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转世为僧-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休见他表情如此失落,心中好笑:擦,这算什么?枭雄难过女汉子关?

    张大娘突然想起刚才的大鱼,便吩咐道:”儿啊,快收拾了那鱼,让小师父尝尝你的手艺。”

    张士诚颇感意外的看了看不休:“小师父不忌酒肉?”

    不休害羞:“小僧心中有佛。”

    张大娘对侄子说:“小师父是得道高僧,自然不拘泥这些形式,快去收拾了。”

    ”婶婶放心,我这就去。”张士诚说完,便转身出了屋子。

    张大娘又对丈夫说:”老头子,快快准备芥辣和醋。”

    “这就去。”张大叔也转身去了厨房。

    张大娘又转向不休,夸奖道:“我这侄儿,做得一手好鱼脍,便是张财主家的厨师,也不及他的手艺。”

    “是嘛!这么厉害!”不休的反应极为夸张,惊奇和敬佩的神情让张大娘小小的满足了一把。

    但实际上,不休根本不知道这个“鱼脍“是什么鬼?只不过,他作为一个“唯美女和美食不可辜负”的顶级吃货,当然要表现出专业吃货的素质。

    更重要的是,不休在面对自己大元朝“头号粉丝”的时候,必须要树立和维护“小神僧”无所不知的光辉形象。

    不休转身出屋,显得有些迫不及待,一方面是不想错过“元末枭雄庖丁杀鱼”的历史性时刻,另一方面,则是要认真、仔细的观摩一下张士诚的厨艺,并迅速搞清“鱼脍”是什么鬼!

    张家的小院子里,张士诚从包袱里取出一柄细长的匕首,用清水冲洗了一下,然后从身边的木盆里捞出一条大鱼。

    那鱼刚刚在水里缓过劲儿来,再次被人抓住,自然不甘心,身体扭动挣扎,水花四溅。

    张士诚用匕首将鱼打晕,然后在鱼鳃、鱼肚上各划了一个深可及骨的口子,又不刺破鱼肚,力度掌握的恰到好处,然后将匕首贴着鱼脊刺入,手腕发力,便剔下半片鱼肉。

    得到半片鱼肉之后,他将有鳞的一侧向下放置,匕首卡在鱼皮和鱼肉之间游走,轻轻一推,便将鱼皮和鱼肉剥离开。

    他的动作娴熟轻快,一把匕首在鱼身上划、挑、刺、割,行云流水一般。不大一会,便把整条鱼肉切成了薄薄的鱼片放在盘子里,大小如一,晶莹剔透。

    张士诚对不休说:“小师父尝尝,这鱼脍味道如何?”

    不休从盘子里拈起一片,看了看,心说:尼玛蛋,我以为这鱼脍是什么呢?原来就是生鱼片啊!真是没想到,元朝人也吃这个!

    他哪里知道,这鱼脍,也就是生鱼片,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食物之一,出现在周朝,繁盛在隋唐,元明衰落,在清末从中国人的餐桌上逐渐消失,而被日本人发扬光大。

    轮回之前,不休也吃过几次生鱼片,对这玩意有些印象,但是却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他对这款“枭雄生鱼片”的欣赏,更多的是因为张士诚这个人。

    不休夸奖:“张施主,这刀法何等精湛,做出来的鱼脍薄如蝉翼,晶莹剔透,看得人食欲大振啊。”

    张士诚憨憨的一笑:“小师父过奖了,这算得什么刀法,只能些杀鱼的小伎俩而已。”

    而张士诚口中的这个小伎俩,却在几天以后用在了人的身上,把一个人活生生的万剐凌迟了。

    不休一笑,把这晶莹剔透的生鱼片放在嘴里,轻轻咀嚼,却渐渐皱起了眉头。

    张士诚不明所以,询问:“这鱼脍,可是不合小师父口味?”

