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之绝版马官-第6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金徽皇帝此时看来,高祖居然也不简单,建成居东宫,那是身份使然,而与建成作对的秦王被高祖放在西内苑之外,李建成这个秤砣,恰在太极宫高祖的身边!

    但是有一个地方,金徽皇帝总是不大想的透:一向关系不错的秦王和李元吉,到底是因为什么反目成仇的呢?因为什么呢?

    ——李建成的挑拨很管用,齐王李元吉马上调动人手,涉事人有郎将尒硃焕、校尉桥公山,他让这两个人动手。只是二人事到临头忽然害怕了,尒硃焕的做法是跑到豳州去,煽动别人出头。

    金徽皇帝想,建成、元吉这哥两个倒是拉笼了不少人,但要说能为他们誓死如归的,比秦王手下那些忠勇之士可差着太多了!

    ——高祖曾派司农卿,叫宇文颖,让他申斥庆州总管杨文干,至于为什么偏偏要申斥姓杨的,不得而知。但杨文干正是李建成一步步提拔起来的。这时,李元吉偷偷结交宇文颖,再让宇文颖鼓动杨文干,杨文干回去就反了。

    杨文干也有两下子,很快攻陷宁州,高祖大惊。宁州地近长安,高祖连夜率卫士往南逃,在山中奔行十多里,天亮后看看无事,这才心惊胆颤地回到太极宫。此时,他想起了武功盖世的秦王李世民。

    ——高祖召秦王问计,秦王说,“杨文干,一个竖子而已,捉之容易,只须刻漏之功,儿臣遣一将出去立马可办了他。”

    金徽皇帝听到这里,暗道父皇久被高祖冷落,此番忽然被高祖倚重,他要在父亲面前露一手,心情可知!

    ——高祖当时对秦王许愿说,“此事牵连着太子建成,朕唯恐附和太子的人太多!不好办!你自按你的计策行事,如果能大胜而还,朕将以你为太子。朕还打算将建成放到益州、让他到那个促狭的地方做个小藩王,他对你也就没什么威胁了!那时他敢不听话,你要拿下他也容易。”

    秦王率部众赶赴宁州,人还未到,不可一世的杨文干便被他的部下宰了,提其头出降。在李元吉与杨文干之间传话的宇文颖,被秦王捉到了京师。

    但结果呢?人脏俱获,高祖仍然没有直接申斥太子,更不要说兑现对秦王的承诺了。

    他大手一挥,要处置李建成的众多党羽,以此对秦王有个交待。

    王珪、魏征,以及东宫左卫率韦挺、太子舍人徐师、左卫车骑冯世立,都被抓了起来!高祖终于不干了!要杀这些人!这可都是太子的人!

    金徽皇帝想,秦王出手,干净利落地从空中接到一张高祖的画饼,他虽然失落,但事情走到这一步,如能去掉太子建成的羽翼,也可以接受吧。

    ——高祖承诺给二儿子的事最后也没有办,根本没这个意思。高祖没有动粗,没有下令拘捕太子,只是下手诏给建成:君子动口不动手,你到朕这里来!

    到后来,高祖说要严办的徐师仍能自由活动。当李建成大惧,不敢去见高祖时,徐师说,“此去凶多吉少啊,动粗吧!”

    金徽皇帝最善于细微处触摸人心,徐师是好悬没被高祖“法办”的那伙人,他最易这么想。

第1303章 山雨欲来() 
    但太子詹事府主簿,赵弘智劝道,“太子殿下,你可万万不能动粗啊,杨文干那么不可一世,秦王一去,都没等他亲自动手,杨文干自己人可就把他干掉了!而此时秦王正在陛下身边,我们有把握吗?”

    最后,太子李建成不带车仗、侍卫,只身去见高祖谢罪。他入谒高祖皇帝,一进门便投身于地,叩头请死。

    高祖大怒,将李建成囚禁起来,派人兵看守。

    金徽皇帝暗道,李建成的举动,大约也有点出乎高祖的意料。高祖本意,已经拿出姿态要打发太子手下一帮人,接下来再喝斥太子几句——说他御下不严,事情也就说的过去了。

    但谁让你跑来认罪!?秦王就在朕身边冷眼看着,你让朕怎么做?

