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之绝版马官-第8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殿内其乐融融,正说到李元婴为何带着弓箭。

    李元婴说,“孤也不知陛下你和德妃要从盈隆宫来,只是得知薛将军从西域一回来便生了病,连军务都不能理了。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孤毕竟也得过先皇兄的谆谆教诲,于是特意来长安向薛将军学学射箭,薛将军万一不能上阵,等孤学好了射箭,万一有事或许可以抵挡一番。”

    许魏安这个气,心说等你学好了箭杀敌,恐怕我也能上马提刀了。

    说到薛礼,金徽皇帝提议共敬左武卫大将军,李治、李元婴、武媚娘都去敬,听金徽皇帝问,“兄长因何闷闷不乐?”

    薛礼说,“陛下,臣只是感觉西域平叛贪了功,因而不乐。”

    思晴问,“兄长因何这样说呢?”

    薛礼道,“焉耆之斩获,臣并未参与其中,是不怎么知情的。”

    他只说了一句,便听金徽皇帝怒道,“这件事不会这样简单的罢休!”

    又听德妃思晴道,“那就是姓许的贪功!早年李雄、李威贪玩,不慎跌落太液池,是谢姐姐奋不顾身跳下去救人,若等着姓许的,恐怕早出了意外。”

    李治问,“薛将军,当日看到军报后连我和媚娘都有些奇怪,怎么碎叶只斩了阿史那欲谷,反而隔着一道葱岭的焉耆还斩的多了。”

    薛礼道,“臣走时便在大明宫里讲过,此次平叛只在击寡慑众,理顺丝路商道,因而未多杀戮。”

    李治道,“正是这个路数,我当时也是允了此策的。”

    金微皇帝沉吟一会才道,“朕已知道了,我们喝酒!”

    许魏安从金徽皇帝和德妃的话里一下子听到了危险,他蹑足溜到了外边,一出来,看到了黑黝黝的蓬莱山,心想自己是不是到山上去躲一躲。

    许魏安沮丧地想,自己做过的两件事,一远一近,居然都在今天暴露了。

    德妃看他不爽,大约就是因为他早年在太液池边救几位皇子时有过的迟疑,金徽皇帝因为此事差点没砍了他,是徐惠赏的那条红玛瑙手链救了他一命。

    皇帝一家离开大明宫后,他便将这件奋不顾身的事放到了自己的身上。

    金徽皇帝注定看他也不会爽,主帅薛礼委婉地将自己从焉耆杀戮中撇清了,那不就剩下他这个倒霉监军了么。

    想不到,许魏安英明神武了一世,只因贪图了李继私塞的好处,便给英国公的外甥做了一回嫁衣。

    许魏安就是躲到蓬莱山上去,金徽皇帝要找他他也藏不住,但许魏安至少可以暂且躲在山下的黑树影子里找一下安慰、想想辙。

    ……

    平叛归来,结合黔州的动静,许魏安曾断言马王不会离开盈隆宫,因此和袁公瑜赴黔州公干时,许魏安有些有恃无恐。

    在长孙无忌的寓所,许魏安羞辱了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赵国公。

    那时,赵国公在许魏安和袁公瑜面前极力替自己辩解,试图将他的谋反行为绑架到维护人伦纲常、不忘与先皇的感情、与妹妹长孙皇后的亲情上去。

    许魏安当时觉着便是笑话,什么人会因为纲常和感情这样虚无的东西,傻乎乎的忘记了实实在在的富贵功名?

    许魏安对长孙无忌说,“看在先皇和先皇后的面子上,我再称呼你一声赵国公,但几月不见,你怎么变的这么太幼稚了。”

    赵国公强忍住对方不敬带给他的忿怒,冷冷地问,“老夫幼稚什么?”

    许魏安说,“你文不如房杜,武不如李靖、侯君集,难道你是凭借着纲常和亲情才做的一品公?”

    当时长孙无忌的脸一阵青一阵白,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问道,“那么你说我凭的什么?”