    不休摇了摇头:“这鱼肉鲜美、软滑又不失嚼劲儿,确实是难得美味。只不过,现在天气炎热,鱼脍稍微放上一会便会让鲜味流失,却是美中不足。”

    张士诚点点头表示认同,他也算是吃鱼的行家,自然明白小师父的意思:“小师父高见,却不知道有什么方法,能够保持住这鱼肉的鲜美。”

    不休想了想:“若是将鱼脍放在冰块上,就完美了。”

    张士诚问:”小师父,这样吃过?”

    不休很是骄傲的拍了拍胸脯:”那是自然,冰有解暑保鲜的功效。若将这鱼脍置于冰上,不仅能保持鱼肉的鲜美,还能使鱼脍的口感更加脆嫩,再配上芥末和酱油,鲜、辛、咸、甜,啧啧啧,简直是人间美味。”

    张士诚听他说的头头是道,也对冰镇鱼脍产生了兴趣,跃跃欲试,想要亲手制作尝试一番。可转念一想,又摇了摇头说:”如今天气酷热,哪里有冰?若是冬日,能有冰也说不定。”

    不休随口说道:”没有冰?那就做一块呗。”

    “什么?做一块?小师父有此神技?莫不是在说笑?”张士诚一脸的不可思议。

    不休见他不信,便说:”出家人不打诳语,何况关乎美食!只要有硝石,哥们…哦不,小僧立马给你变块冰坨出来!”

    ”硝石?”张士诚一脑门子的问号。

    不休以为他不知道硝石是什么,解释道:“对,硝石,就是做火药的原料!”

    ”小师父要硝石做什么?”不休身后,传来张大叔的声音,他一只手端着醋碟,一只手端着芥辣走出厨房,正好听到不休的话。

    张士诚回答:”叔叔,小师父要用硝石变冰。”

    “用硝石变冰?“张大叔说:”这硝石乃是火母,这冰乃水精,水火不容,如何做得冰?不可能!”

    不休脱口而出,说了一句广告词儿:“Nothingisimpossible!”

第四十六章 装B和天机的辩证关系() 
“那撕胰子波?这是何意?”张大叔弄不懂不休这句话的意思,就随口问了一句。

    不休洒然一笑,屌屌的回答了一句:“这乃是英吉利国的语言,意思是一切皆有可能。”

    张大叔啧啧称奇:“小老儿都不曾听过这个叫英吉利的国家,师父居然会说彼国的语言,学识当真不凡。”

    不休很潇洒的甩了一下秃头,对张大叔说:“施主见笑,天下之事,小僧所知者,也不过是十之八九罢了,还有一两分努力的空间,怎配得上不凡二字。”

    张大叔由衷的赞叹:“小师父有这等见识,还如此谦逊,果然是得道高僧。九四啊,你要多向小师父学习。”

    “是,叔叔。侄儿知道。”张士诚表现的很是诚恳。

    张大叔问不休:”敢问小师父,这英吉利国在何处,距离咱们大元朝有多远?”

    不休歪着脑袋想了想,答道:”英吉利在地球的另一端,距离大元朝嘛,怎么也有个十万八千里吧。”

    张大叔还没搞明白英吉利国的事情,又听不休嘴里说出“地球”两个字,更是疑惑,便追问:”请教师父,这地球又是个什么国?”

    不休见他把“地球”理解为一个国家,哑然失笑,心想:古代人的世界观里“天圆地方”的观念占据了统治地位,并不知道这大地其实是个圆球,更不可能有地球的概念了。无知的古代人,让哥们的智慧照耀带你们走向光明的未来吧。

    “施主误会了,这地球不是个国家。”他也是有心卖弄,便攥起拳头代表地球,给叔侄二人科普:“这么说吧,咱们脚下的大地,就好比我的拳头,其实是个圆球,所以叫做地球。如果说大元朝在拳心上的话,那英吉利就在拳背上。地球围着太阳旋转,因此才有了日升日落,月圆月缺,昼夜更迭,四季变换。”

    张氏叔侄听得目瞪口呆:小师父说的虽然不多,但是太过匪夷所思了,大地是圆的!还会转?我们生活在一个球上?怎么可能?