    你这么快认罪服输了,让朕拿谁来制衡秦王?

    那么,高祖派人看守李建成,也许出于无奈。但更多的、是怕秦王借机干倒建成吧。另外,难道就没有另外的人、跑出来替太子求个情什么的?

    在高祖的期待中,齐王李元吉跑出来了。不但是李元吉,连高祖的好多妃嫔都跑来替太子说好话。

    高祖作无可奈何状,“唉!你们也太不令朕省心!”

    但这些人的面子总得给,高祖“意稍解”,下诏令太子复居东宫,但此时的话头,已不是单对着建成说的了,而是“你们”——你们兄弟不相容,让朕怎么做?一个巴掌拍不响,秦王你也自省一下吧。

    接下来的事更好做,原来高祖要杀的那一班太子党羽,一个都不杀了。高祖贬李建成的手下王珪、韦挺、参军杜淹滚远点儿——但将李建成最大的谋臣魏征留下了。

    高祖不好意思地看看秦王,但话就不便说了,意思是:你们兄弟两个争出这么大的事来,朕却只处置了太子的人!

    ——建成召秦王至府夜宴,并以毒酒相待,秦王在酒宴上突发暴疾,吐血数升,淮安王李神通,也就是在陕东、得了秦王所赠大片良田的那个人,护送着秦王回到了承乾殿,秦王宫邸。

    金徽皇帝想,事至此时,李建成的胆子不可能不大起来,因为有恃无恐。或者说,他已准确摸到了高祖的心思——他李建成还是有用之人。

    ——秦王去东宫饮了一次酒,便吐了血,高祖不能不问,最后对太子建成说,“秦王不能饮酒,你们以后不要再叫他夜饮了!”

    秦王好悬没死掉,但高祖归结为秦王不善饮酒。

    ——高祖对秦王说,“朕平定天下多靠你的力量,本来想重立东宫,但你既然已经辞让,那么朕便成全你的美意。太子建成已立储多年,夺了其位也不好。但你们兄弟终日相争,不要同在京师了!你去洛阳,自陕以东悉归你所主,而且你可以效法梁孝王,建天子旌旗。”

    也有可能。高祖上次表示要废立太子时,秦王曾客气了一下,此时被高祖拿来说事——朕不立你,也是成全你的美意。

    而秦王泣诉,“去陕东非我所愿,我不可远离父皇膝下!”

    金徽皇帝想,兴许秦王知道,自己只要一走,高祖八成在长安坐不长久,也许很快便被太子谋夺。那时李建成以天子号令诸侯,再要回过头来谋划陕东,就比此时更加容易了。

    ——高祖对秦王说,“朕乃天子,长安洛阳离着也不算远,朕思念你时,起身即可前往见你,你悲伤什么?”

    秦王将要远行到洛阳去,建成等人私下里嘀咕,“秦王回陕东得了土地、甲兵,必然为患。而将其留在京师,他只算一介匹夫罢了。”

    他去游说高祖,“秦王左右都是山东人,闻听秦王要还归洛阳,这些人无不击掌相庆,父皇只要放他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

    高祖听了,猛然想起李神通的那片良田,这曾给他的爱妃张婕妤——和自己带来过耻辱,于是再也不提让秦王去陕东建天子旌旗的事——事果寝(洗洗睡)。

    但事情不但未见压服,反而愈演愈烈了!

