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南皇-第5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做皇帝的护卫外,放在战场又能有什么作用?

    毕竟这天底下有钱的国家多的是,但是谁特么的能像李贞这样不急成本的往里面砸钱?国家还治不治理了?日子还过不过了?

    都说一头狮子带领的羊群可以虐杀一只羊率领的狮群,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一个好的统帅的作用。然而像士兵崇拜期待名帅一样,每一个元帅都希望自己麾下的是百战精兵,如果不是万不得已,谁会愿意率领一群乌合之众?李靖作为即便是在历史也能排的号的军神,他对于优秀的士兵更是非常的渴望。

    大唐的军队当然不是乌合之众,但是和少年军相起来,终究还差了那么一点。

    李靖早想统帅少年军试试了,看看天下第一的名帅配合天下第一的军队,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又能碰撞出多大的火花?

    想来一定非常的绚烂吧。

    

第901章 魏征的锅() 
第两百六十一章魏征的锅

    “这件事就这么办吧,待贞儿醒来之后,朕会亲自向他说的,现在朕要说的是另外一件事。”李世民的脸色忽然阴沉起来,冷冷的瞪着魏征:“玄成,侯君集是你举荐的,现在他谋反了,朕需要一个解释。”

    之所以李世民问罪魏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个,侯君集能当上兵部尚书,就是因为是魏征举荐的——魏征生前主要给李世民推荐了两人,中书侍郎杜正伦和吏部尚书侯君集,认为他们有大才,可堪重用。

    尤其是侯君集,更是极力向李世民推荐,多次为他点赞,认为此人有宰相之才,军队也要让他来统帅(国家安不忘危,不可无大将,诸卫兵马宜委君集专知),李世民思之再三并没有采纳。

    之所以没有采纳,是因为候君集是秦王府旧将,在太宗还是秦王时,侯君集就追随他南征北战,而且多有建功。正是如此,李世民对候君集也算知根知底,侯君集此人骄傲自满,言辞虚妄,还特别贪婪、喜欢炫耀,一旦受了委屈,就记恨在心,李世民太了解他的性格了,一旦让他得势,只怕江山不稳。

    何况宰相的任命是需要皇帝来把握的,可是魏征一介御史大夫(当时还是御史大夫,还不是宰相),虽然在地位上和宰相不相上下,但是终究要低宰相半级的,他向李世民举荐侯君集为相,或许处于公心,不希望人才埋没,然而他越位荐相,本身也已经犯了大忌。魏征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在封建纲常伦理下,他的才能是以封建帝王的意志为转移的。而魏征身为臣子,乱了伦理,犯了大忌,当然不会被皇帝喜欢。

    不过魏征毕竟是李世民倚重的重臣,他举荐的人李世民不能不给面子,不给宰相肯定是别想了,一个兵部尚书就当做补偿吧。

    于是侯君集就坐上了兵部尚书的位置。

    然后到了贞观十七年的时候,侯君集跟随太子李承乾谋反,兵败被杀,李世民心中积攒的对于魏征的不满顿时就全部汹涌了出来。

    不过魏征早已经在三个月之前亡故,无处发火的李世民干脆推翻了他的墓碑,刮掉了上面的铭刻以泄愤,又悔掉了他原本说好的衡山公主和魏征之子魏叔玉的婚约——终李世民一生,这样的事情一共也就做了这么一次罢了。

    如今的大唐虽然和历史上的大唐有所不同,但是刚开始的时候李贞对于大唐的影响并不大,那时候的大唐历史依旧在沿着旧有的轨迹往前走,所以侯君集依旧是魏征举荐的,他依旧坐上了兵部尚书的位置。

    到了现在,大唐的轨迹已经改变,原本李贞以为侯君集的人生经历已经改变,但是直到侯君集走私军火事发,李贞才明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究竟是多么正确的一句话。

    李贞连大唐的发展轨迹都改变了,然而侯君集依旧在作死的道路上飞奔,最终犯下了无可挽回的错误。

    侯君集的事情犯了,那么作为举荐人,魏征必须要给李世民一个交代。

    “臣有罪臣无话可说。”魏征主动摘下了自己的帽子,缓缓跪下:“臣有眼无珠,识人不明,只识才而不识德,为大唐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枉自为大唐官吏,实在无颜再见同僚,愧对陛下信任,还请陛下恩准,臣请乞骸骨。”

    所谓乞骸骨,意思就是自请退职,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也就是辞官的意思。

    但是李世民哪里会这么容易放魏征离开?李世民心中的确很恼火,但是他还没有生气到失去理智的地步,魏征的才能李世民很清楚,如果真的答应了他的请求的话,不只是手下官员们呼寒心,更重要的是大唐也将损失一个贤相,损失太严重了。

    何况李世民也不可能就因为区区一个识人不明就将魏征罢免了,否则很容易让人将魏征和李贞相比——当年李贞在打林邑的时候,因为任命房遗爱为攻城主将,于是房遗爱在打下林邑的城池之后,纵容士兵屠城,造成了数万人的死亡(官方解释是这样的,实际情况如何大家很清楚),犯下了打错,而给李贞定的罪名同样是识人不明,但是惩罚却只是罚俸一年罢了。

    李贞识人不明只是罚俸一年,魏征识人不明就要罢官,这差距未免也太大了?

    相同的罪名,但是处罚却天差地别,这会给人造成他李世民偏心挟私报复的印象,对他名声产生不小的影响,这可不是李世民愿意看到的。

    当然,李世民可没有那么好说话,你魏征犯了错要辞官,我就必须要好言相劝,把你当爷爷一样伺候,跪求你不要辞官?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哼,想的美,你举荐的人个大唐造成这么大的祸患,你却想以辞官避开,这天底下哪有这么美的事情?”李世民的脸色一冷,指着魏征大声:“魏玄成,你荐人失当,使候贼且窃据高位,阴谋造反,致使我大唐江山危亡,罪不容诛,但念你忠君致勤恳,能直言犯谏,功高勋重,朕判你降品三级,罚俸三年,此次以监军之职随卫国公李药师出征,讨伐侯逆,将功折罪,你服不服?”