    袁公瑜不想听长孙无忌和许魏安斗嘴,他是个公事公办的人,不爱看热闹,完事后便到院外等许魏安。

    许魏安意犹未尽,“你凭的是在玄武门一赌定的乾坤!但你太忘乎所以,不知道有个比你更该享用玄武门的人,此刻正坐在大明宫含元殿,接受着百官的朝拜。”

    他对长孙无忌道,“你不如我,我能为我皇执着滚龙金刀去西域平叛,你呢?躲在山沟子里刻一篇狗屁也不是的小文章!连一篇小文章都没刻成!”

第1421章 宫变无声() 
(感谢书友苏蓝姑娘的支持)

    长孙无忌说,“那是有人破坏!陛下说他要再看看,起初我不知道他还要看什么,但最终他要看的看明白了,我要看的也看明白了。”

    “你又看明白了什么?”

    长孙无忌道,“陛下是要告诉我,并不是每个人都和我想的一样,他们才不想那篇字如期完成!”

    “为何?”

    “这篇字只要如期刻完,陛下回了长安,某些人的饭碗子便不如现在握的稳了,这些新贵们,祖上几代人都没有享受过这样的优渥地位,谁动他们的饭碗他们便对谁恨之入骨!这是天然的恨,好比你伸手要夺一条狗嘴边的肉骨头。”

    许魏安咬牙恨道,“算你明白,别说一篇字你保不住,你当初力保的王皇后和萧淑妃又在哪里?她们若泉下有知也不会信你的歪辞了!”

    “那当然,她们会后悔。”

    许内侍监盯着长孙无忌,说道,“王皇后,她是多么高贵的一个人呀,死到临头一个字的求饶都不肯吐出口,”

    长孙无忌茫然着说,“因为她一定在后悔,恨她当初无知的决定。”

    许魏安翻来覆去地打量自己一双保养良好的手,得意的说道,“她才二十七岁啊,还没生过孩子,身子像玉琢的一样,就那么被我亲手打碎了。”

    长孙无忌痛苦得无以复加。

    许魏安道,“她求告无门的时候你在哪里呢?你怎么不持着纲常和亲情去救她一救?你是凌烟阁首位的功臣,她曾将你放在可以倚仗的人里,可她靠住你了么?”

    当时,许魏安看到长孙无忌面如死灰,痛不欲生。

    许内侍监起身往外走,丢给长孙无忌一句话,“或许你立刻死了,多多少少能得到她的谅解。”

    ……

    此刻,许魏安也得靠着蓬莱山底下的廊柱才能站稳,心想金徽皇帝这次带着德妃突然冒到长安来,是不是与自己去黔州惹了他舅舅有关。

    在丹凤门底下,李治和武皇后有着旗甲鲜明的金吾卫,有着十多年高位经营的根基,是正正经经的当权者。

    可他们仓促之下依旧搀扶着上前拜见陪者寥寥、立马在那里的金徽皇帝。

    许魏安从这一个细节上,便感知到金徽皇帝的力量。

    原来这种力量在一些人的心头上扎了根,虽历十年之久,它不但未曾消失,根子反而扎的更深。

    天都黑了,李治和武皇后还要急急忙忙出大明宫、去东都,那必然有他们天衣无缝的周密谋算。

    但许魏安此刻有些怀疑,这两个头脑如此够用的人,会不会连这件事也着了金徽皇帝的道儿?

    直到紫阑殿门口闪出憧憧人影,许魏安才缓过神来。

    薛礼、李元婴、李治、金徽皇帝都喝多了,皇帝站在那里摇摇晃晃地与几人互道分别,看来皇帝和德妃打算宿在紫阑殿了。

    李元婴离开了、薛礼离开了,李治也扶着宫人离开了,皇帝还站在殿口朝他们挥手,头上的翼善冠也有些歪。

    有内侍上前要扶皇帝,立刻被思晴呵斥走了,她亲自扶着皇帝进去。

    武皇后也陪着两人进殿,皇后身边只跟了两位宫人,她进殿前站在门口回身望了一下,好像要找什么人,离她再远几步的地方侍立着八名年轻的内侍。

    许魏安下意识地一下子站直了身子,发现自己离着紫阑殿比那些内侍还远,而且站在了黑影里,她根本不可能看到自己。

    随后,殿内的五六名内侍也被赶了出来。

    许魏安总算在凌乱不堪的头绪中理出来一点:不想那篇石刻如期完成的人里注定会有武皇后。

    她是李治的同车者,那么不想那篇字如期完成的人里,也该有李治一份。

    也有他许魏安!

