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南皇-第3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泉盖苏文当然不知道,他的那一点谋划早就落入了大唐间谍的手中,并且早早的就传给了李绩。而且在宝藏王出城投降的时候,也已经控诉了泉盖苏文的罪恶,对于这种欺君罔上,死不悔改的人,李绩是一点好感也欠奉。

    泉盖苏文被大唐扣下了,平壤城内就更加的惊慌了,只有一个人非常高兴,那就是宝藏王,因为压在他头顶上的那座大山不见了。

    于是宝藏王雄起了,想要夺回自己的权柄,然后他就非常华丽丽的失败了……

    泉盖苏文是被抓了,但泉家(有小说上说他姓泉盖,其实是不对的)可不只有泉盖苏文一个啊,经过这些年泉盖苏文的经营,他们早就掌控了高句丽的方方面面,宝藏王以为失去了一个泉盖苏文就可以雄起,那真的是大错特错了。

    不过虽然宝藏王的政变失败了,但好在现在是高句丽的危急存亡之秋,泉家也不敢在这种关头做出弑君的大逆不道的事情来,只是将宝藏王软禁了下来,同时用砂石封锁了平壤城的所有城墙,准备死守。

    面对这种情况,作为统帅的李绩倒是不置可否,反正他本来就没有攻打平壤城的意思,平壤作为一国首都,最好还是由皇帝陛下亲自攻打下来为好。

    而他接下来这段时间,最大的任务就是肃清周围的城市,同时派军从北往南攻打,争取早日与北路大军接头。

    而高句丽这边,因为平壤城周边的城市都给大唐打了下来,平壤城自己也封锁了城门,一点消息都没有传出去,所以高句丽的各大城镇都以为首都被攻打了下来,国王遇难,顿时间士气大降,也为大唐攻打各大城市减轻了不少的麻烦。

    总之,高句丽的这边是不用担心的,最迟再有两个月,李世民铁定能班师回朝,然后就可以开始他期待了许久的献俘大典了。

    还有一章,等一下发。

    (本章完)

第636章 天竺战事() 
    第五章天竺战事

    南洋和高句丽的战事可谓是一帆风顺,但是在天竺,大唐大军却遇到了麻烦。

    当然,这个麻烦不是来自于高达国,实际上在十二月份,高达国就被大唐攻下了,甚至李世民那套龙形配饰的绳子中,就有高达国王贡献的头发在内。

    问题是大唐到目前,也只是攻打下来了一个高达国而已,在灭掉了高达国,大唐直接就碰上了天竺最大的势力——戒日王朝。

    戒日王不愧是统一了北天竺的强者,战略战术都是第一流的,面对来势汹汹的大唐军队,他并没有一味的死扛,而是层层撤退,以空间换时间,同时坚壁清野,毁掉或者带走沿途一切可以被大唐利用的物资和食物。

    这一招的确够狠,大唐进入了戒日帝国的地盘,立刻就发现了之前无往不利的快速突击战术失去了作用,因为戒日帝国根本就不跟大唐打,就算偶尔被大唐撞见,也都是一触即走,并不和他们恋战缠斗。

    面对戒日王的这一招,大唐感觉到非常难受,而且随着越发进入,补给线也被拉的很长,原本就就非常难以送达的补给,因为战线的拉长,就更难了,而且沿途路况复杂,运输队还要时常遭受戒日王朝土著的袭击,往往十成补给,送到地方的时候,甚至连一成都剩不下。

    刚开始的时候三军统帅刘弘基并没有在意这些,但等大唐大军打到了沿途遇到的第一座大城市王舍城的时候,发现这竟然是一座空城,顿时就明白了戒日王的打算。

    但自己已经打到这里了,想要回去,那是不可能的,就算自己想回去,麾下的将士们恐怕也不愿意放弃这片得来的疆土,何况就算将士们愿意,恐怕在回去的路上,戒日王也应该已经布置好了层层防线,回去的路注定坎坷。

    为今之计,也只有固守王舍城,等待援军了——此次大唐的军队是分成三部分的,第一部分由刘弘基和薛仁贵统领,一共有十万人。

    第二路同样是十万人,统帅是薛万彻,他们此时刚刚过迦摩缕波,正要通过高达国,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他们最多半个月就能和刘弘基会师。

    第三路是人数最多的一路,这一路足足有五十万人,不过这二十五万人中,有二十万都是奴隶,都是从南洋掳掠而来的土著,目的就是为了修路,修最好的水泥路——此时的南洋根本就没有路,尤其是热带雨林深处,人迹罕至,更是只有一条条的兽径可以通过。但是兽径顾名思义,就是野兽踩出来的路,这样的路可以通行野兽,但对于规模庞大的运输队来说,就实在是有点太小了。

    这样的路对于需要大规模补给的唐军来说,运输效率实在是太低了,何况以后想要统治天竺,道路是必不可免的,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将路修出来,反正原始丛林中别的不多,各种各样的原材料却多的是。

    这二十万的奴隶,按照隶圉司的统计,三个月内修筑一条从南洋到天竺的简易水泥公路是没有问题的,至于剩下的五万人,自然是看守奴隶的军队了,不到万不得以,李贞是不会动用他们的。

    言归正传,王舍城这边,刘弘基止步不前,固守待援,这个决议薛仁贵也是同意了的,因为此时的王舍城相对于大后方来说,已经有点太远了。这也就是说大唐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孤军深入到了戒日帝国将近中部了——在没有后援的情况下孤军深入,这是兵家大忌。

    不过他们也因此对于戒日王更加的佩服,因为无论刘弘基还是薛仁贵,都是久经沙场的名将,按照他们的经验,轻易是不可能中敌人的诱敌深入之计的但是现在在戒日王的谋划下,两人竟然在不知不觉中了计,不愧是统一了北天竺的王者,果然不简单。