    二人低头看了看脚下,又抬头看了看天,再看了看不休的拳头,面面相觑,实在搞不懂,也想不通和尚嘴里的话。

    若是别人这么说,这叔侄二人一定会认为这是疯人疯语。可这说话之人乃是“神通广大”的“小神僧”,偏又是言之凿凿,煞有其事的样子,完全不像在骗人。

    张士诚深入贯彻了“向神僧同志学习”的精神纲领,虚心求教道:“小师父所言,太过神奇,这大地明明是平的,却怎么会是…一个球呢?”

    不休晃了晃拳头问:“不明白?”

    张氏叔侄齐齐的摇了摇头。

    不休又问:“想知道?”

    张氏叔侄齐齐的点了点头。

    不休的两只手在秃头上捋了捋,似乎可以把光头上那个无形的头发背在脑后,整个就是一副志得意满,诲人不倦,小人得志的死样子。

    “这个地球嘛…”他终于开了口,却突然哑了火,就像一条被人扣住了腮,无力挣扎的光头鱼一样,张着嘴巴,瞪着两只死鱼眼,却说不出话来。

    因为他突然意识到,在现代人的知识体系中,已经理所当然的接受了“地球”的概念以及相关的知识,却没有人对于他为什么会是一个球体,而不是一块板砖形,或一个鸡蛋形,给出合理可信的解释,更或许是根本就无从解释,因为这个宇宙有太多的迷是解不开的,包括他自己刚刚知道的一些事情。

    张氏叔侄伸着脖子,求知的眼神是那么的热烈。

    不休眼珠一转,想了一个馊主意,磕巴了一下继续说:“这英吉利国,乃是西方的一个岛国,那里的人啊。。。。。。”

    张士诚见不休并没有回答地球的问题,以为他是忘了,便提醒:“小师父,地球还未说完。”

    “啊…对…地球…。”不休听到张士诚的话,差点咬了舌头,心中大骂张士诚多事:你妹!就你记性好!

    既然没混过去,就得硬着头皮上了,不休心想:娘的,胡诌吧!反正古人也不不懂科学,为什么是个球,我怎么回答不都行嘛!恩,胡扯蛋吧!

    可他嘴巴几度开合,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我日,地球这个蛋,该怎么扯啊?难道要用黑洞、宇宙大爆炸来解释?我自己还特娘的没搞懂呢!从哪儿开始胡诌啊?这才是装B露怯丢人现眼!该死的破嘴,就特么你爱嘚瑟!这可怎么收场啊?

    正在骑虎难下的时候,张大叔突然接话:“小师父不愿透露,难道此时涉及天机?”

    不休眼前一亮,像是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差点激动的给老头跪了下来:对啊!天机!天机!我神通广大通晓天机,这么好的理由,我居然没想起来,简直比猪还笨!

    “正是如此!正是如此!小僧一时大意,差点又泄露天机了,还好施主提醒,不然难逃老天责罚啊。哈哈…哈哈…”

    不休干笑了两声,用来掩饰自己的尴尬,却又有那么点踩了狗屎运的得意。

    张大叔点点头,一副果然被我猜中了的样子。他也曾听说过“泄露天机过多,则会遭天谴”的说法,见侄子差点害了小师父,便严肃的对侄子说:“九四,虚心学习是好事,但也不能随意提问。小师父掌握的都是天机,若是因你而泄露出去,岂不是害了他的修行!”

    张士诚唯唯称是,他曾经听村里人说,村口大树破庙里的王瞎子就是因为给人卜卦算命泄露天机太多才瞎的。不过,对于自己的冒失,他倒不是担心会影响不休的修行,而是担心,不休因泄露天机而迁怒于自己。若是那样,再想从和尚口中套取任何、哪怕只有一点关于“霸王之业”的“天机”,恐怕都毫无机会了。

    张士诚赶紧向不休赔礼:“小师父见谅,小人一时莽撞,差点害了师父修行。罪该万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