    许魏安只能站在这里等,皇帝和德妃马上会休息,一会武皇后从殿里出来,不论她往哪个方向去,许魏安都能装作不经意地从蓬莱山下的廊影里走出来让她看到。

    不大的功夫,武皇后便在思晴的陪同下出现在紫阑殿的门口,两人在话别,随后武皇后冲黑影里招了招手,有两名小内侍挺着身子站在门口。

    思晴好像对所有内侍都有成见,她大声对两名小内侍吩咐道,“我去闲走走,片刻便回,你们给我小心了,谁也不要进殿打扰陛下休息!”

    而皇后笑着,也吩咐了他们几句,和思晴一块往许魏安这个方向走过来。

    近了,许魏安听皇后对思晴道,“今晚也无月色搅扰,去潋滟亭看看太液池上倒映的星光,一天的劳乏也就没有了。”

    思晴笑着道,“我之前居然一次也未上去过,不知比不比得上我们盈隆潭的月色,倒要上去看看,但陛下自己在殿内睡着,我不能离开太久。”

    说着,两个女子走了过来,身后跟着两个宫人。

    许魏安从西域凯旋,焉耆之事本来还让他有些惴惴的不安,但武皇后好像对那件事并不反感,还答应奖赏他。

    许魏安的这个四品内侍监已经顶到天了,但皇后还可以另授一个归德将军的武职给他兼着。

    那可是个正经的从三品,今后,许魏安虽说还是内侍监,但人们见到他时必然要称呼品阶更高的许将军,袍子上也可以挂紫了。

    今晚许魏安可没敢招摇,四品的袍子也没敢穿,看上去只是个宫闱丞,还在臂弯里架着一竿拂尘。

    武媚娘在廊影里看到了许魏安,没叫他的名字,直接对他道,“前边带路,你先去潋滟亭掸一掸尘土。”

    许魏安连忙转身领路,石阶回旋,路边翠枝拂衣,很快到了潋滟亭。

    他殷快地拿拂尘在各处拂了一遍,然后不走,靠着亭口侍奉在那里。

    恰逢着月末,没有月亮的天上一片通透明净,靛蓝的夜空里并无纤云,撒满了宝石般的星光。

    武媚娘对思晴道,“妹妹,你看这里如何,是不是我未说错?虽然没有风可是依旧令人感到清爽宜人。”

    思晴道,“果然啊,以前在大明宫怎么没来这个地方玩玩呢。”

    武媚娘道,“这样的日子、这样的时候最适合观星了,我读过崇文馆藏的占星抄本,还能认出不少来。”

    她指着天上问,“妹妹,你看到那颗星了没有?”

    思晴道,“我不知姐姐指的是哪颗星,但那里正是紫薇垣,里面有代表帝王座的紫微星。”

    “只听你说这一句话,便知你也懂的这个。”

    “谈不上多懂,盈隆宫书多的是,无事便看看,看这个徐惠最精通。”

    武媚娘道,“姐姐觉得今晚紫微星有些发暗,天一星茫角也大,闪烁动摇,这是兵乱和帝座更换的征候,岂不正应了皇兄回宫?”

    她说着,无意地瞥了许魏安一眼。

    许魏安一直不错眼珠儿地候着呢,他看到武皇后看自己时,背对思晴这边的手上捏着一支金钗,赤金的东西是很软的,有些微弱的光也能反映出来。

    思晴笑了一声道,“普天之下哪一天不是兵乱?这里不乱那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