    戒日帝国这边,戒日王见大唐停下了脚步,立时便意识到自己的计划已经被识破了,不过还好的是,计划并没有完全失败,虽然并没有将大唐引到既定的地点,但王舍城相对于高达国来说,也已经是相当遥远的距离了。

    而且自己已经清空了王舍城周围一百里的所有城镇,毁掉了几乎所有可以吃的东西,接下来自己只要断掉大唐的补给通道,那这十万大军,就只能等着饿死吧。

    不得不说戒日王的谋划的确不错,有了戒日帝国的阻碍,薛万彻的行进速度被大大的拖滞,原本预定一个月走完的路程,愣是走了二十天还没有走到王舍城,而王舍城中,刘弘基率领的大唐军队,已经将存粮全部吃完了,如果援军再不到的话,他们就真的只能饿死了。

    然而事实就是,距离他们最近的援军就是薛万彻的十万大军,只是在戒日王的层层阻挡下,薛万彻想要突破防线,到达王舍城,至少还需要十天时间,等十天过后,十万大军就算不饿死,恐怕也会失去九成的战斗力了——至于让王舍城大军回军接应薛万彻,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问题是你得先冲破王舍城外那群戒日国的精锐。

    就在大唐进入王舍城的第三天,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军队,竟然将王舍城围了一个严严实实——谁也不知道这支军队是哪里来的?更不知道他们的怎么在大唐严密的防卫下,潜伏到了王舍城下的。

    他们只知道的是,这支军队数量非常多,足足有上百万大军,还有数量无穷无尽的象兵在外围助阵,刘弘基就算能带领十万大军冲破他们的封锁,也要面对象群的践踏。

    这么多的军队,估计戒日王也是倾尽了全国之力才组建起来的,也就是说,此时的戒日帝国内部同样是十分空虚的,如果这时候有一支军队能从海上出发,攻击戒日王朝,一路上估计遇不到什么阻碍,就能打到戒日王朝的都城曲女城去——只可惜,这一切都只是猜想,这是不可能的。

    对不起,第三章晚了一点。

    (本章完)

第637章 天竺战事(2)() 
    第六章天竺战事(2)

    李贞这一次攻击天竺,一共也只派遣了二十五万大军而已,就算这样,也已经几乎是抽调了南洋以岭南的所有精锐,整个南洋除了侯君集手里还有十几万军队之外,已经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军队了。

    也就是说,天竺内部固然空虚,但岭南同样是外强中干,防守固然有余,但是想要再派人手支援前线,除非从大唐别处调兵了,岭南这里是真的调集不了一兵一卒了——除非将少年军调到天竺。但不说少年军李贞另有重用,就说岭南距离天竺实在是太遥远,就算现在启程,坐海船到达天竺,顺风顺水也至少需要二十天时间,但二十天时间,黄花菜都凉了。

    另外一个方法就是从藏西吐蕃调兵救援刘弘基,吐蕃和戒日王朝相邻,而且是戒日王朝的大后方,这看起来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实际上可行性实在是太低。

    不说青藏高原上那复杂的地形,就说横亘在藏西与天竺之间的那座喜马拉雅山脉,就足以让所有人绝望——小股兵马或许能行,但大批量的部队想要穿越喜马拉雅山脉,以现在的条件来说,只能说一句呵呵。

    天竺战局陷入了危机之中,十万大军被困王舍城,眼看着就要全军覆没,就连李贞都有点绝望了,因为他实在是看不到大唐有丝毫获胜的希望,这种时候,就算是杀了刘弘基,也没有什么用处了。

    而此时,天竺战局也随着某些有心人的扩散,从而闹得天下皆知,一时间天下沸沸扬扬,百姓们自然是为越王担忧,而一些士子却是洋洋得意,对李贞是各种冷嘲热讽,至于幕后的敌人,则是纷纷露出了看好戏的表情,甚至连手中的小动作都放缓了不少,就等着看李贞惨败之后,他还有什么脸面继承太子之位?

    但是!

    但是!

    但是!

    但是就在这紧要关头,眼看着十万大军即将全军覆没,李贞经此大败,至少三年之内无法问鼎太子之位,大唐各路敌人即将获取珍贵的三年喘息之机,就连李世民都对李贞略有失望,重新考虑太子人选的时候……

    然而,就在这紧要关头,王舍城外的百万大军竟然撤退了……

    他们竟然撤走了整整五十万人——而且这五十万人都是精锐中的精锐,留在王舍城外的只是一些民夫或者老弱病残,真正的那五十万精锐却全都一夜之间急匆匆的开拔往北方而去……

    这是谁都没有想到的变局,谁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戒日帝国军人会放弃这唾手可得的胜利。

    不过不知道原因归不知道原因,但作为一军统帅,尤其是自己的大军陷入了绝境之中,刘弘基不可能会放弃这样的机会的。

    因为这是他们唯一的机会了,哪怕到最后他发现这是戒日帝国的阴谋,大唐即将全军覆没,他也认了。

    十万人当天吃下了最后一口存粮,士气和战力恢复到了巅峰,王舍城的城墙在炮火中被轰塌,十万大军就这样从城墙残骸上踏过,朝着城外的大军冲去。

    之前说过,天竺的在此地的精锐只有五十万,而且都已经被集结起来,往北方开拔而去,留在原地的只剩下五十万老弱病残——或许在戒日王心目中,就算是这五十万老弱病残,看住十万唐军应该也是没有问题的。

    因为在之前就做过这样的事情,他曾经在和遮娄其王朝作战的时候,就曾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