到一半路程,当一个梳着月代头的中年人就迎了过来——月代头是古倭国的发型,就是将头发中间的一部分给剃掉,只留下两边的头发(又关倭国古代影视剧中,这样的发型很常见),虽然看起来很丑,但实际上却是一种相当实用的发型,因为在战争搏杀中,头发往往会因各种原因而散落,这时头顶中前部的那些头发便会遮住脸面,挡住视线,影响战斗,对于战斗非常不利,所以后来就有了这种发型并且逐渐发扬开来。

    “你是倭国人?”秦怀玉一听本田恭良的名字,顿时眉头就皱了起来,现在大唐虽然没有和倭国开战,但因为石见银矿的缘故,这些年渤海海军区和倭国可没少干仗,所以秦怀玉难免就对倭国有一种恶感。

    何况就算没有石见银矿,李贞对倭国的感觉不好,这一点也是众所周知的,作为李贞的心腹手下,上行下效,秦怀玉难免也会受到一些影响的。

    “不,都督大人不要误会,我不是倭国人,我是唐人,正儿八经的大唐人,我的祖祖辈辈都在大唐生活。”本田恭良连忙摆手,这可是未来一段时间自己的顶头上司,可不能让他对自己有误会,连忙解释道:“属下原本是唐人,名字叫做马如飞,只不过这些年一直在倭国,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但有时候偶尔也难免会出去一两次处理事务……都督你也知道的,倭国对我大唐并没有什么好感……所以为了方便行事,也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属下也就给自己起了一个倭国人的名字,穿上了倭人的衣服。”

    “原来是这样。”秦怀玉了然的点点头,这个解释倒也说得过去,这种情况他见的太多了,别说马上飞做的是特工的勾当,就算是作为一个商人在倭国做生意,如此作为也都说得过去的——至少在大唐,就有不少外国人都会给自己起一个汉名,更加自己方便融入大唐。

    “那他们呢?”看着本田恭良身后的人,秦怀玉不由的又多问了一句:“他们也都是唐人吗?”

    “他们不是。”本田恭良见状摇头道:“这些人都是倭国人,是由太子殿下下令,让属下按照少年军的模式,在倭国搜集孤儿,训练成的精锐,他们都是倭国人……事实上除了属下和一部分的教官夫子之外,这里几乎所有人都是倭国人,就算不是倭国人,也都是从北方的虾夷岛来的少年,在人种上和倭国是一样的……至少看起来差不多,对这次行动影响不大。”

第一百四十章 外籍军团(2)() 
第一百四十章外籍军团(2)

    说到这里,本田恭良见秦怀玉的眉头皱起,又连忙解释道:“不过都督大人您也不用担心,他们虽然都是倭国人,但是这些年来时刻接受我大唐文化的熏陶,属下又请了夫子给他们上课,几年下来已经被我们同化的差不多了,再加上我们少年军的洗……额军事化管理,他们对于大唐的忠诚是很高的,至少不会下于我们自己,都督大人你完全可以将他们当做唐人看待以及使用……”

    “……”本田恭良悄悄的抹了一把冷汗,好险啊,差一点就说秃噜嘴了。

    本田恭良背后,一个胆子比较大的倭国少年忽然开口说道:“没错,特使大人不用怀疑我们的忠诚,虽然我们拥有倭国血统,但我们早已经将自己视为唐人了,只要大唐愿意接纳我们,我们愿意此生都为大唐而战。大家说对不对?”

    “没错,小爷我自然是唐人的,这点毋庸置疑。”

    “倭国带给我的只有痛苦,要不是倭国长年征战,我也不会沦为孤儿,是大唐给了我新生,我当然我唐人。”

    “我不知道什么倭人唐人,我只知道谁对我好,我的命就是谁人,要不是大唐,我早饿死了,我当然是唐人。”

    “我虽然流的人倭人的血,但我从小到大吃的穿的用的学的,都是大唐赐给我的,我自然是唐人了。”

    “……”

    听到这个大胆少年的话,所有的少年都纷纷呼应,一时间场面好不热闹。

    这就是李贞为什么训练军队要从少年开始的原因了,除了少年的学习能力更强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经历还不足,真正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还没有培养出来,或者虽然培养出来了但是还是很薄弱。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稍微使用一点洗脑手段,自然就可以轻易帮他们扭转过来。何况本田恭良这里还是数年如一日,长年累月的洗脑,这些倭国少年早就被洗脑成了对大唐的死忠了,再也不会背叛——就像是他们说的那样,他们虽然流着倭人的血,但从内心深处早已经将自己当做唐人了,愿意一生为大唐而战。

    秦怀玉看了看这个胆大的少年,颇有兴趣的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报告特使大人,我叫度藏,不过我不喜欢这个名字,所以又给自己起了一个唐人名字,叫做杜英雄,都督大人可以叫我这个名字。”倭国名字叫做度藏,唐人名字叫做杜英雄的少年立刻抬头挺胸,大声的报告着。

    看得出来,度藏很喜欢自己的汉人名字,因为在这个名字中不但有更加有意义的名(度藏这个名字是毫无含义的,只是一个纯粹的称呼,连铁蛋狗剩都不如),而且还有非常珍贵的姓氏。因为这个时期的倭国平民是没有资格拥有姓氏的(倭国人的姓氏大普及是1875年之后的事情了),这个叫做度藏的少年如果没有加入外籍第三军团,也没有在少年时期饿死的话,那么他这辈子可能都只是一个普通的平民,一直到死都不可能拥有自己的姓氏。