    “臣魏玄成,心服口服。”魏征还能说什么?李世民给了他这个台阶,当然要接下了,否则谁也说不准生气的李世民到底会做些什么出来。

    “嗯,诸位爱卿,你们认为如何?”

    “陛下赏罚分明,臣心服口服。”杜如晦连忙站出来附和道。

    “臣没有意见,如此惩罚甚好。”房玄龄也紧跟着表了态。

    “有玄成在,臣此次行动的把握更大了。”李靖也笑着说道。

    “陛下赏罚分明,臣等没有意见。”其他人。

    “”

    大唐的几个宰相交情都不错,而且双方共事也有十多年了,虽然最开始的时候是对头,但是再大的仇怨,十年时间也该磨平了,因此几人的关系还是很好的。刚才见魏征主动请辞,几人还真怕李世民头脑一热,答应下来,还好,最糟糕的事情并没有出现,李世民还是很有理智的。

    “那就这样吧,这件事就这么结束吧。”李世民摆摆手,开始说别的事情:“接下来咱们说说婆罗洲的移民问题,在官方的干预下,民间主动移民,这的确是一个好方法,大家商量一下,这个方法能不能用在南洋?”

    “陛下,臣以为”接下来就是商量正事了,在这里忽略掉。        

第902章 醒来……好蓝瘦……() 
第两百六十二章醒来好蓝瘦

    “哎呦,哎呦晕死我了”就在所有人在跟着李世民商量国家大事的时候,李贞忽然就这么醒了过来。

    陈天禄的预测终究是出错了,他预测错了抗生素在这个年代的效用,在这个没有抗生素的年代,病毒们的耐药性是非常差的——云南菜李贞并不是在第二天醒来的,而是在当天中午高烧就已经退去,没有了高烧,李贞人自然而然的就清醒了过来。

    “我这是怎么了?头好晕啊,好蓝瘦啊”尽管烧已经退了,人也清醒了过来,但是毕竟是重度感染,伤口发炎,又有伤寒在身,李贞的意识还并不清醒,脑袋昏沉昏沉的,就像是灌了水一般,只是轻轻一摆头,就觉得脑子在晃荡,就仿佛水瓶中的水一样,特别难受。

    “贞儿,你终于醒了。”

    就在李贞苦思自己到底什么情况的时候,燕妃惊喜的声音传入李贞耳中,李贞使劲的摇了摇头,终于让自己的意识清醒了一点,扭头一眼就看到了燕妃那梨花带雨的脸,艰难的挤出了一个笑容:“儿臣不孝,让母后忧心了,现在儿臣已经没事了,母后不用担心。不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怎么感觉浑身没有一点力气?”

    事实上一直到现在,李贞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只觉得自己做了一个梦,在梦里他很难受,浑身就仿佛置身在一个烤笼里一样,就连吸入肺里的空气都弥漫着一股灼热。他想要大喊,奈何根本没有人回应他,一直到刚才,一股清流忽然就涌入了他的心田,让李贞舒服的几乎呻吟出来,然后顺着这股清流的引导,他自然而然的就醒了过来。

    “贞儿你得了重伤寒,没有力气是正常的。不过这件事一会儿再说,贞儿你且稍等一下,母后先帮你叫一下大夫。”侯君集可能叛乱的事情,燕妃自然也是知道的,她当然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李靖早一刻钟进入南洋,南洋就会少被侯君集破坏一分。

    “殿下醒了,快传御医,另外快告诉陛下去。”

    “什么?贞儿醒了,诸位爱卿,快随朕来。”正在和百官议论朝政的李世民得知这个消息,顿时大喜,匆忙带着文武百官朝着李贞的住处赶来。

    而李贞这边,则正在询问燕妃:“母后,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

    “贞儿,你可知道你究竟有多危险?”燕妃一想起今天的事情,就忍不住胆战心惊,要不是陈天禄及时研究出了救命良药,李贞这一次只怕就真的要熬不过去了,就算是能熬过去,高烧对于脑子的伤害也会是十分的强大,就算烧不成傻子,也终究会对大脑造成无可挽回的损伤。

    “到底怎么回事?我如何就危险了?”李贞一直到现在都还是懵逼之中的,听燕妃的口气,自己好像的确是遇到了什么危险,然而自己却不知道,这种感觉当真是令人不爽。

    “你今天可吓死母后了,你当时事情就是这样,你高烧不退,可是吓死母后了,要不是陈大夫的青霉素,贞儿你可就真的要如果真的那样,母后可该怎么活啊?”说着说着,燕妃就又忍不住眼泪落下。

    一见燕妃要哭,李贞顿时就急了,挣扎着就要起来:“母后莫要伤心,儿臣这不是好好的吗?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儿臣熬过去了,接下来肯定会交好运的。”

    “好好好,母妃不哭就是了,贞儿你莫要再动弹了,你的伤势都还没有好呢。”燕妃见李贞要动起来,连忙擦拭了眼泪,她可没有忘记上一次李贞因为乱挣扎导致伤口崩裂,差一点就酿成大祸了。

    “对了贞儿,有件事母后需要先和你透个底。”燕妃忽然压低了声音道:“侯君集不知道从哪里得来的消息,忽然折返回到了南洋”

    “什么?侯君集返回了南洋?这可糟了。”李贞失去声惊呼道,事情真的要糟糕了。

    百官们能想到的东西,李贞自然也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