    在那个时候,大唐的穷亲戚——突厥人时不时来串串门子,顺便笑纳些礼物带走,在渭水之盟时突厥人还想来便来,更别说在高祖时期了。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高祖内心里其实也不愿意秦王——这颗金刚钻跑到洛阳去,他对秦王作出的什么“建天子旌旗”的许诺,大约只是脸上实在挂不住,说说好看一些。

    就这么,秦王去洛阳这件事,不论是高祖皇帝、还太子建成,其实都不大乐意,连秦王都是意意思思的。于是高祖的话又打了水漂,秦王留在了长安。

    继续明争暗斗!然后突厥人又来了。

    ——俄而突厥寇边,太子力荐元吉北讨,要将军权掌握在自己人手里,不但如此,建成还建议高祖,从秦王府中抽出那些秦王最得力的骁将勇士,让他们到李元吉的军队里效力。

    这个理由很是冠冕堂皇,为了对突厥大胜。在理。

    金徽皇帝想,这是要分化秦王赖以支撑的中坚,能拉则拉、不能拉的控制起来。然而高祖皇帝又同意了。

    秦王被逼到了死角,这是要釜底抽薪啊!

    当时,李元吉身负御寇大军的统帅之职,大军就在长安北城外集结,离着西内苑外边、山坡上的大安宫,也就是秦王府近在咫尺!

    秦王手下那些人也不干了,赵国公说,当时他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等人力劝秦王,要早作打算,这是不想给秦王留活路啊!

    有人说,秦王再不图之,臣宁可两不相帮,到山里砍柴为生!

    能说出这番话来,宁愿两不相帮,其实已经很够意思了,因为得看一看当事双方的力量对比。

    可能连高祖都看出来了,这个时候秦王是案板上的肉,那他帮不帮秦王——他的二儿子呢?

    ——武德九年六月三日,金星再次在天空正南方的午位,宫中一位掌管天象的小官,叫傅奕,他跑到高祖面前说:“小臣看星象,秦王当拥有天下!”

    金徽皇帝听到这里,忍不住冷哼一声。在一个人虚弱至极的时候,有人对皇帝扬言这个人当有天下!这不就是将灭掉秦王的虚妄理由准备出来了!

    高祖表现的很大度,没有动怒,而是将傅奕的这番话,转口对秦王说了。看看,连观星者都看出你要拥有天下了。

    秦王此时,可能对他的父亲都彻底看透了。哦,你处处袒护太子和李元吉,这次又同意抽走我的嫡系入军,偏偏又冒出这样的话来!我有力量时你都不偏向我,那么此时此刻却说我当有天下,是啥意思?傻子能不知道?

    ——秦王向高祖密奏李建成等人与后宫乱事。

    这些事也许秦王早就知道,一直不忍说出。但事到如今,不论从哪方面看也不必再省着。再省下去,明天脑袋都没了!

    以秦王对高祖的失望,此时此刻,才是他不必再替高祖脸面着想的时候!

    李世民出征在外,妻子长孙氏在牵挂夫君之余,也尽力为夫君免除后顾之忧,身为秦王妃,长孙氏依旧孝顺高祖,并在建成、元吉、以及皇帝妃嫔之间周旋。

    太子妃郑观音在宫宴上笑话长孙氏,因为长孙氏的小名叫观音婢,太子妃当人说,长孙氏前世是自己的婢女。当时满堂哄笑声,长孙氏忍了。

    因为在隋朝公主入嫁秦王府时,长孙氏曾面临失去秦王嫡妻之位。高祖那时的表现亦失公允,长孙氏麻溜儿将嫡位让出去了。此时高祖最难见的便是他的这位儿媳,总有些抹不开。

    长孙氏的孝道也确实无可挑剔,秦王也确实须要适当安抚。于是,高祖以不忘早夭的三子李玄霸的名义,提出从秦王的儿子中过继一个出来,划到李玄霸名下。

    从不闻谁将嫡长子过继出去给别人,于是选定了秦王次子李泰,高祖将李泰直接晋封为卫王、上柱国。

    而长孙氏私下里同她哥哥长孙无忌说,“我的长子,将来要做皇帝!!”

    这件事足见长孙氏的野心,也说明她极其善于在众多敌视自己的人中间游走。

    在长安,她看准了谁才是能够稍加借用之人,是高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