    “你很好,你以后就跟着我吧。”秦怀玉在抛除心中的偏见之后,也对这批倭人少年印象有所改观,再加上为了收买人心的打算,因此就将杜英雄收为了自己的近卫。

    “是,多谢特使大人。”杜英雄立马兴奋的答应了下来,而旁边他的同伴也都投来了羡慕的目光——倭国的历史上,可从来没有觉得效忠别人是丢人的事情,那些武士辛辛苦苦学习武艺,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投效到摸某一个大名或者将军的麾下,功成名就。

    这些少年虽然已经被大唐文化扭转了人生观,但那些隐藏在骨子里的奴性却还不是短短几年时间就可以改变的,他们从来不觉得投效某一个人是丢人的事情,尤其是秦怀玉这种大将,那地位放在倭国几乎是可以和大名平级的,绝对是一个最优良的投效对象。

    “好好努力吧,我看好你哦。”秦怀玉随口宽慰了一句。

    只是秦怀玉也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个今日被他随口收入麾下的少年,在未来却在战场上迅速成长,只是短短的三年时间,就成为了一个沙场大将,指挥着上万人的作战,并且在未来李贞远征拜占庭的时候,率领着他手下的成为了第一个冲入拜占庭王都的人,立下了不世奇功。

    “对了,你说你们是外籍第军团第三军?这是怎么回事?”秦怀玉又想起了一件事:“你们是第三军团,难道还有第一第二军不成?”

    “恐怕不止这么多。”本田恭良摇头道:“具体情况属下也不清楚,只是我们外籍军团组建的时候,殿下一共召集了九个人,属下只是其中一个,所以属下认为外籍军团至少有九个军。”

    “这么多?”秦怀玉吃了一惊:“难道这些军团都在倭国吗?”

    “这倒不是。”本田恭良这回回答的很肯定:“整个倭国也就只有我们这一个第三军而已,其余的几个应该都在别的地方。但是具体都在什么地方,这个属下就真的不清楚了。不过属下几年前在面见殿下,向他汇报训练情况的时候,也向殿下提过类似的问题,不过殿下并没有明着回答,只是告诉属下,大唐每一个征服的地方,都会从中抽调优秀的少年组建外籍军团……如果这话是真的的话,那属下认为,这九个军团应该就是在大唐征服的那几块地盘上吧?比如天竺、南洋、吕宋这三个地方肯定是有的,高句丽和突厥可能也都会有,至于别的地方就不清楚了。”

    “原来是这样。”秦怀玉了然,这样一来就说的通了,否则倭国就这么屁大点儿地方(此时的倭国也只是征服了南方而已,本州岛以及北海道都还不是他们的地盘),外籍军团这么多人,哪怕补给物资都是从外界运输,他们也不可能发现不了情况的。

第一百四十一章 外籍军团(3)() 
第一百四十一章外籍军团(3)

    “那你们第三军目前有多少人?”秦怀玉最后又问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这关乎着接下来的行动的成功率,如果第三军的人数太少的话,那他就必须得重新制定计划了。

    “我们第三军的人数还是很多的。”说起这个,本田恭良不由面露得意:“底单军目前一共有五千人,年龄都在十六岁到十八岁之间,每一个都是能打敢拼的可战精锐,别说是对上倭国的那些所谓的武士了,就算是对上大唐本土的军队都不一定会败,甚至哪怕是碰上了少年军,也未必没有一战之力……如果对手只是倭国的武士,那都督大人您就放宽心吧,哪怕是对上十倍二十倍的敌人,我们第三军也可以轻而易举的完虐他们。”

    这话本田恭良说的是理直气壮,因为这就是事实,这时候的倭国人可没有什么太高的文明,尤其是当年他们得罪了李贞之后,大唐朝廷彻底封锁了通向倭国的文化传输工作,别说是遣唐使留学生了,就连简单的农耕技术都没有传过去。现在的倭国虽然也摆脱了野蛮人的范畴,不至于茹毛饮血,但也好不到哪里去,就算是比之在教廷阴影统治下的欧洲相比都还要差了很多呢。

    更别说冶炼技术了,这时候的倭国的确是能够冶炼铁矿了,但是他们的铁器质量差的出奇,比生铁都还不如,也就和华夏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器差不多。然而就算是这样的铁器,在倭国也不是任何人都有资格拥有的,事实上此时的倭国主要兵器还是以青铜器为主。在历史上的倭国是在学习了唐朝的技术之后,冶炼技术才得以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如果没有大唐的教导,想要发展到后世,也不知道要走几千年。

    但是这一次有李贞的影响,大唐可没有给了他们学习的机会,因此他们国内的冶炼技术都一直都是原来那鸟样,也就是随着倭国被发现,某些势力将自己的手伸入了进来,并且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产业和势力,倭国人这才从中窥探到了一点大唐技术的皮毛,但想要进行钢铁革命,却还差的老远。

    而目前的外籍军团第三军虽然都是少年军,而且也没有装备热武器,但是至少在冷兵器装备上却一点都不差,用的都是大唐国内兵工厂生产的优良兵刃。

    训练有素,丝毫不下于少年军的外籍第三军,再配上优良的兵器,对上以青铜器为主,训练完全不合格,纯粹是以平民组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